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王氏医桉绎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78-王氏医桉绎注- 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五两) 藿香 射干 连翘 蒲荷 白豆蔻(各四两) 上药晒燥。生研细末。(见火则药尽热 
。)每服三钱。开水调服日二次。或以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孟英自注云。此 
治 
湿温时疫之主方也。每岁仲夏温湿蒸腾。更加烈日之暑。烁石流金。人在气交之中。口鼻吸 
受其气。留而不去。乃成温热暑疫之病。则为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 
颐肿口渴。溺赤便秘。吐泻疟痢。淋浊疮疡等证。但看病患舌苔淡白。或浓腻。或干黄者。 
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而薄滋味。远酒色。尤为辟疫之主要。医家 
临证准此化裁。失之者鲜。(上参喻嘉言张石顽叶天士沉尧封诸家。) 
x附神犀丹x 
犀角尖(磨汁) 石菖蒲 黄芩(各六两) 直生地(冷水洗净,浸透,捣绞汁) 银花(各一斤 
,如有鲜者,捣汁用尤良) 金汁 连翘(各十两) 板蓝根(九两,无则以飞净青黛代之) 
香豉(八两) 元参(七两) 花粉 紫草(各四两) 各药生晒(切忌火炒。)研细。以犀角地 
黄汁金汁(即数十年陈粪清。)和捣为丸。(切勿加蜜。如难丸,可将香豉,煮烂。)每重三钱 
。凉开水化服。小儿用半丸。如无金汁。可加人中黄四两研入。孟英自注云∶温热暑疫诸病 
。邪不即解。耗液伤营。逆传内陷。痉厥昏狂。谵语发斑等证。但看病患舌色干光。或紫绛 
。或圆硬。或苔黑。皆以此丹救之。若初病即觉神情昏躁而舌赤口干者。是温暑径入营分。 
酷热之时。阴虚之体。及新产妇人患此最多。急须用此。多可挽回。切勿拘泥日数。误投别 
药以偾事也。兼治痘 毒重。夹带紫斑危证。暨痘 后余毒内炽。口糜咽腐。目赤神烦诸证 
。(上本叶氏参治验。) 
姚禄皆遇水复受酷热患感。顾某诊为湿邪。予桂枝葛根药三帖。病乃剧。赵某知其误治。连 
用清解。因见蓝斑。不肯接诊。孟英视之。脉细数而体瘦。平昔阴亏。热邪借风药而披猖。 
营液得温燥而干涸。斑色渐退。而昏狂遗溺。大渴不已。仍予前方。调紫雪数剂。热退神清 
而言出无伦。犹如梦呓。或虑共成癫。孟英曰∶痰留包络也。予犀角菖蒲元参鳖甲花粉竹茹 
黄连生地木通甘草为方。调以真珠牛黄。始得渐安。改授存阴调理而愈。(姚禄皆前方。生 
石膏先煎一两二钱。鲜芦根二两。整荸荠二两。淡海 先煎二两。石斛先煎一两。酒炒知母 
三钱。酒炒川连一钱。石菖蒲次入二钱。痰留包络方。镑犀角先煎四钱。石 
菖蒲次入二钱。元参片泡冲去渣一两。血鳖甲杵先煨六钟二两。南花粉四钱。姜竹茹三钱。 
酒炒川连一钱。大生地泡冲去渣八钱。细木通一钱。生粉草三钱。元参鳖甲生地甘草。针治 
温散误药。) 
陈蕴泉陡患昏谵。乞诊孟英。脉甚滑数。苔色腻黄。乃平素多痰。兼吸暑热。予清解药一剂 
。化而为疟。脉亦较平。或谓体弱不宜凉药。须用人参。孟英坚持不可。盖暑脉颇类乎虚。 
而痰阻于肺。呼吸不调。又与气虚短促者相似。平昔虽虚。有病必先去病。况热能伤气。清 
暑热即所以顾元虚也。遂连投白虎加减而愈。(白虎加减方。生石膏先煎八钱。姜炒知 
母三钱。南花粉四钱。姜竹茹三钱。姜牛子研丝瓜络各三钱。炒枳实一钱半。石 
菖蒲次入二钱。西滑石包先四钱。) 
高若舟庶母患脱肛。孟英脉之。弦而滑。溲涩苔黄。虽属高年。非虚证也。清其湿热而痊。 
(酒炒西茵陈一钱半。酒炒枯芩一钱半。酒炒川连八分。石菖蒲次入二钱。冬瓜皮四钱。晚 
蚕砂五钱。生冬瓜子四钱。西滑石先五钱。细木通一钱。川贝杵五钱。) 
孟英治乍浦人滞下证。昼夜百余行。不饥不渴。而欲呕腹痛。上及于心胸。脉颇平和。是寒 
湿也。与时行暑湿痢大相径庭。投姜桂萸朴之剂。数服霍然。(炒干姜四钱。肉桂心二钱。 
生 
吴萸次入一钱半。制浓朴三钱。制半夏四钱。炒陈皮一钱半。省头草三钱。煨姜三钱。鲜薤 
白打三钱。鲜葱白三钱。陈木瓜三钱。) 
赵子善患疟。畏冷不饥。孟英诊之。脉滑数。苔黄溲赤。脘闷善呕。投竹叶石膏汤加减。以 
清伏暑而痊。(鲜竹叶二钱。生石膏先煎一两二钱。姜炒知母四钱。石菖蒲次入二钱。制半 
夏二钱。西滑石五钱。细木通一钱。陈胆星炖和服八分。枯荷梗三钱。姜枇叶刷包三钱。石 
斛先煎一两。) 
王一峰子患疟。多服姜枣温散之药。因致壮热耳聋。谵语遗屎。不寐昏狂。见人欲咬。顾某 
从伏暑治亦不效。延至初冬。求诊孟英。按脉皆滑。即以顾疏犀角等药内加菖蒲胆星竹沥珍 
珠牛黄为剂。吞白金丸。一服即减。旬日霍然。继其母发热善呕。频吐粘沫。头痛如劈。口 
苦耳聋。神识昏瞀。脉弦而数。乃伏暑挟内风鸱张。予犀角元参竹茹花粉知翘苓斛栀菊雪羹 
等药。七日而瘳。(王子方。镑犀角先煎四钱。姜竹茹三钱。姜竹沥两大酒杯冲。生冬瓜子 
四钱。川贝杵八钱。南花粉五钱。天竹黄三钱。石菖蒲次入二钱。陈胆星炖和服一钱。舌 
药送珠粉一分。牛黄三厘。王一峰母方。镑犀角先煎四钱。元参片泡冲去渣一两。姜竹茹三 
钱。南花粉四钱。酒炒知母四钱。连翘壳三钱。云苓三钱。石斛先煎一两。荸荠一两。淡海 
先煎二两。) 
王子能妻久患吐血。医不能愈。孟英视之。脉弦滑而搏指。右手较甚。渴喜冷冻饮料。米谷碍于 
下咽。小溲如沸。夜不成眠。久服滋阴。毫无寸效。孟英以苇茎汤合雪羹加石膏知母花粉枇 
杷叶竹茹旋复滑石梨汁大剂投三十剂而痊。(脉弦滑而搏指六句。全系痰热窒肺。久服滋阴 
。是肺病治肾。宜乎不效。鲜芦根二两。生冬瓜子八钱。整荸荠二两。淡海 先煎一两。生 
石膏先煎一两六钱。浓酒炒知母四钱。姜花粉五钱。姜枇叶三钱。姜竹茹三钱。旋复包先三 
钱。西滑石包先四钱。生梨一两绞汁冲。) 
余朗斋母秋间患伏暑。孟英已为治愈。失于调理。复患气冲自汗。肢冷少餐。攻补不投。仍 
邀孟英治之。予填补冲任。清涤伏痰法。合甘麦大枣以补血而愈。(此病系余暑乘肝虚痰实 
。煽动肝阳。羚次尖先煎八钟四钱。石菖蒲研制半夏同次入各一钱。大生地泡煎去渣八钱。 
济银花一两五钱。石斛一两先煎。楝核杵先三钱。酒炒知母三钱。川贝杵一两。梨汁磨枳实 
六分和服。俟痰浊全蠲。去羚菖枳实加生粉草三钱。北小麦四钱。箱归身二钱。孟英用方义 
不泥方药。大枣温腻非宜。) 
高瑞生弟疟久不痊。形消不食。医谓虚也。投补药而更增自汗。孟英诊之。脉弦滑。脘下聚 
气。投小陷胸加竹茹旋枳以开痰结。渐能纳谷。继以清养。病去肌充。(姜川连二钱。姜蒌 
仁三钱。制半夏研次入二钱。姜竹茹三钱。旋复包先一钱半。炒枳实一钱半。清养方。川贝 
杵四钱。旋复包先一钱半。南花粉三钱。生粉草一钱。北沙参四钱。苦杏仁二钱。石斛先煎 
五钱。炒枳实一钱。) 
李贵患感数日。忽然昏厥。孟英见其面色灰黯。戴眼口开。按其脉尚不绝。予菖蒲胆星竹茹 
旋复等为剂。和入童溺。调以牛黄至宝丹灌之。覆杯而起。(石菖蒲次入二钱。陈胆星炖和 
一钱。姜竹茹三钱。旋复包先三钱。天竹黄三钱。姜炒川连一钱。净橘络五分。冲入煎去头 
尾童便一酒杯。研调西牛黄二厘。至宝丹五分。此病系痰中。先用苦辛香以开其痰。) 
吴酝香自仲春感冒而起。迨夏徂秋。痰多气逆。肌肉消瘦。延至初冬。诸证蜂起。耳鸣腰痛 
。卧即火升。梦必干戈。凛寒善怒。多医咸主补虚。迄无小效。孟英诊脉弦细。而左寸与右 
尺甚数。右寸关急搏不调。且病者颈垂不仰。气促难言。舌黯无苔。面黧不渴。孟英曰∶病 
虽起于劳伤挟感。而延已经年。然溯其所自。平昔善饮。三十年来期在必醉。非仅外来之客 
邪失于清解。殆由内伏之积热久锢深沉。温补杂投。互相煽动。营津受烁。肉削痰多。升降 
愆常。火浮足冷。病机错杂。求愈殊难。姑且按经设法。以石膏知母花粉黄芩等清肺涤痰。 
青 
蒿鳖甲栀子金铃等柔肝泄热。元参女贞天冬黄柏等壮水制火。竹茹旋复杷叶橘红等宣中降气 
。出入为方。间佐龙荟丸直泻胆经之酒毒。紫雪丹搜逐隧络之留邪。服三剂而舌布黄苔。蕴 
热渐泄。服六剂而嗽病减知饥。渴喜热饮。伏痰渐化。十剂后凛寒始罢。足亦渐温。肺气已 
得下降。继而梦清夜寐。方中参以西洋参生地麦冬充其液。银花绿豆雪羹化其积。肌肉渐丰 
。面黑亦退。(左寸与右尺甚数。为心肾阴亏火炽。右寸关急搏不调。为肺胃热炽煽痰逆升 
。颈垂不仰四句。皆温补煽助痰热。窒遏气机之象。治法必须先清肺胃。生石膏先煎八钱。 
酒炒知母四钱。姜花粉四钱。姜栀皮三钱。姜竹茹三钱。旋复包先三钱。姜枇叶刷包三钱。 
赖氏橘红次入一钱。药送紫雪丹一分。三帖后去知母。加酒炒枯芩一钱半。酒炒楝核杵先三 
钱。鲜青蒿次入一钱半。药并送当归龙荟丸二钱。又三帖后去紫雪石膏茹枇花粉栀皮黄芩 
及龙荟丸。加酒炒黄柏一钱半。整荸荠二两。淡海 先煎一两。血鳖甲杵先煎八钟一两。女 
贞杵五钱。元参片八钱。明天冬切六钱。二味泡煎去渣。六帖后去荸荠海 。加西洋参三钱 
。大生地八钱。花麦冬四钱二味同泡煎。绿豆一两。济银花八钱。) 
杨素园精医。妻多病自治不痊。孟英据信述病状拟方立案云。细阅病原。证延二十余年。始 
因啖杏。生冷伤乎胃阳。肝木乘虚。遂患胁痛挛掣。身躯素浓。湿盛为痰。温药相投。与湿 
似合。与痰大悖。驯致积温成热。反助风阳。消烁胃津。渐形瘦削。而痰饮者本水谷之悍气 
。肝升太过。胃降无权。另辟窠囊。据为山险。初则气滞以停饮。继则饮蟠而气阻。气既阻 
痹。血亦愆其行度。积以为瘀。前此神术丸控涎丹之涤饮。丹参饮桃核承气之逐血。治皆近 
似。迨延久元虚。即其气滞而实者。亦将转为散漫而无把握矣。是以气升火浮。颧红面肿。 
气降火息。黄瘦日增。苟情志不怡。病必陡发。以肝为刚脏。在志为怒。血不濡养。性愈 
张。胃土属阳。宜通宜降。通则不痛。六腑以通为用。更衣得畅。体觉宽舒。是其征也。体 
虽虚。病则实。虚则虚于胃之液。实则实于肝之阳。中虚原欲纳食。而肝逆蛔扰欲呕。吐 
出之 
水。已见黑色。胃底浊阴。风鼓波澜。翻空向上。势难再攻。脉至两关。中取似形鼓指。重 
按杳然。讵为细故。际此春令。正鸢飞鱼跃之时。仰屋图维。参彻土绸缪之议。立方如下。 
沙参(八钱) 鲜竹茹(四钱) 川椒红(二分) 乌梅肉炭(六分) 茯苓(三钱) 旋复(三钱) 
金铃肉(二钱) 柿蒂(十个) 仙半夏(一钱) 淡肉苁蓉(一钱五分) 吴萸汤炒黄连(四分) 
冬虫夏草(一钱五分) 另用炙龟板藕各四两。漂淡陈海 二两。凫茈一两。赭石四钱。先煮 
清汤代水煎药。(病情。简言之为温补助肝贼胃。茯苓半夏微顾胃阳。龟板藕雪羹滋助胃液 
。柔戢肝阳。梅楝连酸苦泄肝。柿蒂沙参甘凉益胃。竹茹旋复涤痰降气。苁蓉益阳配阴。 
赭石重药轻用 
。川椒反佐。微剂苦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