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雅科夫列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雅科夫列夫-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领的苏联经济代表团一起访问德国,雅科夫列夫航空小组的任务是,在尽可 

能短的期限内在德国买到最感兴趣的航空技术装备,把苏联的航空技术水平 

与德国的进行比较,并对整个航空领域的新技术进行研究。 

     在德国,他们参观了奥格斯堡的几家工厂,参观了双座双发动机的“梅 


… Page 8…

塞施米特…110”和德国歼击航空兵的骄傲——“不可战胜”歼击机“梅塞施 

米特…109”以及德国人最感兴趣的“新飞机…209”。还参观了海因克尔新近 

研究出来的歼击机“海因克尔…110”和“福克一沃尔福”公司在不来梅唐克 

的工厂,并同德国最著名的飞机设计师梅塞施米特和海因克尔进行了会谈。 

     参观德国的飞机制造工厂后,雅科夫列夫的航空小组决定购买“梅塞施 

米特…109”和“海因克尔…100”歼击机,以及“容克斯…88”和“道尼尔…215” 

轰炸机。这样雅科夫列夫圆满地完成了苏联政府交给的任务,返回了莫斯科。 

     1940年11月8日,雅科夫列夫被列为苏联政府赴德代表团成员,随莫 

洛托夫率领代表团去德国与希特勒谈判。这次在柏林举行的苏德谈判时间不 

长,也无结果。以莫洛托夫为首的整个代表团都回到了莫斯科,而雅科夫列 

夫却留下来,又逗留了两个星期,其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前几次参观的几个德 

国航空工厂的情况。 

     雅科夫列夫成功地会见了一些德国航空工业专家,并再一次去一些航空 

工厂参观。在参观海因克尔位于柏林附近的奥拉宁堡航空工厂时,揭开了一 

直萦绕在雅科夫列夫及其他苏联航空工业专家心头的谜,即德国为什么公开 

介绍最保密的军事装备部门之一——即本国的航空工业。 

     原来奥拉宁堡航空工厂是一个很现代化的航空工厂,在雅科夫列夫之 

前,许多国家的客人参观过这家工厂,包括当时世界上几个最大的国家—— 

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的航空活动家,并在参观完后留下了自己的评语。 

雅科夫列夫发现,美国最有名的飞行员林白也到过这家工厂,并留下了热情 

洋溢的题词。这家工厂的厂长非常欣赏法国空军司令维也芒将军的亲笔题 

词。维也芒将军在题词中写道“这是一家出色的、世界上最好的工厂。它不 

仅使工厂的建设者们,而且使整个德国空军都感到自豪和光荣。”原来维也 

芒将军曾率法国航空工作者在德国呆了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参观这家工厂并 

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样,雅科夫列夫就明白了,德国之所以让法国将军参观 

这家航空工厂,是为了证明德国的空军实力要比法国强得多,而那时德国正 

在发动吞并奥地利,进攻波兰的战争,即使法国将军看到德国最保密的航空 

工业部门,要想在短时期赶上、超过德国的技术水平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 

让他们参观,其目的只能起到震慑他们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法西斯德国 

是何等的狂妄自大。 

     雅科夫列夫认为,德国用他们先进的航空技术吓唬过法国人、英国人和 

美国人,也能借此吓唬苏联人。他们是想让这些国家不仅要尊重德国的技术, 

更主要的是在他们心中播下对德国军用飞机的恐惧感,为他们征服别国打下 

基础:让人们在希特勒德国的实力面前胆战心惊,以便摧毁其抵抗意志。 

     回到莫斯科,雅科夫列夫便接到斯大林的指示:“组织我们的人对德国 

飞机进行研究,把他们的飞机和我们的新飞机作个对比。” 

     1940年底,5架“梅塞施米特…109”歼击机、2架“容克斯…88”轰炸机, 

2架“道尼尔…215”轰炸机以及1架最新的“海因克尔…100”歼击机已运到 

莫斯科。在这之前,苏联已拥有自己的可以与德国飞机竞争的“拉格”、“雅 

克”和“米格”歼击机,以及“伊尔”和“彼…2”强击机与轰炸机等样机, 

并计划于 1941年以前投入生产。当时德国人已被征服欧洲的胜利冲昏了头 

脑,根本没有料到苏联人能够与他们匹敌,他们只相信德国的空军是“不可 

战胜的”。 


… Page 9…

                           八、从灾难中觉醒 



     1941年6月22日,德国悍然发动了侵略苏联的战争。他们在苏联的许 

多机场、城市投下炸弹,击毁哨所并越过边界。这时,苏联空军的装备是: 

苏制歼击机比德机飞行速度快,机动性好,伊留申的强击机是举世无双的, 

然而空军装备的新机还很少,旧机还很多,还未来得及全面更新,因为新机 

的生产过程刚刚开始,1940年总共生产了64架“雅克…1”和20架“米格…3” 

歼击机;俯冲轰炸机“彼…2”只生产了2架;1941年上半年,生产了1946 

架“米格…3”、“雅克…1”和“拉格…3”歼击机,458架“彼…2”轰炸机, 

249架“伊尔…2”强击机。 

     由于苏联军用机场缺乏预防战争的准备,在开战的第一天上午,苏军就 

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300架是在空战中击落的,900架被毁于机场。德 

国空军也遭到苏联空军的强烈反击,仅从1941年6月22日至7月5日,德 

军就损失各型飞机807架,而从7月6日到19日损失477架。这完全出乎希 

特勒的预料,不仅使他们未能按计划将自己的一部分空军调回西线,而且迫 

使他们削减西线的空军来补充对苏作战的空军部队。 

    德军虽然遇到了顽强抵抗,但仍然不断把一批批新战斗机和轰炸机从各 

个方向投入战斗,他们在苏德前线投入了大约4940架飞机,其中3940架是 

德国飞机,50架芬兰飞机和500架罗马尼亚飞机,取得了制空权。德国空军 

驾驶“梅塞施米特”歼击机和“容克斯…87”俯冲轰炸机在苏联土地上狂轰滥 

炸,他们封锁道路,并极其残忍地扫射逃往东部的难民——妇女、老人和儿 

童;焚毁城市和村庄,他们还轰炸铁路枢纽和车站,以便中断部队的调动和 

日常生活品供应,在居民中制造恐慌。希特勒甚至扬言,在一星期之内占领 

苏联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基辅。 

     此时苏联的航空工业已不能弥补战争头几天 1200多架飞机被毁的巨大 

损失。由于德军的迅速推进,位于苏联欧洲部分并处于敌人轰炸机攻击范围 

内的航空工厂都相继停产和拆迁,疏散到西伯利亚去,以便重新组建生产。 

因此,新型飞机的产量急剧下降,而“伊…15”、“伊…16”、“斯勃”和“特 

勃…3”这样的老式歼击机和轰炸机又不能与德国的“梅塞施米特”和“容克 

斯”飞机相匹敌。这样,战争初期,苏联的航空工业及所有的国民经济所遭 

受的重大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局势是相当严重的。 

     当时面临的重大任务:必须加快生产更多更好的歼击机,以便制止德国 

法西斯空中强盗在苏联领空的肆意横行,必须提供更多的强击机,以便打击 

法西斯德国的坦克,因为前线的陆军部队也在期待着空中掩护,以免遭到德 

军飞机的袭击。航空工业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意识到祖国正处在危急存亡 

的关头,大家万众一心,夜以继日地加紧生产新型飞机,以便为前线提供更 

多的战斗机。 

    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全体人员都在紧张地工作着。1941年6月24日, 

即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便完成了不久前投入成批生产的“雅克…1”的改进 

工作,并通过了飞行员对这种改进型“雅克…1”的正式试飞验证。 

     当时,担任各种新型作战飞机试飞工作的是空军科学研究院的试飞员斯 

捷潘·巴甫洛维奇·苏普伦中校,他曾试飞过许多新机种,飞过100多种不 

同型号的飞机。1940年曾因出色的飞行技巧和勇敢精神被授予苏联英雄称 

号,他曾试飞过雅科夫列夫研究设计的许多飞机,当德国空军在苏联领空肆 


… Page 10…

意横行的时候,苏普伦向斯大林建议建立一个由试飞员组成的歼击机团,他 

愿率领这个团开赴前线。斯大林批准了苏普伦的请求,并认为,为了使新飞 

机能更有效地作战,必须把这些新飞机交给前线最出色的人使用,让有经验 

的试飞员在实战条件下,试验新型飞机究竟有多大的作战潜力。试飞员应当 

教会前线的普通飞行员如何在作战时使用新的技术装备,以便更有效地痛击 

德国飞机。这样苏普伦以及最著名的空军试飞员斯捷凡诺夫斯基和卡巴诺夫 

带领几个团于6月30日就飞往前线了。 

     苏普伦率领的这个歼击机团,番号是“第401特种任务航空团”,参加 

这个团的都是像他那样的一些满腔热情志愿出征的试飞员。该团抵达白俄罗 

斯前线的当天,便参加了与德国空军激烈的空中搏斗,苏普伦一人就击落了 

4架敌机。 

     1941年7月4日,一个飞行大队胜利完成战斗任务后,正返回自己的机 

场,参加这次飞行的苏普伦离开机群,驾驶他那架“米格”飞机去为下一个 

飞行做侦察,突然遇到了从云层中迎面而来的2架“容克斯”和4架“梅塞 

施米特”。苏普伦迎着敌机冲了上去,很快击落了其中1架,由于力量悬殊, 

空战中苏普伦牺牲了。1941年7月2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 

追授斯捷潘·巴甫洛维奇·苏普伦第二枚金星奖章。20年之后,在维贴布斯 

克州的托洛琴地区找到了苏普伦的遗骸。 

     战争初期的巨大灾难,使许多人都在为一个令人痛苦的问题寻求答案: 

苏联的空军战前为什么如此毫无准备?苏联的空军都到哪里去了。因为在30 

年代,苏联的电影、小说、刊物、歌曲里都在宣传:假如明天发生战争,敌 

人会立即被摧毁和粉碎,苏联强大的空军拥有世界上最多、最先进的军事装 

备,定能以少量的流血牺牲在敌人的领土上迅速赢得胜利。然而事实却与这 

种宣传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就是当时苏联在国策上的某些失误。 

     这种失误不仅仅表现在对战争前夕战略形势的错误估计上,还在于苏联 

航空工业的发展重心偏离了现代战争中军事科学的发展。苏联的航空工业在 

30年代一直偏重于设计多发动机的重型飞机。制造越来越多新的巨型飞机样 

机,无疑会将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花费在这些上面,影响改进和设计其他 

歼击机和强击机的技术和力量。这样,在现代化战争中,没有一支在数量上 

和质量上都很强的歼击航空兵,要想夺取制空权是不可能的。此外,巨型飞 

机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能说明苏联航空工业的能力在不断增长和苏联 

的航空技术取得了成就,但在战争中,轰炸机由于速度慢,没有歼击机护航, 

遇到敌机攻击,只能束手待毙。 

     发展巨型轰炸机与苏联对战争的错误认识是分不开的,由于贪大思想以 

及创造了一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