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残梦-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渐渐地,“电子商务”、“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等等新词汇开始充斥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媒体。美国的这种“带头作用”以及这种带头作用的好处,在1996年12月达成的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和1997年1月达成的电信市场协议中,表现得最为清楚。
    “新经济”极大地推进了全球化进程。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全球经济要素的流动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要快。各国经济和政治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前所未有地加深了,“经济全球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世界各国的普通人第一次如此清晰地体会这样一个抽象的国际政治学术语。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资深财经记者查德?隆沃思对此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就在这一刻,可能有个德国商人正搭乘瑞士航空公司班机,在法国上空用飞机上的电话,打到伦敦金融市场以日元买进美元。在中国大陆的工厂,工人正为空中巴士和波音公司制造飞机零件。在爪哇西部的工业区,数以百计的印度尼西亚妇女正在韩国投资的工厂,为耐克(NIKE)公司制造运动鞋。在塞浦路斯中部偏僻山村的边缘,汽车驾驶员可以在24小时营业和只接受信用卡的自助加油站加油。在纽约、东京和伦敦紧张忙碌的办公室里,大约50家垒球投资和商业银行的员工,每天处理超过1。3万亿美元的货币交易。这些精明干练而又待遇优厚的年轻人,掌握了全球金融活动。在印度班加罗尔,电脑程序员正为摩托罗拉和英特尔等美国公司设计最新的电脑软件,薪资只有加州硅谷的1/10。在萨尔瓦多摩拉桑省终年暖和的山区,几十个工人在简陋的工棚里,为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儿童缝制雪衣。在德国汉堡的豪华餐厅,两名穿着红色外套和粉红色衬衫的德国商人,正向两名穿着深色西装的日本商人推销生产机具——这四个人使用的是全球经济体系通行的语言:蹩脚的英语。”
    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贸易体系本身是不平等的;金融投资和技术转移也是不平等的;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和损失分配也是不平等的。美国,才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大的获利者。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经济领域,美国可以凭借其第一强国的巨大动能,迅速进入并占据主导;一个新的平衡机制,美国可以抛弃已经很难扭转的传统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包袱,以先动者的优势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平衡机制;一个新的国家战略,利用“新经济”的蔓延,将美国的新势力渗透到全世界,在未来的信息战中取得战略威慑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占有优势,因此能够确保本国企业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能够进入全球所有市场,在所有领域参与竞争,并且通过多边途径推行美国战略利益。
    “新经济”带动下的全球化使美国主导了新标准的制定。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如此描述制定规则这一点的重要性:“这是新的标准之战,在这场战斗中,谁能够抢先制定规则,占领规则的领地,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颐指气使,挥舞无比优越的权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于1944年在他名噪一时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中的一席话更是发人深省:“不论是谁,一旦掌握了全都经济活动的控制权,也就掌握了我们生存的命脉,从而就有力量决定……我们所追求的其他方面的价值以及替我们安排这些价值的优先顺序,进而让我们相信我们应当为什么样的目标而生活和奋斗。”

    文化也霸道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极力支持美国文化的扩张。文化扩张是美国对外文化政策的基本原则。
    美国是最早奉行“新殖民主义”的国家,其文化输出意识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强烈。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元老艾伦?杜勒斯曾说过:“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的方法思考问题。”“通过电视和电影院中的广告节目、连环漫画、杂志广告,美国公司对墨西哥底层普通百姓思想的影响,毫无疑问,比墨西哥政府和墨西哥教育制度的影响更为持久。”
    在对外交往中,美国政府经常把文化政策与国家关系挂钩。如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美国在同意中国享受最惠国待遇时,经常把不要干扰“美国之音”作为一个前提条件。美国国会在《1995年中国政策法》中将开办“自由亚洲电台”列为重点条款之一。在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美国谈判代表则要求中国开放国内文化市场,接纳美国各类影音制品。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也为之制定了相应的文化战略,试图以“美国化”来代替全球化,用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来“重塑”整个世界。前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在谈到全球化促进不同文化的整合时说:“对美国来说,信息时代对外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必须是在世界的信息传播中取得胜利,像英国一度在海上居支配地位那样支配电波。”“未来的世界文化一定要以美国文化居于支配地位。”“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那么,它们应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2000年11月28日,应美国驻外使、领馆外交官们要求,美国政府第一次在白宫举行了主题为“文化与外交”的研讨会。该研讨会由美国总统府、第一夫人希拉里办公室、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联合赞助。出席会议的有美国艺术家、艺术赞助人、基金会负责人、企业界首脑和外交官等250余人。研讨会旨在讨论如下命题:(一)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外交中的作用;(二)如何更好地把文化和美国外交政策的日常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三)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和多边组织在促进文化了解和交流中的作用;(四)使世界共享美国多样化文化的方法和手段。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因素,综合促成今天美国在全球的地位。300多年前,以“五月花”号船到达北美为标志,从英伦漂流到美洲大陆的“盎格鲁—萨克逊”文明,终于在美洲大陆发展到最高峰。身居全球中心的山巅之城,自然要向外扩张,而那些被边缘化的文化体系对这种扩张的反应将是如何呢?

   ?帝国的力量:霸道的温柔

    美国的力量至少以三种方式让人明确感觉到了,即:压力、魅力和说服力。

    压力是什么?
    压力当然是最直接的方式。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美国引起了怨恨。2002年6月13日,两名美国陆军军官从美军在韩国汉城市中心的基地开着装甲扫雷车去市郊的教练场。他们走的那条路很窄,而且是通往目的地最不可取的一条路线。在一个看不见另一头的拐弯处,两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在人行道上正走着。高速驱车的美国陆军军官向两女孩撞去,两女孩就被碾到了车轮底下。按照与韩国达成的驻军地位协定,美国军人不能由韩国当局调查,而要由美国军事法庭审判。11月底,两人双双被判无罪,调离了韩国。
    这一事件在驻韩美军的历史上称不上绝无仅有,但发生的时机却很引人注目。这两名军官被无罪开释时,正值韩国总统选举前两周。判决一公布,5万名抗议者立即走上了汉城街头。他们的怒火为卢武铉的竞选运动大助了声威。卢武铉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民权律师,当时正在讲台上发表竞选演说,反对美国对朝鲜的政策,主张修改与美国的不平等结盟条款。卢武铉的对手李会昌则主张坚持结盟传统,坚定地走美国路线。近60%的二三十岁的韩国人都投了卢武铉的票,使他得以胜出,同时也使华盛顿对韩国的反美主义产生了担忧。卢武铉之所以当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韩国的年轻人对于当美国的附属国感到愤慨。这正是问题的关键。
    无独有偶,跨过朝鲜海峡90英里以外的日本,几年前,由政治家小泽一郎发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号召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大多数美国人肯定没有意识到日本是个非正常国家,但小泽恰恰认为,日本也是美国的附庸国。和韩国一样,日本也有不少美军基地,也和韩国一样不断出事——人被车撞、居民和美国兵打架、当地妇女遭到美军士兵奸污等等。然而,日本地方当局调查与审判美国军人的能力却受到限制。经美国人起草的日本宪法禁止日本进行战争,它的“自卫队”也只能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活动。日本和韩国与美国的安全条约都是单向安排。美国答应在这两个国家遭到进攻时保卫它们,对方却没有保卫美国的相应义务。万一发生战争,韩国的军队可以由美国指挥,日本军队实际上和韩国军队处于同样地位。
    主权问题还不仅仅限于军事事务。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期间,日本试图独立发起救援东南亚国家的行动,不料却因美国财政部的反对半途而废了。韩国则被迫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指导下重建经济,而该组织受美国财政部的影响甚深。小泽揭示出来的问题是,世界各国坐下来玩牌时,日本人带来的不是一副全牌。
    韩国和日本的情况其实并不是孤例。正如欧文?克里斯托尔所说,“哪个欧洲国家都无法拥有——或者说并不真正想拥有自己的对外政策,这是当前存在的事实,只是在外交上未公开承认而已。它们在当地虽然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但仍属于依赖型国家。”

    魅力就是牛气
    同时,美国的力量又很有魅力——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个方面与美国的文化教育和对企业家的“回报”有关。美国的教育制度虽然问题成堆,但无疑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这些大学对来者不拒,根本不问原籍是哪个国家。事实上,不少大学都从外国招生。这样做的结果是,任何一个时刻都有约60万外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大学里学习。经过这么些年,毫不夸张地说,已有数百万名外国留学生拿到美国学位。在伯克利或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名牌院校,许多理工科研究生计划又吸引了本院的大多数外国留学生。美国同样是世界企业家的圣地。在提供资金与培育好的想法方面,硅谷完全不讲国籍。例如,2000年在硅谷所建的公司,40%以上是印度企业家创办的,其中不少人后来都在自己本国创办了大企业,这种办法对企业家本人好、对美国好,对印度也好。如果你向往的不是创办公司,而是打棒球,或者是往篮框里塞篮球,美国依然是你理想的选择。
    魅力的第二个方面更多的是与说服力有关。以所有国际公司中最为成功的可口可乐公司为例。以其200亿的销售额和2/3来自国际市场的收益而论,它似乎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它不但不能,反而是忧愁多多。为了不断吸引投资者和英才,它只有不断发展。一家公司发展到可口可乐那么大的规模,意味着每年要增加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所幸在印度或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地方仍有好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