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03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明極勇精進障。二明極下劣精進障。三明貪著定味障。四明心懷恐怖障。五明種種想障。六明不如正理執取相好障。七明不應思處思擇諸法障。三結顯過。二明能治分二。一列數。二明作用。四明三想對治多有所作勝利分二。一明正義分三。一明具欲。二明不染著。三明滅所治法。二總結。七明十種所治能治是第三修習瑜伽八明無過無增義。
    廣解中第六明世間一切種清淨分七。一總問。二略答。三列名。四解釋分三。一明得三摩地所治能治等法分八。一總標障過。二徵問。三列釋分二。一明二十所治法分二十如論。二總結顯過。四明攝得定障分三。一總標。二徵問。三答列分四。一明不善巧障攝相。二明無加行障攝相。三明顛倒加行障攝相。四明加行縵緩障攝相。與二十所治法四七一八隨次配釋。五明能治白法分二。一列數。二明作用六明分位。七明無明無過無增義分二。一明二十所治。二明二十能治。八依內法人明已善宣說等得定義。第二明求三摩地圓滿勝德分二。一總標。二解釋分三。一明加行勝德分十一。一明得欲加行德。二明見道根本定勝功德。三明於根本定勇猛精進德。四明見非得勝。五明見他所得勝。六明不隨諸相。七明不陵蔑於己。八明樂欲聽聞。九明殷勤請問。十明愛樂空閑。十一明如實觀察。二明總結。三明無過無增義。第三明三摩地自在觀察法分三。一總標分三。一見過。二立行。三顯思念。二列四處名。三解釋四處分四。一明第一觀形相等處分四。一明觀下劣形相分三。一觀捨俗形好。二自觀形色異人。三結。二明觀威儀分三。一明捨人間欲。二明命屬於他。三結。三明觀眾具四總結。二明第二修戒學處分四。一總標。二列名。三釋分五。一明不犯戒。二明不呵擯。三明不輕舉。四明自悔責。五明心無恚等。四總結。三明第三修諸善品處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五。一明不虛信施。二明修遠離行。三明不空過日夜。四明於諸行心得解脫。五明於無常等心得解脫。三總結。四明第四觀苦隨逐處分二。一略分二。一明行治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四。一明惡趣苦。二明內壞苦。三明愛壞苦。四明一切苦因隨逐。二明能治分二。一明正義。二結。二廣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七。一明圓滿諸沙門想分三。一見過。二正念。三加行。二明無間作。三明無貪恚相分二。一明無貪。二明無恚。四明具正念相。五明無增上慢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一無增上慢。二於衣無貪。三於食等無染。六明正了知分二。一標。二釋指文。七明於定得自在圓滿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五如論。三總結。第五明無過無增義。第六明總結。第七明誰之所有。
    廣解中第七明出世間一切種清淨分八。一總問。二略答。三徵問。四別名分五如論。五解釋。六總結。七明無過增。八明二清淨果總是第四得果之相。
    第五解釋分五。一明入拢B現觀分五。一總問。二略答分三。一明厭欲界分二。一立因。二顯見過。二明厭上二界分二。一立見德。二顯安住分二。一標。二釋。三明忻出世間分三。一標。二釋。三結。三廣解分二。一明厭惡相。二明心無退轉亦無憂懀А3跷姆炙摹R粯朔治迦缯摗6忉尫治濉R幻黛兑央s染相應心生厭患分三。一標。二釋分三。一明未眨標老搿6鲏櫞罂酉搿H魍捞幭搿HY。二明於已清淨不想應心生厭患分三。一標。二釋分三。一明不知無怖處想。二明未了三摩地想。三明不知道想。三結。三明於已雜染過患心生厭患分三。一標。二釋分三。一明苦因想。二明生死無暇處難可得想。三明與怨相隨想。三結。四明於已清淨過患心生厭患分三。一標。二釋分五。一明無止息想。二明於惡道未解脫想。三明未偃塞想。四明未離見趣想。五明未得邊際想。三結。五明於已清淨見難成辨心生厭患分三。一標。二釋分五。一明不自作想。二明互無作想。三明不成善事想。四明不唐捐想。五明無知等所覆死想。三結。三明五處想修二十功德分四。一依初二處明生厭患。二依第三四處明生怖畏。三依第五處遮止。四依前五處明六想分二。一依初二處立二想。二列餘分二。一依第三四處立二想。二依第五處立二想。四總結。第二明心無退轉亦無憂懀Х治濉R豢倶朔侄R粯恕6尅6鐔枴H忻治濉R涣⑼ㄟ_作意因。三立所依因。三立入境界門因。四立攝資糧因。五立方便因。四明非順次說義分二。一明正義。二立所以。五廣解五因分五。第一明通達作意因分二。一明正義分三。一明於心相作意分二。一立所治障。二顯能冶道。二明心無有問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明心一境性分二。一因。二果。二結。第二明所依因分三。一明得定圓滿自在分三。一立因分三如論。二顯果分三。一明入等持。二明住等持。三明出等持善巧。三結。二明得定未圓滿自在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一明止相善巧。二明舉相善巧。三明捨相善巧。三總結。第三明入境界門因分五。一總標。二徵問。三列名。四解釋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念出入息。二明修念住。五總結。第四明攝資糧因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四。一明捨非行處。二明恭敬有信。三明受教。四明具教。三明意趣。第五明攝受分方便因分三。一總標。二徵問。三別釋分二。一明前二方便因分二。一明於事善巧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明親近尊人分二。一標。二釋。二明第三方便因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三。一明加行作意。二明多起厭患。三明多極歡喜。三總結分二。一結因。二結果。
    第四總結分二。一標。二釋。第五明無過無增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依二十厭想明無過增。二依二十安住因相明無過增。
    第五解釋中第二明入拢B現觀已離諸障疑分七。一總問。二略答。三列名。四解釋。五攝二障。六總結。七無過增。第四解釋分二。
    一明行處障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七。一明數與眾會障。二明愛重飲食障。三明樂作業障。四明樂談話障。五明樂著睡眠障。六明樂雜染言論障。七明樂雜染障。三總結。二明住處障分四。一標。二明住義。三解釋分三。一總標。二列名分四。一立自執。二立不安。三立放逸。四立惡處。三解釋分四。一明自高舉障分二。一明正義。二結。二明不安住障分二。一正義。二結。三明放逸障分二。一明正義。二結。四明樂惡住處障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五。一明諠逸障。二明眾苦所樱稀H鞫嗖牢氛稀K拿鞑豢蓯蹣氛稀N迕鳠o善友障。四總結。第五明攝二障分三。一總標。二列名。三解釋分二。一明多諸定樂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二。一依得定未圓滿自在明修三法分三。一明止樂善巧。二明舉樂善巧。三明捨樂善巧。二依圓滿自在明修三法分三。一明入定樂。二明住樂。三明出定樂善巧。二明多諸思擇分三。一總問。二略答。三別釋分四。一明知善巧分二。一善。二不善法善巧。二明衰退善巧分二。一依善。二依不善明善巧。三明方便善巧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如論。四明修習善巧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如論。第六明總結分二。一立因。二顯果。第七明無過無增。
    第五解釋中第三明入拢B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分四。一總問。二廣答分四。一依證淨明生歡喜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三。一依佛明生歡喜。二依法明生歡喜。三依僧明生歡喜。二依自增上生及決定勝事明生歡喜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三。一依戒明生歡喜。二依法施明生歡喜。三依所證明生歡喜。三無嫉明生歡喜分三。一依他戒明生歡喜。二依他法施明生歡喜。三依他所證明生歡喜。四依知恩明生歡喜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四。一依遠離眾苦果明生歡喜。二依遠離苦因明生歡喜。三依引發眾樂果明生歡喜。四依引發樂因明生歡喜。第三總結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第四明無過無增。
    第五解釋中第四明修習如所得道分四。一總問。二略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解釋分二。一明四法分五。一明樂欲分二。一標。二釋。二明發勤精進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明心樂遠離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四明不生喜足分二。一標。二釋。五總結。第二明五法分六。一明最極歡喜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明喜悅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明輕安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四明安樂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五明修定圓滿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六總結。第四明無過無增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第五解釋中第五明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分二。一總問分三。一問淨道相。二問淨道果。三問淨道功德。二廣答分三。一答淨道果分六。一明三位隨眼分二。一標。二列釋。二明二種人分二。一標。二列釋。三明二種雜染分二。一標。二列釋。四修道時過失分二。一明增長隨眠過。二明能生諸苦過。五明能治。六總結。二答清淨道相分三。一標。二列釋。三結。三答淨道功德分七。一總標。二徵問。三別釋分十。一明離五支過。二明具足六支。三明不動四明具四依。五明除異安樂。六明捨尋思。七明捨追求。八明不味著。九明心善解脫。十慧善解脫。四明拢〖肮Φ铝x分二。一明拢 6@功德義。初文分四。一明住有相。二明善親近相。三明最為第一拢齽偻料唷K慕Y。五結。六明無過無增。七明無明無學功德分三。一總標。二列釋分五。一明厭背五欲德。二不續後有德。三任叨鴾绲隆K募B永斷德。五苦諦不轉德。三總結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第六總結分五如論。第七明無過無增。
    第八結二淨果總是第四得果之相。
    大門第三明修所成地總結之相分四。一結修處。二結因緣。三結修對治。四結得果。
    第十八明還滅門有四問答。第一問答依無明明還滅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滅因。二明滅果。第二問答依行明還滅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滅因。二明滅果。第三問答依識等明還滅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依識答還滅分二。一明因。二明果。二例餘分四。一依識名色例六處等三法。二依無明行例餘愛等四法。三依行識例有生二法。四依識名色等例生老死。第四問答依愛明還滅分二。一問。二答。
    第十九明所顯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略答。二別釋分二。一明一分所顯。二明全分所顯。
    第二十明不知緣起過門有一問答分三。一問。二略答。三別釋。
    第二十一明了知緣起勝利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十二明實物非實物門有四問答。第一問答依實物。第二問答依非實物。第三問答依一性。第四問答依多性。
    第二十三明所知障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十四明成苦門有三問答。初依能成分二。一問。二答。次依堅性分二。一問。二答。後依苦性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十五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分三。一問唯因。二問唯果。三問因果雜事。二答分三一。答唯因事。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