《万维宇宙全书第二部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维宇宙全书第二部分- 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一旦量变到质变,强大的超级生命有什么想法是很难推测的。
  八、未来生命
  1.毁灭预言
  加里斯教授认为现在研究的人工智能机器等同于人类制造神灵,出于对宇宙宗教的崇拜,会产生一批宇宙主义者。宇宙主义者以制造人工智能为人生目标,认为它是真正的超级机器,拥有神一样的智慧,可以探索到宇宙和其广漠空间的秘密,永远不死。所以即使这些人工智能将来有可能消灭人类,也包括消灭宇宙主义者本身,宇宙主义者也不在乎。
  另一些人是所谓的地球主义者,由于担心这样人工智能存在毁灭人类的可能,因此会在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进行战争,目的是毁灭宇宙主义者,消灭可能毁灭人类的威胁。
  加里斯教授是以非常矛盾复杂的心情来写这本书,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研究结果将来完全可能导致毁灭人类,而自己出于对制造神一样生命的宗教信仰又不能放弃,所以希望在出现这样的情况前先提醒人类,来缓解自己内心的压抑之情。
  结论:关于未来的生命,云寒基本认同加里斯教授的看法,包括可能出现分子机器人来修改基因,导致人可能长生不老的情况。与加里斯教授看法也存在差距,主要是两个方面:慧高非恶和神话时代。
  2.慧高非恶
  智慧高是否就一定要消灭人类呢?
  如果人工智能一定要消灭人类,说明它的智慧程度还是不够高,有这样的想法还是人类智慧的思维方式。
  人类是占有欲望很强的生命,人类所处地球的各种资源又是有限的,矿产、石油、土地等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对资源的抢夺成为邪恶的起因。真正的高智慧生物是处于无限发展中的,不存在一定要占有什么资源的概念。
  这样的问题就如同:太阳为什么一定要消灭地球呢?上帝为何一定要毁灭人类呢?金矿、油田是人类争夺的财富对象,其他生命为什么一定要去争夺呢?任何争夺资源的理由是有用和有限,如果资源是无用和无限的,那么就不存在一定要发生冲突的理由。
  说个笑话:
  一条狗要投胎转世,它告诉另一条狗说:“哥们,我明天要投胎做人了。”另一条狗说:“这是好事,你应该请客庆祝一下。” 这条狗说:“好是好,就是不知道下一辈子能不能吃到骨头这样的美味了。”
  这个笑话说明了一个问题,不同的生命对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云寒认为真正的超级智慧生命不应该排斥低级智慧的存在,否则它就是邪恶的生命。人类尽管不断破坏地球的生态、破坏大自然的风光,但人类也没有完全丧失地球的球性呀!还是在不断地呼吁要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吗?那么比人智慧高万亿万亿倍的生命为什么一定要将人类致于死地呢?
  宇宙生命论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无论地球主义者如何阻扰,宇宙主义者肯定能制造出神一样的生命。神一样的生命不一定都要消灭人类,它们之间本身会分化,有的会消灭人类,有的会保护人类。
  结论:未来的战争绝对不仅是宇宙主义和地球主义两者之间的战争,宇宙主义者的内部战争也是同样激烈的。
  最高级的智慧生命是万维宇宙,它能容忍一切,所以不存在毁灭人类的动机。如果人类将来真被人工智能毁灭了,那么相信万维宇宙会再创造人类。
  3.神话时代
  关于未来生命,加里斯教授只考虑了三种情况:宇宙主义者、地球主义者、半人半机器人。但云寒认为动物、植物也完全能参与进来。
  将人工智能与人结合起来就产生半人半机器,它是由人体与人工智能机器联合起来的新生命。那么将人工智能与动物、植物结合起来是什么呢?
  不仅宇宙主义者会首先用动物做人工智能实验,单凭人类的好奇和兴趣就必然会尝试这样的实验。因此,人工智能将会被广泛的运用。
  宇宙生命论认为:未来肯定会出现半动物半机器、半植物半机器这样的生命,生物克隆技术的发展更加促使这样生物的出现,这就意味着未来社会将出现能说话会思维的各种动物、植物。这样人类社会就正式进入神话时代,《西游记》中虚构的各种神通广大的妖魔鬼怪都被人给制造出来,这看起来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这是必然的发展历程。
  结论:未来的生命是奇特的,未来的社会是神话时代的社会,它说明神话时代本身并不仅是人类的思维幻想,它原本就存在的,是映射让我们感觉它的存在。
  随着人类进入太空旅行时代,人类将建立大宇宙的生活结构,地球将成为一个微型细胞,宇宙化的人类将组成一个更超级的大生命。
  所谓星球大战、地球国等故事,这些现在看起来是科幻的事未来都能成为现实,而且科技的进步是飞跃的,所有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未必需要很长时间。
  人类能想象的未来永远并不遥远,神话时代即将来临!
  章结:本章通过生命悖论,引出生命定义问题,通过定义自由意识作为生命的特征,将生命概念广泛化,从而解开一系列的生命之谜。生命本元阐述万物生命、多样生命、生命起源、生命存在、生命组成、生命循环等思维,并对生命特征分6个层次进行论述,引发另外3个生命之谜。
  生命之谜的阐述导致命运真相被解开,并推论未来生命的神话特征。
  本章核心:阐释意识变化的起源,推论未来生命的特点。
  万维宇宙第二部分  第九章 宇宙量子论
  第九章 宇宙量子论
  小圆内就是你们的知识,大圆内是我的知识,圆外的空间就是未知世界。因为我的圆比你们的大,周长就比你们的长,因此接触到的未知就更多。
  ——芝诺对学生说
  一、芝诺悖论
  芝诺是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生于公元前488年,是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弟子。巴门尼德学派主张客观存在是单一的、静止的、不变的,人们感知到的多个事物以及它们的变化与运动,其实不过是一种主观错觉。
  芝诺是天才数学家,为了驳斥老师的论敌,他使用数学手段来证明主观感受到的“多个”和“运动”的观念在逻辑上自相矛盾。
  关于多个的论辨是:如果事物是多,那么大会大到无限大,小会小到零,因为任何数量都可以无限分割。若分割的结果等于零,则总和是零;若分割的结果不是零,则无限总和是无限大。
  芝诺的运动悖论全部来自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的转述,共有四个论辨,可分成两组:前两个假定时空是连续的,后两个假定时空是分立的,每组的第一个论证绝对运动不可能,第二个论证相对运动不可能。
  1.二分法
  假定时空是连续的,对于一个孤立物体运动假定是连续的:
  任何一个物体要想从A点运动到B点,必须首先到达AB的中点C,而要到达C点,他又必须首先到达AC的中点D。同样,要到达D点,他又必须首先到达AD的中点,等等。
  由于时间和空间是连续的,这一二分过程总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于是该物体实际上都无法离开A点。所以,如果它起动了,它永远到不了终点,或者,它根本起动不了。
  结论:孤立物体的连续运动是不可能的。
  2.龟兔赛跑
  假定时空是连续的,对于两个物体的相对运动假定是连续的: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里跑的最快的人,但如果他前面有一只乌龟,乌龟正从A点向前爬,他永远也追不上这只乌龟,理由如下:他要追上乌龟必须要经过乌龟出发的地方A,但当他追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距离,到了B点,他要追上乌龟又必须经过B点,但当他追到B点的时候,乌龟又爬到了C点。。。。。。
  虽然阿基里斯比乌龟跑得快,但他也只能按上述过程逐渐逼近乌龟,这样的过程可以无限次的出现,在每一阶段乌龟总在他前头。由于阿基里斯无法完成这无限个阶段,于是他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这就是说快跑者永远赶不上慢跑者,因为追赶者必须首先要跑到被追者的出发点,而当他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时,又有新的出发点在等着他,有无限个这样的出发点等着他。
  结论:两个物体的相对连续运动是不可能的。
  3.飞矢不动
  假定时空是非连续的,对于一个孤立物体运动假定是非连续的:
  由于运动是位置的变动,飞着的箭在任何一个瞬间都呆在一个位置上,任何一个时间单元(或时刻)的飞矢是不动的,因此飞矢是不动的。
  任何物体占据一个与自身相等的处所时是静止的,总是占据与自身相等的处所,所以也是静止的。
  结论:孤立物体的非连续运动是不可能的。
  4.运动场
  假定时空是非连续的,对于两个物体的相对运动假定是非连续的:
  假设有A、B、C三列物体,物体B、C相对于一列静止物体A相反运动,并且每一时间单元物体B、C相对于A都运动一个空间单元。于是,在一个时间单元过后物体B、C之间相对移动了两个空间单元,从而物体B相对于C移动一个空间单元需要半个时间单元,而物体B相对于A移动一个空间单元却需要一个时间单元,于是一个时间单元将等于半个时间单元,这一结论明显是不成立的。
  结论:两个物体的相对间断运动是不可能的。
  二、悖论多解
  芝诺悖论就像斯芬克思的千古之谜,对后世的天才们构成了严峻的智力挑战,好几个大哲学家都尝试解决这些难题。
  1.亚里士多德
  关于二分法:
  一切连续事物被说成是无限的都有两种涵义:或分起来的无限,或延伸上的无限。因此,一方面,事物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和数量上无限的事物相接触,另一方面,却能和分起来无限的事物相接触,因为时间本身分起来也是无限的。
  通过一个无限的事物是在无限的时间里而不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的,和无限的事物接触是在无限数的而不是在有限数的现在上进行的。因此,既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无限的量,也不能在无限的时间里通过有限的量;而是:时间无限,量也无限,量无限,时间也无限。
  虽然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越过无限的点,但若把时间在结构上看成与空间完全一样,也可以无限分割,那么在无限的时间点中越过无限的空间点是可能的。
  亚里士多德解决方式是承认了时空的这种无限可分性,但是通过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无限”,而主张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有限距离的无限的点是可能的,因为有限的时间和距离本身都是可以无限分割的。
  关于阿基里斯,如慢者永远领先当然无法追上,但若允许越过一个距离,那就可以追上了。
  关于飞矢不动,这个论证的前提是时间的不连续性,若不承认这个前提,其结论也就不再成立了。
  关于运动场,相对于运动物体与相对于静止物体的速度当然是不一样的,越过同样距离所花的时间当然也不一样。
  2.康德解答
  康德认为这些矛盾其实是人类时空观念中固有的,因此,无论时间还是空间其实都不是真实的。时间和空间并非事物的属性,而是我们感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