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西夏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简明西夏史-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封,不仅可以得到辽的政治上的声援,增加对宋讨价还价的砝码,而且
对于消除其统治境内少数民族因继迁之死而产生的观望、惊疑之心,也
起了一定的安定作用。史载:
“德明嗣职期年,未膺封册,蕃族多怀观望。行军司马赵保守
言:‘国家疆宇虽廓,自西凉扰乱,先王(继迁)被害,蕃人惊疑,
若不假北朝(辽)威令慑之,恐人心未易靖也。’德明遂遣保宁献
方物契丹,以请册封。契丹主曰:‘此吾甥也,封册当时至。待保
宁加礼回’”①。
表明德明主动讨封,完全是为了适应其内外形势的需要。
德明在接受宋辽册封的同时,为了稳定其内部,还加强了他的统治
机构,尤其注重对军事指挥机构的健全。史载:
“以左都押牙张浦兼行军左司马,绥州刺史赵保宁兼右司马,
指挥使贺承珍兼左都押牙。刘仁勖为右都押牙,破丑重遇贵为都知
蕃落使,白文寿、贺守文都知兵马使,何宪、白文赞为孔目官,郝
贵、王旻等为牙校;复以李继瑗为夏州防御使,李延信为银州防御
使,其余升赏有差”②。
从这份对官吏任命、安置的名单看,不仅可以看出德明对人才的重视和
重用,而且还能看出其苦心经营的具有蕃汉联合统治性质的夏州地方政
权,在继迁的基础之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二、西攻回鹘,南击吐蕃
李德明在其统治期间,一方面十分注意其内部的安定,搞好同宋辽
的关系;另方面,为了扩大其已经感觉不够的领土,还竭尽全力西攻回
鹘,南击吐蕃,为夺取河西走廊地区而“经谋不息”③
回鹘又称回纥,即今天维吾尔族的前身。北宋初年,回鹘可分为甘
州、沙州、西州数种,其中以甘州回鹘地近西夏。甘州(今甘肃张掖市
北)回鹘是河西地区的主要割据势力,其族分布范围较广,并有一支精
锐的军队。“本国东至黄河,西至雪山,有小郡数百,甲马甚精习”①。
境内水草丰美,宜农宜牧,除盛产良马外,还产玉器、镔铁、剑甲、琉
璃器等,早为继迁、德明所垂涎和觊觎。
德明为了夺取甘州,先后五次调兵遣将,简要战况如下:
公元1008 年(大中祥符元年)三月,德明命张浦率领骑兵数千攻打
甘州,其可汗夜落纥(一作隔)出兵抵御,张浦不能取胜。同年三月,
② 《宋史》卷485,《夏国传上》。
③ 《宋史》卷485,《夏国传上》。
① 《西夏书事》卷8。
② 《西夏书事》卷8。
③ 《长编》卷139,庆历三年正月乙卯。
① 《宋史》卷490,《回鹘传》。
又命万子等军主率领本族之兵,准备偷袭甘州,不料中了回鹘的埋伏,
死伤惨重,惟万子军主落荒遁走。
公元1009 年(大中祥符二年)四月,德明再派张浦率领精锐骑兵2
万攻打甘州,可汗夜落纥亲自率军抵御,双方相持近半月,甘州守将翟
符守荣乘夜突然袭击,张浦大败而回。同年十二月,德明亲自攻打甘州,
因白天见恒星,占卜不吉,大惧而还。
公元1028 年(天圣六年)五月,德明派其子元昊“独引兵袭破回鹘
夜落隔可汗王,夺甘州”②。
由于“甘州城为边徼重地”,形势险要。“东据黄河,西阻弱水,
南跨青海,北控居延”,因此,德明取之,如虎添翼。“今德明得之,
恃其形势,制驭西蕃,灵夏之右臂成矣”③。
在德明攻下甘州后,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王贤顺,深感西夏势
力强大,于公元1030 年(天圣八年)主动“以千骑降于夏”④。
南去吐蕃,占领凉州(今甘肃武威)是德明征服河西的又一重大军
事行动。
公元1004 年(宋景德元年),凉州吐蕃六谷部首领潘罗支,用假投
降的妙计,使继迁中箭身死。不久,潘罗支也被党项部落迷般嘱部和日
逋吉罗丹部所谋杀。潘罗支死后,吐蕃大首令折逋游龙钵等率部归服德
明,但六谷部首领厮铎督(潘罗支弟)继续与德明对抗,在这种形势下,
一场夏州统治者与厮铎督争夺凉州的战争便成为不可避免了。德明出兵
攻打凉州,首尾三次,战况如下:
公元1007 年(宋景德四年)九月,德明亲自率兵屯境上,准备攻打
凉州,结果由于甘州回鹘增援凉州,厮铎督早已严阵以待,只好收兵作
罢。
公元1011 年(大中祥符四年)九月,德明派军校苏守信率军攻打西
蕃乞当族,厮铎督会合吐蕃各族共同抵御,苏守信大败而还。
公元1016 年(大中祥符九年)十一月,甘州回鹘可汗夜落隔、派兵
攻占凉州,掳掠吐蕃族帐100 余,斩首300 级,并夺走了很多马匹。
公元1032 年(明道元年)九月,德明命元昊攻打凉州,“回鹘势孤,
不能拒,遂拔其城”。①至此,德明从回鹘手中最终夺取了凉州。
德明攻占凉州比夺取甘州的战略意义似乎更大。清人吴广成指出:
“西凉南界横山,西通西域,东距河西,土宜三种,善水草??
德明立国兴、灵,不得西凉,则酒泉、敦煌诸郡势不能通,故其毕
世经营,精神全注于此”②。
德明对甘州、凉州的用兵,首尾26 年(公元1007—1032 年),虽
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它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夺取
甘凉,便可“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精兵”,从而大大加强了夏州政
权的军事实力;其次,夺取甘、凉,降服瓜州王贤顺,从而扩大了统治
② 《宋会要辑稿》第190 册,《方域》8 之29。
③ 《西夏书事》,卷11。
④ 《宋史》卷485,《夏国传上》。
① 《西夏书事》卷10。
② 《西夏书事》卷11。
地盘,初步征服了河西,为其子元昊进一步彻底统一河西,称帝建国,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社会经济
自德明与宋议和到元昊称帝建国前的30 多年里,由于西夏有一个相
对的和平环境,加上德明对经济问题比较重视,因此,西夏社会经济得
到了较大的发展。
首先,德明时期的西夏农业同继迁时期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仁
宗时,范仲淹在其著名的《答赵元昊书》中指出:
“塞垣之下,逾三十年,有耕无战,禾忝云合”①。
说明德明时期,西夏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农耕化的道路
上大大迈进了一步。
其次,通过向宋朝朝贡,一方面可以得到大量回赐,同时利用朝贡
之便大搞贸易活动。“入贡至京者,纵其为市”②。在德明统治期间,“贡
献之使,岁时不绝”③”自公元1005 年(真宗景德二年),至公元1029
(仁宗天圣七年)15 年间,进贡十次(其中景德三年四次,景德四年二
次)。其贡品主要是马,其次为骆驼;宋朝回赐主要为器币,其次为袭
衣、金带等最高统治者生活用品①。
德明所遣贡使,除在宋首都开封公开进行正当贸易之外,还非法贩
卖私物,逃避税收。“赵德明进奉人挟带私物,规免市征,望行条约”②
这些贡使一入宋境,便在其来往路上,以马同当地老百姓进行贸易。
“夏进奉使入边,辄鬻其所乘马,边人以价值贱,争市之,于是使者带
马日多”③。这种未经许可的贸易,对当地居民的骚扰时有发生。“夏州
贡使,在道市物颇扰民,真宗诏所在有司严示约束”④。
除朝贡是一种变相贸易外,在宋沿边离西夏较近之处,还设有固定
的贸易场所,叫做榷场。如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 年),保安军榷场
刚一建立,德明便迫不及待地“请许蕃民赴保安军榷场贸易,从之”⑤。
反映了西夏同宋发展贸易的迫切性。
除了公开进行榷场贸易外,德明还派人于宋夏边境偷偷贩卖违禁
品。如公元1009 年(大中祥符二年),“德明多遣人赍违禁物,窃市于
边”⑥。当时宋朝规定的违禁品计有青盐、铜铁、钱币、粮食、书籍,等
等。
德明不仅大力鼓励支持西夏人同宋进行公开的和非法的贸易,而且
① 《长编》卷130,庆历元年正月。
② 《宋史》卷186,《食货志·互市舶法》。
③ 《西夏书事》卷11。
① 参阅《宋会要辑稿》第199 册。《蕃夷》七之六。《长编》卷65。《宋史》卷485。《夏国传上》。《西
夏书事》卷10、11。
② 《长编》卷83,大中祥符七年十一月乙未。
③ 《西夏书事》卷10。
④ 同上书,卷9。
⑤ 《宋史》卷186,《食货志·互市舶法》。
⑥ 《长编》卷71,大中祥符三年三月己卯。
对于途经西夏境内的西域和各国东来的贡使和商人,进行勒索和邀劫。
如“回鹘土产,珠玉为最。帛有兜罗绵、毛氎(die 迭)、狨(同绒róng)
锦、注丝、熟绫、斜褐;药有腽肭(wònō袜纳)脐、硇砂;香有乳香、
安息、笃耨。其人善造宾铁刀、乌金银器。或为商贩,市于‘中国’(宋
朝)、契丹之处。往来必由夏界,夏国将吏率十中取一,择其上品,贾
人苦之”①。这种恶劣的勒索行径,迫使西域商人取道青唐(今青海西宁
市),大食贡使改行海道,从而对河西走廊的中西交通,起了终止和破
坏的作用。
德明时期宋夏贸易的兴盛,起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首先,通过
贸易,积聚“赀财无算”②,为进一步建立西夏国家,创造了一定的物质
条件;其次,通过贸易,实行了经济文化交流,对于提高党项民族乃至
整个西夏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对于西夏的汉化(即封建化),无疑都
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大修宫室,营建新都,立元昊为太子
李德明用武力开疆扩土,初步统一了河西,又利用其统治境内比较
安定,发展了社会经济,在此大好形势下,德明开始讲究排场,注重享
乐,名义上虽然还没有当皇帝,但实际上却在尽力将自己装扮成至高无
上的统治者的形像。
李德明早在公元1008 年(大中祥符元年)十月,为了迎接安置宋朝
使者,开始修建驿馆,于“绥、夏各建馆舍,恭伺王人”③。两年之后,
即公元1010 年(大中祥符三年),在契丹册封他为夏国王的情况下,德
明役民夫数万于傲子山(在今延川西),大修宫室,“绵亘二十余里,
颇极壮丽”①。公元1019 年(天禧二年)十月,德明鉴于怀远镇(原属
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形势险要,“怀远西北有贺兰山之
固,黄河绕其东南,西平(灵州)为其障蔽”②,于是派贺承珍督役民夫,
筑城徙居,大建门阙、宫殿、宗庙、官署等等,改称兴州,并以此为都
城。怀远城的修建,为此后西夏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比较优
越的地理条件。
李德明在大修宫室,营建新都的同时,“大赦国中”③并于公元1028
年(天圣六年)以元昊“气识英迈,诸蕃詟服”,册立为太子。立元昊
生母卫慕氏为后。同时为元昊向辽请婚,辽兴宗以宗室之女封为公主,
下嫁元昊。并给其父继迁上尊号曰太祖应运法天神智仁至道广德光孝皇
帝,庙号武宗。公元1013 年(大中祥符六年),李德明出行延州境北的
■子山时,“大辇方舆,卤簿仪卫”,俨然中原帝王气派,即使宋朝使
者到来,也毫无顾忌。史载:
“朝廷使至,则撤宫殿题榜,置于庑下,使輶始出钱馆,已更
① 《西夏书事》卷15。
② 《西夏书事》卷1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