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7- 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守臣张益谦欲遁。提刑郭永入阻道 :“北京即指大名府。所以 
遮梁宋,敌或得志,朝廷危了 。”益谦默然。郭永退出,急率 
兵守城,且募死士缒城南行,至行在告急。会大雾四塞,守卒 
迷茫,金兵缘梯登城,益谦慌忙迎降。讹里朵责他迟延,吓得 
益谦跪求,归咎郭永。可巧永亦被执,推至帐前,讹里朵问道: 
 “你敢阻降么?”永直认不讳。讹里朵道 :“你若肯降,不 
失富贵 。”永怒骂道:“无知狗彘,恨不能醢尔报国,尚欲我 
投降吗?”讹里朵大愤,亲拔剑杀死郭永,并令捕永家属,一 
并屠害。 
      各处警报,接连传到扬州,黄潜善多匿不上闻。高宗还道 
是金瓯无缺,安享太平,且令潜善与伯彦为尚书左右仆射,兼 
门下中书侍郎。两人入谢,高宗面谕道 :“黄卿作左相,汪卿 
作右相,何患国事不济 !”仿佛梦境。两人听了,好似吃雪的 
凉,非常爽快。退朝后,毫无谋议,整日里与娇妻美妾,饮酒 

… Page 132…

宋史演义                                                              ·553· 

欢谈。有时且至寺院中,听老僧谈经说法。蹉跎到建炎三年正 
月,忽屯兵滑州的王彦入觐高宗,先至汪、黄二相处叙谈。甫 
经见面,即抗声道 :“寇势日迫,未闻二公调将派兵,莫不是 
待敌自毙么 ?”潜善沉着脸道:“有何祸事?”王彦禁不住 
冷笑道 :“敌酋娄室扰秦、陇,讹里朵陷北京,兀朮下河南, 
想已早有军报,近日粘没喝又破延庆府,前锋将及徐州,是事 
前未叙过,特借王彦说明,以省笔墨。二公也有耳目,难道痴 
聋不成?”伯彦插嘴道 :“敌兵入境,全仗汝等守御,为何只 
责备宰臣?”王彦道 :“两河义士,常延颈以望王师,我王彦 
日思北渡,无如各处将士,未必人人如彦,全仗二公辅导皇上, 
剀切下诏,会师北伐,庶有以作军心,慰士望。今二公寂然不 
动,皇上因此无闻,从此过去,恐不特中原陆沉,连江南也不 
能保守呢 。”汪、黄二人语塞,惟心下已忿恨得很,待王彦退 
后,即入奏高宗,说是王彦病狂,请降旨免对。高宗率尔准奏, 
即免令入觐,只命充御营平寇统领。彦遂称疾辞官,奉诏致仕。 
      不到数日,粘没喝已陷徐州,知州事王复一家遇害。韩世 
忠率师救濮,被粘没喝回军截击,又遭败衂,走保盐城。粘没 
喝遂取彭城,间道趋淮东,入泗州。高宗才闻警报,亟遣江、 
淮制置使刘光世,率兵守淮。敌尚未至,兵已先溃。粘没喝长 
驱至楚州,守城朱琳出降,复乘胜南进,破天长军,距扬州只 
数十里,内侍邝询闻警,忙入报高宗道 :“寇已来了。”高宗 
也不及问明,急披甲乘马,驰出城外。到了瓜州,得小舟渡江, 
随行惟王渊、张俊,及内侍康履,并护圣军卒数人,日暮始至 
镇江府。都是汪、黄二相的功劳。黄潜善、汪伯彦尚率同僚, 
听浮屠说法,听罢返食。堂吏大呼道 :“御驾已行了。”两人 
相顾仓皇,不及会食,忙策马南驰。隆祐太后及六宫妃嫔,幸 
有卫士护着,相继出奔。居民各夺门逃走,互相蹴踏,死亡载 

… Page 133…

宋史演义                                                              ·554· 

道。司农卿黄锷趋至江上,军士误作黄潜善,均戟指痛詈道: 
 “误国误民,都出自汝,汝也有今日。”锷方欲辩白姓名,谁 
知语未出口,头已被断了。同姓竟至受累。 
      时事起仓猝,朝廷仪物,多半委弃,太常少卿季陵亟取九 
庙神主以行,出城未数里,回望城中,已经烟焰冲天,令人可 
怖。蓦闻后面喊声大起,恐有金兵追来,急急向前逃窜,竟把 
那太祖神主,遗失道中。驰至镇江,时已天明,见车驾又要启 
行,探息缘由,才知高宗要奔向杭州了。原来高宗到了镇江, 
权宿一宵,翌晨,召群臣商议去留。吏部尚书吕颐浩乞请留跸, 
为江北声援,王渊独言镇江止可捍一面,若金人自通州渡江, 
占据姑苏,镇江即不可保,不如钱塘有重江险阻,尚可无虞。 
你想保全性命,谁知天不容汝。高宗遂决意趋杭,留中书侍郎 
朱胜非驻守镇江。江、淮制置使刘光世充行在五军制置使,控 
扼江口。是夕即发镇江,越四日次平江,又命朱胜非节制平江、 
秀州军马,张浚为副,留王渊守平江。又二日进次崇德,拜吕 
颐浩为同签书枢密院事,兼江、淮、两浙制置使,还屯京口。 
又命张浚率兵八千守吴江。嗣是一直到杭,就州治为行宫,下 
诏罪己,求直言,赦死罪以下,放还窜逐诸罪臣,独李纲不赦。 
看官不必细问,便可知是汪、黄二人的计画,想籍此以谢金人。 
 自以为智,实是呆鸟。一面录用张邦昌家属,令閤门祗候刘俊 
民,持邦昌与金人约和书稿,赴金军议和。专想此策。嗣接吕 
颐浩奏报,据言 :“金人焚掠扬州,今已退去,臣已遣陈彦渡 
江收复扬州,借慰上意”云云。 
      高宗稍稍放心。 
      中丞张澄,因劾汪、黄二人,有二十大罪。二人尚联名具 
疏,但说是国家艰难,臣等不敢具文求退。高宗方觉二人奸伪, 
乃罢潜善知江宁府,伯彦知洪州,进朱胜非为尚书右仆射兼中 

… Page 134…

宋史演义                                                              ·555· 

书侍郎,王渊同签书枢密院事。渊无甚威望,骤迁显职,人怀 
不平。苗傅自负世将,刘正彦因招降剧盗,功大赏薄,每怀怨 
望。至是见王渊入任枢要,更愤恨得了不得,且疑他与内侍康 
履、蓝珪勾通,因得此位。于是两人密谋,先杀王渊,次杀履、 
珪。中大夫王世修,亦恨内侍专横,与苗、刘联络一气,协商 
既定,俟衅乃动。会召刘光世为殿前指挥使,百官入听宣制, 
苗傅以为时机已至,遂与刘正彦定议,令王世修伏兵城北桥下, 
专待王渊退朝,就好动手。王渊全未知晓,惘惘然进去,又惘 
惘然出来,甫经乘马出城,那桥下的伏兵,顿时齐起,一拥上 
前,将王渊拖落马下。刘正彦拔剑出鞘,立即砍死。当下与苗 
傅拥兵入城,直抵行宫门外,枭了渊首,号令行阙,且分头搜 
捕内侍,擒斩了百余人。康履闻变,飞报高宗,高宗吓得满身 
发抖,一些儿没有摆布。挖苦得很。朱胜非正入直行宫,忙趋 
至楼上,诘问傅等擅杀罪状。傅抗声道 :“我当面奏皇上。” 
语未毕,中军统制吴湛从内开门,引傅等进来。但听得一片哗 
声,统说是要见驾。知杭州康永之,见事起急迫,无法拦阻, 
只好请高宗御楼慰谕。高宗不得已登楼,傅等望见黄盖,还是 
山呼下拜。高宗凭栏问故,想此时尚在抖着。傅厉声道 :“陛 
下信任中官,赏罚不公,军士有功,不闻加赏,内侍所主,尽 
可得官。黄潜善、汪伯彦误国至此,尚未远窜,王渊遇贼不战, 
首先渡江,结交康履,乃除枢密,臣自陛下即位以来,功多赏 
薄,共抱不平,现已将王渊斩首,在宫外的中官,亦多诛讫, 
惟康履等犹在君侧,乞缚付臣等,将他正法,聊谢三军 。”迹 
虽跋扈,语却爽快。高宗亟语道 :“潜善、伯彦已经罢斥,康 
履等即当重谴,卿等可还营听命 !”傅又道:“天下生灵无 
罪,乃害得肝脑涂地,这统由中官擅权的缘故。若不斩康履等 
人,臣等决不还营 。”高宗沈吟不决,过了片时,傅等噪声愈 

… Page 135…

宋史演义                                                             ·556· 

盛,没奈何命湛执履,缚送楼下。傅手起刀落,将履砍成两段, 
脔尸枭首,并悬阙门。高宗仍命他还营,傅等尚是不依,且进 
言道:“陛下不当即大位,试思渊圣皇帝归来,将若何处置?” 
高宗被他一诘,自觉无词可对 ,只得命朱胜非缒至楼下,委 
曲晓谕。并授傅为承宣御营使都统制,刘正彦为副。傅乃请隆 
祐太后听政,及遣人赴金议和。高宗准如所请,即下诏请隆祐 
太后垂帘。傅等闻诏,又复变卦,仍抗议道 :“皇太子何妨嗣 
立,况道君皇帝,已有故事 。”得步进步,乃成叛贼。胜非复 
缒城而上,还白高宗。高宗嗫嚅道 :“朕当退避,但须得太后 
手诏,方可举行 。”乃遣门下侍郎颜岐入内,请太后御楼。太 
后已至,高宗起立楹侧,从官请高宗还坐,高宗不禁呜咽道: 
 “恐朕已无坐处了。”谁叫你信用匪人。太后见危急万分,乃 
弃肩舆下楼,出门面谕道 :“自道君皇帝误信奸臣,致酿大祸, 
并非关今上皇帝事。况今上初无失德,不过为汪、黄两人所误, 
今已窜逐 ,统制宁有不知么 ?”傅答道:“臣等必欲太后听 
政,奉皇子为帝 。”太后道:“目今强敌当前,我一妇人,抱 
三岁儿决事,如何号令天下?且转召敌人轻侮,此事未便率行。” 
恰是达理之言 。傅等仍固执不从 ,太后顾胜非道 :“今日正 
须大臣果断,相公何寂无一言?”应该责备。胜非遽退,还白 
高宗道 :“傅等腹心中有一王钧甫,适语臣云:‘二将忠心有 
余,学识不足 ,’臣请陛下,静图将来,目下且权宜禅位。” 
高宗乃即提笔作诏,禅位皇子旉,请太后训政。胜非奉诏出宣, 
傅等乃麾众退去。 
      皇子旉即日嗣位,太后垂帘决事,尊高宗为睿圣仁孝皇帝, 
以显宁寺为睿圣宫,颁诏大赦,改元明受,加苗傅为武当军节 
度使,刘正彦为武成军节度使,分窜内侍蓝珪、曾泽等于岭南 
诸州。傅遣人追还,一律杀毙,且欲挟太后幼主等转幸徽、越, 

… Page 136…

宋史演义                                                             ·557· 

赖胜非婉谕祸福,才得罢议。越二日改元,赦书已达平江,留 
守张浚,秘不宣布。既而得苗傅等所传檄文,乃召守臣汤东野, 
及提刑赵哲,共谋讨逆,巧值张俊引所部八千人,至平江来会 
张浚,两张官名,音同字异,看官不要误阅。浚与语朝事,涕 
交下。俊答道 :“现有旨,令俊赴秦凤,只准率三百人,余众 
分属他将,想此必系叛贼忌俊,伪传此诏,故特来此,与公一 
决 。”浚即道:“诚如君言,我等已拟兴兵问罪了。”俊拜泣 
道:“这是目前要计,但亦须由公济以权变,免致惊动乘舆。” 
浚一再点首,正商议间 ,忽由江宁传到一函,由张浚启阅, 
乃是吕颐浩来问消息。且言 :“禅位一事,必有叛臣胁迫,应 
共图入讨”等语。这一书,适中张浚心坎,随即作书答复,约 
共起兵,并贻书刘光世,请他率师来会。嗣又恐傅等居中,或 
生他变,因特遣辩士冯幡,往说苗、刘不如反正。刘正彦乃令 
幡归,约浚至杭面商。浚闻吕颐浩已誓师出发,且疏请复辟, 
遂也令张俊扼吴江上流,一面上复辟书,一面复告正彦,只托 
言张俊骤回,人情震惧,不可不少留泛地,抚慰俊军。会韩世 
忠自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