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亮的一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完颜亮的一生-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九人名单第四位:完颜乌带
  
   下一位就是完颜乌带了。他是行台尚书省左丞相完颜阿鲁补的儿子,显然也是个高干子弟;凭借这个出身,他慢慢地把官做到了大理卿(正四品)。
  
   完颜乌带的老婆也姓唐括,不过跟上面说过的唐括辩却没什么关系。这位夫人……唉,生活作风不是太好,曾经跟完颜亮有一腿,却又跟自己家奴有着“暧昧关系”……
  
   大家或许有点奇怪,写历史故事,好好得怎么又写这儿来了?没别的,就跟上文提到悼后一样,文中的女人,必然是跟历史进程有关系的——而完颜乌带以绿帽之身,居然能在不远的将来大发利市,细究起来,可实在与这位唐括氏关系密切啊。
  
   不过,那也是下文慢慢要交代的。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完颜亮与完颜秉德、唐括辩、完颜乌带之间的事情吧。
  
   完颜亮接旨回朝,但还不知等待他的是什么命运。直到进宫听到旨意,他才算大大松了口气——原来金熙宗改主意了,决定不让他出去领什么行台尚书省事了,而是让他回来做平章政事。
  
   从前文我们知道,平章政事那是他以前的职务,虽然是宰相,可比起完颜亮个人曾经到达的最高点,那还低着一大截子呢。如此看来,官位既未完全恢复,说明金熙宗并没有觉得自己当时的处罚有误;而现在召他回来,无非是觉得他还有用——这么一想,完颜亮没法不紧张:敢情皇上心里可没忘掉罪己诏的事,还攥着自己的把柄呢。
  
   不管怎么说,完颜亮现在已经回来了。上文我们提到,他本来跟萧裕约好了,带兵先自立,再北伐;现在人在京城,没机会搞地方包围城市那一套,只好暂时把这个计划放放,以后看情况再说吧。
  
   话分两头,我们再说挨了打的完颜秉德。
  
   完颜秉德找人聊天,就找了他的朋友唐括辩和完颜乌带,从战略的高度研究一下有没有废掉金熙宗这个鸟皇帝的可能。讨论之后,完颜乌带把他们的会议精神通报了完颜亮。没几天,完颜亮就和唐括辩有了如下的一段著名对话:
  
   完颜亮:“若举大事,谁可立者?”
  
   唐括辩:“胙王常胜乎(是胙王完颜常胜么)?”
  
   完颜亮问,那下一位呢?
  
   唐括辩:“邓王子阿懒(邓王的儿子完颜阿懒)。”
  
   完颜亮:“阿懒属疏,安得立(完颜阿懒是远支,怎么能立他)?”
  
   唐括辩:“公岂有意邪?”
  
   完颜亮:“果不得已,舍我其谁!”
  
   ——好一句“果不得已,舍我其谁”!仅此一句,完颜亮的野心暴露无疑;而如此经典而精彩的语句,令人一看之下,实在是久久不能忘怀。
  
   说起来,我们的主人公完颜亮可算是好文采了,一个人就颇有几句流传千古的名言,而这句,不过是其中的第一句而已;其它的,后面我们再随着故事的铺展,一句句来说吧。
  
   从这时候起,一个以完颜亮为首的政变阴谋集团正式形成了。为了更好地筹划,他们在一起“旦夕相与密谋”。没想到的是,这事让一个外人——护卫将军特思——给发现了。
  
   特思决定告密;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告密行为却从客观上帮了完颜亮——因为,特思不是直接密报皇帝,而是拐弯找到了皇后;当然,正是那位令金熙宗极为头疼的悼后。
  
   特思说:唐括辩他们总是偷偷聚在一起议论,我私下里很怀疑。而悼后就把这话转告了皇帝。说起来,这里也比较奇怪:如前所述,悼后与完颜亮关系暧昧,别人对完颜亮如此严重的指控,悼后应该压下才是。可是,她还就是转告皇帝了。为什么?不得而知,或许女人的心思,对男人而言本就是世间之谜吧。
  
   金熙宗听说有此等阴谋,当即火了,立即把唐括辩找来,劈头就问:你和完颜亮在一起谋划什么,打算把我怎么样?
  
   写到这里,不由得就想起那个相声段子:万恶的旧社会,电车售票员查票。看见一位吊儿郎当,眼露凶光的主儿没买票,就跟他说:先生,请让我看看您的车票。
  
   对方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地看街景。再问,烦了,回一句:你知道我是谁么?
  
   糟糕了。回答说“知道”,那准是一个大嘴巴上去:知道还查我票!存心让我下不了台是不?
  
   回答“不知道”,也准还是一个大嘴巴:不知道?今天就叫你知道知道!
  
   ……
  
   唐括辩现在面对的局面,也正是这样:无论怎么回答,肯定又是一顿板子——果然,他被当场“杖之”。幸运的是,特思只是观察到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密议,并没有偷听到他们谈话的内容;否则要是连内容一并上报,那可就不是一个人挨一顿板子的问题了。
  
   再拉回来继续说完颜亮吧。
  
   上面说到,唐括辩与完颜亮对话时,说可以继承大统的,首先是胙王完颜常胜;其次是邓王的儿子完颜阿懒;到这第三位时,才想起对面这位——好像也不是不行。如完颜亮这样有极强好胜心的人,岂容自己被排在第三?可既没法驳斥,揍他一顿也没什么帮助,再考虑到对方还是自己的心腹,这股火也只能压着。
  
   可是,火毕竟是火,压又能压多久?同时,唐括辩这一番话,实际上也帮助完颜亮确定了自己着手修理的目标,那就是跟自己八杆子打不着的完颜常胜和完颜阿懒。当然,还有那位偷偷告密的护卫将军特思——把他一起算上,这三个人,算是让完颜亮真正给恨上了。
  
   要说平时,还真是不好找理由把这三位一个个收拾掉,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在最需要消灭对手的时候,果然就出事了。
  
   有位河南的士兵叫孙进,不知怎么想造反,还自称“皇弟按察大王”,也就是说,自己是当今圣上金熙宗的亲弟弟,头衔是按察大王。这种事情可比杀人枉法要严重的多,很快就一级级报上了朝廷。金熙宗当然高度重视,于是派人专程去审理。
  
   要命的地方是:皇上的弟弟,那还能有谁?恰好只有两位,胙王完颜常胜,和安武军节度使完颜查刺而已。唉,也真是命运注定该他们倒霉啊。
  
   不用多么复杂的研究,单凭肉眼就不难断定,这案子肯定是个冤案:真要与完颜常胜和完颜查刺有关,他们还会让这位傻军爷说这种引火烧身的弱智话么?再说了,就算真有谋逆之心,找个有点身份地位的先生好不好?怎么也犯不着找一个莫名其妙的士兵,大喊大叫地来当代言人吧?
  
   但是,皇帝是不必有理智的,因为他本来就不信任自己的弟弟,特别是那位胙王完颜常胜。
  
   说到这里,就得稍微解释一下,为什么金熙宗不相信自己的亲弟弟——前面说过,金熙宗曾把儿子完颜济安立为太子,可惜福薄命浅死掉了;曾把二儿子完颜道济立为魏王,可惜一怒之下杀掉了——这样一来,没有亲儿子继承皇位,金熙宗心里自然大是忧惧;看着自己的这两个弟弟,想着金国习以为常的“兄终弟绍”的传统,实在是坐立不安。
  
   “兄终弟绍”,前提必须是皇帝本人愿意。要是皇帝不怎么愿意,那么,越是有可能接替自己的兄弟,就越是让皇帝紧张——接班人问题从来就是个天大的问题,此话真是一点不错。现在,金熙宗还算年轻,他存有防备兄弟的心思,当然也不能说有多么不合情理——天家骨肉嘛,从来如此。
  
   本来就对完颜常胜担心,猜忌;而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是,终于有他的谋反迹象了!现在出了如此之大的妖蛾子,那还有什么可说的?查!一查到底!
  
   孙进的这起案子发生在河南,正该归行台尚书省来管。面对此等超一流的大案,行台尚书省岂敢疏忽,自然是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全力以赴进行调查。同时,“金熙宗非常猜忌完颜常胜”这个事实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于是就在审问孙进的时候,极力把这个案子往完颜常胜身上去靠。虽然有个名叫通古的审官竭力制止这么做,但是大狱在即,他的努力注定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调查初步结果上奏之后,行台尚书省就等着皇上派钦差来审问孙进了。
  
   谁又能想到,皇帝派去审案的钦差,不是别人,居然正是那位护卫将军特思!
  
   按说,兴起这种大狱,倒霉的一般都是钦犯,只要主审官不是太不会看皇上眼色,应该是没什么危险的;只要顺着皇帝明说或暗示的意思审完,兴许加官晋爵也保不齐呢——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可实在太多太多了。果真如此,两位皇弟倒霉那是肯定的了;而特思在立功之后,圣眷正隆,完颜亮要想收拾他,也就只能等以后慢慢找机会了。
  
   可问题是,这案子本来就是个冤案,再怎么审,也审不出个所以然来——谁能指望一个小兵会说出多少真凭实据,多少谋反密章呢?特思同志审来审去,发现孙进跟真正的皇弟根本就是没有关系。可他又还没完全学会该怎么尽忠,于是老实上奏,说孙进已经承认了,他就是假托名称,用来骗骗群众,从中捞点财物什么的,什么“皇帝的弟弟”,那都是自己造的谣言。
  
   特思没说假话,但是在金熙宗听来,这就是有问题——明明白白的案子,你咋给审成这样了?
  
   对完颜亮而言,这就构成了一个可遇不可求的、能够把三个敌人中的两个都同时都装进口袋的局,而苦苦等候的机会,终于也到来了——他立刻对金熙宗说:“孙进谋反那绝对不是随口一说,他不自称别人,而非要自称是皇上的弟弟。皇上您的弟弟只有完颜常胜和完颜查刺,特思故意不用这个铁一般的事实来审问,当然就是为了洗脱他们的罪名。”
  
   到位。
  
   听了这话,金熙宗立即决定重审。只不过,这次连前钦差特思,也一并成了阶下囚。而现在的新任主审官,赫然竟是特思的死对头,也就是那位被特思告发过的唐括辩!金熙宗如此点将,实在不知是何道理——大约,皇帝恨特思向悼后告状,恨特思不能把案子审好,还要开脱两位皇弟,已经准备要他的命了吧。而另外一位主审官,就是我们前文提过的,那位胡乱说文解义,陷杀张学士并得到通天犀带的萧肄。
  
   有这么二位口含天宪的活宝去审理,什么口供问不出来?唐括辩不用说了,堂而皇之地公报私仇,杀心昭昭;萧肄也是踩着同僚的血往上爬的主儿,过去就是靠着“谄事悼后”才官运亨通的——而现在,他们为了一己之荣,什么招数使不出来?最后,特思果然认了罪,而且是那种“自诬服”,也就是自己把自己往深里套;他明确承认,自己确实是有意开脱完颜常胜的罪名。这下好了,证人证词俱全,还有什么说的?
  
   杀。
  
   于是,二位皇弟完颜常胜和完颜查刺谋逆,被杀。护卫将军特思欺君,被杀。
  
   完颜亮还觉得不够,就又把同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