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第1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事不好办”,或者叫你“欲与共济天下大难”!
  毛泽东在1959年为什么反复谈到郭嘉呢?这与总结和解决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有关。1959年三四月间.毛泽东连续写了五封党内通讯,强调要从过去几个月措施失当这样一个深刻的教训中,获取经验,反对浮夸风等“左”的错误倾向。在上海召开的八届七中全会上,又着重讨论了做工作要多谋善断、留有余地等问题。具体到干部作风上,就是要善于思考问题,善于做工作。一方面,要善于与各方面的人包括与自己意见相反的人商量问题,到群众中去调查,听取各种意见,这就是“多谋”,是一种民主作风。另一方面,又要能够正确集中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失时机地作出判断与选择,这就需要提高马列主义水平,需要胆略和魄力。这就是“善断”,是集中制。
  对此,毛泽东在1959年3月2日郑州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得很清楚:现在,我是借郭嘉的事来讲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以及县委书记、地委书记,要告诉他们,不要多端寡要、多谋寡断。谋要多,但是不要寡断,要能够当机立断;端可以多,但是要拿住要点。
  “智”在中国文化里占有很高的地位,古人言“智信仁勇”,“智”已经化为一种德行,上升到道德的高度,有智者方可谋大事,成大业,居于领导岗位更是这样。正是鉴于此,毛泽东才希望干部中多出几个郭嘉式的人物。 
21。行伍出身的人,不可不读此传(读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吕蒙传》)
  [原文]
  《江表传》曰: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井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摘自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闲谈中,毛泽东说:“吕豪是行伍出身的,没有文化,很感不便,后来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了劝告,勤读苦读,以后当了东吴的统帅。现在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文化的,他们不可不读《三国志》的《吕蒙传》。”
  ——摘自余湛邦《张治中将军随同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的日子》,(见1983年12月12日《团结报》)
  [解析]
  吕蒙是东吴的大将。15岁就开始随姐夫出征。孙策很赏识他的勇敢。孙权继位后,他南征北战,多立奇功。但他“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于是孙权劝他读书。此后吕蒙见识日广,更加有勇有谋。周瑜死后,鲁肃接任东吴统帅,在如何对待关羽的问题上,吕蒙帮助鲁肃筹划了“五策”,使鲁肃十分惊异。后来吕蒙代鲁肃成了东吴领兵的统帅,为孙权出了许多好主意,指挥作战,几乎无不取胜。孙权评价吕蒙说:“子明(吕蒙字)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子公瑾。”《三国志》作者接着说:“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擒关羽,最其妙者。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1958年9月,毛泽东到安徽视察工作,同行的有民主人士张治中和当时任公安部长的罗瑞卿。在火车上,毛泽东读《三国志》里的《吕蒙传》。闲谈中,毛泽东同他们说起吕蒙发愤读书的故事:吕蒙从小参军,虽然骁勇有胆略,但没有文化,当了带兵官后禀报军情时只能心记口述,很感苦恼。孙权劝他读书,他说军务倥偬没时间。孙权便以自己为例,说明只要有决心,时间不是主要的问题。吕蒙听从了,刻苦自学,数年之后,判若两人。后来,吕蒙当了东吴的统帅,打了许多胜仗,还使关羽败走麦城。说到这里,毛泽东建议军队中行伍出身的高级军官,“不可不读”《吕蒙传》。还对罗瑞卿说:公安干警应成为有文有武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吕蒙传》记叙,鲁肃死后,吕蒙代之统兵与关羽对峙。这时,关羽正在攻打曹魏占据的樊城,吕蒙上书孙权说:“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毛泽东读至此,批注道:“诡计”。这是指吕蒙的计谋而言。后来关羽果然中了吕蒙之计,抽调荆州后方大量兵力赶赴襄阳、樊城前线,吕蒙随即轻取荆州,关羽在回兵时,也遭擒杀。这是吕蒙“诡计”所建的一大奇功。
  我们知道,毛泽东读史,常常对那些读书很多的人不以为然。这与他晚年多次表露过的文化低的人打败文化高的人的观念有联系。他欣赏吕蒙年长后好学,提倡行伍出身的高级军官读《吕蒙传》,表明他晚年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有另一面。
  此外,还有一个例子,也是有关《三国志》的。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说起赤壁之战:
  三国时吴国的张昭,是一个经学家,在吴国是一个读书多、有学问的人,可是在曹操打到面前的时候,就动摇,就主和。周瑜读书比他少,吕蒙是老粗,这些人就主战。鲁肃是个读书人,当时也主战。可见,光是从读书不读书、有没有文化来判断问题,是不行的。
  毛泽东这里说的是《三国志》里记载的“赤壁之战”的事情。曹操率大军下江南,搞得东吴孙权的阵营惶惶不安。孙权本人在和战之间犹豫不决,手下文武两班人马各持己见。以张昭为首的谋士文臣多为主和派,以周瑜为首的一班将领则主战。
  鲁肃身为行政官员也是主战,当时还负责同刘备这方面的外交联系。文士主和,大多因他们的长处和兴趣不在大敌当前时克敌制胜,未必与读书多少有关。周瑜虽为拥兵大将,但也是读书人出身的,鲁肃办外交,有较多的实际政治才干,看问题较长远些,他主战也当在情理之中。毛泽东谈上面这段话,倒是从不满意光知道读书的知识分子引起的。既痛读书多之误,又慨不读书之陋,“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毛泽东总是乐于全面地看问题。 
22。郭象无行(读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十《郭象传》)
  [原文]
  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
  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州郡辟召,不就。常闲居,以文论自娱。后辟司徒椽,稍至黄门侍郎。东海王越引为太傅主簿,甚见亲委,遂任职当权,熏灼内外,由是素论去之。永嘉未,病卒。著碑论十二篇。先是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于旧注外而为解义,妙演奇致,大畅玄风。惟《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其义零落,然颇有别本迁流。象为人行薄,以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点定文句而已。其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晋书》卷五十《郭象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郭象无行
  ——毛泽东读《晋书》卷五十《郭象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67页)
  [解析]
  郭象(252—312),是西晋有名的哲学家,清谈派人物。其《庄子注》是在向秀的《庄子注》基础上增改而成,在阐扬老、庄道家思想方面,有些见解。毛泽东认为“郭象无行”,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清高扬名,以清谈自娱,最后还是“任职当权”,势倾内外,一改淡泊功名之素论。可见说的和做的不一。再就是在学术上有剽窃向秀《庄子注》之嫌。 
23。封建时代,少数民族非乱不可(读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十六《江统传》)
  [原文]
  统深惟四夷乱华,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论》,其辞曰:“关中土沃物丰,百姓谣咏其殷实,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而居封域之内,无障塞之隔,掩不备之人,收散野之积,故能为祸滋扰,暴害不测。此必然之势,已验之事也。当今之宜,宜及兵威方盛,众事未罢,徙冯诩、北地、新平、安定界内诸羌,著先零、罕
  、析支之地;徙扶风、始平、京兆之氏,出还陇右,著阴平、武都之地。夫为邦者,患不在贫,而在不均,忧不在寡,而在不安。以四海之广,士庶之富,岂须夷虏在内,然后取足哉!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恩,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帝不能用。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
  ——摘自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十六《江统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迁亦乱,不迁亦乱。在封建时代非乱不可。千数百年后,得化为不乱始辑耳。
  ——摘自毛泽东读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十六《江统传》(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70页)
  [解析]
  江统是西晋人。初为山阴县令,后历任太子洗马、尚书郎、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西晋元康八年(298),孟观、沈毅率兵西讨作乱的齐万年,平息了经年在关、陇一带滋扰的少数民族氏、羌,捉住了氏族统帅齐万年。江统认为,“四夷乱华”,应该趁早杜绝其根源。于是他在元康九年(299)作《徙戎论》,向朝廷建议,把羌、氏等少数民族从关、陇一带迁往更西边的地方去,还其本上,以“释我华夏纤介之忧”。这个建议未被采纳。不到10年,西边的少数民族果然兴起进攻中原。时人都佩服江统的深远见识。
  毛泽东对江统的看法则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封建时代,少数民族是不是同中原地带对立,不在于把他们迁不迁走。为什么,毛泽东的批注没有说明,但他说“千百年后得化为不乱”,大概是说我们今天少数民族拥护中央政府,同汉族和睦相处,关键在于我们的民族政策好。在封建时代,像江统《徙戎论》所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以这种认识来对待和处理少数民族问题,自然“非乱不可”。
  “迁亦乱,不迁亦乱”,关键是江统诸人看问题立场不对,大汉族主义的民族观下的见识,总是错。纵可能一时奏效,但时间一长还是要出乱子。所以,毛泽东在党的民族工作中,总是强调要克服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重点在前者。 
24。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读李延寿《南史》卷七《梁高祖本纪》)
  [原文]
  论曰:梁武帝时逢昏虐,家遭冤祸。既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