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因此人们对它们既敬且畏。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称颂他们赖以生存的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埃及人赞美他们的生命之根尼罗河,古印度人 
  则赞颂他们自己的河流——印度河,如同他们赞美太阳一样,这些古代民族 
  在赞颂河流方面——虽然是不同的河流——也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他们都 
  赞颂河流的磅礴气势,赞颂河水赋予万物生机,同时祈求河流不要泛滥成灾。 
                            3。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 
       在吠陀时代,古印度的社会处于英雄时代,即军事民主制时代。它相当 
  于古希腊的荷马时代,古罗马的王政时代。这一时代的主要特点就是社会存 
  在着三种权力机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这三种权力机构分别是长老议事会 
  或贵族会议、民众大会和军事首长。在吠陀文献中,长老议事会被称为萨巴, 
  民众大会被称为萨米提,军事首长则被称为罗闍。其中的长老议事会通常是 
① 季羡林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第10 页。 
… Page 113…
  最高权力机构,军事首长虽被称为“王”,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王,他们 
  是在战争等紧急关头临时选出的,后来逐渐世袭。吠陀文献在某种程度上反 
  映出了古印度雅利安人的军事民主制的社会性质。 
        《阿闼婆吠陀》中关于选王的诗这样写道: 
        “各个民族、五方女神,选你为王, 
       使你生根于高地,王国之顶峰。 
       你,强大者, 
       一定要把财富分给我等。 
       你的男亲属将应召来到你这里, 
       灵敏的阿耆尼作为使者要同他们一起去; 
       你的妻子们、儿子们,会忠实于你, 
                                                               ① 
       作为强大的 (统治者),你将拥有丰富的贡礼。” 
       这后四句中的一句“你的男亲属将应召来到你这里”,可能系指由“王” 
  主持召开民众大会,因为民众大会由全体成年男子组成。这时的军事首长显 
  然已初步具备所谓的“王者风范”,《阿闼婆吠陀》中的一首诗这样写道: 
        “当他(王)跨步这里,所有的(人)举目注视; 
       他身着华美衣裳,行动起来光泽闪烁。 
       这是勇敢的阿修罗的伟大名称; 
       他有各种特性,开始流芳百世的 (活动)。 
       你自己,是一只虎, 
       你踏上这张虎皮跨过广大地区, 
       所有氏族的人都向你祝贺, 
       天水充沛。”② 
        《梨俱吠陀》的最后一首诗也反映出了长老议事会和民众大会的存在: 
        “集合起来讨论吧, 
       愿你们统一思想, 
       犹如古老的诸神, 
       有祭品共同分享。”① 
       在后期吠陀时代,部落首领或军事首长经常作这样的祈祷:“愿会议和 
  议会 (指萨米提和萨巴),生主神的两个女儿,一致地帮助我。”“啊,会 
  议,我们知道你的名字,真的 ‘愉快’就是你的名字;愿所有坐在你这里集 
  会的人说出同我一致的话。”② 
① 崔连仲等编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第16—17 页。 
② 崔连仲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第19—20 页。 
① 季羡林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第13 页。 
② 参见崔连仲《从佛陀到阿育王》,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16 页。 
… Page 114…
                                                                             ③ 
       在众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中,载于《梨俱吠陀》的《赌徒之歌》是较 
  为著名的一首。赌博是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伴随 
  物。赌博古往今来都是社会的蛀虫,它腐蚀人的灵魂,侵害社会的肌体。这 
  首《赌徒之歌》通过一位嗜赌如命者的自白,生动地揭示了赌博的危害性。 
  在古印度,掷骰子这种赌博活动可能十分盛行。诗中这位赌徒迷上了掷骰子, 
  结果落得个“众叛亲离”,妻子、岳母、父母和兄弟都与他断绝了关系。 
       全诗共14颂。第一颂便通过赌徒的自述描写了他对赌博的痴迷: 
        “这些滚动的东西,生长在多风高地的高树上; 
       当它们在桌上翻转时,使我欢喜若狂。 
       我迷恋这从不睡眠的骰子, 
       胜过畅饮穆闍梵的苏摩酒浆。” 
       第2—4颂描写赌徒的妻子、岳母及父母兄弟因他赌博都憎恶他,相继抛 
  弃他: 
        “她从未使我恼火,也未对我生气; 
       她对我的朋友和我,总是谦恭和蔼。 
       只因为骰子的一个幺点决定败局, 
       我的忠实的妻子与我分开。 
       我的妻子远离我,她的母亲憎恶我; 
       可怜的人儿找不到安慰。 
       如同一匹骏马日益衰老无力, 
       我找不到赌徒的任何益处。 
       别人拥抱他的妻子, 
       骰子垂涎他的财富,就像飞快的猎狗。 
       当谈到他时,父母兄弟都说: 
       我们不认识他,你把他绑起来带走。” 
       失去妻子的赌徒顿感生活的无助,心力交瘁,日益衰老,因此对赌博的 
  害处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父母兄弟对他拒不相认,他成了“弃儿”。这些 
  对赌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他下决心戒赌。但骰子的声响对他毕竟诱惑 
  太大,他又一次走进了赌场: 
        “当我决意不再同这些人赌博时, 
       我的朋友们走开,孤单单地留下了我。 
       当褐色的骰子掷到桌上发出格格声时, 
       我就像多情的女郎,去找相会的处所。” 
       但是,赌徒进入赌场后的滋味并不好受,对此诗中也进行了描写: 
③ 见崔连仲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第9—12 页。 
… Page 115…
      “赌博者找到赌场,甚为惊慌。 
     他的全身如火燃烧,不知运气将会怎样! 
     骰子仍在激发他的渴望, 
     面对他的对手,把他的收益押上。” 
     看来这位赌徒的运气又一次地糟糕,赌输了之后往往对赌博会产生新的 
认识,即认识到其危害性: 
      “骰子确实带有刺棒和驱兽钩, 
     欺骗,烦扰,令人伤悲。 
     它们给人以不牢靠的礼物后又毁灭获胜者, 
     它们显然是用蜂蜜来迷惑赌博之辈。 
     …… 
     它们(指骰子)向下滚动, 
     然后又迅即向上蹦跳; 
     它们没有手,却迫使人用手为它们效劳。 
     投在桌上,像有魔力的木炭块一样, 
     它们本身虽冷,却能把心烧成灰屑。” 
     这番言语的认识和反省不能说不深刻,这位赌徒现身说法产生了较强的 
感染力。可惜悔之晚矣,他已遭到家人的遗弃。赌博已成为社会公害,造成 
了社会的不安定,输光了的赌徒往往去偷去抢,然后再去赌: 
      “赌博者的遗妻悲苦绝望, 
     母亲也为四方飘泊的浪子忧伤。 
     经常恐怕、负债、偷抢财富, 
     夜间他走到别人家的住房。 
     赌博者看到人家的主妇和整齐的宅院时, 
     不胜哀叹。 
     早晨他驾上了褐色的马(指掷骰子), 
     当火熄时已沦为流浪汉。” 
     在全诗的最后两颂,太阳神向赌徒发出了呼吁和告诫,敦促他改邪归正, 
好好地种田,享受自己的财富,与妻子过好日子,读来颇发人深省: 
      “别掷骰子了,快耕种你的田地; 
     享受你获得的财富,应知它足够所需; 
     赌博者啊!那儿有你的牛和妻子; 
     仁慈的萨维特尔神这样向我启迪。” 
                              4。祈祷词和咒语 
     祈祷词和咒语是吠陀本集诗歌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其中尤以 《阿闼婆吠 
… Page 116…
  陀》居多。祈祷的内容非常多,涉及面也比较广。印度雅利安人在祈祷词中 
  表现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对健康长寿的祈祷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 
  爱和留恋: 
        “假若他的生命枯萎,即使归天, 
       假若他已被带到死亡的边缘, 
       我可从尼尔利提的掌管下把他夺回, 
       我解放他直到一百秋的高年。 
       你茁壮地生活百秋、百冬和一百个春天, 
       愿因陀罗、阿耆尼、萨维特尔和布利哈斯 
       帕提(赐)你一百岁的高年。 
       我藉助供物把他 (从死亡中)夺回, 
       它可保证寿命高达一百年。”① 
       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祈求也十分感人,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渴望和执著: 
        “像藤萝环抱大树, 
       把大树抱得紧紧; 
       要你照样紧抱我, 
       要你爱我,永不离分。 
       像老鹰向天上飞起, 
       两翅膀对大地扑腾; 
       我照样扑住你的心, 
       要你爱我,永不离分。 
       像太阳环着天和地, 
       迅速绕着走不停; 
       我也环绕你的心, 
       要你爱我,永不离分。”① 
       这首祈祷词的作者抓住了两情相悦的特点,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爱情 
  比作藤缠树,比作日环天地,非常形象、生动,因此也非常容易在人心中产 
  生共鸣和震撼。 
       在祈祷词中,还有对家庭和睦的祈祷和商人对获得财富的祈祷及国王就 
  职仪式的祈祷,等等。 
       从所涉及的内容看, 《阿闼婆吠陀》中的咒语具有两方面的功效。第一 
  种功效可以称为良性功效,即积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治疗疾病和在战场上 
  拚杀敌人等方面。例如一首治疗咳嗽的咒语这样写道: 
① 崔连仲等编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第17 页。 
① 季羡林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第29 页。 
… Page 117…
        “像怀有愿望的心灵, 
       急速飞向远方。 
       咳嗽啊!远远飞去吧, 
       沿着心灵的飞行方向。 
       像磨得锋利的箭, 
       急速飞向远方。 
       咳嗽啊!远远飞去吧! 
       在这辽阔的大地上。 
       像太阳的光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