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了皇家海军的一艘驱逐舰离开了他统治不到一年的大英帝国;去寻找另一个〃爱〃的新天地。
1937年他的弟弟乔治六世接任王位;封爱德华八世为温莎公爵。他同沃丽丝在法国结成伉俪。从此;他们一对甜蜜地度过了35个春秋。还把他们幸福生活的重大时刻都刻在首饰上。沃丽丝尽管一生未曾得到英国王室授予的〃公爵夫人殿下〃的荣誉;尽管她的婆母拒不承认她这儿媳;尽管谨慎的新任国王乔治六世兄弟也拒不会见这位嫂夫人;但她觉得和公爵生活在一起是最大的幸福;万事不足为憾。她在暮年常对朋友说:〃我这样一个女人;怎样才能报答他为了我而放弃的一切?〃丈夫为了她而宁可放弃英国国王的权势与地位;并还遭到全国从上而下的种种非议。这种男性的痴情将使她永远难于忘怀。1972年温莎公爵病世;享年78岁。沃丽丝在对丈夫的深沉思念中;度过人生的最后14年。她每天都亲手整理丈夫的遗物;并按他生前的模样摆设好。在她生命的最后阶段除了整理回忆录外;就是沉浸于丈夫生前所喜爱的音乐声中。
1986年4月24日;沃丽丝因肺炎在巴黎郊外逝世;终年90岁;这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动人爱情故事降下了帷幕。它作为〃历史上伟大爱情一例〃将留在人间。
1987年4月2日至3日;沃丽丝生前200件首饰珠宝在其新婚度蜜月的地方——美丽的来蒙湖畔布伦斯维克公爵庭园中;以比预估价高六倍的价格全部拍卖。遵照沃丽丝的遗嘱;将其大部分的饰物赠与法国;以表在他们陷于困境时所给予款待的感激之情。将95件珠宝所得的7500万瑞士法郎献给了巴黎的巴士德研究院;该院已决定将此巨款用于癌症和艾滋病的研究;让这些真挚爱情的见证物造福于人类。
由于世俗的虚伪;礼教的约束;沃丽丝一生未能为公爵的举动进行公开的辨解;也更不可能为自己洗刷所蒙受的种种恶语。而人们对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原因也有多种看法:有人认为是受〃现代派思潮〃影响的王子要以此举来冲击腐朽的君主制度;也有人认为是王子经受不住沃丽丝美色的引诱;还有人认为王子是为了真挚的爱情。总之大家看法不同;莫衷一是。将来也许能从他们已公布于众的80多封情书中;探究出这爱情的真谛。
(黄世相)
柳里克何由入主俄国?
古代时期的俄国疆域远没有后来那样广袤;其国力也远没有后来那样强大。在公元9世纪前;东斯拉夫人的各部落正处在纷争割据状态;只是到了公元10世纪左右;才出现俄罗斯人第一个统一国家——基辅罗斯。柳里克即是罗斯国家的第一个王公。
到公元8世纪;东斯拉夫人的社会经济获得很大发展;这有力促进了父系氏族公社的瓦解;形成了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农村公社。各部落联盟都以设防的城市为中心;当时较大的城市有北方的诺夫哥罗德和南方的基辅。到9世纪中叶;东斯拉夫人已经走完漫长的原始公社社会的历程;进入阶级社会。至此;建立俄罗斯国家的经济前提和政治前提已经具备。从8世纪开始;东斯拉夫人与国外的贸易就已活跃起来。〃瓦希之路〃(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君士坦丁堡)成为沟通北欧和西亚的重要商路。在这条商路上;
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但所经商队经常遭受瓦良格人的侵扰。瓦良格人原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瓦希之路通商后;他们建立起能征善战的武士队;沿途抢掠各国商队的财物;强迫斯拉夫居民交纳贡赋。诺夫哥罗德城的位置正处在〃瓦希之路〃上;得天时地利优势;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因此成为瓦良格人侵袭的对象。为防御外敌;城中建立了大贵族的统治。
据俄国最古老的编年史《往年纪事》记载;从公元9世纪中期开始;城市的两派贵族集团为争夺城市的统治权发生激烈内讧;持续多年。为避免两败俱伤;诺夫哥罗德的贵族决定邀请往日的仇敌——瓦良格人柳里克兄弟入城平乱。柳里克是瓦良格人的一个酋长;骠悍而善战;早年就带领他的武士在瓦希之路上开始其冒险生涯;并且在距诺夫哥罗德200俄里的拉多加湖建立了军事据点。在接到邀请后;柳里克兄弟在公元862年;率大军兵临诺夫哥罗德城下;城内贵族开门迎接。入城后;柳里克以武力很快稳定了局势;接着柳里克夺取了统治大权;自任王公;建立了第一个罗斯国;开始了俄国柳里克王朝统治的历史。异邦人的统治遭到当地贵族的反抗;爆发了瓦丁姆领导的暴乱;但很快被柳里克镇压下去。两年后;柳里克的两个兄弟西涅乌斯和特鲁沃尔相继去世;柳里克独掌大权。公元879年柳里克去世;由他的亲属奥列格摄政(公元879—912年当政)。奥列格继续率军南征;占领基辅;统一其他部落;登上基辅大公宝座;其后的罗斯国称作基辅罗斯国;奥列格将基辅称为〃俄罗斯诸城之母〃。马克思也指出:〃俄罗斯的首都;柳里克定于诺夫哥罗德;奥列格迁至基辅。〃
柳里克是异邦的瓦良格人(诺曼人);那么;他究竟以什么为由进入俄罗斯人的城市呢?是诺夫哥罗德贵族把他作为雇佣军请入城内平乱呢?还是诺夫哥罗德贵族奉请他入城为主呢?这是各国学者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在这个问题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即究竟谁是俄罗斯国家的创始者;对此存在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那就是〃诺曼说〃;和〃反诺曼说〃。〃诺曼说〃强调诺曼人(瓦良格人)是俄罗斯国家和历史的开创者;最先由18世纪侨居俄国的德国学者贝耶提出;这一观点在俄国和西方史学界非常流行。如19世纪俄国著名历史学家克留切夫斯基就认为柳里克是应诺夫哥罗德贵族之邀而入城为主的。美国历史学家兰格主编的《世界史编年手册》中也认为〃斯堪的纳维亚酋长柳里克于9世纪60年代在诺夫哥罗德建立统治;他被认为是俄罗斯大公王朝的奠基人〃。持〃反诺曼说〃观点的主要是前苏联历史学家;他们否认俄国史上有〃奉请瓦良格人为主〃的说法。
诺索夫主编的《苏联简史》认为《往年纪事》的作者〃编排了一部传奇式的世系〃;认为罗斯国家〃早在瓦良格人入侵之前就在发展;而同他们毫无关系〃;认为应把伊戈尔(公元912—945年在位)作为俄罗斯国家的创始人。
前苏联历史学家雷巴科夫则把12世纪编年史中的传说英雄人物基伊公爵做为基辅罗斯的首任大公;从而把基辅建国的历史提前了300年;这样自然就早于862年柳里克建立诺夫哥罗德罗斯国的时间;以此反对〃诺曼说〃。
民族的起源;古代国家的诞生;距今都已久远;为历史研究增加了许多困难;使许多重要的问题难以得到彻底的解决。罗斯国家的建立在世界史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国际史学界围绕谁是罗斯国的开国之主问题进行长期激烈的争论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历史问题的研究还应采取历史主义的方法;即既要反对政治偏见;也要避免强烈的民族情绪。瓦良格人对东斯拉夫人征服;在客观上推动了俄罗斯国家的建立和俄国社会的发展。但柳里克能否作
为罗斯国家的开国之主;还需进行细致和科学的研究。
(张建华)
伊凡雷帝怒杀亲子实有其事吗?
《伊凡雷帝杀子》为俄国著名画家列宾所创作。在灰暗压抑气氛笼罩下的画面上;伊凡雷帝惊恐地将儿子伊凡搂在胸前;他用一只苍老的、血管突出的手抱着奄奄一息的伊凡的身体;另一只手紧紧按住儿子流血的伤口;企图挽回儿子的生命;而垂死的皇太子伊凡;无力地支撑在地毯上;死亡的阴影已笼罩着他;伊凡雷帝神经质的双目和伊凡太子绝望而宽恕的眼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幅画慑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自不待言;它同时也记载了俄国历史上的一个传闻:俄国沙皇伊凡雷帝盛怒之下;用铁头权杖刺中太子伊凡的太阳穴;后者经于不治而死。
但是在其他历史著作和传记中对该事件的记载却与此大相径庭。
伊凡雷帝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公元1533—1584年在位);1533年其父瓦西里三世晏驾;年仅3岁的伊凡匆匆继承俄国大公王位;在他年满17岁以前;由其母、太后叶莲娜摄政。叶莲娜重用宠臣;专横独断;党同伐异;她的统冶招致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对。1538年叶莲娜突然暴亡;死因不明。宫廷大贵族势力重新得势。在此王纲解纽;政局扰攘之际;无人顾及年仅八岁的大公小伊凡;那些整天忙于争权夺利、火并撕杀的贵族也根本不将伊凡四世故在眼里。伊凡四世就是在这种尔虞我诈的环境中长大;亲眼目睹了宫廷生活的黑暗和丑恶。皇叔伊斯基家族长期把持朝政;假借大公名义发布法令。幼小伊凡的心里早已埋下复仇的种子。他养成了残酷无情的性格。经常残忍地将小鸟一刀一刀地杀死;或者站在高墙上;活活将小狗摔死;以发泄心中不满。他在13岁时;命令手下放狗咬死了皇叔伊斯基;并暴尸宫门外。1547年;17岁的伊凡四世在宫廷一部分势力的支持下;宣布亲理朝政。1月16日的加冕礼上;东正教大主教玛卡里将莫诺马赫皇冠戴在伊凡四世的头上;于是他就成了〃全俄罗斯君主、上帝加冕的神圣沙皇〃。
他立志改革愚昧落后的俄罗斯。力图创立一个唯我独尊、君临一切的大帝国。
亲政伊始;他便向大贵族势力宣战;以加强皇权。他宣称:〃君主的称号就意味着承认不受任何限制的沙皇政权〃;〃朕生于皇家;长于朝中;掌握自家天下;并非窃自他人;罗斯君主自古以来皆亲临朝政;贵族大臣不得干预。〃
他建立缙绅会议;取代大贵族杜马(议会)的特权;废除地主贵族的司法权、征税权和行政权;摈弃旧吏;在平民中选拔新官;限制僧侣和教会干预朝政;没收大贵族领地;将往日声名显赫的大贵族流放边关。从1565年起;他雷厉风行地推行了著名的特辖制;建立直属沙皇的特辖军;在全国实行恐怖政策;惩处反对皇权的大贵族。特辖军身着黑袍;跨骑黑马;马头上挂着狗头和扫帚;象征他们的使命:将沙皇的仇人咬死;扫地出门。在特辖制实行的七年中;伊凡四世既惩处了大贵族;也诛杀了众多无辜的平民。尖桩刑、炮烙刑、活挖人心、抽筋剖腹等刑法;使人不寒而栗。七年间有数万人被处死。因此当时人们称伊凡四世为〃雷帝〃即恐怖的伊凡沙皇。他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俄罗斯国家的统一和皇权。但是他的独裁和残暴统治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到了晚年;他更加性情乖戾、喜怒无常;无端怀疑;覆手为雨。
法国传记作家亨利。特罗亚在《一代暴君——伊凡雷帝》中记述道:伊凡作为伊凡雷帝的长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经常跟随在伊凡雷帝左右。但
从1581年起;伊凡雷帝开始怀疑太子有欲夺皇位之意;父子关系开始紧张。
11月15日;伊凡雷帝看见伊凡妻子叶莲娜仅穿一件薄裙在宫中走动;违反了俄国妇女至少要穿三件衣裙的惯例;勃然大怒;动手打了儿媳;使怀孕的叶莲娜当即因惊吓流产。太子伊凡闻讯后;对伊凡雷帝大发雷霆;这激怒了伊凡雷帝。他大骂〃你这个可耻的叛徒〃;举起铁头权杖向儿子刺去;正中伊凡的太阳穴;接下来就发生了列宾笔下《伊凡雷帝杀子》的悲剧场面。后太子伊凡终因伤势过重而死去。但这仅仅是有关太子伊凡死因的一种解释。
前苏联历史学家斯克伦尼尼科夫对此做出了不同解释。他认为1581年11月15日;伊凡父子虽发生激烈争吵;但父亲只在儿子身上用权杖敲了几下;并未受重伤。太子伊凡主要因丧子和恨父所导致心理极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