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伤寒恒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20-伤寒恒论-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十九、小結胸(症)〔病〕,〔正〕在心下,(若)按之則痛,茫』撸ㄐ≌撸┬∠菪販髦T138

鄭論:既名結胸,何分大小,要知有熱結於胸者,有寒結於胸者,有痰結於胸者,有食結於胸者,總要分辨的確,庶無差錯。若小陷胸湯,與熱結者宜,而非寒、痰、食所宜,即以原文茫』摚≈黠L,而滑主痰,宜是內痰,若小陷胸湯,則未必妥切。

【闡釋】小結胸症,有熱結於胸者?小陷胸湯為正治之方。若寒結、痰結、食結於胸者,則非小陷胸湯所宜。筆者在臨症中,對寒結於胸者,用大黃附子細辛湯;因痰結於胸者,則用苓桂朮甘湯加附子以溫化之;若食積結胸者,選用加味平胃散。此皆屢用屢效之方也。

小陷胸湯方(校補)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栝蔞實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渣,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本方用黃連苦寒以清熱,半夏辛燥而祛痰,栝蔞實甘寒滑潤,既可助黃連以清熱,又可助半夏以化痰,藥力較大陷胸湯為緩,故稱為小陷胸湯。因本方有清熱、開結、化痰之作用,推廣應用於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疾病,如急慢性胃炎炎、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呈痰熱結於胸脘之證者。

四十、傷寒十(條)〔餘〕日,熱結在裏,眩鶃砗疅嵴撸才c〕大柴胡湯(主之)。但結胸(而)無大熱者①,此為水結在胸茫玻ㄓ差^〕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原文136

鄭論:據所稱熱結在裏,是見小便短赤乎?是見大便椋酰

是見舌苔幹黃、大渴飲冷乎?務要有一定實據,原文唤y言之,學者當于病情處探求,果見大便不利,眩鶃砗疅嵴撸蟛窈鷾捎谩S蛛叄航Y胸而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茫ㄓ差^〕微汗,原文以大陷胸主之,既以無大熱,而為水結胸茫魇侵袑m不宣,水逆不行;法宜溫中、健脾、行水為是,若大陷胸湯,斷乎不可。

【闡釋】熱結在裏,必要有裏熱之實據,眩鶃砗疅幔瑒t大柴胡湯可用。若水結在胸茫魇侵袑m之陽不能傳撸魅朊{而結聚,應如鄭氏所說:“當溫中、健脾、行水,大陷胸湯斷乎不可”。此證可用理中湯加砂、半、茯苓治之。

四十一、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②,微嘔,心下支結③,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原文146

①無大熱:指邪熱傳裏,表無大熱。

②肢節煩疼:四肢關節疼痛之甚。

③心下支結,心下感覺支撐悶結。

鄭論:按傷寒至六七日,所現仍是太陽表證病情,但有微嘔,則柴胡桂枝湯可用。至於心下支結,是太陽寒水之氣上逆所致也,當于方中加茯苓、砂、半,庶為恰切。

【闡釋】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此是太陽表證未除的現象;同時又現輕微嘔吐,並感覺心下支撐悶結,此即少陽證之輕者。兩經證狀都比較輕微,所以用桂枝湯、柴胡湯各取原方之半,雙解兩經之邪。

柴胡桂枝湯方(校補)

桂枝一兩半(去皮)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擘)生薑一兩半(切)柴胡四兩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本雲: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眩绮窈ǎ裼萌藚ⅲ靼雱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此小柴胡與桂枝湯兩方各半合劑而成。桂枝湯疏通營衛,解太陽之邪,則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除;以柴胡湯和少陽半表半裏之邪,則微嘔、心下支結自愈。現推廣應用以治感冒,瘧疾、在表之風濕性關節炎,凡與本方病機相符者,均可使用。

四十二、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原文107

鄭論:按此條果係下證,下則病去無遺,何至有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者?明是下傷胸中之陽,以致濁陰上泛,而為胸滿煩驚者,心腎之陽為下所傷也。小便不利者,下焦之陽衰,不能化下焦之陰也。譫語者,濁陰上椋衩骰鑱y也。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者,少陰之陰寒甚,而無陽以化也。法非四逆、白通不能了。若原文之方,決不妥當

【闡釋】鄭氏對此條,其見解獨特,與歷代注家不同。果係下證,下之則病去無遺,何致有胸滿煩驚,小便不利等證狀,明是傷及中下焦之陽,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則非對症之方。而又當用四逆、白通以扶中下焦之陽,則諸證自愈。筆者信之而不疑。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校補)

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薑(切)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熬)大棗六枚(擘)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碁子,更煮一兩沸,去渣,溫服一升。本雲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本方係柴胡桂枝二湯合方,去芩、芍、甘草,加龍骨、牡蠣、茯苓、大黃、鉛丹。柴胡、桂枝解外而除身重,龍、牡、鉛丹鎮內而止煩驚,大黃和胃氣止譫語,茯苓利小便,人參、薑、棗益氣養營,扶正驅邪。如是則錯雜之邪,庶可內外盡解。本方有和解少陽,疏肝和胃,清熱鎮驚之作用。多用於治療神經系統方面的病證;或肝膽氣鬱、驚痰,與治癲癇多效。

四十三、傷寒茫Y代①,心動悸(者)②,炙甘草湯主之。(一名眩}湯)〔茫嘲粗畞砭彛ǘ⿻r一止眩齺碚撸唤Y。又茫齺韯佣兄梗鼇硇担杏羞者反動,名日結,陰也。茫齺韯佣兄梗荒茏赃,因而眩齽印舱摺常淮幰玻么嗣}者,(為)〔必〕難治。原文177、178

①茫Y代:是結茫痛}的並稱。景帲дf:“茫齺砗鲋梗苟}起,總謂之結。”代者更代之意,于平茫泻鲆娷浫酰蛘枵担驍喽}起,均名為代。

②心動悸:心臟築然悸動。

鄭論:據茫摚Y促之止,止無常數,代茫梗褂谐怠=Y促之茫∩锌芍握叨啵}之見者,十難九痊,仲景以眩}湯主之,亦是盡治病之道而已。

【闡釋】心血不足,心陽不振,則茫娊Y代。兩茫奶蒯纾际敲}的搏動間有歇止。結茫篃o常數,或三五至一止,旋又八九至一止,旋二三十至一止,前後參差,無一定之止也。代茫褂卸ㄒ帲缡逯撂幮梗涞诙蛞嘣谑逯列梗谌蛉栽谑逍梗^之止有定數。這兩種茫紴闅庋搼v,而茫珓诱#际顷庩枲I衛眨麉f之功。倘陰陽失眨瑲庋蛱摬荒苷_行,皆屬難治。筆者在臨症中,茫娊Y者,除用炙甘草湯外,並用大劑回陽飲扶陽驅陰治之而愈。至代茫撸鯇俸币姡m用大劑四逆、炙甘草湯之類,收效甚微。杖玎嵤纤f:“結促之茫∩锌芍握叨啵}之見者,十難九痊”。非虛語矣。

炙甘草湯方(校補)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切)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阿膠二兩麥門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眩}湯。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本方以炙甘草為君,養胃益氣,人參補氣,桂枝通陽,生地、麥冬、麻仁、阿膠養陰補血,薑、棗眨蜖I衛,又加清酒通經隧,則茫}而悸自寧矣。據現代藥物之研究,甘草有強心的作用,故以為主藥。其方具有滋陰生血,補氣眩}之功。後世滋補方劑,多從此方化裁而出。本方氣血雙補,陰陽兩眨瑸橹涡膭蛹隆⒚}結代首選方。現推廣用來治心血管疾病,如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凡心肌炎、冠心病、風心病,肺心肺、以及冠狀動茫不⒅鲃用}硬化等,只須見茫Y代、心動悸者,均可採用。而在應用時,當根據病證偏陽虛或偏陰虛進行加減,如偏于陽虛者,可加附片、黃芪、肉桂;偏于陰虛者,可加枸杞、山藥。

四十四、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①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眩册帷成硖弁矗灞恽谧哉{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原文91

①清穀:清古與“圊”通,清穀就是腹瀉而食物不化的意思。

②清便:就是解大便。

鄭論:救表救裏兩法,頗與病符,不再贅。

【闡釋】表證铡箩幔Y氣大虛,此指腸胃虛寒,竟至完穀不化,其嚴重程度可知,此時雖有身疼痛之表證,亦不暇顧及。因裏氣虛寒,如再行解表,必將造成虛脫之危候,故急當用四逆湯以救裏。俟大便正常,尚有身疼痛等表證,再用桂枝湯以解表。

四逆湯方(校補)

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四逆湯一方,乃回陽救逆之主方。乾薑、附子為純陽大熱藥,附子是一團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賴一團真火,真火欲絕,故病見純陰。仲景用之以補先天欲絕之火種,故用之以為君。乾薑辛烈溫散,能蕩盡陰邪之阻塞,使附子能直入根蒂,火種復興,而性命立眩试换仃枴j枤饧然兀魺o土覆之,光焰易熄,雖生不永,故繼以甘草之甘,以緩其正氣,緩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故得重生也。《傷寒論》原文治下利清谷,三陰厥逆,惡寒,茫炼⒄摺

前哲謂:寒病多為陽虛,而四逆湯亦不獨為少陰立法。凡太陽病茫僚c寒入三陰及一切陽虛之證,俱能治之。鄭氏在《醫法圓通》中說:“少陰為水火交會之地,元氣之根。四逆湯不專為少陰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備”。隨即舉出其圓通應用法:(l)治頭腦冷,(2)治氣喘痰鳴,(3)治耳模ど绯#4)治舌黑唇焦,不渴少神,(5)治喉痛、畏寒、腳冷,(6)治喉痛、身大熱、面赤、目瞑、舌冷,(7)治吐血困倦,(8)治齒縫流血,(9)治朝食暮吐,完穀不化,(lO)治足心夜發熱如焚,不渴尿多,(11)治面赤發熱,汗出抽掣,(l2)治大便下血,氣短少神,(13)治頭搖,面白少神,(14)治背冷目瞑,(15)治舌模ъ櫠啵16)治唇模Ф啵豢剩17)治鼻涕如注,面白少神,(18)治尿多,(19)治周身發起包塊,皮色如常,(20)治周身忽現紅片如雲,不熱不渴,(21)治發熱、譫語、無神、不渴,(22)治兩目白睛青色,(23)治兩目赤霧浚|,微脹不痛。最後鄭氏說:“此方功用頗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數百種病,因病加減,其功用更為無窮。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為姜、附先生。”的確,對於四逆湯能起死回生作用的重現,與善用之而活人無算,直可說是前無古人。筆者在臨床中,細思此方既能回陽,則凡世之一切陽虛陰盛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見四肢厥逆,腹痛下利,茫⒂^等症而始用之,一見是陽虛症,而即以此方在分兩輕重上斟酌,效如桴鼓,從未發生任何副作用,實由鄭氏三書之教導也。

四十五、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