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5注意在执行的过程中,搜集反馈资料,以印证决策的适用性及有效性。
  这就是有效的决策方法的五个要素。以下我们一一予以较详细的说明。
  有效的决策人,首先需要辨明问题的性质:这是一再发生的经常性问题呢,还是偶然的例外?换言之,某一问题是否为另一项一再发生的问题的原因?或是否确属特殊事件,需以特殊方法解决?倘若是经常性的老毛病,则应依原理原则来根治;而偶然发生的例外,则按情况做个别的处置。
  一位有效的决策人,碰见了问题,总是先假定该问题为“经常性质”。他总是先假定该问题是一种表面症候,另有其更基本的问题在。他要找出真正的问题,不会以消除表面症候为满足。
  纵然问题确是偶发性的,一位决策老手也会先怀疑这是不是另一项新的经常问题的首次出现。
  因此,有效的管理者所做的决策为数不多。但是一位决策人,却常常要留意是否有非常事件的出现。他必常自问:“这一解释能说明某些事件吗?能说明所有同类的事件吗?”他必常想:这一问题的解答,将可能引发什么结果?例如是否能消弭车祸?然后观察是否果然消弭了车祸。最后,当出现了别的非常事件时,当出现了他的解答所不能解释的事件时,或者当发生的结果竟与预期不符时,他又回过头来再检讨原来的问题。

//


如何做有效的决策



  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而是先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做是正确的。因为凡在某一领域具有经验者,都应该有他的见解。假如说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经验丰富,而竟然没有见解,那就说明此人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头脑迟钝。
  人总是从自己的见解开始,故要求人家从搜集事实开始,是不符合实际的。其结果是,他所搜集的事实,必是以他自己既有的结论为根据;他既然先有了结论,必能搜集到许多事实。因此惟一严谨的方法,惟一可以印证某一见解是否符合实际的方法,应该以明确承认“见解为先”做为基础——这是必要的做法。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知道我们是以“尚待证实的假设”为起点——决策程序如此,科学研究也如此。我们都知道:“假设”是不必辩论的,却必须经得起验证。经得起验证的“假设”,才值得我们重视。经不起验证者,就只有放弃了。
  有效的管理者鼓励大家提出见解。但在鼓励的同时,他也会叫大家深思其见解,认清其见解经过实证后的结果。因此,有效的管理者会问:“要验证某一假设是否为真,我们该知道些什么?”“要验证某一见解,应有些怎样的事实?”他会培养出一种习惯:他自己这样问,也使与他共事者这样问,认清需要观察些什么,需要研究些什么,和需要验证些什么。他会要求提出见解的每一个人,负责理清他们可以并且应该期待和寻找什么样的事实。
  但是最关键性的问题应该是:“相关的标准是什么?”由于这一问题,很自然地会转到关于衡量的课题:问题本身的衡量和决策的衡量。只要分析一下一项真正有效的决策是如何达成的,一项真正适当的决策是如何达成的,我们就能发现我们为决定衡量方法所耗用的时间和精力极多。
  有效的决策人,为什么故意不遵循教科书原则的道理。教科书上说,决策需寻求“意见的一致”,但是他们却有意“制造”互相冲突的不同意见。
  换句话说,管理者的决策不是从“众口一词”中得来。好的决策,应以互相冲突的意见为基础,从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判断中选择。所以,除非有不同的见解,否则就不可能有决策。这是决策的第一条原则。
  据说,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曾在该公司一次高层会议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诸位先生,在我看来,我们对这项决策,都有了完全一致的看法了。”出席会议的委员们都点头表示同意。但是他接着说:“现在,我宣布会议结束,这一问题延到下次会议时再行讨论。我希望下次会议时,能听到相反的意见,我们也许才能得到对这项决策的真正了解。”
  斯隆先生真是了不起,我只有称他为“天才的决策家”。他认为“见解”应经得起事实考验。他同时强调,不能先有结论,而后去搜集“事实”来支持结论。他着重的是,正确的决策,必须从正反不同的意见中才能得到。
  有效的管理者绝不认为某一行动方向为“是”,其他行动方向均为“非”。他也绝不坚持己见,以自己为“是”,以他人为“非”。有效的管理者第一步会先找出为什么各人有不同的意见。
  一位管理者之所以受聘为管理者,并不是要他做他“喜欢做”的事,而是要他做他“应该做”的事——尤其是要他做有效的决策。

//


结论:卓有成效是必须学会的(1)



  本书至此,已告结束。全书讨论的内容是以如下两项为前提的:
  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有效。
  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
  人们聘用管理者,就是希望他的工作卓有成效。管理者对其服务的机构,负有有效性的责任。那么,管理者应该学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才不辜负其管理者的职责?本书答复这一问题,是认定组织及管理者均以绩效为目标。
  本书的第二个前提,认为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故本书探讨了管理者的绩效的每一个层面,本书研讨的顺序,在于激发读者学会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本书并不是教科书,因为有效性虽然人人可“学”,但却无人可“教”。有效性不是一门“课程”,但却是一种“自我训练”。本书从头到尾,其结构、其研讨方式,均随时不忘一个问题:“一个组织的有效性是什么?一位管理者处理其时间及工作时的有效性是什么?”但本书从未提出“为什么需要有效性”的问题。这是不必问的问题,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我们回顾本书各章的讨论和各章安排的顺序,回顾本书所得的结论,就能获得所谓管理者的有效性的另一个层面:原来所谓有效性,乃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关键,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是现代社会之所以有生机的关键。
  1有效性的第一步骤,是一项“技术”。本书主张应详细记录时间的耗用。这项工作虽不能称之为“机械性的”,但却是“机械式的”。时间的记录,并不一定要由管理者本人自己动手,最好是交由秘书或助手来做。但是,只要管理者肯开始这第一步,他就能有所斩获。纵然不一定能立刻改观,也必进步很快。而且,只要持之以恒,当必能激发管理者进一步求取有效性的兴趣。
  分析时间的记录,及消除种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有赖于管理者采取某些行动,和初步的决策。而基本上则有赖于管理者改变其行为,改变其与他人的关系,及改变其所关切的事项。因此,接着的问题,是衡量各项耗用时间的工作项目的轻重,及衡量各项工作目的的轻重。其结果,必将改变管理者的工作水平和质量。管理者也许得采用一种检查表,每隔数月检讨一次。这步工作着实攸关管理者对时间(管理工作最稀有的资源)运用的效率。
  2第二个步骤,是管理者应将眼光放在贡献上。着眼于贡献,较第一步深入了一层:由技术进入到观念;由机械进入到分析;由效率进入到成果。这一步功夫,是培养管理者的自省:为什么他的组织聘他为管理者?他应该对组织有什么贡献?这项自省功夫并不复杂。管理者关于贡献的自省的问题,仍然是颇为干脆的问题,且多少是形式上的问题。但是管理者在得到自省的答案后,却应该“责己以严”;应该想到自己的目标及组织的目标;应该进而关切个人及组织的价值。这就是:应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尤其重要的是,这些自省,是要求管理者负责,而不是要求管理者以下属自居,以能得到其上级主管的满意而自得。管理者能着眼于贡献,则其所重视的应当不仅为“方法”,而将是“目的”和“目标”。
  3第三个步骤,发挥人的长处。这个步骤,基本上是一种行为的态度问题。这是对“人”的尊重: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这是表现于行动的一种价值系统。同时这也是“力行以求知”,也是“自我发展的实践”。管理者果能发挥人的长处,当能使个人目标与组织需要相融和,当能使个人能力与组织成果相融和,也当能使个人成就与组织机会相融和。
  4本书第5章说明“有效的工作次序”,可以与第2章“认识自己的时间”互为呼应。我们说,这两章的内容,实在是管理者有效性的两根支柱,缺一不可。但该章讨论的不是管理者的时间资源,而是管理者的“产品”——管理者和组织的绩效。在这一章里,记录和分析的对象不是“管理者所‘遭遇’的”,而是“管理者所应努力‘促成’的”。所以,这一章没有讨论“信息”,而是讨论“性格”——诸如远见、自信和勇气。换句话说,这一章的课题是“领导”,但所谓“领导”,并非指智慧和天赋的领导,而是人人皆可达成的专心、决心和目的的领导。

//


结论:卓有成效是必须学会的(2)



  5本书其他几章,研究有效的决策,其重心在于合理的行动。关于这一问题,我们无法提出可供管理者遵行的明显和具体的步骤。但是前人也告诉我们许多路标,指示我们如何从第一步走到下一步。举例来说,管理者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在认定某一类事件是否为“例行事件”之后,进而找出决策所需的边界条件,本书并无具体说明。因为具体的方法,也视个别情况而异。但是,应该做些什么,和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却是极其明显的。管理者只要跟着这些路标,就能训练和发展他们自己的判断力。有效的决策,固然有赖于一定的步骤,也有赖于分析的能力。而有效的决策,在本质上却是一种行动的规范。
  关于管理者的有效性,“自我发展”其实远比“训练”重要得多。管理者必须增进其知识与技巧,必须养成各种新的工作习惯,同时也必须放弃旧的工作习惯。但是,知识、技巧和习惯,不论学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不能先发展自己的有效性,终将对他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有效的管理者的自我发展,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机构如此,政府机构如此,其他研究机构、医院,以至于军事机构,均莫不如此。这是任何组织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管理者如能有效,则整个组织的绩效水平肯定能够提高。而且,个人的眼光,也必随之提高。
  这样,则组织的业务不但能蒸蒸日上,而且能承担新的业务,启发新的目标。管理者有效性的发展,实不啻为对组织的目标和方向的挑战。有了这种挑战精神,我们就能因此转移视线:由专注于问题转而重视机会;由只见人之所短转而能用人之所长。组织到了这一境界,则外界各方的贤才,将不请自来,内部既有的人力也将获得更大的激励,做出更大的贡献。组织拥有优秀人才,并不一定更为有效。组织之所以能拥有优秀人才,是由于鼓励自我发展的结果,因而标准日高、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