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李森与索罗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尼克李森与索罗斯- 第5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不从总体上再三思考。” 

  接下来,可能会有这样一段对话。 

  拉裴尔可能会对他说:“这项投资比例已经算出总数。“ 

  索罗斯:“你认为应该抛售一些吗?” 

  拉裴尔:“不是。” 

  索罗斯:“你想更多买一些吗?” 

  前前后后地,又得重新审视这个比例。 

  拉裴尔说:“索罗斯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把握问题的要害。然后,他会看看表格说行吧。” 

  当做出决定的时机成熟,他思考的时间不会超过十五分钟。 

  像拉裴尔和一些的公司经理一一:并不是任何事情都要通过索罗斯,小量的股份,例如说500万美元,可以不经过索罗斯而直接建立。 

  拉裴尔说:“不过,和索罗斯去谈话,一定要真正对你有利,因为他太精明了。” 

  对索罗斯来说,他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他补偿性自救的技巧。自救作为一种实践经历,可能难于理解,但对于索罗斯来说,有助于说明他的成就。例如,在《点石成金》中他写道:“当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了我一次终身难忘的教训。很幸运的是,我的父亲有根高的自救技巧,作为一名战争逃犯,他在俄国革命中幸免于难。” 

  在同一本书中、接下来他谈到了要建立一个套头交易公司,最大限度地检测他的自救本领,“这种杠杆作用装置如果运行良好,就会产生奇妙的结果。但如果事情出乎你的意料,那么就会惨遭失败。最难判断的是什么程度的风险是安全的。没有什么整体的行之有效的衡量标准,每一种情况都必须根据它自身的是非曲直来判别。而最终的分析,你必须依据你自救的本能。” 

  采取本能的自救行动的一个例子,发生在1987年10月股票市场的那场大灾难。根据事后的检讨,索罗斯退出一些项目投资股份为时尚早。但是,在詹姆士·马龟兹看来,乔治·索罗斯放弃战斗是为了第二天更好地战斗。当索罗斯由于过早退出蒙受巨大损失时,他却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对于许多人来说,接受这样一种后果是十分艰难的,”马龟兹说,“然而,索罗斯却能够做到,因为他坚信他能够弥补这些损失。当然他也做到了,1987年之后他获得了巨大成功。我认为这对我们大家都是一个榜样。” 

  第四节 投资跟着感觉走 

  正因为索罗斯具有如此特征——脑力、胆略、斯多噶学派的禁欲主义和本能直觉,这使得他不同凡响。他的“反馈”理论是他的测定市场的改革计数器。它不能告诉他精确地脸准什么目标,或什么时候最关键,但是,这一理论能告诉他,枪应该指向何处,并给他提供抓住潜在机会的方式。 

  然后,是他自身的特征发挥作用,使他更精确地指向目标。 

  接下来,索罗斯会采取行动。他去做,但不是以一种粗枝大叶的方式去做,而是通过测试、试探,力图决定他认为正确的东西,事实上是否正确。他会提出一种假说,并以此为基础,决定投资股份的比例。然后,去观察这种假说是否行之有效。如果有效,他就会增加这种股票的比例。他对一种股票的自信程度完全决定于他持有的份额的多少。如果这种假说偶然地无效,他毫不犹豫,抽出他的投资。他时常在寻找可提出某种假说的情势。 

  正如马龟兹所回忆的:“乔治过去常说‘先投资后观察’。它的意思是,形成一种假说,进行基础性投资,去检验这种假说。由市场来证实你到底是对还是错。” 

  索罗斯最喜欢的这种战略,实质上,可以称之为在市场上“找感觉”。索罗斯只是偶尔使用这种技巧。在80年代,他与马龟兹共事时,他甚至没有告诉马龟兹。 

  经过充分讨论,这两个人最终决定冒险尝试。 

  那时,马龟兹设计了一个受影响程度较小的方案,留出了一项股份投资的大量资金。 

  “好吧,”索罗斯说,“我如果想买三亿美元的股份,一开始,我只会买5000美元。” 

  “先投资,然后去观察。” 

  “我知道,”索罗斯口答说,“不过,我得先感受一下市场情况怎样。我想看看,作为一个抛售者,我的感觉怎样。作为一个抛售者,如果感觉很好,很容易把这些公债抛售出去,那么,我会更想成为一个购买者。但是,如果这些公债实在难以抛售,我不能肯定我会做一个购买者。” 

  并非索罗斯所有的理论和战略都是不会出错的。有些人却这样看。他们看到了他的投资业绩,认为象这样一个精明的人,是可以免于犯错的。 

  索罗斯被那种想法逗乐了:“人们认为我不会出错,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我坦率他说,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便是成功的秘密。我的洞寡力关键是在于,认识到了人类思想内在的错误。”

第九章 我口所在,投资所在




  “在股票市场上,寻求别人还发有意识到的突变。” 

  第一节 敏于行而衲于言 20世纪60年代未,乔治·索罗斯进入了大金融联盟。 

  为了在这家公司中谋求一个更重要的领导职务,索罗斯想说服爱霍德·布雷彻尔德公司的老板,在海外建立两个投资公司,并让他来进行管理,他获得了成功。 

  酋先是第一期海鸥投资公司,始于1967年。这是一家在华尔街享有盛誉的长期投资公司,顾客作为投资者,当然希望有看涨的行情。 

  其次是第二期海鸥投资公司,带有套头交易性质,创建于1969年。它是以这样一种形式组织起来的:为了购买各种金融证券,包括股票、公债和通货,索罗斯可以使用股票、公债作为辅助手段。起初,索罗斯是用他自己的资金建立此公司的,仅仅只有25万美全,此后不久,索罗斯所认识的欧洲大款们便倾人了删万美金的巨资。 

  25万美金。 

  这就是索罗斯好运的开端。 

  与柏荣·文首次会晤是在1968年。当时文是爱霍德·布雷彻尔德公司一家客户在华尔街公司的一名部门经理。文的这家公司与日本过从甚密,在那里,股市行情呈下迭趋势,然而,却没有人真正掌握了日本经济的状况。文听说有个叫乔治·索罗斯的人,对口本的情况极为熟诸,于是便邀请他畅谈,准备洗耳恭听。 

  在早期,这就是索罗斯的最大优势。和美国大公司的其他人相比,他对经济形势的了解要广泛深刻得多。 

  特别打动文的是,索罗斯提出了关于建立海外套头交易投资。排斥美国客户的大胆设想。当然,索罗斯除外,虽然他也是美国公民,但根据投资规则他是能够被允许成为一名成员的。索罗斯这样做,正像他以往一样,是一种职业性的冒险。因为在m年代未,美国人把套头交易投资引人海外投资,作为他们业务量的一部分,这仍然是十分新奇的。索罗斯却敢为人先。 

  许多美国富豪都极想投资第二期海鸥投资公司,但索罗斯却不需要他们参与。他知道自己能吸引那些自命不凡的欧洲客户,尽管他们性情轻浮,而极大的税收利益则取决于他们的忠诚。果然不出所料,他吸引了大批国际性的追随者,包括欧洲的、阿拉伯的和甫美洲的富豪。他在纽约总部建立了这家投资公司。和其他许多海外投资公司一样,第二期海鸥投资公司以荷兰统治下的安的列斯群岛中的库拉索岛为基地,在这里可以逃两种税:证券与汇兑委员会的复查税和资本增殖税。 

  套头交易投资,在20世纪60年代未还鲜为人知,更没有人理解。在1957年,沃伦·巴菲特踌躇满志地实施他的套头交易投资。但是,到1969年索罗斯着手套头交易投资时,世界对这种投资几乎还是一无所知。当然,到本世纪90年代情况已发生了变化。 

  乔治·索罗斯因此成了所有套头交易投资者中最大的领袖。 

  索罗斯是套头交易投资领域的先躯,这个领域利润的潜力是极为可观的。他也是首先使用所谓派生物的有争议的金融证券的人,这些派生物与套头交易投资群体紧密相关。 

  套头交易投资是1949年由亚历山大·温斯诺·琼斯发明的。琼折曾是新闻记者和大学教师。因为注意到一个组织的某些部分运行得很好而另一些部分运行较差,琼斯设计了投资限度。一个股市行情看涨的投资者可能会增加他原有80%而资产的投入,而缩减对其余20%资产的投入。一个股市行情看跌的投资者可能会缩减对原有75%资产的投入,而增加对其余25%资产部分的投入。减少投资风险是十分重要的。 

  一开始,套头交易投资仅限于股票,买进或抛出类似的证券,以朋全面赢利。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残存的套头交易投资在其他领域四处寻找自己的投资机会。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套头交易投资引起了宣传媒介的注意,但是1970年以后,利润开始减少。随着1971年允许汇率浮动决定的作出,利润又开始回升。但是,许多套头交易投资公司在1973一1974年跌风笼罩下的市场中夭折了。此后的十年,套头交易投资一直处于低谷。 

  在80年代未和卯年代初,使得套头交易投资突飞猛进的原因,也使得乔治·索罗斯上升为世界级投资者地位——就在于增加美国的出口。以及1985年欧洲银行作出的降低美元汇率的决定。(美元下跌使得美国出口品更为便宜)。美元被压低,给流通领域的贸易以新的刺激。索罗斯和其他套头交易投资的经理很快从中受益。 

  如果索罗斯缠住欧洲不放,很可能他只不过是一个目光敏锐。槽明能干的金融家,而不会成为一个杰出人物,一个特别的专家,只不是众多的在金戳市场拼命赚钱者中的一员。但是,在美国,索罗斯是极为出类拔革的,关于欧洲金融的渊博背景知识使他如虎添翼。他的极大优势便在于他在欧洲和其他地方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他运用这些资源来分析金融和政治事件与世界金触市场的密切关系。 

  在60年代末期与索罗斯共事的亚瑟·勒鲁解释说:“乔治很早就指出,人的思维必须带有全球性而不能带有狭隘的地方性,你必须了解此地发生的事情将会给其他地方带来什么影响。国此,通货并不那么至关重要。他需要的是以不同渠道得来的基本信息和在头脑中对它们进行加工,然后,他会提出一套在长时间内行之有效的方案。 

  纽约银行的分析家勒鲁,在1967年和1968年曾经是爱霍德·布雷彻尔德公司大献殷勤的对象,可是他一开始就否决索罗斯的两个提案。直到1969年初,他才最终同意。在爱霍德公司里,他起初是索罗斯的助手,协助他管理这两个投资公司。此后两年多时间,他们一直并肩工作。 

  为索罗斯工作是十分紧张却又使人着迷的,在那两年中,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增添紧张和戏剧色彩。勒鲁国忆说:“乔治是个严厉的监工,迫使你很投入地工作。他能控制让我限花燎乱的世界。他甚至可以从发生在A地事件中预料它在B 地的影响。我不能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因为我和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