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智力发育300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轩智力发育300问- 第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游戏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努力达到目的的意志力,这是孩子成材极重要的心理品质。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有惊人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游戏中孩子那种认真执着的神情和夺取胜利的劲头,正是养成这两种心理品质的萌芽。
  懂得游戏的好处和重要性,家长就不会认为游戏是浪费时间,也不会一味要求孩子把课余时间全部用来学弹琴或学书画。细心的父母还可以从孩子的游戏中观察到他们的理想、欲望、焦虑等。游戏是孩子在文化和心理上获得的第一个成就,他们在游戏中表达了自己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想法和感情,有时甚至藉游戏来克服眼前与过去的复杂的心理困扰。
  为了使游戏对孩子身心键康收到更佳的效果,可把游戏与启迪孩子思维结合起来,在游戏过程中向孩子提出各种问题,让孩子思考。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游戏,使孩子倍感愉快,有益于孩子健全心理的形成。同时注意体力性游戏不要过分劳累,用脑的游戏也不要时间过长。
  如何选玩具提高孩子的智能?
  玩具是儿童的宠物,父母给孩子买玩具也是极平常的事。但家长在为孩子购买玩具时,一定要注意选择,使玩具成为开发孩子智能的又一“良师”益友。目前市面上的玩具众多,它们对孩子的智能各起着什么作用呢?
  形象玩具:娃娃、动物、交通工具、餐具等。这类玩具适合了3~4岁的孩子。3岁的孩子往往被玩具的形象所吸引,在反复摆弄中获得知识。而4岁的孩子常常通过玩具来模仿周围的事和物或大人的动作。如孩子俨然以妈妈自居,为娃娃做饭、洗衣服……游戏中,孩子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科技玩具:如会下蛋的“母鸡”、会翻跟头的“孙悟空”、会说话的识字“熊”等,这类玩具适合3~6岁的孩子。它们能引起3岁孩子的新奇感受。但4~6岁的孩子往往不满足于孙悟空翻跟斗,而强烈要求家长讲清楚“为什么孙悟空会翻跟斗?”家长在孩子提问的时候,讲解一些简单的道理,并根据相同的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玩具,这样可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提高孩子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兴趣。
  体育玩具:如皮球、跳绳及呼拉圈等。这类玩具适合4~6岁的孩子。家长可以借助此类玩具,有意识地发展孩子动作的灵活性、手脚的协调性和身体的平衡性。这类玩具孩子玩起来兴致盎然,但不要过量,家长要给以适当的控制。
  智力玩具:如拼图、七巧板、棋类、魔方等。这类玩具适合5~6岁的孩子。孩子通过玩这类不仅能够丰富知识面,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音乐玩具:如小喇叭、电子琴等。具有优美的音响和可爱的外形,适合3~6岁的孩子。通过玩这类玩具可以提高孩子的乐感和节奏感受,增进孩子的音乐感受力,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建筑玩具:例如积木、积塑粒、变形胶泥等。适合3~6岁的孩子。通过游戏可以训练孩子分析、比较和认识物体结构的能力。如孩子观察立交桥的外形、层数、桥墩及路口,然后用积木来搭建,经过反复建筑各种物体,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也培养了孩子的操作能力和创造精神。
  家长在为孩子选购玩具时,要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玩具;选择能活动变化可以激发想象力创造力的玩具;选择坚固不易损坏、安全、能洗涤的玩具。同时要注意不能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购买欲,否则会助长孩子的任性与无度。玩具不是越多越好,孩子的玩具并不在多少,关键在于用处。玩具太多,势必造成小儿喜新厌旧的心理,而且易养成不爱惜玩具的坏习惯。
  “大灰狼”的教育后果有多严重?
  3岁以前的孩子,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对外界事物都不知道害怕。然而孩子产生恐惧感是因为他们缺乏经验和自卫能力,易受暗示。这时若家长教育不当,采用不切实际的、不科学的,甚至荒谬的言语来恐吓孩子,孩子会十分相信。因为,这时的孩子认为父母什么都是对的。 “大灰狼”的故事是父母经常讲的,不信回忆一下家长是否对孩子讲过如下之类的话:“你不听话,大灰狼来咬你。”“你不睡觉,大灰狼来捉你。”“你再哭,叫医生来打针。”… … 结果,使孩子害怕晚上一个人在房间,不敢独卧;或要开灯睡觉,关灯被惊醒;甚至于做恶梦。这是由于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或有对抗行为时,采取了恐吓办法而造成的心理障碍,对孩子来说是严重的精神创伤。更为可虑的是还可引起神经官能症、遗尿、智力发育迟缓等。影响儿童心理的正常发育,造成孩子胆小怕事、懦弱无能、缺乏独立性等等不良性格。其实,孩子不懂事,不听话,家长不应用恐吓的方法,而应采取诱导方式。或当孩子有对抗时,设法转移孩子注意力,事后再对其说服教育。父母们,千万别采用“大灰狼”的方法,不要给孩子制造心理障碍,否则不良后果堪忧。
  “零岁识字,三岁扫盲”可取吗?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学习除依赖于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外,还有赖于自身的成熟。而个体的成熟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根据实验研究表明:2~3岁是孩子学习口语的关键时期;4~5岁是儿童通过朗读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4岁以内是儿童形成形状感知觉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以情绪和感性为主,以后才是以知识为主。6岁以前为打心理基础阶段,心理安定才会使孩子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父母对孩子应以进行感知训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观念的培养为主,不要过分强调文化知识教育,更忌急躁。在孩子学习效果不好时,发脾气甚至棍子加身,这样往往事与愿违,使孩子视学习为畏途。孩子的早期教育要讲究科学,不能超越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
  然而,对孩子的启发、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带领孩子上公园、进大自然游玩时,可运用自然景物及人文景观中的丰富有趣的知识,如昆虫、植物、名胜古迹等,采用边游玩,边观察,边讲述,以故事的形式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激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孩子爱提问的好习惯,为入学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相比之下,一些家长不顾儿童的特点,拔苗助长,一味地让孩子读英语、背古诗、做算术,而导致孩子害怕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确是不妥当。当孩子有了问题之后,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或和孩子一起寻找,启发孩子动脑筋,学会分析比较,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把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使孩子入学后的学习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任孩子自然发展,担心孩子太小用脑过多会损害他们的健康的教育方法也是错误的。心理学研究表明:3岁孩子的大脑已达成人的80%,1~6岁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错过这一时期,人的智力发展将难以补救。孩子大脑在丰富的环境和合理的引导等外来刺激下,脑细胞反获得急剧生长,开始工作,并逐渐发育成长、成熟。因此对3岁以前的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不但不会损害大脑,反而有利于智力的启迪。
  把孩子当“小皇帝”,还是当“狗”养?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各种各样,但大多数是父母溺爱,即使有的父母稍一管严一点,则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们立刻出来干预。真是捧在手中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睡觉怕他着惊,吃饭怕他噎着,走路怕他跌倒,吃饭追着一口一口哄着喂,晚上几次起来给他盖被,出门玩跟随做“保镖”,擦鼻涕、整衣服成了“保姆”…… 父母对待孩子过分的宠爱、过分的保护和过多的照顾,常会使孩子的身心发展受到不良影响。这些家长往往在孩子周围制造了一个虚构的环境:孩子要啥给啥,想啥有啥,无所不从;孩子遇到困难,总是有人“助”上一臂之力,让他们一切顺顺利利。什么都顺着孩子,怕他哭,怕他闹。饱受这种生活宠爱的孩子,就是社会上俗称的“小皇帝”、“小公主”。当他们一旦上幼儿园、小学后,就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不是以他为中心;对老师或同学的批评受不了,因而精神不振,抑郁寡欢,对集体生活产生厌恶感。这是由于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别人的性格。缺乏与他人友好往来相处的能力,变得过分依赖,缺乏自信,缺乏勇于接受挑战和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适应环境能力差,常有不安全感,并且好归罪别人。喜欢钻牛角尖,缺乏进取心及解决问题的毅力和能力。
  任何人都在属于自己的特定家庭环境中生活,接受熏陶和影响,因此家庭环境是孩子走向生活、展开自己人生历程的起点。在这个意义上是很重要的,因而父母不妨试着将孩子当“狗 ”养,就是对孩子不作过多的限制,抛弃多余的担心,不要编织虚幻的环境,让孩子扎扎实实生活在儿童的社会环境中。孩子的心智发育到一定时期,就开始要“我做”、“我自己来 ” ……这时,若父母“剥夺”孩子自己学做的机会,则孩子心智不能得到均衡协调发展。家长应交给孩子适其年龄的事做,多方面给予刺激和启发。同时让孩子试着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在孩子做时,不要横加指挥,要提供安宁的环境,让孩子随心所欲,培养他们的自信的独立意识。这种正确的态度,无疑为孩子从小就锻炼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本领,为征服今后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很关键,该如何进行?
  有一组调查数据:抽查1万名儿童的智力发育情况,检出100名儿童为智力迟缓。除去由遗传疾病所致的28名外,72名儿童是弱智(轻度智力迟缓),其中1/3从小没有上过托儿所、幼儿园,也没有良好的家庭幼儿教育。而90%的健康儿童曾有过正规的学前教育。可见孩子的学前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各种智力的发育有特定的关键期,学前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和性格的培养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在某一个年龄期限内学习某种知识或技能特别容易,错过这个阶段往往就不容易学习。如“狼孩”回到人间后,虽经多方教育,但收效甚微,就是因为错过了智力发育关键期限。一般来说,听觉的关键期多在2岁以前;学说话的关键期在2~4岁;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在4~5岁。从调查中还发现,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散居儿童,其智力水平往往低于同年龄的托儿所或幼儿园小朋友。这是由于目前托幼机构的教学内容,正是按照儿童智力发育过程中的各个关键期来进行安排的。因此说缺乏学前教育是造成部分孩子智力迟缓的重要原因。
  孩子除送托儿所或幼儿园受“集体”锻炼外,家庭的学前教育不容忽视。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机会越多,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越有利。在孩子的听觉及学说话的关键期,父母要多花一点时间在孩子身上。经常与幼儿说笑、逗乐、讲故事;尽量抽出时间陪同孩子上公园,观察大自然,主动结合所见所闻对孩子进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