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麦克阿瑟-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38年2月21日,58岁的麦克阿瑟老来得子琼为他生了个儿子。他们给孩子
取名阿瑟,这已经是他们家族第4个阿瑟了。阿瑟是麦克阿瑟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
个孩子,其欣喜之情不言而喻。他们雇了一位名叫阿珠的广东妇女作孩子的保姆。
琼则弄来许多育儿方面的书,仔细阅读并照本宣科,指导阿珠。有一天晚上,孩子
哭个不停,琼按书上说的对阿珠说:〃让他哭,没人理他,他就会停的。〃10分钟后,
麦克阿瑟推门进来,看到两个人无动于衷,责怪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两个女人坐
着不动,让孩子哭个不停。〃他抱起孩子,一直把孩子哄睡了为止。第二天,琼就
把那些书本丢到一边去了。
  此后3年,麦克阿瑟在经费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精心地训练着他那支数量不多的
陆军。他无法达到每年训练4万人的目标,但他在极力接近这个目标。到1940年末,
他已训练出13.5万民兵。与此同时,他的参谋长艾森豪威尔中校积极参加了建立
军事学校和组建空军的工作,但这项工作进展得更不顺利,到1940年末,菲律宾空
军只有40架陈日过时的飞机和100名飞行员。海军建设更糟,只有两艘从英国购进
的鱼雷快艇,外加美国的6艘。
  麦克阿瑟就是以这点可怜的力量来筹划菲律宾的防务计划的。一天,有人对他
说:〃如果菲律宾落入日本人之手,你担心什么呢?你个人已经尽了最大努力。〃麦
克阿瑟回答道:〃就我个人而论,我一定不会失败。世界的明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这里的成功。也许这些岛屿不是控制太平洋的门户,甚至不是这个门户的锁。但
对美国来说,它确实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我决不让这把钥匙丢失。〃
  在这期间,世界形势风云变幻。1938年3月,希特勒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推
行绥靖政策,听之任之。9月,希特勒又制造了臭名昭著的幕尼黑阴谋,迫使英法
以牺牲弱小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与此同时,日本人
加紧了在中国的侵略步伐,经过徐州、武汉两次会战,打通了津浦线并切断陇海线,
占领了广州和武汉,夺取了中国13个省份10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相当于日本本
土面积的3倍。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在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解除了后顾之忧后,终
于向波兰发动进攻。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不到一
个月时间,德军就攻占华沙,灭亡了波兰。然而,即使到了这个时候,美国仍然推
行孤立主义政策,其防务方针没有发生任何大的变化。
  在这一年的12月,曾跟随麦克阿瑟多年、竭诚辅佐他的艾森豪威尔申请辞职回
国。麦克阿瑟和奎松都曾极力挽留他,认为他回国的决定是错误的,在这里要比在
美国作一个无名中校所能做的事要重要得多。奎松甚至拿出一张已签了字的空白聘
书让他自己往上填聘金,填多少都行,但艾森豪威尔表示〃没有任何代价可以改变
我的主意〃。他说他的整个生命已奉献给他的国家和他的职业,他在前次大战中曾
失去参战机会,这次他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其实,艾森豪威尔强烈要求回国,还
有另一方面的原因。自来到菲律宾后,他自感与麦克阿瑟越来越难共事了,相互之
间缺少信任和友爱。艾森豪威尔和其他人经常有一些好的建议,但麦克阿瑟不但不
 接受,反而常常大声指责他们一通,有时极其严厉,令艾森豪威尔无法接受。在
日记中,艾森豪威尔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在1936年大选前夕,麦克阿瑟根据一家刊
物的预测,深信共和党人兰登将在选举中获胜。当艾森豪威尔和戴维斯对此表示怀
疑时,麦克阿瑟大发雷霆,〃几乎疯狂般地骂我们愚蠢,使我们莫名其妙……为什
么他要发这么大的火?真太可怕了〃。还有一次,艾森豪威尔写了一篇关于菲律宾军
队建设的文章准备送报纸采用。麦克阿瑟看到后,觉得笔调不错,表示要自己署名
发表,并想增加一些不相干的内容。艾森豪威尔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这将失去其价
值,但麦克阿瑟坚持己见。艾森豪威尔气愤地写道:〃我担心总有一天某些编辑会
直  截了当地拒绝刊用这样的文章,因为它极少或者干脆没有新闻价值。〃艾森豪
威尔还谈到麦克阿瑟不能容忍对他不忠的人,认为顾问团中的成员都是〃自负和以
自我为中心〃的,只为自己着想。早在1937年,艾森豪威尔就有意离开麦克阿瑟,
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大战爆发后,艾森豪威尔觉得请调回国的时机已经成熟。
他对麦克阿瑟说:〃将军,我看美国站在战争以外的局面不会久了,我要尽快赶回
国去。〃最后,麦克阿瑟看实在挽留不住他,只好放人。
  接替艾森豪咸尔参谋长之职的是理查德·萨瑟兰上校,他毕业于耶鲁大学,
1916年从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年前才来菲律宾任职。他英俊潇洒、聪明
过人,但为人冷漠、性情孤傲。他有着坚韧不拔的工作精神、精明强干的办事能力
和令人钦佩的组织才能。但这些品质也使他在工作中表现出过于独立、自以为是的
风格。他常常给上司挡架,越组代庖,做出一些超出职权范围而本不该由他做的决
定。这种风格有些时候是必要的,但有些时候却成为他的一个致命弱点。由于他在
中间作梗,下面的军官很难同麦克阿瑟见面,结果使麦克阿瑟几乎成了一个高高在
上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人。
  这时候,小阿瑟已经会走路了,也会说话了。孩子长得很可爱,麦克阿瑟夫妇
俩对他十分疼爱,,他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中士〃。每天早上,小〃中士〃都赶在
他爸爸起床前抱着他心爱的玩具跑进来。这时,麦克阿瑟赶紧下床,陪着儿子玩一
会。自从有了儿子,大家发现麦克阿瑟有了很大变化,变得容易接近了,而不像原
来那样一脸严肃、让人敬而远之了。
  麦克阿瑟是个重感情的丈夫,更是个溺爱孩子的父亲。他对他的儿子寄予了厚
望。有一次,他在祈祷时说:
  啊,上帝,请给我造就这样一个儿子,他将坚强得足以认识自己的弱点,勇敢
得足以面对恐惧,在遇到正常的挫折时能够昂首而不卑躬屈膝,在胜利时能够谦逊
而不趾高气扬。
  我祈求,请不要把他引上平静安逸的道路;而要把他置于困难和挑战的考验和
激励之下,让他学会在暴风雨中挺立,学会对那些失败者富于怜悯。
  请给我造就这样一个儿子,他将心地洁净,目标高尚;他将在征服别人之前先
征服自己;他将拥有未来,但永远不会忘记过去。
  我祈求,请赐他以足够的幽默感,这样他可以永远庄重,但不至于盛气凌人;
赋他以谦卑的品质,这样他可以永远铭记:真正的伟人也要率直真诚,真正的贤人
也要虚怀若谷,真正的强者也要温文尔雅。
  那么,作为他父亲的我就将敢于对人私语:〃我这一生没有白白度过。〃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越烧越旺,规模越打越大。4月到6月,德军在两
个月的时间即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并开始轰炸英国
本土。从7月起,德、意先后在北非、巴尔干采取行动,到第二年4月,德意军队在
北非向东推进至埃及边境,在巴尔于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
  希特勒在西方的胜利对他的东方盟友日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大鼓舞。1940年
7月近卫内阁组成后,立即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和《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
处理纲要》,重申以〃建设大东亚新秩序为根本〃的基本国策,并提出要尽力利用形
势的变化,抓住时机,准备南进。8月1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首次抛出臭名昭著的
〃大东亚共荣圈〃概念,把东亚、东南亚、南亚及西太平洋的广大地区都划入日本的
势力范围。9月23日,日军开始进占法属印度支那北部,迈出了南进的第一步。9月
27日,德意日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德意和日本分别承认对方在欧洲和亚洲建立
新秩序的领导权。  。
  欧战的扩大特别是法国的沦陷,大大震动了一直奉行中立政策的美国政府。罗
斯福认识到,如果英国被德国打败,那么美国将成为下一个侵略目标;与其等到那
时孤军奋战,不如现在援助英国使之免于灭亡,以牵制德国。因此,自1940年6月
起,美国的态度开始转变,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公开支持英国与德意法西
斯对抗。12月29日,罗斯福发表著名的〃炉边谈话〃:〃如果大不列颠一旦崩溃,我
们所有的美洲人都将生活在枪口之下……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就我们所能支配的人力
和物力,生产武器和舰只。……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三个月后,美
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该法案授权总统向对美国安全至关重要的国家,以出售、转
让、交换或租借方式,提供武器和军用物资,这实际上等于介入了欧战。
  对日本,美国则奉行了完全不同的政策,尽管它对日本也采取了一些遏制措施,
但却没有改变其避战求和的妥协政策。这是受其〃先欧后亚〃的战略决策支配的,该
决策的宗旨是,在德国这个头号敌人已经占领西欧大陆的情况下,美国应将主要力
量用于对付德国的威胁,打败德国之后再打日本。在打击德国的同时,在亚洲和太
平洋地区采取防御战略,稳住太平洋局势,推迟或避免与日本发生直接军事冲突。
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美国对日本几乎采取了一种类似大战前英法所推行的绥靖
政策,企图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来换取日本放弃其南进计划。美国的这种政策后
被文学家称为〃远东慕尼黑阴谋〃。
  直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才彻底放弃了与日本避免冲突的幻想。
苏德开战,为日本加速推行其〃大东亚共荣圈〃侵略计划提供了大好时机。7月2日,
天皇御前会议确定了〃不管遇到什么障碍〃,都要奉行向南扩张的政策。7月25日,
日本通知美国,日军将进占印度支那南部,美国对此发出严重警告。26日,美国宣
布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本实行包括石油在内的全面禁运,紧接着,英国与荷
兰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但日本对美国的反应不予理睬,于28日进驻印支南部。
  就在美国宣布冻结日本资产的同一天,罗斯福宣布以中将军衔将麦克阿瑟召回
美军现役,并成立由他领导的远东美军司令部,统辖远东全部陆军和空军。与此同
时,总统还从应急资金中拨出1000万美元供麦克阿瑟动员菲律宾的军事力量,并将
其与美国守备部队合并。陆军部也很快行动起来,以现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为首
的参谋部加紧向菲律宾运送武器装备,并向麦克阿瑟保证,将优先提供给菲律宾
340架新式轰炸机和130架新式战斗机。
  由于得到马歇尔的优先保证,麦克阿瑟被他将能得到那么多〃空中堡垒〃的美妙
前景冲昏了头脑,以致认为一旦发生战事,就要他执行退守巴丹半岛的〃橙色计划〃,
未免〃太消极了〃。因此,他在10月1日的报告中要求修改这个计划。他声称,轰炸
机的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