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一百四十兵一(禁军上)+列传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志第一百四十兵一(禁军上)+列传第- 第8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乐史《登科记解题》二十卷

  蒋之奇《广州十贤赞》一卷

  白行简《赋要》一卷

  范传正《赋诀》一卷

  浩虚舟《赋门》一卷

  纥于俞《赋格》一卷

  和凝《赋格》一卷

  毛友《左传类对赋》六卷

  王维《诗格》一卷

  王巳一作'超'《诗格》一卷

  贾岛《诗格密旨》一卷

  元兢《诗格》一卷又《古今诗人秀句》二卷

  僧辞远《诗式》十卷

  许文贵一作'贡'《诗鉴》一卷

  僧元鉴《续古今诗人秀句》二卷

  司马光《续诗话》一卷

  姚合《诗例》一卷

  郑谷《国风正诀》一卷

  王叡《炙SA子诗格》一卷

  张仲素《赋枢》一卷

  倪宥《诗体》一卷

  张为《唐诗主客图》二卷

  僧齐己《玄机分明要览》一卷又《诗格》一卷

  李洞《贾岛诗句图》一卷

  僧神彧《诗格》一卷

  徐锐《诗格》一卷

  冯鉴《修文要诀》二卷

  林逋《句图》三卷

  李淑《诗苑类格》三卷

  僧定雅《寡和图》三卷

  刘分攵《诗话》一卷

  邵必《史例总论》十卷

  司马光《诗话》一卷

  马备《赋门鱼钅龠》十五卷

  蔡宽夫《诗史》二卷

  吴处厚《赋评》一卷

  蔡希蒢《古今名贤警句图》一卷

  魏泰《隐居诗话》一卷

  杨九龄《正史杂编》十卷

  郭思《瑶谿集》十卷

  蔡条《西清诗话》三卷

  李颀《古今诗话录》七十卷

  李錞《诗话》一卷

  僧惠洪《天厨标SJ》三卷

  周紫芝《竹坡诗话》一卷

  强行父《唐杜荀鹤警句图》一卷

  黄SE《溪诗话》十卷

  郑樵《通志叙论》二卷

  曾发《磅注摘遗》三卷

  胡源《声律发微》一卷

  费哀《文章正派》十卷

  《李善五臣同异》一卷

  严有翼《艺苑雌黄》二十卷

  方深道《集诸家老杜诗评》五卷

  方絟《续老杜诗评》五卷

  彭郁《韩文外抄》八卷

  赵师懿《柳文笔记》一卷

  葛立方《韵语阳秋》二十卷

  吕祖谦《古文关键》二十卷

  《新集诗话》十五卷集者不知名。

  《元祐诗话》一卷

  《历代吟谱》二十卷

  《唐宋名贤诗话》二十卷

  《金马统例》三卷

  《诗谈》十五卷

  《韩文会览》四十卷

  并不知作者。右文史类九十八部,六百卷。

  凡集类二知三百六十九部,三万四千九百六十卷。 
 
 



 
                   
表第一
 
  ○宰辅一

  宋宰辅年表,前九朝始建隆庚申,终靖康丙午,凡一百六十七年,居相位者七十二人,位执政者二百三十八人。后七朝始建炎丁未,终德祐丙子,凡一百四十九年,居相位者六十一人,位执政者二百四十四人。

  叙古曰:古之史法主于编年,至司马迁作《史记》始易以新意,然国家世祚,人事岁月,散于纪、传、世家,先后始终,遽难考见,此表之不可无,而编年不容于尽变也。厥后班固《汉史》乃曰《百官公卿表》,先叙官名、职秩、印授等,然后书年以表其姓名。欧阳修《唐史》又专以宰相名篇,意必有所在矣。

  宋自太祖至钦宗,旧史虽以《三朝》、《两朝》、《四朝》各自为编,而年表未有成书。神宗时常命陈绎检阅二府除罢官职事,因为《拜罢录》。元丰间,司马光尝叙宋兴以来百官公卿沿革除拜,作年表上之史馆。自时而后,曾巩、谭世勣、蔡幼学、李焘诸人皆尝续为之。然表文简严,世罕知好,故多沦落无传。

  今纂修《宋史》,故□□□□□□□□□□□□采纪、传以为是表。其间所书宰辅官、职、勋□□□□间有不同者,官制沿革有时而异也。然中书位次既止于参知政事,而枢府职序自同知、副使而下虽签书、同签书亦与焉者,皆执政也,故不得而略焉。

  夫大臣之用舍,关于世道之隆污,千载而下,将使览者即表之年观纪及传之事,此登载之不容于不谨也。表之所书,虽无褒贬是非于其间,然岁月昭于上,姓名著于下,则不惟其人之贤佞邪正可指而议,而当时任用之专否,政治之得失,皆可得而见矣。后之览者,其必有所劝也夫,其亦有所戒也夫!

  表略 
 
 



 
                   
表第二
 
  ○宰辅二

  表略 
 
 



 
                   
表第三
 
  ○宰辅三

  表略 
 
 



 
                   
表第四
 
  ○宰辅四

  表略 
 
 



 
                   
表第五
 
  ○宰辅五

  表略 
 
 



 
                   
表第六
 
  ○宗室世系一

  昔者,帝王之有天下,莫不众建同姓,以树蕃屏,其不得以有国者,则亦授之土田,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故继别之宗百世不迁,岂惟赖其崇奖维持以成不拔之基哉。盖亲亲之仁,为国大经,理固然也。《周官》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于是叙昭穆之法隆杀行焉。此世系之所以不可不谨也。后世封建废而宗法坏,帝王之裔,至或杂于民伍,沦为皂隶,甚可叹也。宋太祖、太宗、魏王之子孙可谓藩衍盛大矣,支子而下,各以一字别其昭穆,而宗正所掌,有牒、有籍、有录、有图、有谱,以叙其系,而第其服属之远近,列其男女昏因及官爵叙迁,而著其功罪生死岁月,虽封国之制不可以复古而宗法之严,恩礼之厚,亦可概见。然靖康之变,往往沦徙死亡于兵难,南渡所存十无二三,而国之枝叶日以悴矣。今因载籍之旧,考其源委,作《宗室世系表》。

  太祖四子:长滕王德秀,次燕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王德芳。德秀、德林无后。

  表略 
 
 



 
                   
表第七
 
  ○宗室世系二

  表略 
 
 



 
                   
表第八
 
  ○宗室世系三

  表略 
 
 



 
                   
表第九
 
  ○宗室世系四

  表略 
 
 



 
                   
表第十
 
  ○宗室世系五

  表略 
 
 



 
                   
表第十一
 
  ○宗室世系六

  表略 
 
 



 
                   
表第十二
 
  ○宗室世系七

  表略 
 
 



 
                   
表第十三
 
  ○宗室世系八

  表略 
 
 



 
                   
表第十四
 
  ○宗室世系九

  表略 
 
 



 
                   
表第十五
 
  ○宗室世系十

  表略 
 
 



 
                   
表第十六
 
  ○宗室世系十一

  表略 
 
 



 
                   
表第十七
 
  ○宗室世系十二

  表略 
 
 



 
                   
表第十八
 
  ○宗室世系十三

  表略 
 
 



 
                   
表第十九
 
  ○宗室世系十四

  表略 
 
 



 
                   
表第二十
 
  ○宗室世系十五

  表略 
 
 



 
                   
表第二十一
 
  ○宗室世系十六

  表略 
 
 



 
                   
表第二十二
 
  ○宗室世系十七

  表略 
 
 



 
                   
表第二十三
 
  ○宗室世系十八

  表略 
 
 



 
                   
表第二十四
 
  ○宗室世系十九

  表略 
 
 



 
                   
表第二十五
 
  ○宗室世系二十

  表略 
 
 



 
                   
表第二十六
 
  ○宗室世系二十一

  表略 
 
 



 
                   
表第二十七
 
  ○宗室世系二十二

  表略 
 
 



 
                   
表第二十八
 
  ○宗室世系二十三

  表略 
 
 



 
                   
表第二十九
 
  ○宗室世系二十四

  表略 
 
 



 
                   
表第三十
 
  ○宗室世系二十五

  表略 
 
 



 
                   
表第三十一
 
  ○宗室世系二十六

  表略 
 
 



 
                   
表第三十二
 
  ○宗室世系二十七

  表略 
 
 



 
                   
列传第一后妃上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太祖孝惠贺皇后孝明王皇后孝章宋皇后太宗淑德尹皇后懿德符皇后明德李皇后元德李皇后真宗章怀潘皇后章穆郭皇后章献明肃刘皇后李宸妃杨淑妃沈贵妃仁宗郭皇后慈圣光献曹皇后张贵妃苗贵妃周贵妃杨德妃冯贤妃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周人尊祖之诗曰:「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盖推本后稷之所自出,以为王迹之所由基也。宋之兴,虽由先世积累,然至宣祖功业始大。昭宪杜后实生太祖、太宗,内助之贤,母范之正,盖有以开宋世之基业者焉。观其训太祖以《无逸》治天下,至于豫定太宗神器之传,为宗社虑,盖益远矣。厥后慈圣光献曹后拥佑两朝,宣圣烈高后垂帘听政,而有无祐之治。南渡而后,若高宗之以母道事隆祐,孝宗奉明慈怡愉之乐,皆足以为百王法程。宋三百余年,外无汉王氏之患,内无唐武、韦之祸,岂不卓然而可尚哉。昭宪垂裕之功,至是茂矣。旧史称昭宪性严毅,有礼法。《易》之《家人》上九曰:「有孚,威如,终吉。」其是之谓欤。作《后妃传》。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定州安喜人也。父爽,赠太师。母范氏,生五子三女,太后居长。既笄归于宣祖。治家严毅有礼法。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燕国陈国二长公主。

  周显德中,太祖为定国军节度使,封南阳郡太夫人。及太祖自陈桥还京师,人走报太后曰:「点检已作天子。」太后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太祖拜太后于堂上,众皆贺。太后愀然不乐,左右进曰:「臣闻'母以子贵',今子为天子,胡为不乐?」太后曰:「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太祖再拜曰:「谨受教。」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