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列夫斯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西列夫斯基-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斯大林没再说什么,只见他快速地伏下腰身,几乎是趴在地图上看了起来。这
时,朱可夫从办公桌上给他拿来了放大镜。斯大林伸手接过来,又继续看了起来。
忽然,他直起身子问道:
    “谢拉菲莫维奇地域的这个集群是怎么回事儿?”
    “这是一个新的方面军。我们需要建立这个方面军。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突击,
即在敌军战役集团的后方实施猛烈的突击。”朱可夫一边在图上指画着,一边说道。
    斯大林看完后,抬起头:“现在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实施这样大规模的战役吗?”
他把目光轮流地扫向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意思是请他们做进一步的说明。
    朱可夫报告说:“根据我们昨天晚上的计算和今天上午的核算,大约一个半月
后,这个战役完全可以得到必要的兵力和兵器保障。而且在时间上也能够充分准备
完毕。”
    斯大林又问:“如果只限于在顿河由北向南和由南向北实施突击,是不是更好
些?”
    朱可夫随即解释说:“那样的情况我们也考虑过,但它将使德寇能够迅速地将
其装甲坦克师由斯大林格勒附近抽转回来,以抗击我军的突击行动。若像现在这样,
我军在顿河以西实施突击,就会使敌人由于可流障碍而不能快速机动。这样,他们
至多只能以软弱而少量的预备队来抗击我军了。”一口气说完后,朱可夫不得不喘
了口气。
    斯大林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但随即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我军突击集
团调动的距离不显得过远了吗?”
    俩人都觉得,最高统帅确实是个军事天才,只是看了一遍战役计划图,便提出
了这么多的关键问题。不过,这些问题好在他们都曾经考虑过。这回,华西列夫斯
基解释道:
    “您提的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要重点向您汇报和请示的。我俩初步认为,这次
战役应分两个阶段来进行。在它的第一阶段,我军的目的是,突破德寇的防御,进
而合围敌斯大林格勒集团军并建立牢固的对外正面,以隔绝该集团军与外部敌人的
联系;在它的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歼灭被合围起来的敌人,并制止住敌人解围或
突围的任何企图。”
    最后,斯大林表示基本同意,并说:“你们把计划再考虑一下,而且要好好计
算一下我方的资源。现在,”他指了一下朱可夫,“你立即飞回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去,并要着手研究克列茨卡亚和谢拉菲莫维奇地域的情况。几天以后,”他又面向
华西列夫斯基,“你也应迅速飞往东南方面军叶廖缅科那里,同他好好研究一下左
翼的情况。”临别时,斯大林又说道:“关于这一计划,我们以后再继续研究。但
有一点务必记住;在这里讨论过的这些问题,除了我们三人外,目前还不要让任何
人知道,包括国防委员会的委员们在内。如果有人需要知道有关战役准备工作,将
由我本人亲自传达。另外,你们俩人可以告知各方面军司令的仅仅是直接和他们每
个人有关的那部分任务的内容,除此之外不能事先透露任何东西。”
    这样,俩人便分头做自己的准备去了。
    到9月底,这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斯大林亲自给这次空前的大战役取定了一个
名字;“乌兰”进攻计划。后经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国防委员会的批准审核,决定
参加这次战役的共有下列部队:
    1.西南方面军,即打算新建立的那个部队。它的指挥机关为:司令员瓦图京,
军事委员热尔托夫,参谋长斯捷利马赫;
    2.顿河方面军,即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它的指挥机关为:司令员罗科索夫斯
基,军事委员捷列金,参谋长马利宁;
    3.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即原东南方面军。它的指挥机关为:司令员叶廖缅科,
军事委员赫鲁晓夫,参谋长瓦连尼科夫。
    此后,制定详细计划的工作便交给了总参谋部。总参在具体编制工作中,还吸
收了各兵种司令、后勤部长、总军械部长及各方面军的司令和参谋长。他们的任务
是,就共同实施“乌兰”进攻战役提出自己的详细意见。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决定,关于这次进攻的准备工作,在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
军,由最高副统帅朱可夫领导;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由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领
导。随后,他们两位便各自赶到自己所在部队去。
    10月间,根据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的建议,又经与斯大林格勒地域各方面军
首长们商量,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总参谋部联合提出要求:各部队的反攻准备工作,
应在11月初结束,最后一批兵团和发起战役所必需的一切物质,至迟应于11月15日
前集中完毕。为稳妥起见,斯大林再次派出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下到各部队,限
期检查各部队和部门的准备工作,并要求这种检查工作必须以举行每个方面军总结
会议的形式来完成。他要亲自看各部队总结会议的纪要报告。
    11月13日,华西列夫斯基代表总参谋部向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和大本营报告
了经过核实的“乌兰”进攻计划。在政治局和大本营会议上,他着重谈到了下述诸
点:
    1.德军兵力基本没有变化,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的主力仍被牵制在市区
的持久战斗中。在该两集团军侧翼(即我军进行突击方向)的仍是罗马尼亚军队。
近期未发现有敌预备队由内地开往斯大林格勒方向,该方向敌军亦未表现出任何重
要的部署变更。
    2.据已掌握的材料看,在进攻开始前,敌我双方在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兵力大体
相等。在我军即将突击的各方向上,由于增加大本营预备队和次要方向的部队,在
兵力上对敌已有绝对优势。现各突击集群已经建立完毕,完全有把握使突击成功,
并相信定能取得胜利。
    3.在战役初期,按预定计划由西南方面军担任主攻。它已拥有完成这个任务所
必须的一切。
    4.在战役的第三天日终或第四天凌晨,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所属的
坦克部队与机械化部队将在卡拉奇地域会师。这次会师应当完成对斯大林格勒地域
的敌军主力集团的合围。
    5.按要求,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必须在11月19—20日开始进攻,斯大林格
勒方面军必须在11月20日开始进攻。
    为了使这次精心策划的伟大战役不致因任何小小的疏忽而遭受损害,前此,根
据斯大林的指示,华西列夫斯基还要求总参谋部发布了专门训令,制定隐秘工作措
施,以防止泄漏关于反攻规模、实施时间、主要突击方向及行动方式等消息。比如,
来往函件和电报通话绝对禁止谈及有关反攻的事情;命令都必须采用口头传达方法,
而且只传达给直接执行者;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的集中和方面军的部署变更,
只准在夜间进行,等等。
    战役进攻发起前,华西列夫斯基与朱可夫又向斯大林提出了一项新建议:为了
不使希特勒和德国统帅部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危急时刻从维亚兹马以北地区抽调部队
来增援敌“南部”集团军群,苏军必须在维亚兹马以北的莫斯科中央方向发起一次
迅猛的诱攻性战役,顺便也好一举吃掉一直威胁首都的尔热夫突出部地域的德军。
斯大林对此也十分感兴趣,他很快就同意了这个建议,并要求他俩中派出一人来负
责这个诱攻任务。最后,朱可夫被派到了那里,因为他此前曾担任过西方方面军司
令。这样,华西列夫斯基便成了南部战线斯大林格勒地域战斗的总负责人。随后,
朱可夫便奉命去了西线,而华西列夫斯基则直接到了斯大林格勒前线。
    由于担任此次战役突击任务的西南方面军把司令部设在了绥拉菲莫维奇市。为
了方便协调指挥,总参谋部便在这里也给华西列夫斯基准备了一个协调三军(西南
方面军、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指挥所。
    11月17日,华西列夫斯基经过战前巡回检查,正准备于当天搬到自己的前线指
挥所去。恰在这时,他突然又接到斯大林的电话指示,要他必须在18日到莫斯科讨
论问题,具体什么问题没做任何透露。
    第二天,华西列夫斯基如约来到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和全体国防委员正在那里
开会。斯大林立即接待了他,并把一封信交给他,请他仔细加以研读。说完,斯大
林便回自己的办公室继续开会去了。
    在一间被指定只有他一人才能进出的房间里,华西列夫斯基急忙地展开了这封
信。及读毕,确实令他大吃一惊,并且很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原来,
写这封信的人,正是在即将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担负重要突击进攻任务的机械
化第4军军长沃利斯基。这封信是他不久前写给国防委员会的,内容是请求推迟或干
脆取消马上就要进行的这次战役。这位军长在信中写道:鉴于进攻开始前敌我兵力
和兵器的对比情况,拟议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进攻不仅不会成功,而且,他认为,
必定遭到带来一切严重后果的惨败。因此,作为一名忠实的共产党员,并代表参加
这次进攻的其他负责干部,他请求国防委员会立即详细地检查就实施这次战役所作
出的决定是否现实,请求推迟这次战役,或者完全取消这次战役。
    华西列夫斯基把这封信一连看了两遍,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他大大地感到惊
讶,也极困惑。他对写信人虽不很熟悉,但还是了解的。最近几周,这位军长一直
在参加战役的准备工作。不论对整个战役,还是交给他负责的该军任务,他一次都
未表示过异议。更何况,在前不久的那次总结会议上,他还当面向大本营代表(即
华西列夫斯基)和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保证,他的军将坚决完成任务,并讲了自己军
的充分战斗力及全体官兵的高昂士气。
    斯大林要他急匆匆地赶回来,就是因为国防委员会要在这个问题上听听他的看
法。一则,他认识并了解这位写信人;再者,这位军长就在他负责协调指挥的部队
中,而且战役马上就要开始。当然,华西列夫斯基是不同意这封信的分析的,他当
时就把这一看法告诉了斯大林和国防委员会委员们。
    当时,斯大林当着华西列夫斯基的面就给沃利斯基军长挂了一个电话,在简短
的谈话中,最高统帅并没有严厉地批评这位军长。然后,他对华西列夫斯基说,他
的意见是还把写信人留在军里,因为后者刚刚还表示过一定完成上级交给他们军的
任务。关于他是否还担任该军军长的问题,要按该军的行动结果再做最后决定。但
是,关于该军及写信者本人在战役头几天的作战表现,他命令华西列夫斯基必须向
他提出专门报告。
    11月19日清晨,华西列夫斯基就回到谢拉菲莫维奇的指挥所里。这时,进攻已
经开始了。
    虽然早晨的浓雾和飞雪使突击发起时根本不能使用强击航空兵实施先期轰炸,
但各方向的突击集群仍然进展较快。西南方面军的主攻突击很快就粉碎了罗马尼亚
军队的防线,一天之内就向前推进了20多公里。有些集团军则挺进到了30—35公里
的纵深。同样,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