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本草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3-本草纲目- 第1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内容:(《唐本草》) 
【释名】辟蛇雷(《唐本》)。时珍曰∶此物辟蛇虺有威,故以雷名之。 
【集解】恭曰∶辟虺雷状如粗块苍术,节中有眼。时珍曰∶今川中峨嵋、鹤鸣诸山皆有 
之。根状如苍术,大者若拳。彼人以充方物,苗状当俟访问。 
x根x 
【气味】苦,大寒,无毒。 
【主治】解百毒,消痰,祛大热,疗头痛,辟瘟疫(《唐本》)。治咽喉痛,痹解蛇虺毒 
(时 

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
锦地罗
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锦地罗出广西庆远山岩间,镇安、归顺、柳州皆有之。根似萆 及栝 
蒌根状。彼人颇重之,以充方物。 
x根x 
【气味】微苦,平,无毒。 
【主治】山岚瘴毒疮毒,并中诸毒。以根研生酒服一钱匕,即解(时珍)。 

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
紫金牛
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福州。叶如茶叶,上绿下紫。结实圆,红色如丹朱。根微紫色,八月 
采根,去心曝干,颇似巴戟。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时疾膈气,去风痰(苏颂)。解毒破血(时珍)。 

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
拳参
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淄州田野,叶如羊蹄,根似海虾,黑色,土人五月采之。 
【气味】缺。 
【主治】为末,淋渫肿气(苏颂)。 

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
铁线草
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饶州,三月采根阴干。时珍曰∶今俗呼 蓄为铁线草,盖同名耳。 
【气味】微苦,平,无毒。 
【主治】疗风消肿毒,有效(苏颂)。 
【附方】新一。男女诸风,产后风尤妙。铁线草根五钱,五加皮一两,防风二钱。为末。 
以乌骨鸡一斤重者,水内淹死,去毛肠,砍作肉松,入药剁匀,下麻油些少,炒黄色,随人 
量入酒煮熟。先以排风藤煎浓汤,沐浴头身,乃饮酒食鸡,发出粘汗即愈。如不沐浴,必发 
出风丹,乃愈。(滑伯仁《撄宁心要》) 

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
金丝草
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金丝草出庆阳山谷,苗状当俟访问。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吐血咳血,衄血下血,血崩瘴气,解诸药毒,疗痈疽疔肿恶疮,凉血散热 
(时珍)。 
【附方】新四。 
妇人血崩∶金丝草、海柏枝、砂仁、花椒、蚕退纸、旧锦灰,等分,为末,煮酒空心服。 
陈光述传。(《谈野翁方》)痈疽疔肿,一切恶疮。金丝草、忍冬藤、五叶藤、天荞麦等分。 
煎汤温洗。黑色者,加醋。又铁箍散∶用金丝草灰二两(醋拌晒干),贝母五两(去心),白 
芷二两,为末,以凉水调贴疮上,香油亦可。或加龙骨少许。天蛇头毒落苏(即金丝草)、 
金银花藤、五叶紫葛、天荞 
麦,等分。切碎,用绝好醋浓煎,先熏后洗。(《救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内容:x芳草类五十六种x 

草部卷十四草之三
当归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干归(《本经》)、山蕲(《尔雅》)、白蕲(《尔雅》)、文无(《纲目》)。颂曰∶ 
按 
而粗大。许慎《说文》云∶生山中者,名薜,一名山蕲。然则当归,芹类也。在平地者名芹 
,生山中粗大者,名当归也。宗 曰∶今川蜀皆以畦种,尤肥好多脂,不以平地、山中为等 
差也。时珍曰∶当归本非芹类,特以花叶似芹,故得芹名。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 
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正与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之旨相 
同。崔豹《古今注》云∶古人相赠以芍药,相招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芍药一名将离故也 
。承曰∶当归治妊妇产后恶血上冲,仓猝取效。气血昏乱者,服之即定。能使气血各有所归 
,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 
【集解】《别录》曰∶当归生陇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弘景曰∶今陇西四阳 
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历阳所出者,色白而 
气味薄,不相似,呼为草当归,缺少时亦用之。恭曰∶今出当州、宕州、翼州、松州,以宕 
州者最胜。有二种∶一种似大叶芎 者,名马尾当归,今人多用;一种似细叶芎 者,名蚕 
头当归,即陶称历阳者,不堪用,茎叶并卑下于芎 。颂曰∶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 
滁州皆有之,以蜀中者为胜。春生苗,绿叶有三瓣。七八月开花似莳萝,浅紫色。根黑黄色, 
以肉浓而不枯者为胜。时珍曰∶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以秦归头圆尾多 
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头大尾粗色白坚枯者,为搀头归,止宜入发散药尔。 
韩言∶川产者力刚而善攻,秦产者力柔而善补,是矣。 
x根x 
【修治】 曰∶凡用去芦头,以酒浸一宿入药。止血破血,头尾效各不同。若要破血, 
即使头一节硬实处。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尾。若一并用,服食无效,不如不使,惟单使妙也 
。元素曰∶头,止血;尾,破血;身,和血;全用,即一破一止也。先以水洗净土。治上, 
酒浸;治外,酒洗过,或火干、晒干入药。 
杲曰∶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 
时珍曰∶雷、张二氏所说头尾功效各异。凡物之根,身半以上,气脉上行,法乎天;身 
半以下,气脉下行,法乎地。人身法象天地,则,治上当用头,治中当用身,治下当用尾, 
通治则全用,乃一定之理也。当以张氏之说为优。凡晒干乘热纸封瓮收之,不蛀。 
【气味】甘,温,无毒。《别录》曰∶辛,大温。普曰∶神农、黄帝、桐君、扁鹊∶甘, 
无毒;岐伯、雷公∶辛,无毒;李当之∶小温。杲曰∶甘、辛,温,无毒。气浓味薄,可升 
可降,阳中微阴,入手少阴、足太阴、厥阴经血分。之才曰∶恶 茹、湿面,畏菖蒲、海藻、 
牡蒙、生姜,制雄黄。 
【主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汁饮之 
(《本经》)。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 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 
肉(《别录》)。止呕逆,虚劳寒热,下痢腹痛齿痛,女人沥血腰痛,崩中,补诸不足(甄权)。 
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症癖,肠胃冷(大明)。治头痛,心腹 
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时珍)。主痿癖嗜卧,足下热而痛。 
冲脉为病,气逆里急。带脉为病,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好古)。 
【发明】权曰∶患人虚冷者,加而用之。承曰∶世俗多谓惟能治血,而《金匮》、《外台》 
、《千金》诸方皆为大补不足、决取立效之药。古方用治妇人产后恶血上冲,取效无急于此 
。凡气血昏乱者,服之即定。可以补虚,备产后要药也。宗 曰∶《药性论》补女子诸不足 
一说,尽当归之用矣。成无己曰∶脉者血之府,诸血皆属心。凡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故 
张仲景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用当归之苦温以助心血。元素曰∶其用有三∶一,心经 
本药;二,和血;三,治诸病夜甚。凡血受病,必须用之。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之甘温能 
和血,辛温能散内寒,苦温能助心散寒,使气血各有所归。 
好古曰∶入手少阴,以其心生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 
也。头,能破血;身,能养血,尾能行血。全用,同人参、黄 ,则补气而生血;同牵牛、 
大 
治头痛,诸痛皆属木,故以血药主之。 
机曰∶治头痛,酒煮服清,取其浮而上也。治心痛,酒调末服,取其浊而半沉半浮也。 
治小便出血,用酒煎服,取其沉入下极也。自有高低之分如此。王海藏言当归血药,如何治 
胸中咳逆上气?按∶当归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也。况咳逆上气,有阴虚阳无所附者,故用 
血药补阴,则血和而气降矣。 
韩 曰∶当归主血分之病。川产力刚可攻,秦产力柔宜补。凡用,本病宜酒制,有痰以 
姜制,导血归源之理。血虚以人参、石脂为佐,血热以生地黄、条芩为佐,不绝生化之源。 
血积配以大黄。要之,血药不容舍当归。故古方四物汤以为君,芍药为臣,地黄为佐,芎 
为使也。 
【附方】旧八,新一十九。血虚发热∶当归补血汤∶治肌热燥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 
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力,此血虚之候也。得于饥困劳役,证象白虎,但脉不 
长实为异耳。若误服白虎汤即死,宜此主之。当归身(酒洗)二钱,绵黄 (蜜炙)一两。 
作一服。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温服,日再服。(东垣《兰室秘藏》)失血眩运∶凡伤胎去血, 
产后去血,崩中去血,金疮去血,拔牙去血,一切去血过多,心烦眩运,闷绝不省人事。当 
归二两,芎 一两。每用五钱,水七分,酒三分,煎七分,热服,日再。(《妇人良方》) 
衄血不止∶当归(焙)研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圣济录》) 
小便出血∶当归四两(锉),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肘后》) 
头痛欲裂∶当归二两,酒一升,煎取六合,饮之,日再服。(《外台秘要》方) 
内虚目暗∶补气养血。用当归(生晒)六两,附子(火炮)一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温酒下,名六一丸。(《圣济总录》)心下痛刺∶当归为末,酒服方寸匕。(《必 
效方》)手臂疼痛∶当归三两(切),酒浸三日,温饮之。饮尽,别以三两再浸,以瘥为度。 
(《事林广记》)温疟不止∶当归一两。水煎饮,日一服。(《圣济总录》)久痢不止∶当归二 
两, 
( 
妇人百病,诸虚不足者。当归四两,地黄二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食前,米饮下十五丸 
。(《太医支法存方》)月经逆行,从口鼻出。先以京墨磨汁服,止之。次用当归尾、红花各 
三钱。水一钟半,煎八分,温服,其经即通。(《简便方》)室女经闭∶当归尾、没药各一钱。 
为末,红花浸酒,面北饮之,一日一服。(《普济方》)妇人血气,脐下气胀,月经不利,血 
气上攻欲呕,不得睡。当归四钱,干漆(烧存性)二钱,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 
温酒下。(《永类方》)堕胎下血不止。当归(焙)一两,葱白一握。每服五钱,酒一盏半, 
煎八分,温服。(《圣济总录》)妊娠胎动,神妙。佛手散∶治妇人妊娠伤动,或子死腹中, 
血下疼痛,口噤欲死。服此探之,不损则痛止,已损便立下,此乃徐王神验方也。当归二两, 
芎一两。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令泣泣欲干,投酒一盏,再煎一沸,温服,或灌 
之。如人行五里,再服。不过三、五服,便效。(张文仲《备急方》)产难胎死,横生倒生。 
用当归三两,芎 一两。为末,先以大黑豆炒焦,入流水一盏,童便一盏,煎至一盏,分为 
二服。未效再服。(《妇人良方》)倒产子死不出。当归末,酒服方寸匕。(《子母秘录》)产 
后血胀,腹痛引胁。当归二钱,干姜(炮)五分。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