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相处之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婆媳相处之道-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他们欲行房事的时刻,“砰”的一声,卧室门开了,婆婆站在门口,手里拎着暖壶。
  “天呐!怎么会忘了插门?”小两口面面相觑。
  他们颇显狼狈地匆匆披上了被子。
  “为什么不事先叫门?”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着,眼里像喷着火。
  “我估计你们还没睡,担心你们口干,想给你们送点儿水。谁知……”婆婆的脸上无辜与尴尬交替出现着。
  放下暖壶,婆婆转身向门口走去,嘴里还不忘念叨着:“早点儿睡吧,别累坏了身子,日子长着呐!”
  就像一盆烧得正旺的火炭忽然被抛进一池刺骨的冰水里一般,寒雪和老公蓄势待发的激情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去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六,寒雪一家三口回到婆婆家过周末。
  晚饭吃过,一家人正在看电视,小姑子来看望母亲了。小姑子自打去年离了婚,就时常来母亲家,晚上就住在寒雪的屋里。小姑子好干净,每次走之前都会把床收拾利落。
  一番寒暄过后,寒雪正准备回房休息,婆婆走过来说,她要到大间来睡,把小间腾给女儿。一张床怎么能睡四个人?回头看看老公,只见他点了点头。结果,婆婆、寒雪和孩子三人睡在了那张床上。老公只得在客厅用几个凳子拼搭了一张临时床睡在上面。眼看着一米八几的老公睡在那样狭小的地方,蜷缩着身子,惟恐一留神掉下来的样子,寒雪心里就有些说不出的难受。她不明白,为什么婆婆就不能和小姑子睡在一起?
  后来,寒雪一家尽管逢休息日或节日还是会去婆婆家,但多是当天去当天回,如无特殊情况,是万万不敢再在婆婆家住了。或许是心里落下了难以根除的“病根”?
  也说不准!


姑嫂和睦让婆媳更亲(1)


  三个女人一台戏,台下一个男看客。
  现实生活中,因姑嫂不和引发的婆媳矛盾有很多。
  俗话说:“母女本是连心草。”做媳妇的要牢记这一点,小姑子毕竟是婆婆的亲生女儿,你对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婆婆会特别的在意,特别的敏感。三个女人一台戏,台下一个男看客。在这个舞台上,作为主角的媳妇,究竟怎么演,把握怎样的分寸,以何等面目亮相,关系到两个配角是为你捧戏,还是为你拆台;台下是为你叫好还是喝倒彩。你把握好了,压得住台面,绿叶衬红花,相得益彰,台下掌声不断,真的是一场好戏;你把握不好,配角反戈,绿叶摧红花,剑拔弩张,台下嘘声不绝,被配角踢下舞台。结果摆在这里,相信聪明的媳妇在上台前一定会掂量再三。
  还是那句话,小姑子毕竟是婆婆的亲女儿,你只是婆婆的儿媳妇,无论是从血缘上,还是从情感上,婆婆再通达,你在婆婆心中的得分也难敌小姑子,先天的不足是难以改变的客观事实。但不能因为这一事实的存在,就自暴自弃,就心存芥蒂。你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起码让你的得分在婆婆心中和小姑子越来越接近,而不是相反。婆婆对小姑子宠爱一些也在情理之中,当媳妇的不要动不动就和小姑子比较,认为婆婆对小姑子如何如何,对自己又如何如何,更不要心生嫉妒,心怀不满。否则,不仅婆婆会加深对你的怨恨,小姑子会加重对你的鄙视,就是深爱你的老公又能怎样?老公一边面对自己的妹妹,一边面对自己的媳妇,一边面对自己的母亲,都是自己所爱的人,没有大是大非的问题,你让他去说谁?他夹在中间真的是不好做人啊!长此以往,误会、矛盾会越积越多,问题越搞越复杂,家中就难有安宁之日。其隐藏着的危机,最终会在夫妻感情中投下阴影。
  作为媳妇,因年纪、阅历的缘故,可塑性较强,应努力改变自己以适应家庭的人际关系,为自己换来更好的家庭生活环境。要从心里摒弃小姑子不是自己的亲妹妹,难以和好相处的传统观念。对小姑子,要从心里把她作为自己的亲妹妹看待,多关心小姑子的人生大事和她的工作与学习,遇到小姑子有困难的时候,要竭尽全力给予及时的支持与帮助;要想取得小姑子心理上的认同,让她信服你,亲近你,平时就要注意在她面前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如果因某种原因和小姑子产生了分歧,一定要学会宽宏大量,谦和忍让,不计一时一地的得失;要注意彼此的及时沟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求同存异,找寻共同的接受点;千万不要回避矛盾,也不要猜疑怨恨,更不要落井下石。只有这样,以心换心,才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才能使姑嫂间的紧张气氛化作风雨过后的晴空。
  小姑说你是一个好嫂子
  如果你嫁给了你爱的老公,那么,你就一定要适应他们的家,就像你有一份工作,就必须服从公司的各种规定一样。
  嘉妮有一个小姑子,她们之间的关系一向很好,姑嫂之间可以说是无事不知,无话不谈,使得婆婆非常高兴。用嘉妮的话说:“我们之间的关系比她和她亲哥哥的关系还要好,我老公要想知道她妹妹的事,还得来问我呢!”嘉妮到底有啥招数?不妨听她说一说。
  我嫁给老公的时候,小姑子正在上大学,她一般住校,很少回家,因而我们之间没有什么交流,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矛盾。但我知道,姑嫂不和,比婆媳不和对家庭的伤害更甚。况且,小姑子是婆婆的心头肉、小棉袄,我对她的一言一行,婆婆都会看在眼里,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婆媳关系。所以,每到节假日,我就会主动开车到学校把她接回家,并给她做上一桌好吃的,为她改善生活。在吃饭的时候,我会一边热情地和她聊天,一边显得很自然地给她夹菜。坐在一旁的婆婆看到我的举动,经常是眼窝发湿。小姑子要回去上学的时候,我又会当着婆婆的面给她几百块钱,并叮嘱她:在学校一定要注意身体,不仅要加强锻炼,还要吃好、喝好,该花钱的地方千万不要太省,像亲姐妹一样和她掏心窝子。这样的过程经历的多了,小姑子体会到我是真心对她好,渐渐地,也就和我无话不谈了。她无论有什么事,都愿意直接找我商量,把我当做她最好的朋友。当然了,她每次提出问题,我都会尽可能地从爱护她的角度,向她表明我的观点,绝不含糊其词,疲于应付。这一切自然也都被婆婆看在眼里。我对小姑子越好,婆婆也就越喜欢我,我们之间的矛盾自然也就减少了许多。
  小姑子大学毕业不久就找到了工作,我们都为她高兴,在我的提议下,一家人还到饭店为她庆贺了一番,自然是老公掏钱我埋单。她上班的第一天,是我亲自开车送她去的。一路上,我又像一个长辈那样,把自己的工作心得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她。其中包括工作要勤奋、细心,不要偷懒、敷衍;要虚心向同事们学习,尽快掌握自己的岗位知识和技能,不要不懂装懂,一知半解;要和领导、同事搞好团结,不要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小姑子笑着说:“嫂子,我记住了,你对我真好,我哥对我都没有你这么上心。”我说:“你哥也很关心你,我们都希望你干好。只是你别嫌我唠叨就行了。”“当然不会。”小姑子一副调皮的样子。到了小姑子工作单位的大门口,小姑子挥手和我告别,看着她很高兴地蹦蹦跳跳跑上楼,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坦。
  从此以后,我们相伴去上班,一路上欢声笑语,比起我往日的寂寞行程,不知要快乐多少倍。如无特殊情况,每天开晚饭的时候,我都会让婆婆先吃,而自己要等最迟下班的小姑子回来后和她一起吃。晚饭后,我一般很少看电视,大多数时间是坐在台灯下写稿子,小姑子经常会出现在我的身后,递上一个橘子或削好皮的苹果,“嫂子,你吃吧。”一个动作,一句话,就会让我一晚都有好心情。
  对于小姑子,我平常还会采取其他一些策略,从经济上和语言上多付出一些,对她进行拉拢和“腐蚀”。比如小恩小惠、制造感动什么的。女人都爱逛街,所以,我们经常在周末相约一起去逛商场,顺便就给她买一些她喜欢的牛仔服、纱巾、化妆品之类。在她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的时候,我还会抽出时间请她吃她最爱吃的西餐,或者一起去看一场电影(我和老公结婚后可是一场电影都没看过啊)。
  小姑子模样很普通,个子也不高,身体还很胖,尚无男友。她常常暗自流泪,烦躁不安。婆婆为此也是忧心忡忡,心绪不定。如何给小姑子找到伴侣,解开婆婆的心结,令我大伤脑筋。我一面抚慰小姑子,一面开导婆婆,一面动员老公,一面到处求人,真可谓四面出击,仿佛是我自己的事一般着急上火。有句话叫什么来着?有付出就有回报。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不到半年,我给小姑子约见了不下三十位男士,她终于从中找到了意中人。小姑子乐了,婆婆也乐了,而我只剩下疲惫了,心疼得老公晚上经常主动地给我按摩、洗脚,并说,我妹的事你可以放一放了,自己多养养精神吧。


姑嫂和睦让婆媳更亲(2)


  您肯定知道“祸不单行”这个成语,把它用在小姑子身上真是太贴切不过了。小姑子婚后不到一年,她的单位就被收购了,因大量裁员,她被迫离开。自此,不得不频繁更换单位做临时工。在孩子三岁多的时候,她的丈夫又因车祸去世,她含泪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她的回来,打破了我们原本已趋于平静的生活,也成了婆婆、公公的一块心病。
  我心里竟然也隐隐作痛:虽说我们住的是一套大三居室,小姑子和小侄子的到来完全可以住得下,但往后,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天天在一起,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经济上,都会产生不必要的摩擦,这样下去何时是个头?老公于我的闷闷不乐中,感觉到了我的隐忧。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伸出臂膀,将我揽入怀中,轻吻着我说:“亲爱的,你受委屈了,这我全知道,我是个不太善于表达的人,虽然我很少当面夸赞你,但我一直从心里感激你,是你的所作所为,使这个家所有的人生活得安逸、舒心。我妈妈、爸爸也早已从内心里把你当做亲闺女一样。但你仔细想一想,我妹妹现在正处在人生艰难的十字路口,如果娘家人不帮助她谁还能帮她?她的问题不解决,我们想过好了也很难,所以,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帮她渡过这个难关。”我擦了擦无声滑落的泪水,对老公说:“我也知道,你就这么一个妹妹,又连受打击,这时我要唱反调,还不成了众矢之的?我只是觉得心太累了,我真怕我因承担不起而精神垮掉,毕竟,我是个女人……”
  老公安慰了我整个一个晚上,我们也就小姑子的事情达成一个基本意见:小姑子没有自己的住房,没有太多的存款,还带着一个孩子,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姑子的困境,就必须“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只资助一些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应尽快为她谋划一条自食其力的出路,而不是再随便给她找个单位,去朝九夕五地挣那一两千块钱。主意已定,我和小姑子进行了一次长谈,在了解了她的打算、她的特长、她的兴趣后,也说出了我的想法。小姑子很感谢我的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