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轩卫生总微论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53-轩卫生总微论方- 第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治小儿囟肿硬及陷。 
干熟地黄(八钱焙秤) 山茱萸(去肉) 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 牡丹皮(去心) 白茯苓(去皮各三 
钱) 
上为末。炼蜜和丸绿豆大。三岁下者三五丸。温水化下。空心兼服钱氏益黄散。 
治小儿囟陷 以狗头骨炙黄杵末。鸡子清调敷。 

卷十七
滞颐论
属性:小儿滞颐者。脾冷所致也。脾之液为涎。脾冷则不能约制。故涎 
常从口角流出。滞渍于颐颏。浸久生疮。名曰滞颐。 
治小儿滞颐,涎从口出。浸渍颐颏。口角下生疮。 以桑白皮汁涂口中。 
x又方x 治如前。以东行牛口中沫。涂儿口及颐上。 
治小儿口角下黄肌疮 以 羊须烧灰。和腊月猪脂敷上。以羊角烧灰。和腊猪脂敷上。 
x温脾丸x 
治脾冷多涎。流渍颐下生疮。 
丁香 木香 半夏(用生姜六两同杵碎炒黄色各一两) 青皮(去穣) 白术 干姜(锉碎微炒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黍米大。每十丸。米饮下。无时服。 
x温脾散x 
治如前。 
丁香(一两) 肉豆蔻(面煨裹) 半夏(白矾水浸去滑炒黄) 白术 干姜(炮) 人参(去芦) 甘草 
(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生姜二片。煎至五分。去渣温服。食前。 
x又方x 治口中涎出。流渍颏下不干。以白羊屎纳口中。服前药,仍更洗疮净。以烧饧末敷之。 

卷十七
肠痈论
属性:小儿肠中有痈疮者。由寒热之气搏于肠间。气血结滞而生也。其候食少。腹中痛闷。小肠微强者是也。 
治小儿肠生痈疮 以鲤鱼肠煮令食之。 

卷十七
针刺误伤论
属性:小儿有因动作。误被针刺骨刺竹木签刺伤而入肉。或已折在内不出者。叙方于后。 
象石 以白梅肉烂杵。和象牙末敷上,若针伤。即以象牙屑水调敷之。或以磁石末敷之。仍更以瞿麦为末。 
水服方寸匕。或煮汁饮之。日三。 
x又方x 以松脂如乳香者末敷之。帛裹三五日。不觉而出落。 

卷十七
诸物梗喉论
属性:小儿有误吞诸物在喉中。不能下。不能出。妨碍饮食。气出不快。甚者塞刺疼痛。霎时不任。便致危殆。 
磁石 治误吞针刺喉中。以磁石如枣核大。磨令光。钻作窍子。以线穿系定。令儿含之。针则自出。若误吞 
钱者。用枣大。 
x又方x 治误吞竹木入喉。烧秤锤通赤。渍酒饮之。 
x又方x 治误吞金银铜铁钱物。在喉中不下。以南天烛根烧灰研细。熟水调服一钱。立下。 
x通气散x 
治如前。及治钩绳之类在喉。 
鹅毛(一钱烧灰) 磁石(一皂子大块) 象牙(一钱烧存性)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新水调下。 
x又方x 治误吞金铜银铁钱等物。在腹内不下。以锻石一皂子许。硫黄半皂子许。同研为末。酒服之。 
x又方x 治如前。以胡粉一两。水调分服。量大小加减。 
x又方x 治鱼骨鲠喉不下。以 砂少许。口中咀嚼咽之。立下。 
x又方x 治如前。以故鱼网覆颈项则下。未可。煮汁饮之。立下。 
x又方x 治如前。以鸬 毛烧灰。水调服。量大小与。 
x又方x 治一切诸般骨刺。竹木签刺。梗不下。于腊月取鳜鱼胆。北檐下阴干。每用少许。酒煎化。温呷。得 
逆便吐。梗乃随出。未吐再服。其梗刺虽咽在腹内。久痛黄瘦者。服之亦出。极妙。无鳜鱼,取青鱼鲤蠡鱼胆亦 
可。并治喉痹。 
x又方x 治桃李果梗喉。以狗头煮汤。摩头下。 
x又方x 治一切诸物梗喉。以瞿麦为末。水调半钱。或一钱服。 
x大圣玉屑无忧散x 
治诸物梗喉。及一切咽喉诸病。解毒治百疾。 
玄参(去芦) 贯众 白茯苓(炒黄) 缩砂仁 滑石 荆芥 川黄连(去须) 山豆根 甘草(炙) 硼 
砂(各半两) 寒水石(三两火 埋土中出火毒七日) 
上同为末。每用半钱。抄口中。新汲水一口咽之。治误吞叫子骨刺枣核金银铜铁瓦石麦稻针刺等诸物梗喉。 
及治咽喉一切诸疾。喉痹乳蛾等疾。又解巴豆杏仁诸药之毒能杀人者。又治蛇蝎诸虫咬 
蜇。毒瓦斯入腹。并心腹胀满。脾积症块,风涎奶癖。他药不能治者。但服此药。立见效验。能润三焦。消五壳。 
除九虫。益五脏。辟温疫。无所不治。 
治小儿一切珠 钱等梗喉 以铜弩牙烧赤。纳水中。放冷冻饮料之。 

卷十七
疣子论
属性:小儿有附贴皮肤生核。如麦豆大。其色与皮肉无异。谓之疣子。有一两个生者。又有数个连续生者。割破其 
里。状如结筋。亦有微血。与肉相似。此由风邪客搏。血气变化所生。又有一种。初生 
核小。日久渐长。滋益而大。名曰瘤子。亦由邪搏血气变化所生。久则气血顺活。故渐长大也。今叙方于后。 
以针或小刀子决疣子四面。微微血出。取患疮人疮中脓汁敷之,莫得近水。三日外脓溃。其根动自落。以白 
粱米粉于铫内炒令赤色。用众唾相和敷上。浓一寸许。即消。 
治疣子连续生十数个者 以艾炷一枚。如麦豆大。灸最生者一个。名疣母。余即自消。核大者稍增艾炷。 
治瘤子 以稻科上花蜘蛛十余个。取顿于桃科子枝上放之。候丝垂下。取东边捻为线子。系定瘤子上。七日 
后换。其瘤自落。沈兴宗待制有老母病瘤如拳。用此法系之。至三换。遂干落。于枕畔得之。一似干栗。 

卷十七
诸虫咬蜇论
属性:小儿有为诸毒虫咬蜇者。多于夏热之时。取凉解脱。就地坐卧。忽然误有触遇。因被咬蜇,其痛不可忍。直 
至终夜乃歇。甚者连引一边。痛无少止。又有毒瘤。疮中肿溃苦楚。或有虫因卧误入耳中不出者。并叙方于 
后。 
治蛇咬所伤 以生猪血调雄黄末敷之。如仓卒间只用猪血亦效。若独用雄黄即不验。以冷水先洗疮了。 
干。用茱萸一合。水半碗。研取汁服之。将渣敷疮上。 
x又方x 用酒调茱萸末服之。油调末敷疮上。 
治蛇咬毒瓦斯内攻。肿痛不任。 以人屎浓敷之,用绵裹即消。 以白 
矾雄黄等分研末。于刀头上爆令熔。便滴疮上。即自瘥。 
治蝎蜇 以吃勒藤。令患人自嚼烂涂之。以干姜。令患人自嚼烂涂之。 
治蜈蚣咬 以醋磨生铁汁涂之。亦治蜘蛛咬。以独头蒜磨咬着处。痛止为度。以活蜘蛛一个。安口在咬着 
处。则自然吸咽其毒。痛乃即灭。至蜘蛛肚胀时放之。别取如前用。不尔。则直胀死。不休恐伤生命。故放之。 
又将用过蜘蛛放水中。即解其毒。不死。 
治蜘蛛咬 以活蚯蚓入葱叶筒中。紧捻两头。勿令泄气。频频摇动。则自然化为水。滴在咬着处,又治蚰 
蜒入耳不出。点药滴入。即化为水。 
治壁镜咬 以生姜汁调皂角末涂之。破者取乌梅肉贴。 
治蚰蜒入耳 以酽醋灌耳中。即出。以小蒜汁灌之。以驴乳汁灌之。以龙脑大豆许。线系。左入塞右。右入 
塞左。立效。以香油灌之。 
x又方x 治如前。 
道人头(未详) 楝叶 车前子(各等分) 
上为末。唾调置耳门中。则自出。传方人直寻蚰蜒自送入耳。用此药试之乃出。 
治百虫入耳 以椒末醋调灌耳中。如行十里久。自出。以猪肉炙香熟。掩耳。虫闻则出。 
x又方x 治如前。白矾雄黄各半两。研为细末。生油调成膏。用皂子许塞耳。虫自出。 

卷十七
扑坠损伤论
属性:人之血气。循身周流而无停止。小儿有因落床。或从高坠堕。或打扑损伤。致血气 
失度,随损处停留。或流行入腹。瘀蕴不散。致羸瘦痿黄。时作疼痛,啬啬微寒。翕翕微热。重者有至筋伤骨 
损。举动不能。叙方于后。 
x蒲黄散x 
治小儿因打扑坠堕。血气停滞。或败血入腹不散。作疼痛。寒热羸瘦痿黄。 
蒲黄 当归(去须洗焙) 生干地黄(各一两) 琥珀(另研) 赤芍药 桂心(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渣温服。无时。 
x茯神丸x 
治如前。 
茯神(去心内木) 当归(去须洗焙)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人参(去芦) 黄芩 龙胆草(去芦) 
桃仁(汤浸洗去皮尖并双仁者麸炒香熟研细后入各半两) 
上为细末拌匀。炼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用生地黄汁少许。同酒送下。无时。 
x三黄散x 
治小儿因损伤。败血不出。但伤不断者。服之立效。 
黄连(去须半两) 黄芩(三分) 甘草(半两) 玄胡索(去皮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分。用童子小便半小盏。酒三分之二,同煎四五沸。热服。取下恶物。立瘥。 
x灵龟散x 
治扑坠。内有伤损。当归去芦洗净三分。白芷漏芦去芦各半两。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食前。 
x又方x 以生地黄不拘多少。杵烂绞汁。用温酒调服。量大小与之。其效如神。如内损。热血冲心。甚者气绝 
不认人。下咽即醒。取下恶物。遂好。 
x没药丸x 
治扑坠损伤。骨节疼痛。或已可而有时发作。痛不可忍。时发赤肿。数服立效。永除根本。 
没药 泽兰叶 香白芷 骨碎补 草乌(去皮尖) 破故纸(炒) 败龟(酥炙黄) 虎骨(涂酥炙黄) 续断 白 
头翁(去芦) 乌金石(各一两) 自然铜(烧赤醋淬过七次二两) 
上为细末。醋糊丸桐子大。焙干。醋磨浓墨为衣。生姜温酒下三五丸。筋骨损者。用虎骨散贴之。 
x虎骨散x 
虎骨(酥涂炙黄一分) 金毛狗脊(去毛一两) 穿山甲(一两烧) 骨碎补(一两) 
上为末。以仓米煮粥。临熟。更入米醋煮如糊。摊纸上。然后掺药在上。包裹贴损处。如大段损折。即以杉 
夹正。不过三上。即安。此二方屡用大效。亦治大人。 
x四黄散x 
治落床坠地。瘀血在腹。阴阴寒热。不乳啼哭。 
蒲黄 大黄 黄芩(各十铢) 黄连(去须十二铢) 麦门冬(十铢) 甘草(八铢) 芒硝(七铢后入) 
上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硝令烊。看大小分服。羸 
瘦者忌冷食。大小便血。即愈。 

卷十七
药毒论
属性:小儿肠胃怯弱。脏腑嫩软。血气未壮。因服药不胜其味之毒。致烦躁闷乱。或口舌麻木。或如针刺。甚者吐 
痢。有致 血也。 
x玄胡索散x 
解诸药毒。烦躁闷乱。吐痢呕血。 
玄胡索(去皮一两) 甘草(生) 白矾(生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半钱。水一小盏。煎至六分。去渣。放温服。时时呷。 
x矾茶散x 
治诸药毒。烦躁。口舌麻木。或如刺痛。 
草茶(一两) 白矾(一两。) 
上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汲新水调下。立解。 
x又方x 解百毒药。以白扁豆为末。水调一二钱服。以出了蚕者故纸烧灰细研。冷水调下半钱。频服。 
x龙脑散x 
治药毒吐血。如神。 
大黄(蒸) 半夏(汤洗七次薄切姜汁浸一日焙) 甘草(炙) 金星石 银星石 寒水石 禹余粮(火 
醋浸七次) 不灰木( ) 青蛤粉(各半两青蛤粉即青黛) 
上为细末。入细研龙脑末一字拌匀。每服一字或半钱。新水调下。钱乙更有甘松藿香叶末各一钱。减大黄 
一半。 

卷十八头上诸病论
头疮
属性:小儿头疮者。由脏腑有热。上冲于头。外被风湿。复相乘之。搏于血气而生其疮。故曰头疮。此候与秃疮特异。且 
秃疮者。有白有赤。硬痂遍满。其头疮者,但一两处生。其痂并不白硬而干。时时常有浓血湿汁。俗呼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