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法宪回忆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吴法宪回忆录- 第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说我们支队到了湖西,从一九三九年三月起,县委就再三派人来,要求我们派一部分队伍南下支援他们。经支队军政委员会讨论,我们决定派支队副司令员梁兴初‘政治部主任王凤鸣率二大队越过陇海路,去萧县开展工作,同时侦察了解情况。

半个月以后,他们回来报告说,陇海路很好过,只要两边搞好警戒,一下子就过去了。到了萧县以后,在县委提供的情报和带领下,半个月内打了好几仗,这里二百,那里二百,把一些土匪‘汉奸的队伍打掉之后,局面就打开了。

他们还讲了一件事:有的土匪头子听说八路军到了,怕被我们消灭,就想向我们靠拢,同我们结成统一战线,但萧县县委认为,这些土匪武装在打着抗日的旗号,依然还去抢老百姓的东西,坑害当地群众,性质根本没有改变,因此绝不能同他们搞统一战线。根据县委的意见,梁兴初‘王凤鸣他们想了一个办法。一天,我们部队在白楼子东面一个叫洼子口的地方住下以后,搭了个台子,宣布要召开联合抗日大会,把那些土匪武装头子及其部下找来开会,并把他们放在会场中间,我们的部队则布置在会场的四周。一宣布开会,梁兴初就向空中打了一枪,以此为号,我们的部队立即举起枪,把那些土匪吓得要命,一个个乖乖地缴了枪,一下子就俘虏了四百多人,都交给了县委。

梁兴初等人还反映,在萧县搞枪很容易,那里村村寨寨都有国民党军溃败时扔下的枪支,那时发展部队,多么需要枪呀!二大队南下只半个月,就搞了十几挺机枪和几百条步枪。他们认为,在安徽宿县‘河南永城等地区,尽管汉奸‘土匪活动猖獗,但如果支队主力南下,相信很快就可以打开局面。

听了汇报,我和彭明治商量后认为,根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总部和师里的指示,在湖西地区局面基本打开以后,队伍可以而且应该继续向南发展。于是我们向湖西特委提出,留挺进支队在湖西坚持斗争,苏鲁支队的全部主力南下,往豫东‘皖北方向发展。特委同意后,我们又向总部及师部发电请示,总部回电报说,按照情况,是否南下,由我们自己考虑决定,如果决定南下,要注意同彭雪枫部队取得联系。总部还告诉我们,一一五师师部已经进入山东,我们的行动以后由一一五师直接指挥,与总部只要保持联系就可以了。

接到总部的电报,我们决定南下。四月初,支队部率领一‘二‘三大队和独立大队开始越过陇海路南下。我们这次南下的目的是铜山以南‘宿县以东‘灵壁以西地区,主要是想把这一地区的伪军和土匪队伍消灭掉,压缩敌占区,扩大抗日根据地。

我们很顺利地过了陇海路,之后又在地方党的帮助下,在徐州和宿县之间的夹沟顺利通过津浦路。在津浦路东,我们第一个袭击的目标是位于濉唐河边的灵壁重镇时村。

濉唐河是一条东西向的河流,来往船只很多。在时村设有伪军的一个收税大卡,据说一天可以收到好几千块钱。时村驻有伪军三百多人。

在我们到达的当天晚上,就由彭明治和我亲自指挥三大队向时村发起突然攻击。当时我们一个大队已经发展到了两千多人,两面一包围,很块就攻进去了,三百多名伪军全部被消灭,一个也没有跑掉。这次战斗一共缴获了步枪三百余枝,机枪七‘八挺,子弹上万发,另外还有包括布匹‘食盐等在内的一大批资材。听说我们打下了时村,国民党灵壁县县长许之信马上就来了。由于我们和地方党一时联系不上,只好把时村交给了他。

我们在时村住了大约一个星期,就又回到津浦路以西,开始向豫东方向推进,一直前进到了永城。我们南下后一直都很注意与彭雪枫支队取得联系,可我们后来得知,彭雪枫支队还在平汉路以东,与我们相距较远,相互之间一时联系不上。于是我们向东走了一圈,最后回到萧县。

通过这次侦察性的南下行动,我们认为,部队向东发展很有前途。当然,向西发展也有着相当的空间,但那里已经有彭雪枫支队在活动,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我们回到萧县时,中共湖西特委刚刚改组为湖西区党委,区党委书记仍为原特委书记白子明。湖西区党委听说日军即将对湖西抗日根据地发动“扫荡”,就要求我们返回湖西地区,准备反击日军的“扫荡”。我们决定尊重区党委的意见,即刻返回湖西。我们走丰县南部,顺路消灭了那里的一部份伪军以后,就回到了湖西和区党委会合,并休整了一个时期。

由于八路军苏鲁支队两次南下,威胁到了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徐州,从而引起了日军的注意。为了加强守备,日军不仅将沿津浦路‘陇海路一线的各个据点都增加了兵力,而且在丰县‘沛县也增加了部队,准备对湖西根据地进行“扫荡”。

一九三九年四月底,我们回到了湖西以后不久,日军湖西地区的“扫荡”终于开始了。日军的这次“扫荡”,主要依靠汽车来完成,而且攻击的对象也包括国民党县政府的部队。一开始,敌人是坐着汽车出来“扫荡”,沿着公路跑一圈就回去,让我们打都不好打。后来我们采用游击战的方式,在公路旁边的各个村子里进行分散伏击,等日军的汽车一来,就用机枪扫射。结果证明,这个办法还很奏效,我们每进行一次伏击,都能杀伤他们一些人员。我们打了五‘六次这样的小仗以后,日军就退回据点,再也不出来了。

日军对湖西根据地的第一次“扫荡”,就这么过去了。我们大多数人感到,敌人的“扫荡”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但作为支队的领导,我们感到不能这样盲目乐观。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了支队的军政委员会会议,对这次反“扫荡”行动进行总结。

大家认为,平原地区,村子稠密,大车路‘公路四通八达,汽车到处都可以通,敌人一扫荡,我们就很困难。只要有路的地方,他的汽车就一定比你跑得快。而我们的部队白天就不能转移,一转移就很可能会暴露目标,就会有伤亡。所以,我们到了一个村子以后,就必须得在那里坚守一整天。这种情形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

针对这个问题,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挖沟。湖西地区是平原,既不利于部队隐蔽,也无险可守,但是可以挖沟,让村与村之间都以深沟相通。这样,一则部队可以利用这个地形来有效袭击敌人,二则在日军“扫荡”时,老百姓可以从沟里跑掉,以减少损失。最主要的,我们在公路和大车路上挖出的沟,可以使日军的坦克‘汽车不能够横冲直撞,从而让它们无用武之地。

总结了前一段反扫荡的经验之后,支队军政委员会认为,一定要动员群众,把村与村之间的道路,统统挖成沟。我们认为,湖西地区土质松软,少有石头,只要大家心齐,挖成沟应该是问题不大的。经商量,这个挖沟的具体任务,我们就交给了支队副参谋长黄纬华,让他去组织调查研究,画出路线图来,并具体组织实施。先动员几个村子,挖出个样板来,然后要各县来参观学习,统统按照这个办法来搞。

在区党委的支持和推动下,在群众的积极努力下,时间不长,整个湖西地区村与村之间的沟都挖通了。当时,大家管这种沟叫“抗日沟”。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在军民上下心气相通的共同努力下,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一九三九年五月,我们接到十八集团军总部的一份电报,命令我们往南,向豫东‘皖北方向发展。电报告诉我们,彭雪枫支队正从河南的竹沟往东发展,要我们尽快与彭雪枫取得联系,以配合彭雪枫部打开平汉路以东‘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西‘大别山以北这一大片地区的局面。同时,总部正式批准,将我们的番号由八路军苏鲁支队改为苏鲁豫支队。

接到总部命令,我们立即进行研究‘部署,决定兵分两路,将四大队(原挺进支队)留在湖西地区坚持斗争。为加强四大队的力量,再从其它三个大队各抽一‘二个老连队,编入四大队,并留下支队副司令员梁兴初‘政治部主任王凤鸣,由他们兼任四大队的大队长和政委。另外,立即给湖西区党组织一个警卫营,同时把各县的游击大队也都划归区党委直接指挥,以保证区党委能安全开展工作。同时,由支队部率一‘二‘三大队南下,配合彭雪枫支队向豫东‘皖北发展。我们将这一南下部署,报告十八集团军总部和一一五师师部后,很快得到了总部和师部批准。

随后,我们立即将南下部队集中在单县‘丰县和砀山之间,然后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全部越过陇海路,再次进入到皖北萧县境内,当时的萧县县委,已归属于湖西党委的领导。

我们到了萧县,彭雪枫支队的政治部主任萧东望带了一个骑兵连来和我们联系。当时彭雪枫是司令员兼政委,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我们双方各自介绍了部队的活动情况,商讨了今后的联系办法。萧望东主任提出,他们准备要往东来,要我们慢慢地同他们靠拢,他建议把重点放在西面,先打开津浦路以西地区的局面,然后再逐步向津浦路以东发展,我们同意了这个意见。

要打开津浦路西的局面,首先就要把萧县的工作做好。当时,萧县县委领导下的县大队有一千七百多人,大队长耿蕴斋,副大队长孙象涵‘吴信容。我们到达萧县后,又把这支部队编为苏鲁豫支队的第七大队,并派去兰廷辉当了政委。七大队分作两个部分,一部分在津浦路以东,由孙象涵率领,大约有五个连。一部分在津浦路以西,由耿蕴斋带领,也是五个连。我们到萧县后,除县城外,帮助所有的区都建立了民主政权,同时,又帮助县委新组建了一个县大队,很快又发展到一‘两千人。这段时间,我们基本上没有打什么仗,但由于我们收缴了大量国民党遗弃的枪支,武装了部队,队伍发展极其迅速。

不久,我们又越过津浦路,向灵壁‘泗县‘睢宁推进。这样,就从西北到东南再到西南,形成了对徐州的三面包围之势。我们的这一行动,使得日军大为恼火。在此之前,日军根本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他们狂妄地认为,八路军只是一些手持土枪土炮的农民,用伪军就足以对付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八路军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不长的时间里创建了大片抗日根据地,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而且还闯入了他们的心脏地区。这使日本侵略者大吃一惊,开始认识到八路军绝对不是一伙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因此,开始准备认真对付我们。

六月初,专门针对八路军的日军大“扫荡”开始了。在扫荡以前,我们就得到消息说,日军的这次“扫荡”,集中了近六千兵力,从徐州‘夹沟‘宿县‘灵壁‘睢宁‘时村,分七路向我们苏鲁豫支队进行合围,下定决心要把我们搞掉,最少也要把我们撵出徐州东南地区,解除对津蒲路的威胁。

过去我们还没有经历过的这样大规模的“扫荡”,当时,支队部只剩下我‘彭明治‘田维扬三人。我们三人研究后一致认为,要应付敌人的这次“扫荡”,就必须将部队集中到四面都有山的铜山县张山集和褚兰集一带去。因为我们的部队刚刚南下,还没有开展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