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0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册)- 第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滤渚诱常狄蛱剖暇删印5苯裉幼坊兀甑戮闶ⅲ菹绿捌浔ξ欢缸由疃鳎问パ找约萍易诿恚乌久在舜蟮壑辏砍家晕煨娜耸拢构槔罴摇1菹滤浒蔡煳唬獠恢锛蚍矗髀厍恪3己蜗б怀话餐虺酥眨 笠嗖恢铩!雹荨疤笥侄嘌∶郎倌晡铄罚ǜ┠诠┓睿也广谥炀丛蜈稍唬骸菹履诔栌校ㄕ牛┮字ⅲㄕ牛┎谧阋印3嘉庞壹嗝盼莱な泛钕榈龋髯悦届牛舐怀埽笪铄纺诠┓睿蘩裎抟牵缬诔3贾霸谮哨海桓也蛔唷!罄椭唬骸乔渲毖裕薏恢恕4筒拾俣巍!雹蕹ぐ捕晔辉拢凹嗖煊肺壕干鲜瑁晕菹录戎纯〕贾椋σ约ǎ蛳旮部〕嫉人拼笥炱渫骼摹L竽嗣嗖煊匪诊F按覆俊臣旧狱,由是雪免者甚众。”①长寿元年(692)一月,“太后引见存抚使所举人,无问贤愚,悉加擢用,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次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试官自此始。时人为之语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欋推侍御史,碗脱尚书郎。’有举人沈全交续之曰:‘糊心存抚使,眯目圣神皇。’②为御史纪先知所擒,劾其诽谤朝政,请杖之朝堂,然后付法。太后笑曰:‘但使卿等不滥,何恤人言!宜释其罪。’先知大惭。”③从以上事例中,可见武则天的勇于纳谏,善于纳谏,比起唐太宗并不逊色。虽然有人在谏诤中直言不讳,触犯她的隐私,或是劝她退位,或是涉及她的私生活,甚至有人背后议论她的缺点;但她能大度包容,并不降罪,有的还受到奖赏,比如在谏诤中涉及她个人私生活的朱敬则就得到赏赐,后来被提拔到宰相地位。同时她对在镇压反对势力的过程中放纵酷吏滥杀无辜等缺点并不完全回护,平反了不少的冤假错案。在她统治时期,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因之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下情得以上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注意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① ②③《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久视元年、长安元年。
  ④ 高宗时追尊唐高祖为神尧皇帝,唐太宗为文武圣皇帝。
  ⑤ 《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二年。
  ⑥ 《资治通鉴》卷二○六,则天后久视元年。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二年。
  ② 圣神皇指武则天。
  ③ 《资治通鉴》卷二○五,则天后长寿元年。
  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④,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如宰相李迥秀“颇受贿赂,监察御史马怀素弹奏之,迥秀贬庐州刺史”①;又如宰相苏味道“谒归葬其父,制州县供葬事。味道因之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监察御史萧至忠劾奏之,左迁坊州刺史”②。武则天所亲信的酷吏来俊臣“纳贾人金,为御史纪履忠所劾,下狱当死。后忠其上变,得不诛,免为民”③。另一亲信酷吏索元礼“以苛猛,复受赇,后厌众望,收下吏,。。死狱中”④。反之,对于贤才则破格拔擢。武则天对于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是非常器重的,对于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士是非常赏识的,一一加以重用。例如:“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有疑事不能决,病之,问侍吏曰:‘此有佳客,可与议事者乎?’吏言前平乡尉猗氏张嘉贞有异才,循宪召见,询以事;嘉贞为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因请为奏,皆意所未及。循宪还,见太后,太后善其奏。循宪具言嘉贞所为,且请以己官授之。太后曰:‘朕宁无一官自进贤耶?’因召嘉贞,入见内殿,与语,大悦,拜为监察御史;擢循宪司勋郎中,赏其得人也。”⑤张嘉贞后为玄宗朝有名宰相。
  “天官侍郎安平崔玄,性介直,未尝请谒,执政恶之,改文昌左丞。月余,太后谓玄■曰:‘自卿改官以来,闻令史设斋自庆,此欲为奸贪耳;今还卿旧任。’乃复拜天官侍郎。”⑥武后晚年,崔玄■被擢升为宰相。
  “时,契丹入寇,军书填委,夏官郎中硖石姚元崇剖析如流,皆有条理,太后奇之,擢为夏官侍郎。”①姚元崇后为玄宗朝有名宰相。
  “太后命宰相各举堪为员外郎者,韦嗣立荐广武(今甘肃永登东南)令岑羲曰:‘但恨其伯父长倩为累。’②太后曰:‘苟或有才,此何所累!’遂拜天官员外郎。”③岑羲在睿宗时官至宰相。
  由于武则天能够注意整顿吏治,赏罚严明,赏其当赏,罚所当罚,明察善断,有知人之明,因而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④第四,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
  唐朝初年,汉魏以来兴起的士族门阀制度逐渐由盛而衰。以王、谢为首的东晋南朝门阀士族已经销声匿迹,只有以北方的崔、卢、李、郑为首的山东士族,以北周时代八柱国家为首的关陇士族,还保有一定的势力和社会地④ 《资治通鉴》卷二○七。
  ① ②《资治通鉴》卷二○七。
  ③ 《新唐书》卷二○九《来俊臣传》。
  ④ 《新唐书》卷二○九《索元礼传》。
  ⑤ 《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二年。
  ⑥ 《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元年。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五,则天后万岁通天元年。
  ② 岑长倩,武周时宰相,酷吏诬其谋反,被诛杀。
  ③ 《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四年。
  ④ 《资治通鉴》卷二○五,则天后长寿元年。
  位。由于隋、唐皇室出自关陇集团,关陇士族依然保持较多的特权和较高的官位。唐太宗修《氏族志》,根据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新形势,以官位品秩尊卑定门第高低,主要是打击山东士族,把出身庶族而品秩较高的功臣升为高级士族。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就是如此,唐高宗在立武则天为皇后的诏令中就强调“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⑤。然而这些由皇朝钦赐的新士族却得不到旧士族的承认。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些新士族还是门第卑贱的庶族。当唐高宗决定废黜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时,顾命大臣关陇士族代表人物长孙无忌同山东士族官僚褚遂良极力反对。主要理由之一是王皇后出自“名家”,“必欲易皇后,伏请妙选天下令族,何必武氏?”①徐敬业的起兵檄文中也有所谓:“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②就是沿袭这种说法。武后对这些旧门阀士族十分痛恨,册立不久,立即诛杀贬逐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等。高宗死后,武后废黜其子中宗为庐陵王,宠信武氏诸王,引起“唐宗室人人自危,众心愤惋”③。光宅元年(684),徐敬业等起兵扬州,以“匡复庐陵王”为辞攻下扬州各州郡。
  镇压了徐敬业的反对势力之后,武则天就继续把打击方向直指唐室诸王。“疑天下人多图己,又自以久专国事,且内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诛杀以威之”。④垂拱四年(688),唐宗室诸王听说太后图谋杀尽诸王,密谋起兵,约定同时发动,不料事机泄漏,越王李贞在豫州、琅邪王李冲在博州提前起兵,其他诸王因未响应,不久就失败了。武则天任用酷吏索元礼、来俊臣、周兴等用密告、罗织方式对反对势力大肆镇压,“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⑤。从此,显要地位的关陇士族受到沉重打击而失势了。
  武则天同时还通过各种途径扶植庶族地主官僚,从庶族地主中搜罗更多的人才,扩大其统治基础。一是由朝廷派遣存抚使到全国各地搜罗人才,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考试,这就是制举、策问,如《大唐新语》所载:“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雄阳城南门,亲自临试。”①成绩优异者,不拘资格,破格录用,任以要职。二是下令“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②,准许官吏、百姓自己推荐自己,以免荐举有所遗漏。三是进一步发展以乡贡(贡举)即由州县保举为主的科举制度,不仅科目增多了,录取人数也大为增加,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起贞观年间增加一倍以上③;而且还首创殿试制度,如天授元年(690)二月,“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④;另外,长安二年(702),还“初设武举”,⑤ 《资治通鉴》卷二○○,高宗永徽六年。
  ① 《资治通鉴》卷一九九,高宗永徽六年。
  ② ③《资治通鉴》卷二○三,则天后光宅元年。
  ④ 《资治通鉴》卷二○三,则天后垂拱二年。
  ⑤ 《资治通鉴》卷二○五,则天后长寿元年。
  ① 《大唐新语》卷八《文学》。
  ②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③ 据徐松《登科记考》:贞观二十三年中录取进士为二百零五人,武则天执政的五十余年共录取进士一千余人。
  ④ 《资治通鉴》卷二○四,则天后天授元年。
  扩大了选官范围。武则天选官范围广泛,不免有滥竽充数;但确实选拔了不少贤才,如《新唐书》卷七六《则天皇后传》所说:“太后不惜爵位,以笼络四方豪杰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材真贤。”这些贤才不仅是当时加强武则天统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还是后来辅佐玄宗“开元之治”的名臣贤相。陆贽说:“(太后)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旋黜,才能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助。”⑤此外,武则天在同高宗共同执政时还下诏修订《氏族志》,更名为《姓氏录》,更加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进一步打击了旧门阀士族,提高了庶族官僚的地位,因而中唐以后出现“冠冕皂隶,混为一谈”①的情况;特别是自安史之乱以来,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士卒因军功得授五品官以上官秩,上升为士族,于是从前士庶之间严格界限便逐渐消失,凡是姓郑的都自称荥阳郑氏,姓李的都自称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无从辨别其为旧士族还是新士族了。
  第五,注意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维护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
  武则天在贞观年间国势强盛的基础上,能够继续推行前朝促进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发展的政策。如采纳陈子昂的建议,在河西地区的各州县以及西域地区大兴屯田,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巩固;并派遣裴行俭、王孝杰等率兵打退了吐蕃贵族对河西地区和西域地区的侵扰,恢复了安西四镇(于阗、龟兹、焉耆、疏勒),使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无阻,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还打退突厥余部和契丹贵族对北方地区的侵扰,保障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东北边境的安定,使统一的多民族封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