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新传 作者:何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武帝新传 作者:何新- 第3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汉武帝新传之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  46岁  元鼎六年(B111,庚午)46岁。

  春,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扬仆等八校尉出兵(自昆明),击破南越。

  平南越,置南海九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

  [兵改制,建常备军:期门军、羽林军、屯骑、步兵、越骑、长水(水军)、射声(生)、虎贲、胡骑七校尉。又设“执金吾”。(即执金钺也。)]

  [《郊祀志》:既灭南粤,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进。召见李延年妹李夫人。]

  冬10月,发陇西、天水、安定骑中尉,河南、河内卒10万人,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西羌,平之。置护羌护尉。

  纳左内史倪宽议,开六辅渠。

  以司马迁为郎中,奉使巴蜀、滇中。

  秋,东越王余善反。遣龙颜侯韩说、中尉王温舒出会稽,破东越。

  遣故太仆公孙贺将万五千骑,出九原二千余里,至浮苴井而还,不见匈奴一人。

  又遣故从骠侯赵破奴万余骑出令居数千里,至匈奴河水而还,亦不见匈奴一人。

  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郡。自令居以西向居延泽(罗布泊)建立军事障塞,以卫护通向西域的河西走廊。

  [元狩二年,匈奴西方主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汉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本年分武威为张掖,酒泉为敦煌。均乃月氏故地也。此为河西郡,乃开通西域之道(丝绸之路)。而匈奴与西羌之交通遂绝。迫使匈奴再向西迁。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屯田之。而敦煌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上令诸儒采《尚书》、《周礼·王制》,草封禅仪,数年不成。武帝乃亲自制仪,以采群儒,或曰不与古同。于是尽罢诸儒。]

  李夫人死。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喜歌舞,武帝爱之。延年侍上起舞
,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妙丽善舞,由是乃幸,生一男,是为昌邑王。李夫人少而早卒。上闵焉,图其形于甘泉宫。李夫人病笃,上自临候之。夫人蒙被谢曰:妾文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相托。上曰:夫人病甚,殆将不起,一见我,属托王及兄弟,岂不快载?夫人曰: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不敢见。上曰:夫人第(但)一见我,将加赐千金,而予兄弟尊官。夫人曰:尊官主帝,不在一见。上复言,夫人遂转向嘻嘘不言。上不悦而去。夫人姊妹让之曰:何为恨上如此?夫人曰: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非畏恶吐弃我,意尚肯追思闵我兄弟哉?夫人卒,上以后礼葬焉。其后,上以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

  [李夫人言:宫中多蛊气,必伤圣体。言终而卧,遂卒。既殡,香闻十里余因葬云陵。上哀悼,又疑非常人。发冢,空棺无尸,唯衣履存焉。起通灵台于甘泉,李夫人葬云陵上。为起通灵台于甘泉,常有一青鸟集台上往来,至宣帝时乃止。(御鉴一百三十六类聚九十一初学记十。)]    

汉武帝新传之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  47岁  元封元年(B110,辛未),47岁。

  10月,武帝巡边陲,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率十八万骑,北巡至朔方,临北河,以威匈奴。

  匈奴王庭迫于汉军攻势,远迁大漠以北。

  遣使告谕匈奴单于臣服。

  [派使臣告单于:“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单于能战即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待也。不能即南面而臣。何徙远亡走,匿于幕北苦寒无水草之地,毋为也!]

  [何按:匈奴之患至元封王庭北迁,已告解除。武帝对匈之战争,至此后而乃由防御转为开拓,即“开边”,占领土地,运行商业,以求搜求远方异品奇货。卫太子(包括卫青)不赞成之,要求转变路线。]

  春正月,东巡海上,令数千人入海求蓬莱仙人。

  上以卜式不司文章,贬为太子太傅,以倪宽为御史大夫。

  汉兵入东越境。东越人杀东越王余善降汉。

  迁其民入居于江淮间。

  夏4月,封禅泰山。大赦天下。

  [元封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年号,它是以举行封禅典礼而得名的。封禅典礼盛大隆重,时人非常重视。]

  复东巡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至九原,归于甘泉。

  《后汉书·郊祀志》:“初,孝武帝欲求神仙,以扶方者言黄帝由封禅而后仙,于是欲封禅。元封元年,上以方士言作封禅器以示诸儒,多言不合古。于是置诸儒不用。三月,上车上泰山,乃上石立之泰山颠,遂东巡海上,求仙人,无所见而还。四月,封泰山。”

  [何按:武帝尊儒而斥黄老。黄老之学退出政治,而其中言天道者乃与方术修仙炼丹之学(邹衍之学)相融合,尤盛于东武帝中年后多病,为长寿求仙而进用方术之士,遂亦大受其惑。武帝之后,方仙道术之学传习于民间,至汉末而兴起为天道教及天师道教。此即道教之起源。]

  [元封元年,武帝始建汉家之封,而司马谈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遂发愤死。将死,执其子迁之手而泣曰:“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不得从行,是命也!]

  司马谈死于本年。

  5月,以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丞,尽管天下盐铁。于郡国设均输机构,设均输盐铁官,主盐铁专司,置平准于京师,督天下运输,货物统购统销,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稳定物价。罢告缗法。

  [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员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故仰天下之物,名曰“平准”。天子以为然而许之。于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封泰山,巡海上,旁(傍)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

  弘羊又请令民得入粟补吏,及罪以赎。令民入粟甘泉各有差,以复终身,不复告缗。它郡各输急处,而诸农各致粟,山东漕溢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诸均输帛五百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于是弘羊赐爵左庶长,黄金者再百焉。

  是岁小旱,上令百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贩物求利。亨(烹)弘羊,天乃雨。”久之,武帝疾病,拜弘羊为御史大夫。

  (武帝后)昭帝即位六年,诏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民所疾苦,教化之要。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视(示)以俭节,然后教化可兴。弘羊难,以为此国家大业,所以定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乃与丞相千秋共奏罢酒酤。弘羊自以为国兴大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怨望大将军霍光,遂与上官桀等谋反,诛灭盐铁政遂废。]

  齐王闳死,无子,国除。


  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出已东,击胡鲜。

  [“是时汉东拔秽貉、朝鲜以为郡,西置酒泉郡,以隔绝胡与羌通之路。汉又西通月氏、大夏。又以公主妻乌孙王,以分匈奴西方之援国。又北益广至玄雷为塞。而匈奴终不敢为言。]

  是岁,赵信死于匈奴。

  乌孙王遣使献马,并求通婚于汉。
     

汉武帝新传之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  48岁  元封二年(B109,壬申),48岁。

  至瓠子,视察黄河决口处。沉白马、玉壁于河,命从臣将军以下皆负薪塞河堤,卒填决河。作“瓠子之歌”。

  以司马迁继父司马谈为太史令。

  [《廿二史札记》:“父谈临卒,属迁论著列代之史。父卒三年,迁为太史令,即细石室金匮之书……论次其文。会草创未就,而遭李陵之祸。为太史令时乃元封二年也。元封二年至天汉二年遭李陵之祸已十年,自天汉二年至征和二年(任安得罪将死之时),又阅八年。统计迁作《史记》(原名“太史公记”)前后共十八年。]

  筑甘泉宫通天台、长安宫飞廉馆。

  朝鲜王攻杀辽东都尉。募天下死罪囚徒攻朝鲜。

  作“芝房之歌。”

  派郭昌、卫广为将,入巴蜀平定西南夷未服者,以为益州郡。

  [“滇王者庄蹻之后也,元封二年武帝平之,以其地为益州,割牂牁、越崔各数县配之。数年复并昆明地,皆以属之。(《后汉书·西南夷列传》)]

  以杜周为廷尉。

  [周外宽,内深刻,其治大体仿张汤。时诏狱益多,食二千石俸禄涉案人员不减百余人。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捕至六七万人,官吏因之益加十万余人。]

  [周为廷尉,客有谓周曰:“君为天下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旨意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法安在乎?前王所是著为律,后王所是书为令。当时为是,何法之古乎?]

  设益州郡。
     

汉武帝新传之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  49岁  元封三年(B108,癸酉)49岁。

  十二月,赵破奴攻破车师国,虏楼兰王。复封浞野侯。(楼兰西域国名,后更名鄯善。)

  柏梁台建成。“元封三年,作(成)柏梁台,召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诗者,乃得上座。(《太平御览》卷352引《东方朔传》。又见《初学记》卷12。)

  “汉武帝在柏梁台上使群臣作七言诗。七言诗自此始。(《世说新语·排调》刘李标注引《东方朔传》。)

  初作角抵戏、巴俞戏。(角读为决,较也。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巴俞戏,鱼龙蔓延之属也。汉后更名为平乐观。)三百里内民皆入京来观。

  夏,朝鲜国相斩其王右渠归降汉朝。诏以朝鲜地分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绥国遣使通译于汉。(《后汉书·地理志》。)

  楼船将军杨仆坐失亡多免为庶民。左将军荀彘坐争功弃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