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於所分别之处,不起爱憎,不随所染,是定。即是定慧等用说。定慧一体。“善能分别一切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就是定慧等持。善能分别诸法相是慧,於第一义而不动,是定。果能如此,就是定慧等用。如果能够分辨事物却又粘上去,这个慧就不是真慧。心一点不动,一个念头不起,对一切事情不能够分别,那就是缺少慧。有定但是定慧不等持。过于沉溺定境,远离现实,杂念虽少,却无法起用,不能弘法利生,死水不藏龙,修成傻子痴子,土木金石,完全丧失成佛的真谛。

又问:无言无说,即名为定,正言说之时得名定否?

答:今言定者,不论说与不说常定。何以故?为用定性言说分别时,即言说分别亦定。如果你以定性去言说分别,那么你正在说的时候也在定。无论言说不言说,常在定中。你真正能定的话,言说的时候能定,无言说分别亦能定。

若以空心观色时,即观色时亦空。若不观色,不说不分别时亦空。乃至见闻觉知,亦复如是。观色就是观一切境界。不管是观或不观,一切色皆空。以了知一切皆空之心观一切境界时,一切的境界本来是空。不是你观它才空。你不观,它也是空。你不分别它,它本来就空。不去谈论,不去分别时也是空。这一切直至见闻觉知,都是这样,自性本体毕竟空寂。

何以故?为自性本(加一本字)空,即于一切处悉空。空即无着,无着即是等用。无着就是定慧等用,如果你一切处不粘着不执着,就是定慧等用。

为菩萨常用如是等空之法,得至究竟,故云定慧等者,即名解脫也。今更为汝譬喻显示,令汝惺惺得解断疑 。惺惺就是清清楚楚。用譬喻显法理,让你能够清清楚楚地,把这一些迷惑的东西解除掉。

  譬如明鉴照像之时,就是镜子照相之时,其明动否?不也!不照时亦动否?不也!无论明镜照物不照物,明镜的光都是如如不动。照物的时候,虽然这个物在镜里走,晃啊晃的,但是明镜不动。不照物的时候明镜也不动。明镜比喻我们的自性,你的心对境的时候,很多的境界,车马人众来来往往,一切的山河大地都在变化,都是你自性的显现。但你的自性不动。

你的自性定在那里,不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自性不动。不照时动不动?不动。照时动吗?不动。

何以故?为明鉴用无情明照。无情这里指的是无情物,无情物是什么呢?是如如不动。有情为动。明鉴就相当于无情一样。明照就是不着相,如如不动就是不着相。明鉴为明镜用如如不动,不着相。

所以照时不动,不照亦不动,何以故?为无情之中,无有动者,亦无不动者。又如日光照世之时,前面这个无情你要把它理解成为无情物,它本来就不动,另外一个理解为我们本体自性,湛然空寂,圆明不动。既是如如不动,不管你外面有动没动,它都不动。

又如日光照世之时,其光动否?不也!若不照时动否?不也!何以故?为光无情,故用无情光照,所以不动。前面的“为光无情”就是不执着。不执着就是不动。自性光普照就是观照。不执着外面的一切境界,自性的光,就朗照三千大千世界。

所以不动,不照亦不动。照者是慧,不动者是定。照者是用是慧,不照者就是定。定是体,照是用。

菩萨用是定慧等法得三菩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就是定慧等持。起用的时候,观照一切,分别一切,本体不动,如如不动。这样就是动中有不动,不动中照样分别,不动中照样动,就是定慧等持。菩萨用定慧等持之法便能得无上正等正觉。

故云定慧等用,即是解脱也。如果能定慧等用,那就是解脱。面临一切境界,你能善于分别一切诸法之相,而于第一义你的真心如如不动,做到这样,你就解脱了。什么境界到你面前,你的心不动,更无憎爱烦恼。不动的意思就是不执着,不是不起念。

今言无情者,无凡情,非无圣情也。谈到无情,是说无凡情,不是没有圣情。有人说真开悟的人没有感情,没有正常人心。根本不是这样!一个人开悟真正明白之后,同体大悲之心,自然生起,压都压不住的!因为一切众生同体,为同一自性本体化生。无论是否有缘,是否有血源亲情,无论过去是否认识,相互之间都会有一种同情悲悯之心。这便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圣情也!当然不同人,随修为程度不同而有差异。成佛便是圣情已达完美圆满。

大慈圣情体现形式多种,差别很大。不只是正面显现,常常以反显正。以不慈之外相,深藏大悲之极致。比如禅宗教化方法中有斩猫斩蛇公案。慧忠打草,有蛇出来,刚好有人来请教问题,他拿刀将蛇一斩两段。现埸教学,当时斩断就是让你看,让你悟的。不慈之行中深含一片大悲心怀!凡夫的眼睛看不出来。还有南泉斩猫。两序出家众为一猫争执不休没有结果。南泉师父出一禅题,命令两序大众共答,如果答不出来,必斩此猫。结果大家答不出来,猫儿遭斩。这是活里活泼的救度众生的方法。决不可说开悟的人没有慈悲心。佛弟子若能在言下开悟,不但自己开悟了生死,且能度无量众生,包括此猫。老和尚大悲之心昭然若揭!只是我们一时不能体悟而已。

问:云何是凡情?我们不提倡大家去杀,我们没有那个能力。千万不要乱杀。大圣人之死活只是一念之间的两个面。死就是活,活就是死,他没死没活,已经不存在生死。对于他来说,没有生死,不生不灭,生灭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就是生灭。生死生灭是一个概念两个面,转身都不用,直接就是!毕竟空就是毕竟有,毕竟有就是毕竟空,如果还要一转,便落下乘,尚未到位,决不可轻易开戒!开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到这样。我们凡夫着相没法理解。

云何是圣情?

答:若起二性,即是凡情。如果着相,有生有死,有痛苦有快乐,有爱有恨等等,这样就是凡夫。二性不空,起二性就是凡情,二性空就是圣情。对一切的两元世界,你都能够空得了。并且转身都不用转身,当下就是不生不灭,生灭的当下就是不生不灭。达到这样子,你就是圣行。圣人的慈悲心,大起大用就显现。我们凡夫的眼界,没办法看两性空。怎么能空呢?世界是对立的,怎么空呢?爱和恨怎么会是一样呢?你空得了才平等,你不空就不可能一样?在我们看来,活着和死了不一样。在圣人的眼中,活着和死了都一样,本来都是不生不灭。

问: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其义如何?言语道断就是不可思议。不可思,不可议。思就是心在动,头脑在思考。议就是言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真不可思议!言语道断就是没办法讲了。“开口即错,动念即乖。”

答:以言显义,得义言绝。语言是为了显示真理,于不可言说处,显明第一义谛真理。佛法中一切言语都是为了表达真理。明白这个道理,掌握真理真实意义之后,语言就失去意义,完全可以消失尽绝,全部扔掉。也有叫做“得义忘言。”

另有一种解释是,一旦掌握法理之真意,那么你的语言谈论就自然妙绝。因义成文,你说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对。什么都不说也行,什么都不说也有理。不用死板的记言记语。记言记语,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经文背得的很准确很透彻,单纯死板的记言记语,只从字面去解释佛法,就把三世佛心内涵真义曲解冤枉了。能理解它的意思,尤其是深层内涵,不必记住原文,甚至可以根本不记言语文字。主要意思你懂就行,经文可以不背。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通过你自己组织的语言,再讲出来,虽然字面和经文不一样,但义理完全一样,也算是真法正法。如果既能记住经论原文,又达到深层掌握义理,讲论时引用原经原文则更理想。因为佛法经论,言简义赅,锤炼千古,原文的加持力不可思议。背诵佛经需要下很大功夫,现代人生活工作很忙,难得有此时间精力。

看经要这样看。你念经诵经也应该持这样态度。一部经看完了,整个大意知道了。这部经从头到尾,看了前面知道后面,看了后面知道前面,看了中间知道两头。整部经的意思都透彻掌握了之后,不一定按照经的原文,一模一样背出来。但是你的话,一旦讲出来都不会离开经文原意。这是真正的读经,真正的诵经。

诵经还有多种特殊意义。持颂大乘经典具无量功德,如持诵《金刚经》之功德不可思议,凡发愿持颂此经者,“诸佛悉知悉见,皆得成就无量功德。”诵读经文,尤其是出声念颂,与念佛持咒同样,是在下功夫转第七识第八识。佛号经文咒语在念颂过程中,经第七识,往第八识田中种下种子,即是投入正法正道的加持力,由量变到质变,大量的闻思修不断改变着七识八识的成份内容,总有一天会有飞跃式的转变。如果颂经中加上理解,佛号上加上对佛的思念,则第六识也受到加持。难怪经中讲,念一句佛号,成为种子,其加持力保你亿万劫后,必定成佛!古大德说,佛号声声唤醒主人公。

密咒的加持力更不可思议。于不知意义咒力声音中,将七识八识心田修得毕竟空净。咒不显意,为什么?因为咒“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一句咒声中,有无量佛,无量法,无量义,万法具足,却又一法不立!这是什么?这不是真正的诸佛实相本体吗?!不是亿万诸佛菩萨无量法门法力化现容纳在一句音响中吗?!任何能说得出的,能理解的意义,都不是无量义,都不是一切法。咒就是无量佛力,无量法义之能量总汇。难怪只有密宗密法可以即生成就!密法密咒中的无比力量,无法想象,不可思议,任何语言也不可能表达其万一,怎么说都不为过,怎么说也说不出来,正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我们心中心密法修行者能不能意识到这一点?知不知道我们有多大善根福德因缘才得到此法?能不能想象我们多少无量劫供养多少无量诸佛才种下如此机缘?每一个心密行者又是应该怎样地珍惜,才对得起自己和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教导加持的无比大恩!

义即是空,空即是道,道即是绝言,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谓得义实际,更不起观。不起观故,即是无生。以无生故,即一切色性本(加一本字)空。色性(本)空故,即万缘俱绝。万缘俱绝者,即是心行处灭。还记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吗?万缘俱绝就是心行处灭!这是大珠和尚回过头来再解释一下。“谓得义实际,”得义实际是什么意思?实际就是实相,实相的无生之义。无相就是实相,得到这实际的相就是实相。得到实相无生之义,那就更不必要生起观照了。

无相实相无生之义是绝对的,再起观就是相对二元了。所以更不需要再起观了。如果起观,就有能所,有能所就不是实相无相。不起观故,即是无生。因无生故,得无生之义。实相是无生之义嘛!以无生故,那么一切色性本来就空。因为色性本来就是毕竟空的原因,所以即是万缘俱绝。

这样是非,憎爱,喜厌…所有的这些境界,色性本来就空,自性本空。你如果知道色性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