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德鲁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德鲁克- 第8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必须以企业的目标为依据来规定他自己的以及他所领导的单位的目标。
本章的讨论集中于工商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但其中所讲的每一件事同样适用于公共服务机构中的管理人员,而且特别适用于政府机构中的管理人员。他需要一个大得足以使一个普通的人所获得发展的职务。他需要通过成就而不是通过提升或职衔来得到满足。他必须围绕着职务和职位、分配的工作、各种关系以及所需的信息来设计其职务。他必须有完成任务的职权。他必须以他所服务的机构的目标为依据来确定自己的目标。
事实上,正如我们在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中所讲的,公共服务机构中的管理人员甚至比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更需要恰当的职务设计、恰当的职务内容和恰当的职务结构。但是,注意管理职务的公共服务机构很少。这些公共服务机构常常把重点放在职衔上而不是放在职能上,放在程序上而不是放在成就上。在公共服务机构中提高成就和士气的第一步——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于步——就是设计出恰当的管理职务。

 
第三十三章 管理集团的培训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管理集团培训的热潮——为什么必须对管理集团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哪些不能算是管理集团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两个方面——为未来而设计职务和技能——个人的自我培训——公司和上级在自我培训中的作用

从1950年以来,在范围更为广泛的管理热潮中,有个名符其实的培训管理集团的热潮。当我在四十年代中期首次对这个题目感到兴趣时;我只能找到两家公司认真考虑到管理人员的培训问题,即美国的西尔士—罗贝克公司和英国的马克斯—斯宾塞公司。那时,美国只有三所大学为管理人员安排了高级进修教育。’这三所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进修班,纽约大学工商研究院为银行业和金融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安排的进修教育,以及哈佛工商学院的新型的高级管理进修班。
十年以后,在五十年代中期,当编制没有专门培训管理集团的进修班的公司名单时,其数量已达三千左右。而且美国的许多大学都举办了各种高级管理进修班。
目前,已无法计算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来培训管理集团和管理人员的公司数目。大公司中都有对这方面工作的明确规定并拥有自己的培训人员队伍。除了若干形式的管理培训进修班以外,就是具有大学水平的工商院校了;此外,从事管理培训工作的还有无数的其它组织,如同业公会、咨询公司等。
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决不限于美国,而且扩展到欧洲和日本。在过去几年中甚至穿越了铁幕。某些苏联卫星国,如捷克斯洛伐克,在1970年就开始进行高级管理培训工作,而苏联则为其工业经理人员举办了两所大型高级管理学校。

为什么要对管理集团进行培训? 
基本的企业决策在见效以前所需的时间日益加长。由于没有人能预见未来,所以,除非管理集团选拔、培训和考验出一批将来能够坚持和保证他们的事业的接班人——未来的管理集团,否则,他们就无法做出合理的和可靠的决策来。
管理集团所面临的任务日益复杂。目前的管理集团除了要处理迅速变化中的工艺技术问题以外,还必须能处理许多新的“关系”问题——同政府的关系、同供货者和顾客的关系、同职工和工会的关系。通晓并能处理这些关系是对企业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是对知识和知识工作者善于管理的要求,是对多国管理、常常是多文化管理的要求,或是作为管理上对环境和生活质量负起责任来的要求。所有这些都提高了对管理人员进行衡量的标准。
所需要的经理人员的数量在持续地增长。一个发达的社会日益把体力技能代之以理论知识和进行组织与领导的能力——简言之,代之以管理的能力。事实上,我们目前社会的第一个基本问题不是“社会除了维持生存以外能抽出多少受过教育的人?”而是“我们能养活多少未受过教育的人?”
但是,工商企业为了承担起它对社会所负的基本责任,也必须培训管理集团。如果企业不主动地承担起这项基本责任,社会就会把它强加于企业身上。因为,连续性、特别是大工商企业的连续性是极为重要的。我们的社会不能容忍——也经受不起——眼看着一些生产财富的资源由于目前的管理集团后继无人而受到损害。
目前社会的成员把自己的工作不只是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他还把工作看成是满足经济以外的需求即自豪、自尊和成就的手段。培训管理集团只不过是使工作和产业不只成为谋生手段的另一种叫法。企业为每一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了挑战和机会,使之能充分发挥其能力,也就部分地履行了它使工业中的职务成为“良好生活”的职责。
如果说我们现在知道些什么事情的话,那就是管理人员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必须对未来管理集团的供应、培训和技能进行有系统的工作。不能靠碰运气或机会。

为什么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各个管理人员正像公司和社会一样需要发展。他首先应该使自己保持机警的和思想上的活力。他必须使自己处于受挑战的状态中。他必须在目前获得能使他在未来更有效的技能。他也需要一个机会去反省自己的经验的意义,尤其是反省自己并学会估量自己的力量。
然后,他需要作为一个“人”来进行培训,甚至比作为一个管理人员的培训更为重要。
知识工作者,即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优点、同时也是缺点之一是期望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满足和激励。从这一方面来看,知识工作者在其早已形成性格的时期就被大大地惯坏了。体力工作者,不论是熟练工人还是非熟练工人,并不期望工作对他有挑战性,能激励他,能培养他。他从工作中所期望的是谋生,而知识工作者所期望的却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这样,知识工作者,特别是有高度成就的知识工作者,在刚过四十岁或四十几岁时,就可能陷入一种精神上的危机。到那个时候,绝大多数的知识工作者将不可避免地达到其最终的职位。他们也许还会在他们的企业中达到其最终的职能——或者是市场研究,或者是人事训练或冶金。他们突然地不再能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满足了。他们在本产业部门中从事了十万年或二十年的市场研究以后,已经了解到其中应该了解的一切。当一个人在刚过三十岁时,刚刚从事一项新职务时,感到极为激动的一切事,过了十五年就变成讨厌的平凡事情了。
换句话说,一个管理人员必须在四十五岁左右之前就能够为自己培养出一种本组织以外的自己的生活。
他为他自己而需要这样做,但同时也是为了他的组织。因为,如果一个管理人员由于在生活中没有兴趣而四十五岁时就已“在职务上退休”了,那就不大可能再为企业做出任何贡献。他对自己一并对企业——负有这样的职责,即作为一个“人”来培养自己,以便能建立起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完全依赖于组织,依赖于进一步的提升或新的不同工作;他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兴趣上。
正如我在别的书中说过的 ,我们必须学会为将近五十岁的有成就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培养一种第二职业。我们必须学会,使得一家银行中的一个好会计能成为一家医院的审计员或一所学院的事务管理人。我们必须学会使得那些在一个企业中从事同一职能达二十年左右的人——绝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是这样的——能在从事不同的职能中发现新的挑战、新的机会、做出新的贡献,或至少在不同机构的不同环境中成为有效的工作人员。
目前的管理人员,除非他为自己接受这样的新机会作好准备,否则不能认为已对自己,对其家庭,以及对其雇主和企业履行了其职责。
这就是为什么管理集团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成为一个中心的问题。
但是,“管理集团的培训”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这些词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过去二十年来我们所经历过的那些热潮;其作用是大可怀疑的。无疑的,虽然有许多是正当的探索,但超时髦的蠢事也不少。一定有,而且事实上也的确有一些江湖郎中,还有更多的人之所以宣扬管理集团的培训,只不过因为这是一件时髦事儿。

哪些不能算是管理集团的培训
由于以上讲的这些原因,最好从一开始就指出哪些不能算是管理集团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一、它不是上课;课程只是管理集团培训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培训本身。
任何一种课程——不论是某种专门技能的三日训练班,或每周三个晚上的为期两年的“高级”讲座——都必须适合于一个管理集团的培训需要或某个管理人员的培训需要。但是,职务本身、上级、公司和个人的发展计划比任何一种或多种课程都要重要得多。
事实上,有些最流行的课程的价值是值得怀疑的。我怀疑使个个管理人员脱产长期学习的课程是否明智。根据我的经验,最有效的课程是在管理人员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的课程,如美国许多大城市中的大学或英国的技术学院举办的夜校。最有效的全日制课程是把在校期间和工作期间轮番调换,一个人脱产一两个星期进行集中学习,然后回到工作岗位上把所学得的知识付之应用。
管理人员是以活动为中心的。他们不是而且不应该是哲学家。除非他们能把学得的东西、考虑和再考虑过的东西立即应用到行动中去,否则,课程就不能被“掌握”,将只是一种“信息”而永远不会成为一种‘“知识”。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如果不用行动来强化所学得的东西,即在星期一把上周末所学得的东西付之实践,那就是不恰当的。最后,一位脱产十三个星期参加高级课程的管理人员在回到自己的企业时会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被撤职的人”。
同样的,我认为对高层管理集团的课程安排要谨慎从事。并不是说高层管理集团没有许多东西可以学习。有的;但是,我所见到的绝大多数课程(包括某些有名的课程),却不适用于高层管理集团而只适用于没有经验和不负什么责任的年青人。只有其收费才是“高层管理集团”一级的。这样的课程对高层管理集团来讲是浪费时间。
二、管理人员培训和管理集团培训不是提升计划、补充人选计划或物色可能的接班人。那样做都是无用的,甚至可能造成损害。
一家公司所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是试图去培养“苗子”而不顾其他人。今后十年中,百分之八十的工作要由那些非苗子的人去作。如果他们不把自己培养得能理解、接受并实现那少数“苗子”的远见,那就什么也实现不了。十分之八的人都没有被列入苗子培训计划之中,当然会感到自己被忽视了,因而可能比以前更无效率、更缺乏生产性、更不愿去做新的事情。
企图寻找“可能的接班人”也是完全无用的。它成功的可能性甚至小于随机选择,例如顺次数下去,把第五个人挑出来作为可能的接班人。可能的接班人是难于捉摸的,而且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只有人的工作成绩才是有意义的。在被选为“很可能接班”的年青人中,十个之中就有五个在四十岁时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