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 2006- 第9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分享需要参与,当我们与他人分享生活时,我们将自己的一部分才能也赋予了别人。

  分享意味着彼此共存,……

  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帮助人们维持一种积极进取、相互分享的关系。在分享生活时,如果我将内心的一部分展现给另外一个人,我必然也希望那个人有着相似的心灵。我们可以在具体的计划中协作,也可以了解彼此的目标、信仰、希望和梦想。……

  无论是与别人一起看日落,一同郊游,共进晚餐,还是一起欣赏芭蕾舞剧或艺术展览,分享可以使我们的这些经历更加刻骨铭心。同时,使我们的心胸更加开阔,理解能力也得到加强,从而能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分享沉默尤其来之不易。只有当两个人之间情感真挚,并能彼此信任时,他们才能分享沉默。

  生活中少不了朋友。成为别人的朋友是一份礼物——我们向朋友回馈友谊。我们对朋友的关爱并不能以相处的时间长短来衡量。……朋友让我们有机会敞开心怀,同时又保持真诚和敏感。哲人们建议我们用美好的情感去充实朋友的生活,因为友谊是社会交往中最完美的境界。

  ……

  虽然分享生活情趣不一定会成功——别人也许会不接受,但仍然值得我们试一试。我们可以与他人分享物品,也可以分享无形的精神或思想。分享是一个过程,它应该成自然而然的日常习惯。当我们与他人沟通时,我们自己也成了更广阔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命也会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我们能感受到整个世界,同时整个世界也感受到了我们。

  分享是一种习惯,只要我们去做,就能够进步。“给予”是一种乐趣,但如果我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们就能够领略到“给予”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它能丰富我们的人生。只要我们乐于与他人分享生活,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会变得不同寻常。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5期P18 
 

   
   

空房子 
缠枝莲

  曾经,她和他特别相爱。相爱到离开半步就要想念,他亦对她说了很多海誓山盟,但这一切都没有挡住他变心的脚步。他还是厌倦了,提出了离婚。 

  她哭了又哭,求了又求,但是,男人的一颗心没有回来,他说自己不爱了。轻易地,就放弃了一段感情,她不许他放弃,于是与他死缠烂打,就是不离婚,抱着鱼死网破的决绝。于是,一所空房子出现了,他常常不回家,回家亦和她形同陌路。十年,他们过了十年无性的婚姻。

  那十年,她形容枯槁,心如死灰,不再唱心爱的歌,不再穿最爱的衣裳,只准备在这棵树上吊死自己。

  那间大屋子里,没有男人,她独自守着一屋子的寂寞,想等待那个变了心的男人回来,但等来的,是他冰冷的言语和没有温暖的眼神,那眼神,足可以杀死她吧!

  终于,她心死了。十年,足可以杀掉一个女人所有的情与爱,所以,她终于放弃了。以为自己不会再爱了,最好的青春在等待和折磨中过去了,多么的不甘心啊!可是不久她遇到了一个特别爱她的男人,她才知道,自己虚度了多少光阴,爱情再来的时候,她简直不相信自己还可以这样光彩夺目,还可以像从前一样开朗、神采奕奕,有着花一样甜美的笑容……

  她后悔死了,早知如此,何苦把十年的光阴赌在一个人身上呢,不值啊!憔悴了青春憔悴了心,把光阴酿成了一杯苦酒,其实,她完全可以把爱情调成蜜糖。

  重新找到爱情的她,事业和爱情一样又辉煌了。她接着出唱片开演唱会做太太口服液的代言人,她那么大度地笑,开心地讲自己的故事。开演唱会时唱那首《恰似你的温柔》时,她问观众:这是一首老歌吗?大家说是。她笑着说,歌是老了,但我不老,老了的只有歌。

  四十多岁的她,轻轻地骄傲地昂起头,对自己说:我是女人中的极品。

  一个经历过婚姻风雨的女人,一个把自己沉溺了十年的女人,见到了自己的彩虹。

  你知道我说的是谁?蔡琴,在音乐剧《天使不夜城》中唱着《没有男人的房子不叫家》。那时,她刚从与杨德昌十年的无性婚姻中解脱出来,刚刚知道回家要有一个男人等待着拥抱你,或者喜欢喝你亲手煲的莲子汤。而那样的幸福看似容易,其实,里面装的是爱情。

  蔡琴,用十年的时间换来了心清心明,换来了一句 “没有男人的房子不叫家”。所以,好的婚姻应该是有一个好男人、一个好女人,在房子里过着柴米夫妻的生活,一起做饭一起看电视一起吵架一起研究明天吃什么一起想想明天……那样活色生香的日子,才叫生活。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5期P41 
 

   
   

孔子的批评 
西锋

  春秋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

  凡是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垫钱把他先赎回来,待回鲁国后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孔子有个学生到国外去,恰好碰到有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出了他。回国以后这个学生既没有张扬,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那个被赎回的人把情况讲给众人,人们都称赞这个学生仗义,人格高尚。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作美谈。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不仅没有表扬这个学生,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怪他犯了一个有违社会大道的错误,是只为小义而不顾大道孔子指出:由于这个学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赎金而被人们称赞为品格高尚,那么其他的人在国外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就要对是否垫钱把他赎出来产生犹豫。

  因为垫钱把他赎出来再去官府报销领奖,人们会说自己不仗义,不高尚;不去官府报销,自己的损失谁来补。于是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假装没看见,从客观上讲,这个学生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被赎买回来。

  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不愧为一代先贤,他能够透过看似高尚的表象看到深远的负面影响,从一片叫好声中看到隐藏的危害。看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必须考虑它对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5期P27 
 

   
   

那夜,那对盲人夫妻 
海亮

  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的喝彩。

  那是乡下的冬天,乡下的冬天远比城市的冬天漫长。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些简单的乐器。大多时候村里会很晚。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里人难得的节日。

  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啊!男人将表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瑞,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个方向,继续走。换不换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是他们的舞台。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刺进骨头。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村长说要不明天再演吧?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村长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村长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村长撇撇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不会被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村长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人夫妻。

  我离他们很近,月光下他们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得悲伤。然后,连那声音都悲伤起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唯一的一盏烟已经熄灭,可是我他们肯定能够感觉出面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有弄出任何一点声音。

  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入地变换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惨进一种悲怆的调子。他们的认真和耐心让我烦躁。

  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我果真在家里吃掉两个红薯,又烤了一会儿炉子,然后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果然,他们还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我突然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彩,那完全是无知孩子顽劣的游戏。我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们能够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擦去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声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于我不断制造出来的噪音,来自于我那顽劣的喝彩,以及我这个唯一的观众。

  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稳。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什么。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彩,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丝的阳光。

  尽管,我承认,那并非我的初衷。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5期P52 
 

   

你懂得最合理地利用银行吗 
刘燕红

  编辑蓝雅虹看了看家里的一个饼干盒子,天,满满一盒存折!有用吗?有,工行的交保险费,建行发工资,农行搞按揭……

  每个人都可能因各种需要而开立了一大堆的银行账户,时间长了,管理起来容易混乱,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但再多账户,只要掌握管理诀窍,还是可以轻松打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