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 2010年第2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代 2010年第2期- 第6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名列第三的是明朝夷丁突骑。当时明军被清军八旗打得莫奈何;军中流传神话曰“清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战”。偏一介书生袁崇焕以清军世仇辽族为主练成关宁铁骑;遂成八旗天敌。明天启六年(1626);袁崇焕以血书明志;率一万关宁残兵在宁远(辽宁兴城)力抗清太祖努尔哈赤十三万八旗精锐;重伤努尔哈赤;追杀清军三十多里;连滚带爬逃回家。二十五岁领兵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首遭败绩;引为奇耻大辱;伤气夹攻;呜呼哀哉。第二年;努尔哈赤八子皇太极(清太宗)率数万精兵再攻宁远、锦州报杀父之仇;竟二十四天不下;嗣后在野战中被关宁铁骑打得一败涂地;史称“宁锦之战”。崇祯二年(1629)秋;皇太极避开宁锦防线;绕道蒙古闪击北京;袁崇焕率九千关宁铁骑狂奔两天两夜;掉队四千;愣在北京城下力阻皇太极十万八旗虎狼兵!当漫山遍野的十万清军遭掉队四千关宁铁骑背后夹击而从北京城墙脚下如潮水般退去时;在他们后面紧追不舍的只有区区九千关宁铁骑。 
  那时;“天下精锐在辽东;辽东精锐在关宁”;但是;“关宁精锐;夷丁铁骑!”其部“置签二十支;书领队姓名插靴筒中;遇信急;受制签呼某;某即领本骑随之;冲突无不利”;连踏遍中国的八旗铁骑也“望之辄遁”;根本不敢交手。明末吴三桂在山海关迎战李自成;险被全歼;也是靠夷丁突骑杀出重围;方获清军援手;反败为胜。 
   
  名列第二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玄甲军。这支李世民从自家横行天下的骑兵中亲选的千余精锐一律黑衣黑甲;由翟长孙、程知节和后来荣任中国“门神”的尉迟敬德与秦叔宝率领;“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玄甲军是轻骑兵;身披轻便耐用的明光铠;机动灵活;惯在两军交战时斜刺里杀出;击败当时流行的重骑兵;威震天下。虎牢关之战;玄甲军与洛阳王世充江淮精锐激战故马坊;李世民坐骑中箭被甩下地;玄甲军冒死救回;大败王世充;随后李世民率三千五百名玄甲铁骑击败率十几万西夏大军来救王世充的窦建德;定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天下。 
  当时;唐朝可称世界首强。因此;玄甲军可称世界军队首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第一呢?谁能力压唐太宗的世界首强玄甲军名列中华军史第一? 
  众望所归;当之无愧;岳家军! 
  翻尽典籍;阅遍秘藏;中国军史;无出岳家军之右者。岳家军总共有过四个番号:神武右副军、神武副军、神武后军和行营后护军。“岳家军”并非正式番号;南宋军队根本就没有这个番号。 
  然而;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中;只有这个番号。 
  军纪严明;不乐杀人;精锐之花;仁慈之师。 
  笑傲中华五千年军史的第一天锋国锐。 
  岳家军;倾史中华! 
   
  就在岳飞豪言“北虏未灭;何以家为”的那次朝见中;风流才子宋高宗同志感叹:“天下尚未太平。” 
  岳飞慨然对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天下太平。” 
  铁血岳鹏举;既不爱钱;亦不逐色;更不惜命。 
  因此才有: 
  倾国倾史岳家军! 
  (2010年1月17日星期日十稿于北京卧藏居) 
   
  责任编辑 洪清波 


   


fctxw/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天涯易读 TXT电子书 免费期刊杂志)



[史记]
名将白起




  张锐强;1970年1月出生于河南信阳农村。1988年考入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系。2000年开始写小说;已在《当代》、《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杂志发表小说百余万字。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以及各类年度选本转载。中篇小说《枪王》获第二届齐鲁文学奖。小说集《在丰镇的大街上嚎啕痛哭》入选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现为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 
   
  恨白起吗?吃豆腐吧 
   
  去山西采风时;在太原吃过一道菜;普普通通的豆腐。不普通的是;豆腐是蒸的;要蘸着红油调料吃。朋友告诉我;对于古代的山西人来说;豆腐不是一般的豆腐;而是白起的脑浆;调料也不是一般的调料;而是白起的血。他们就是要蘸着白起的血;吃他的脑浆。 
  山西人;或者说赵国人;为什么如此仇恨白起?原因非常简单:长平之战。在那场有明确史料记载以来;规模空前的大会战中;赵国军队损失四十五万之多。其中有四十万;是投降之后;被白起下令坑杀;也就是活埋的。四十五万条性命;换算成家庭;再考虑到亲戚宗族关系;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牵扯其中。也就是说;赵国举国上下;跟白起不是有杀父之仇;就是有夺子之痛;或者亡夫之恨。如此刻骨仇恨;怎能不发此恶言;要食其脑;饮其血? 
  白起采取欺诈的手段;屠杀数十万放下武器的战俘;他因此而被称为“人屠”。如果搁在当下;按照《日内瓦公约》;他难逃国际法庭的审判。即便不是死刑;至少也有终身监禁等着他。不过;这并非白起“罪行”的全部。根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的说法;白起一生;至少指挥过大小战斗七十多次;攻取城池七十多座;歼灭——或曰屠杀——六国军队;仅有明确数字记载的;就有九十七万。其中除了长平之战;还淹死过两万名赵军战俘。应该说;这个数字统计得相当不完整。根据梁启超先生的考证;战国期间;共有二百万军人战死。即便采信这个相当不完整的数据;白起至少也炮制了其中的一半还多。 
  仅仅从这个数字出发;白起是毫无疑问的屠夫。但问题在于;在这大大小小的七十多次战斗中;他竟然没有失败的记录。所以;在更多人的眼里;他是战神;是常胜将军;是统一中国的功臣;是军事史上的著名统帅。 
  那么;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伊阙之战:避实击虚 各个击破 
   
  《汉书》曾经引用古谚说;“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这其中的“关”;可不是现在人们想象中的山海关;而是函谷关。山海关以东称为“关东”;只不过是近现代的事情;而函谷关的历史;要早很多;因为它是老子著述《道德经》五千言的地方。能出将才的关东;主要指秦陇地区。白起就是那一带的人。他应该不是这个谚语的推论结果;而是最有说服力的论据。白起又叫公孙起;秦国郿人。这个“郿”;就是今天陕西宝鸡市的眉县。公元前794年;秦庄公在此筑邑;因地形似眉毛;故称“眉邑”。 
  公元前294年;秦国任命白起为左庶长;率军攻打韩国的新城。新城在哪里呢?就是今天河南伊川县的西南部。伊川属于洛阳市;往西北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函谷关;秦国通向中原的咽喉要地。作为西北与中原地区的边界;函谷关的文化意义是历史赋予的;只对后世有意义;在当时;它只有军事价值。秦国极力向中原渗透;中原各国则拼命遏制。这周围一带;因此兵祸连绵;不绝于缕。 
  这次攻打新城;也许是白起首次作为主将;独立领兵作战。他毫无悬念地拿下新城;然后乘胜推进。因为这项军功;第二年他的爵位连升两级;成了左更。秦军虎视眈眈;韩国坐卧不安;他们立即派出使臣;赶往魏国;请求增援。秦国是共同的敌人;韩魏又有同盟关系;魏王并没有作壁上观。他立即下令;大将公孙喜点齐人马;前去助战。就这样;双方的军队;在伊阙附近相遇。 
  洛阳的龙门石窟;天下闻名。伊阙之战的战场;就在龙门一带。两山对峙;伊水从中间流过;地势十分险要;是韩国的门户。这里一旦失手;秦国的虎狼之师;便可以长驱直入中原腹地。虽然魏国同样要受到威胁;但说到底;这里离韩国的腹心地带更近;韩国的风险更大;所以联军以韩军为主力;但主帅是魏国将军公孙喜。公孙喜又叫犀武;是战国中后期;魏国重要的军事将领。 
  当时白起面对的形势;十分困难。敌强我弱:联军的数量;比秦军的一倍还多;地形不利:联军占据天险;且在本土作战;后勤补给线短。 
  双方僵持了很长时间。秦军远来;利在速战速决。怎么办呢?白起站在高地上;遥望两军绵延不断的营垒;苦思冥想。慢慢地;他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右手握拳;暗击左掌;然后转身大步流星地回了营帐。 
  韩魏联军虽然人多;但心不齐。韩国将军畏敌如虎;一直不敢出战。白起回到大营;手下的将领已经全部到齐;等待主帅的将令。白起环顾左右;随即表明战役决心:派出一支人马;牵制韩军;他亲自带领主力;猛攻魏军;各个击破。 
  白起目的很明确;分散敌军优势兵力;形成局部优势或者对等的形势;然后各个击破。当然;这个计划能够成功的前提;是担任牵制任务的那支偏师;能挡住韩军的进攻。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秦军本来就没有兵力优势;派出偏师牵制联军的主力韩军;兵力对比更加悬殊;类似鸡蛋碰石头。如果这个计谋被韩军识破;他们拼死攻击;灭掉这支偏师;那么白起的境遇;可以想象。 
  每次作战行动都必须冒险。冒险能够成功;不成其为冒险;关键在于主将的判断。白起的将才;就体现在这里。他准确地判断韩军不敢出击;然后承担着这个判断的压力;果断行动。 
  秦军兵分两路;悄悄集结人马;展开队形。双方对峙到现在;魏军已经习惯了睡在火山口的日子;因此白起的攻击;取得了战术突然性。他们的骑兵、步兵和战车协同作战;潮水一般朝魏军的大营扑去。魏军措手不及;顿时惊慌失措。 
  然而公孙喜并没有慌乱。他可不是毛头小子新兵蛋子;而是久经战阵的老将。接到警报;他沉稳地发布几道命令;然后披挂整齐走出营帐;跨上战马;驰到高处指挥作战。 
  杜甫的《兵车行》里有句诗;“况复秦兵耐苦战”。秦军确实是虎狼之师。他们地处偏远的西部边陲;长期跟少数民族作战;养成了凶狠强悍的风格。而且秦军赏罚分明;奖励标准清楚;惩罚细则严酷;种种因素决定;他们一旦拿起刀枪上了战场;就不再是人;而是一群虎狼。为减轻重量方便作战;他们甚至连头盔都不戴。秦始皇兵马俑里的士兵;头上戴着小圆帽;据专家考证;那是麻布做的方巾。有些士兵干脆只盘着发髻。只有军官;头顶着牛皮的板状帽子。毫无疑问;这是勇敢者的游戏。 
  秦军不戴头盔;并非匹夫之勇;有着相当科学的依据。现代乃至当代的特种部队;也有不戴头盔的。蓝色贝雷帽这个字眼;人人耳熟能详。其中的海豹突击队;你何曾看见他们戴过头盔?综合考量;不戴头盔降低负重所能提供的灵活和方便;远远超过戴头盔减少头部被直接命中的概率所付出的代价。 
  然而秦军的对手;并不是豆腐渣。魏军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而说到这一点;就不能不提到另外一员名将;吴起。战国初期;魏文侯统治魏国;任用李悝为相;李悝编制《法经》;鼓励农桑;一时间国力大振。这时;吴起从鲁国前来投奔;魏文侯就咨询李悝;说:“吴起这个人;你觉得到底能不能用?”李悝回答道:“吴起这个人;过分热衷功名;而且好色。不过若是论起带兵;就是司马穰苴;也不一定比他强!”魏文侯于是就任用吴起为将军。吴起采用新办法;精选士兵;练出了特种部队;号称“武卒”;待遇比普通士兵高;但要求也相当严酷。严酷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