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证治准绳·女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妇科-证治准绳·女科- 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羚羊角屑 白芍药 白术 黄 川牛膝 白茯苓 当归 枳壳(各七钱五分) 
上 咀,每服三五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x异功散x 治妇人血气虚冷,时发刺痛,头目昏闷,四肢无力,寒热往来,状似劳倦,并 
宜服之。 
乌药 川芎 苦梗 玄胡索 当归 陈皮(各一钱半) 官桂 牡丹皮 芍药 
白芷 干姜(各一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入酒半盏,再煎一二沸,不拘时。 
上三方内有桂,唯寒多者宜之。第三方无滞气、污血,尤不宜服。 
x七宝汤x 治寒热往来。 
防风(去芦) 知母 生地黄(各半两) 柴胡(去芦) 秦艽 甘草(炙) 
前胡(去芦,各二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加人参三寸,煎至七分,热服。 
x柴胡散x 治妇人寒热体瘦,肢节疼痛,口干心烦,不欲饮食。 
北柴胡 赤茯苓 黄 白术(各一钱) 麦门冬(三钱) 鳖甲(醋炙,二钱) 人参 
地骨皮 枳壳(麸炒) 生地黄 桑白皮 赤芍药 桔梗 甘草(各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x桃仁丸x 治妇人头目昏重,心神烦闷,或时寒热,肢节疼痛,不欲饮食。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芎 白术 柴胡(去苗) 
人参(去芦) 生地黄 酸枣仁(微炒,各一两) 赤茯苓 诃黎勒皮(各七钱半) 
枳壳(麸炒微黄,去穣) 赤芍药(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以生姜、荆芥、薄荷汤下三十丸。 
x青蒿散x 治男子妇人肢体倦疼,虚劳寒热。 
用青蒿八九月间将成实时采,去枝梗,以蒿用童子小便浸三日,晒干为末。每服二钱, 
乌梅一个,煎至七分服。 
上三方,热多者宜之。 
x〔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x 
x〔罗〕x刘宋褚澄疗师尼寡妇,别制方者,盖有谓也。此二种寡居,独阴无阳,欲心萌 
而多不遂,是以阴阳交争,乍寒乍热,全类温疟,久则为劳。尝读《史记·仓公传》载∶ 
济北王侍人韩女,病腰背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病,治之不瘥。仓公曰∶此病得之欲 
男子不可得也。众曰∶何以知欲男子不可得?仓公曰∶诊其脉,肝脉弦出寸口,是以知之。 
盖男子以精为主,妇人以血为主,男子精盛以思室,妇人血盛以怀胎,夫肝摄血者也,是 
厥阴肝脉弦出寸口上鱼际,则阴盛可知。故知褚氏之言,信有谓矣。 
x〔大〕x师尼寡妇与室女出嫁愆期者,多因欲心萌而不遂,恹恹成病,乍寒乍热,久 
则为劳。又有经闭白淫,痰逆头风,膈气痞闷,面 瘦瘠等证,皆寡妇之病也。 
x〔薛〕x前证若肝脉弦出鱼际,用小柴胡加生地黄送下生地黄丸。久而血虚,佐以四 
物汤。若兼怒动肝火而寒热者,佐以加味逍遥散。若兼亏损肝经而寒热者,佐以八珍汤。 
若兼亏损元气而寒热者,佐以补中益气汤。若兼郁伤脾气而寒热者,佐以《济生》归脾汤。 
一妇人因夫经商久不归,发寒热,月经旬日方止,服降火凉血药,反潮热内热,自汗 
盗汗、月经频数。余曰∶热汗,气血虚也。经频,肝脾虚也。用归脾汤、六味丸而愈。尝 
治兼证既愈而寒热不衰,当仍用本证药。一妇人年三十有七,早孀居,两腿骨作痛,晡 
热体倦,月经不调,或发寒热,数年矣。一日颈项两侧结核,两胁胀痛,此系肝经郁火 
而成也。先用小柴胡汤合四物数剂,肝症顿愈。又用加味逍遥散加泽兰、乳香、没药,三 
十剂,血症渐痊。再用加味归脾汤,年余而安。一孀妇两腿作痛,或用除湿化痰等药, 
遍身作痛而无定处,此血症也。不信,乃服流气饮之类而殁。一放出宫人年四十余,臀 
腿内股作痛,晡热口干,月经不调,此系肝经血少不能养经络而然也。宜加味逍遥散加 
泽兰叶五十帖,诸症稍缓,又以归脾汤二百余剂而痊。一放出宫人,臀腿肿痛,内热 
晡热,恶寒体倦,咳嗽胸痞,月经过期而少,彼以为气毒流注,服清热理气之剂益甚,此 
肝经瘀血停留所致。盖肝经上贯鬲,布胁肋,循喉咙,下循 内 ,绕阴器,抵少腹。主 
治之法,但当补其所不胜,而制其所胜。补者脾也,制者肝也。经曰∶虚即补之,实则 
泻之。此定法也。彼不信,仍服前药,遂致不起。 
x〔本〕生地黄丸x 许学士治一尼患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悸,或时自汗。是 
时疫气大行,医见其寒热,作伤寒治之,用大小柴胡汤杂进,数日病急,召予诊之,三 
部无寒邪脉,但厥阴弦长而上鱼际,宜服抑阴等药,故制此方。 
生地黄(二两) 柴胡 秦艽 黄芩(各半两) 芍药(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 
丸,用乌梅汤吞下,日三服,不拘时。 

卷之二杂症门上
恶寒
属性:x〔大〕x妇人恶寒者,亦有阴阳二证。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发 
于阴也。发于阳者宜解表,脉必浮数。发于阴者宜温里,脉必沉细。又有汗后、利后恶 
寒,及背恶寒。以上疾证方治并载《百问》,不复繁引。仆尝治一妇人,但恶寒,别无他 
证,六脉平静,遂用败毒散而安。此药能去表中风邪故也。经云∶恶寒家慎不可过当覆 
衣被及近火气,寒热相搏,脉道沉伏,愈令病患寒不可遏,但去被撤火,兼以和表之药, 
自然不恶寒矣。妇人恶寒,尤不可近火,寒气入腹,血室结聚,针药所不能治矣。 
x〔薛〕x前证若怠惰嗜卧,洒淅恶寒,乃阳不能伸发,用升阳益胃汤。若劳伤形气而 
恶寒,乃无阳以护卫,用补中益气汤。若饮食伤脾胃而恶寒,乃元气虚损,用六君子汤。 
若加烦躁、妄言,或欲饮水,仍进前剂,但加姜、桂。若体倦烦渴,头痛自汗,用补中 
益气汤加五味、麦门。东垣云∶昼则发热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分也,夜则恶寒,是阴 
血自旺于阴分也。海藏云∶六月大热之气,反得大寒之证,当舍时从证,治以姜、桂之类。 
丹溪云∶久病恶寒,乃痰郁于脾,抑遏阳气,不得外泄,治当解郁。 

卷之二杂症门上
中风
属性:药隐云∶妇人中风,角弓反张,风痹,手足不随,偏枯口噤,口眼 斜,风眩头 
痛,血风,心神惊悸癫狂,骨节风,血风走注,瘙痒瘾疹,风痰诸证,虽各有方论,亦要先明 
其大体,察脉之虚实,辨证之冷热,相人强弱,入脏入腑,在络在经,首以方调治,未 
要猛速用药。今之治法,先宜顺气,然后治风,万不失一。盖有中风、中寒、中 、中 
痰、中气,皆能令人涎潮昏塞,所谓朱紫相凌,玉石不分,医者不可不详而究之。如中 
风,若作中气治之,十愈八九。中气若作中风治之,十无一生,所以疑惑之间,不问中 
风、中气,首以苏合香丸、五积散加麝煎。如中痰,则有参苏饮。如中寒,则有理中汤。如 
中,则有白虎汤。如的然是中风,有三生饮、木香煮散、排风、续命、风引、大小竹 
沥、大八风汤。辨其冷热虚实而投之,未有不安者也。然此疾积袭之久,非一日所能致, 
今人服药三五服,便责无效,其责医者亦速矣,正宜大剂久服,方有其效。孟子曰∶七 
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x〔大〕x夫中风者,虚风中于人也。风是四时八方之气,常以冬至之日,自坎而起。候 
其八方之风,从其乡来者,主长养万物。若不从其乡来者,名为虚风,贼害万物。人体 
虚者则中之,当时虽不即发,停在肌肤,后或重伤于风,前后重沓,因体虚则发。入脏 
腑俞,俞皆在背,中风多从俞入,随所中之俞而乃发病。妇人血气虚损,故令中风也。当 
察口眼开阖,以别重轻。涎沫有无,以明证治。如眼开口闭,手足不开,涎不作声者可 
治。如眼闭口开,声如鼾睡,遗尿不觉者死。按∶卒仆暴厥之证,不论男子妇人,是风 
是寒,是气是食,是痰是湿,但要分得闭与脱二证明白,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即是 
闭证,宜苏合香丸、三生饮之类开之。若口开手撒,即是脱证,宜用大剂黄 、人参煎 
浓汤灌之。虽曰在法不治,亦十救五六。若误服苏合香丸之类,即不可救矣。盖斩关夺 
门之药,原为闭证设。若施之脱证,是人既入井,而又下之石也。 
x〔薛〕x中风者,即《内经》所谓偏枯、风痱、风懿、风痹是也,而有中腑、 
中脏、中血脉之分焉。夫中腑者为在表,中脏者为在里,中血脉者为在中。在表者宜微 
汗,在里者宜微下,在中者宜调荣。中腑者多着四肢,如手足拘急不仁,恶风寒,此数 
者病浅皆易治,用加减续命汤之类。中脏者多滞九窍,如眼瞀者中于肝,舌不能言者中 
于心,唇缓便 
秘者中于脾,鼻塞者中于肺,耳聋者中于肾,此数者病深多难治。中血脉者,外无六经之 
证,内无便溺之阻,肢不能举,口不能言,用大秦艽汤主之,中腑者多兼中脏,如左关脉 
浮弦,面目青,左胁偏痛,筋脉拘急,目 ,头目眩,手足不收,坐踞不得,此中胆兼中 
肝也,用犀角散之类。如左寸脉浮洪,面舌赤,汗多恶风,心神颠倒,言语謇涩,舌强 
口干,忪悸恍惚,此中小肠兼中心也,用麻黄散之类。如右关脉浮缓或浮大,面唇黄,汗 
多恶风,口 语涩,身重怠惰嗜卧,肌肤不仁,皮肉 动,腹膨不食,此中胃兼中脾也, 
用防风散之类。如右寸脉浮涩而短,面色白,鼻流清涕,多喘,胸中冒闷短气,自汗声嘶, 
四肢痿弱,此中大肠兼中肺也,用五味子汤之类。如左尺脉浮滑,面目黧黑,腰脊痛引 
小腹,不能俯仰,两耳虚鸣,骨节疼痛,足痿善恐,此中膀胱兼中肾也,用独活散之类。 
此皆言真中风也,而有气血之分焉。盖气虚而中者,由元气虚而贼风袭之,则右手足不 
仁,用六君子汤加钓藤、姜汁、竹沥。血虚而中者,由阴血虚而贼风袭之,则左手足不 
仁,用四物汤加钓藤、竹沥。姜汁。气血俱虚而中者,则左右手足皆不仁也,用八珍汤 
加钓藤、姜汁、竹沥。其与中风相类者,则有中寒、中湿、中火、中气、食厥、劳伤、房 
劳等证。如中于寒者,谓冬月卒中寒气,昏冒口噤,肢挛恶寒,脉浮紧,用麻黄、桂枝、 
理中汤之类。中于暑者,谓夏月卒冒炎暑,昏冒痿厥,吐泻喘满,用十味香薷饮之类。中 
于湿者,丹溪所谓东南之人,多因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用清燥汤之类加竹沥、姜 
汁。中于火者,河间所谓非肝木之风内中,六淫之邪外侵,良由五志过极,火盛水衰,热 
气拂郁,昏冒而卒仆也,用六味丸、四君子、独参汤之类。内有恚怒伤肝,火动上炎者,用 
柴胡汤之类。中于气者,由七情过极,气厥昏冒,或牙关紧急,用苏合香丸之类,误作 
风治者死。食厥者,过于饮食,胃气自伤,不能运化,故昏冒也,用六君子加木香。劳伤 
者,过于劳役,耗损元气,脾胃虚衰,不任风寒,故昏冒也,用补中益气汤。房劳者,因 
肾虚精耗,气不归源,故昏冒也,用六味丸。此皆类中风者也。夫《内经》主于风,河间 
主于火,东垣主于气,丹溪主于湿,愚之斯论,僭补前人之阙也。若夫地之南北,人之 
虚实,固有不同,其男子女人大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