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佃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佃户-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苏域



☆、第1章 佃户(一)

初五翻了个身,小小的身子往薄薄的被子里缩了缩,迷迷糊糊的双眼看了眼低矮的窗子。窗外依然漆黑,秋天的早晨亮得越来越迟了,远处传来一声声鸡鸣,由远及近。

尽管还是很困,但初五不得不轻手轻脚的爬起来,因为她还要做早饭。

她们家是佃农,家里从祖父辈开始从北边逃荒过来的,一家子在这上云县外的牛头村生活了几十年。因为是逃荒过来的,手上没银钱,一家人生活吃饭都是问题,更别说买田地了,所以只得去地主家佃来田地耕种。一半的收成交了租,剩下的一半才能留做口粮。收成好的年头一家人也仅仅是不至于饿死,而一遇到收成不好的时候挨饿也就是常事了。

初五叹息一声,这个时代真不是人待的,一家人辛辛苦苦起早贪黑的干活依然过得不好,一到收成不好或者冬天的时候就容易挨饿受冻,连活命都是问题,她何曾受过这样的苦?

其实初五不叫初五,她本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一抹孤魂,恍惚间飘荡到这里,误打误撞进了这个叫初五的七岁女孩的身体。而原来的初五已经被一场高烧夺去了性命,好在她接管这具身体的时候一并接收了初五的记忆,她也并没显得多惊慌。也好在有这些记忆在,她才能比较顺利的融入这个世界的生活。

初五的家里有阿爹阿娘,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阿爹刘长生是个刚满三十岁的庄稼汉子,阿娘杨氏二十六岁,娘家在六十里地外的杨家村,家里有田有地,家境不知比刘家好了多少,杨氏年轻时候就是看中了刘长生这个人吃苦能干,才央了爹娘让许给刘家的。初五两个妹妹,大妹叫迎春,今年五岁,小妹叫立夏,今年四岁,最小的弟弟满福,现在才六个月。

一家子六口人六张嘴吃饭,无奈家里就只有阿爹和阿娘两个壮劳力,再怎么苦干也只能耕种十亩水田。好在今年风调雨顺,夏季收下的稻子现在还有几石,眼看秋季的稻子也要下了,今年总算不会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饿肚子了。

小心避开两个依然熟睡的妹妹,初五套上一件短卦下了床。穿好草鞋便回身把被子掖了掖才轻轻推开房门出去。

她们家住的虽然是茅草房,但好在院子围得大,院子里种了两畦葱蒜,一小畦韭菜,并一畦才栽下不久的芥菜苗。

家里四间茅屋,一间爹娘住,一间她们姐妹三人住,弟弟满福因为才六个月,晚上就跟着爹娘睡,还没有自己的屋子。剩下的两间,一间放杂物和米粮,一间做了厨房。

初五才出了房门就见对面厨房已经有亮光了,她知道这是阿娘起来了,

进得厨房果然见她阿娘杨氏已经烧上了大锅水,正在用竹筒从瓦缸里量米出来淘洗。

“娘,你怎么不多睡会儿?早饭我来做就好了,您回去再躺会儿。”初五说着挽了衣袖要接过杨氏手中淘米的葫芦瓢,却被杨氏轻轻躲开了。

“今天娘做早饭,初五回去再睡会儿。你才病好几天?得多休息,怎么能又累着。早饭有娘做,你放心去睡吧,啊。”

“我起了就睡不着了,回去也是白白躺着,还闷得慌。”说完,初五就拿了簸箕到隔壁杂物间拿红薯去了,这些红薯是早早种下的那批,就是为了防止夏季粮食吃完秋季粮食又没下来这样青黄不接的时候没粮食,在田间地头种的储备粮。当季的红薯还有一个月才会下来,这时候的红薯个都比较小,还都不怎么甜。但切了丁掺在米里煮粥,省了米不说也能填肚子,这一带的佃户农家几乎都是这么吃的。

挑了五个拳头大小的红薯出来,初五在院子里的水缸舀了水进木盆,三两下把红薯表面的泥巴都洗干净了才拿进厨房。

厨房里没有灯,杨氏都是借着灶头的火光忙碌的。此时杨氏正往煮粥的陶锅里添热水,米已经放下了。因为红薯容易熟,所以米煮开第一遍时候才把红薯放下去。杨氏见初五拿了洗好的红薯进来,便拿出砧板和菜刀,在灶旁的水缸里舀了一勺水冲洗了下,才开始切红薯。

厨房里杨氏忙碌着,初五便出来院子。把刚才洗红薯的脏水倒进浇菜用的小木桶里,又拿了木瓢子,提了水桶去浇昨天才栽下的芥菜苗。

这个时代有葱有蒜,却还没有白菜莴笋等能过冬的菜,庄稼人一年冬天饭桌上出现最多的就是萝卜干和咸菜头,除此之外就是芥菜了。芥菜能做酸菜,也能晒成菜干,冬天里放了干辣椒煮出来,比塞牙的萝卜干和咸菜头好吃多了,别提多受欢迎了。

初五家除了院子里这一畦芥菜,田里大概还种了五厘地的芥菜。萝卜和菜头可以等到收了稻子再种,所以便没特意留出地来种这些。

初五家门前十多米远的地方就有一条两米来宽的小溪流过,初五浇完芥菜,又到小溪里打了半桶水,顺便把葱蒜韭菜也浇了一遍。

等她做完这些,她阿爹刘长生已经挑着一对大木桶,从村头大水井里把水挑回来了。

“爹,你回来了。”初五上前笑着接过刘长生放下的扁担,拿到杂物房放好。

“嗯,回来了,初五起来这么早啊。”刘长生把一桶水留在院子里,一桶水提进厨房,倒进厨房的水缸里,用来做饭。

“粥熟了,你歇会儿就能吃了。”杨氏手中动作不停,对刘长生道。一根黄瓜很快在她手下切段又被切成条,放进一旁的陶盆里,倒了点酒糟酿出来到米醋,又放了盐就让它自个腌渍着。等会开饭时候,就能吃上清爽可口的酸黄瓜条。

初五从她爹刘长生刚挑回的那桶水里舀了些出来,洗漱。洗漱也简单,一根柳条,一小盒青盐。初五刚洗漱完,拿她那把断了三根齿的木梳子梳了头。爹娘的房里就传出了婴儿的哭声,是小弟满福醒了。

“娘,我去抱弟弟。”初五朝厨房喊了声,就进去抱满福了。

满福尿了裤子,初五进来的时候他自己翻了个身,正趴在床上哇哇大哭呢。初五抱起他,又拿了床头干净的小裤子才出来。

“是尿了还是拉了?”杨氏已经忙完厨房的活计,擦了手出来,问道。

“是尿了,没拉。”初五坐在院子里搬回来当凳子用的石头上,正脱了满福的脏裤子要换干净的。

“我来换,你拿了满福的早饭来,拿了来你也去吃早饭吧。”杨氏从初五怀里抱起满福,道。

“嗯。”初五站起来就去厨房,灶上正温着满福的口粮,米糊糊,是跟人换了十月份软熟的稻米磨成的米粉煮出来的米糊。初五进去时候刘长生已经在厨房里喝粥,她洗了特地用木头刨成的小勺子才端了米糊出来。

做完这些她又赶紧进厨房吃早饭,因为杨氏喂完满福就要换她去哄孩子了,杨氏也才有时间吃早饭,也能早点出门干活。

初五盛了一碗红薯粥,又夹了一段黄瓜,呼噜呼噜的吃着就听对面她阿爹刘长生道:“今天和你阿娘上山砍柴,外围的山已经没什么柴火了,得走远些路去山坳里打柴。晚上估计会回来晚些,你在家带好弟弟妹妹,晚饭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等我和你阿娘回来再做。看好你妹妹,别让她们出去玩水啊。”

“嗯,知道了。”

村里人多数会趁着秋季稻子还没下来的时候,没忙开,去山上打柴,好攒些柴火等冬天时候用。收下了秋季的稻子,那时候就应该去山上烧炭来卖,也没时间给家里打柴火了。

初五吃完了早饭赶紧出来哄满福,小小的满福被放在铺了垫子的小澡盆里,正咿咿呀呀的乱踢手脚呢。

“你阿爹都嘱咐你了吧?”杨氏拿起装迷糊的小碗,一面舀了水洗一面问道。

“嗯,我都知道了。”初五正捏了满福软软的脚丫子,逗弄他。

“在家看好弟弟妹妹就好,其他的事也别太累着,你才刚大病了一场。”杨氏洗好碗,擦了擦手,笑着摸摸初五的脑袋,道。

“嗯。”对于杨氏的亲昵,初五一时还不太习惯,也不知道怎么反应好,毕竟她前世也不比杨氏小几岁。

刘长生已经吃好早饭,出来拿挂在墙上的两个大葫芦,去装些粥带山上当午饭。杨氏也没再说什么,赶紧的进厨房吃早饭去了。

没一会儿杨氏和刘长生就准备好出门了,他们也没拿什么,就带了两个葫芦的粥,还有两把镰刀。初五抱着满福送了他们出去,大路上拐了弯不见人影了才又抱了满福回来。此时天色还是灰蒙蒙的,太阳依旧没见出来。

送走了杨氏和刘长生,初五又把满福放回了澡盆里让他自己玩,便拿了昨天从地头拔来的野草,用一把破菜刀剁碎了,混着米糠拌均匀,喂家里的鸡鸭。

初五家里养着三只鸡和五只鸭,都还小,就没放出去让自己找食。等大些了才放出去,那时有妹妹们看着,不怕丢了。

☆、第2章 佃户(二)

初五喂完鸡鸭,两个妹妹就起来了,都还迷迷糊糊的。

“大姐,爹娘干活去了吗?”大妹迎春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的问道。

“嗯,刚出去一会儿,让你们在家听话呢。”初五拉过小妹立夏,拿出随身带着的那把断齿梳子,照例给立夏梳头。

“大姐,我觉得头痒。”立夏乖乖站着,让初五给梳头,“我是不是长虱子了?”

农家的小孩子都很容易长虱子,初五上辈子小时候也长过,都是洗了头,头发没干就睡觉,才长了的。那时候有除虱子的药水,用上一次虱子就干净了。可这世界还没有除虱子的药水,长了虱子也只能把虱子抓了,再把虱子蛋一颗颗夹爆,才能除干净,可受罪着呢。初五也不敢敷衍,当下去拿了篦子过来,道:“我给你用篦子梳梳看。”

“小妹!你跟谁玩了,竟长虱子,你长了虱子,我们睡一张床上的不也会长?!大姐快!也给我看看,我不要长虱子,我不要剃光头!”迎春虽然才只有五岁,但一直都是姐妹里最爱漂亮的一个。小孩子长了虱子要是怎么也抓不干净就要把头发都剃了,光着头让虱子没地方长。一听说立夏可能长虱子,她也有可能长,紧张得不行,她可不要剃光头,难看不说还要被村里其他孩子笑话。

初五仔仔细细给立夏用篦子梳了两遍,没见梳下来虱子,翻了翻她头发也没见有虱子蛋,倒是头发有些脏了,才放心道:“没事,小妹没长虱子,只是头发脏了些,今晚我们洗头。”说完,便给立夏把头发梳了起来,两个小总角,衬着立夏圆圆的笑脸,可爱极了。

“大姐快!给我也看看,不看看我不放心。”迎春散了头发,催促道。

初五知道她不给看看迎春会闹,便又拿了篦子给迎春梳头发。同样没梳下虱子,头发上也没有虱子蛋,迎春这才放心。

两姐妹洗漱完便去吃早饭了,初五依旧看着满福。满福很乖,并不需要怎么看着,他只有饿了尿了或是拉了才会哭闹,其他时候把他放澡盆子里让他自己待着也不会哭,是个好带的孩子。

两个妹妹端了粥出来,初五照例拿了另一个木盆子捡上全家的衣服去河边洗,满福就让两个妹妹看着。

她们家门前那条小溪太浅,并不能洗衣服,所以,洗衣服要到下游些的地方。村里的妇女们把那段的小溪掏深,又搬来了大块的石头放着,形成了个水阜,是个洗菜洗衣服的好地方。

现在天已经亮了,但薄雾还没散,太阳还没上山,水阜里来洗衣服的人已经很多了,大家都想赶着时间洗了衣服好出去干活。

“七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