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存在"的启示-萨特及其作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存在"的启示-萨特及其作品- 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波伏瓦于1908年出生在一个保守的天主教家庭。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也受宗教影响。但她从小就养成了一种怀疑精神。在巴黎高等师范时,她认识了萨特,从此成为终身伴侣。自1931年到1943年,她先后在马赛、卢昂、巴黎等地当中学哲学教师。1943年发表小说《女客人》一举成名。从此放弃教职,专门从事写作。

  和萨特一样,波伏瓦反对脱离现实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主张“介入”,她认为文学应该干预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精神。她的小说和戏剧都有较强的思想倾向和时代色彩,表现了当代法国人的真实的心灵世界。充分表达了她的存在主义观点。她的《女客人》被认为是与萨特的《恶心》、加缪的《局外人》齐名的存在主义作品。波伏瓦的小说还有《他人的血》、《人总是要死的》、《一代名流》等等。剧本有《吃闲饭的嘴》。其中《一代名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西蒙娜·波伏瓦最有影响的思想著作是她在1949年发表的《女人,第二性别》。这部著作奠定了她在法国作为思想家的地位。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什么是女性作为与男姓并存的“自然人”的地位?她还对现代女性现有的地位,女姓在婚姻及母性义务中所充当的角色提出了许多疑问。波伏瓦相信,人们历来所公认的男性与女性的正常差别,都是荒谬的成见造成的,都是有史以来女性受奴役的结果。她有一句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变成的。”波伏瓦还指出,女人一旦把自己摆到男人之下,那怕是自己所爱的男人,就开始进入被奴役状态。她认为女性应该完全独立,与男性取得完全一致的权利。她不仅这样鼓吹,而且这样实践。她与萨特成了终身伴侣,却始终没有婚姻形式的约束。

  到了晚年时期,西蒙娜写了多部自传体回忆录。她曾经与萨特一起访问过中国,1957年,她发表《万里长征》一书,热情赞扬中国革命的胜利。

  作为一个存在主义文学家和思想家,与萨特相比,西蒙娜对人类前途显得更为积极乐观。她说:“存在的快乐,应该使人人都能感受到,应时时刻刻都感受到。”

  萨特的启示: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萨特存在主义的缺限是显而易见的,要在理论上对萨特进行指责也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萨特,一切空洞的理论纠缠都没有意义。诚然,萨特理论的消极面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们所需要的不是消极的萨特而是积极的萨特,是萨特思想的积极意义。我们不妨说萨特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对行动的强调。在萨特的思想王国里,神、上帝、命定之类是没有地位的。他所要说的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都要通过人自己的行为来证明。因此,重要的是人自己的行动。萨特所强调的是,在这个充满荒诞的世界里,个体如何发挥主体性,更通俗地说,人如何摆脱现实的种种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萨特以此反对命定论、决定论。他相信人是可以做自己的主人的,就看你愿不愿意选择。这实际上是要恢复人的主体性地位。换句话说,在荒谬的世界里,人丧失了主动性,积极性,现在他要把人恢复过来,把被动的人变为主动的人,变消极的人为积极的人。它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萨特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选择与自主创造,这也无疑充实了人的存在的积极内容。他把人的自主的选择和积极的创造,看作是决定人的本质的条件,这也显然有助于人获得有价值的本质而作出主观的努力。应该说,这不失为一种反抗绝望的积极的人生观。

  在萨特看来,人之初是个无,也就是说,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获得自己的本质,人只有通过不断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创造,最后才能获得自己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在人的自我创造过程中实现的。你的本质的最后确定,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任何环境不能决定你。换句话说命运始终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命运只能由你自己来安排,自身以外的任何力量都不能决定你的命运。如果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消极被动地听从别人的力量的支配,那么你就永远不能获得自己的本质,永远不能获得自己的价值,永远不能得救,你的存在也不是真正的人的存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懦弱,英雄使自己成了英雄。”

  萨特给我们的启示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