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前期文学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文学史-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家悲惨遭遇给予深深的同情,对他们的艰难生活进行了详细刻划,同时还 

将马安嫂两个面黄饥瘦的孩子与大股东格雷歌亚健康美丽的珊茜尔作了对 

比描写,安排巧妙,形象地表明资产阶级幸福建立在剥削工人之上。 

      《萌芽》真实地反映了第二帝国时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劳资冲突以 

及工人的贫因生活及他们的斗争,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无产阶级斗争 

的小说。其中也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工人阶级形象,但同时又因为作者受自然 

主义等的影响,过分强调人物的动物本能,使人物表现出某种不足甚至丑化 

现象。如主人公郎杰总体看缺乏工人阶级领导者的思想和气质,不少工人又 

常被写成一群粗鲁、愚昧、盲目的乌合之众,表现出作品的局限性。 

      (2)莫泊桑及其短篇小说《羊脂球》 

     基·德·莫泊桑 (1850—1893)是19世纪后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闻名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出身于法国北部诺曼底省一个没落贵族之家, 

在卢昂中学上学时就爱好文学,练习写作。1870年进入大学法律系,适逢普 

法战争爆发,同年7月应征入伍。战争结束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当小 

职员。其间孜孜不倦地学习写作,并拜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福楼 


… Page 20…

拜教他敏锐观察事物的方法和不落窠臼的文笔。80年代,莫泊桑又与侨居法 

国的著名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多所交往,向他学习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如谋 

篇布局、叙事抒情、典型提炼、细节刻划、流畅文笔等。这些文学大师的帮 

助指导,对莫泊桑创作的走向成熟起了重要作用。莫泊桑早年曾有诗集《墙》 

和《水边》等,但没什么反响。1880年4月,他的第一部充满爱国主义激情 

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在左拉主编的小说集《梅塘晚会》上发表,使他一举 

成名,并从此走上专业作家的道路。他的绝大部分传世之作就是在1880年 

至1890年这10年期间创作的。其中有中短篇小说350多篇,长篇小说6部, 

游记3部,文学理论和政论文章若干。1890年后莫泊桑重病缠身,加之又吸 

毒并患有精神病,终于1893年7月6日在一所精神病院里去世,年仅43岁。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主要以短篇小说创作最为突出。其中从题材方面来 

看,又以反映世态炎凉,讽刺拜金主义;同情劳动人民疾苦,赞扬他们的淳 

朴正直品质;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等方面为主。 

     反映世态炎凉,讽刺拜金主义与虚荣心的作品主要有《我的叔叔于勒》、 

 《项链》、《一家人》、《老人》等。《我的叔叔于勒》写哥嫂一家日夜盼 

望从美洲发财归来的弟弟于勒,而一旦发现他穷得在火轮上卖牡蛎,就赶快 

躲开,唯恐被认出而受牵连。小说反复渲染哥嫂一家盼望的殷切心情,造成 

悬念,而弟弟一旦出现,故事却急转直下,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描写得活 

灵活现。 

     描写百姓困苦,歌颂他们淳朴正直品质的作品有《归来》等。《归来》 

主要写水手马尔丹出海遇险12年未归,妻子携带孩子苦等10年未见,不得 

已同渔夫韦司克结婚,且又生有孩子。12年后马尔丹回来,前夫、后夫、马 

尔丹大妈会面,表现了互敬互谅的品质。 

     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方面的作品,是莫泊桑短篇小说 

中的精华。如《羊脂球》、《蜚蜚小姐》、《两个朋友》、《米龙老爹》、 

 《索瓦热老婆婆》等均为名篇。莫泊桑在这些作品中控诉了普鲁士侵略者的 

罪行,讴歌了下层人民的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壮举。《蜚蜚小姐》写妓女拉 

赛尔刺杀敌军少尉的动人故事。侵略者普军军官对法国妓女拉赛尔等进行野 

兽般的玩弄和欺凌,并任意对法国和法国人民进行诽谤。拉赛尔怒火中烧, 

瞪眼望着一位绰号叫“蛮蛮小姐”的普军少尉大喊:“法兰西的妇人,你们 

休想弄到手,我是个妓女,对普鲁士人用这个来对付就足够了。”说罢用一 

把水果刀插入蜚蜚小姐脖颈,自己乘乱逃脱。《米龙老爹》则写米龙老爹不 

甘心普军的野蛮侵略,勇敢地杀死了16个敌人的英勇壮举。这些作品洋溢 

著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分别是《一生》、《漂亮朋友》、《温泉》、《皮埃 

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我的心》等6部。其中主要是揭露统治 

集团内部腐朽、贪婪、尔虞我诈、荒淫无耻生活及第三共和国的黑暗政治内 

幕等。总体看不如短篇小说影响大,但其中 《一生》、《漂亮朋友》等也被 


… Page 21…

列入世界名著之林。 

     短篇小说《羊脂球》是莫泊桑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它以普法战争为背景, 

描写10个乘客同坐一辆马车出逃的沿途表现。这10个乘客中有3对上流社 

会夫妇,2个修女,1个民主党人和1个名叫羊脂球的妓女。他们出逃时只 

有羊脂球带有食物,羊脂球将食物分给大家共同享用。后车到多特小镇,大 

家住进了一家旅店。当地一个普鲁士军官以扣留众人为要挟,要求羊脂球与 

他过夜,遭到具有爱国心的羊脂球的拒绝。而同伴出于自身考虑,软硬兼施, 

迫使羊脂球违心地答应了敌军官的要求。可第二天上路后,这些所谓的“正 

人君子”却把羊脂球当为贱货,连话也不和她说,并自己吃着各种食物,将 

羊脂球饿在一边。 

      《羊脂球》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主要是围绕旅店里羊脂球是否答应敌 

军官的要求而展开。在同车的旅伴看来,羊脂球是个妓女,与人睡觉应该不 

成问题,但羊脂球却不答应。她不答应就危及同伴的安全,故事也就起了波 

澜。作者正是在这种波澜中刻划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羊脂球虽然是个妓 

女,但她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她有强烈的爱国心,她对敌军官 

的无理要求断然拒绝。而那3对上流社会夫妻,一个个道貌岸然,实际出逃 

是为了躲避战争、转移财产和发国难财。他们劝说羊脂球也是为了自己能脱 

身上路。至于那个民主党人更活脱脱是个夸夸其谈、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和色 

鬼。他们地位比羊脂球高,爱国高调唱得比羊脂球响,可一到关键时刻就暴 

露出了其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本性。作者用这种对比描写的手法,揭示了 

所谓的上流人物,在大敌当前,连个妓女也不如。从而通过一个侧面,比较 

生动地反映了普法战争期间的法国社会风貌,以及各阶层人物的立场态度。 

      《羊脂球》以一个简单的故事,概括反映重大社会主题,可看出作者高 

超的艺术水平。首先,作者善于精心挑选故事给予高度概括和典型化,从而 

反映重大主题并赋予各个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其所属阶级党派的共性特 

征。其次,作者非常注意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如羊脂球将所带食物分给同伴 

享用和那些上流社会人物顷刻食尽的细节描写,既反映了羊脂球乐于助人的 

品质,也有力地揭示了那些正人君子的虚伪与贪婪。《羊脂球》的艺术成就, 

代表了莫泊桑短篇小说创作擅长于从平凡小事中提炼概括重大主题,以及题 

材丰富多样,构思新颖精巧,人物唯妙唯肖,语言生动活泼等艺术风格。 

      (3)罗曼·罗兰及其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1866—1944)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又是反帝、反 

法西斯的文艺战士。他出生于法国尼埃夫尔省一个小城克拉姆西,在故乡度 

过了童年。15岁时随父迁入巴黎,20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上大学 

期间与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有书信来往,得到托尔斯泰的教 

诲。在托尔斯泰的影响下,形成了曼罗·罗兰民主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及 

其文化持批判态度的创作风格。大学毕业后,罗兰到意大利两年,研究造型 

艺术,同时探讨意大利几个杰出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回国后,他写的关于 


… Page 22…

欧洲歌剧史的博士论文答辩成功(1895),获得音乐史教授职称,先后在巴 

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罗曼·罗兰的思想及其创作演变,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作前 

后两期。30年代以前,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 

狼》 (1898)、《丹东》(1900)和《七月十四日》(1902);三部英雄传 

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基罗传》 (1906)和《托尔斯泰传》 

 (1911);还有从酝酿到完成达20年之久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以及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兰 

站在坚持人道主义、反对一切战争的立场上,发表了一系列理论文章,收入 

其《超出混战》(1915)和《先驱者》两个论文集。其中著名的《精神独立 

宣言》,号召世界各国知识界联合起来,抵制帝国主义的战争阴谋。30年代 

后期至罗曼·罗兰逝世,罗兰在二次世界大战前法西斯势力猖獗,大批知识 

分子倒向反动阵营的活生生的事实面前,认识到自己所谓的“精神独立”只 

不过是一种幻想,从而发表了《向过去告别》(1931)一文,对自己过去所 

走道路进行了反省和批判。从此他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保卫和平活 

动。1935年他访苏,与高尔基相交,感触之下指出人类的希望在于十月革命 

后蓬勃发展的前苏联。这期间他创作有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四部:《安 

乃德和西尔薇》 (1922)、《夏天》(1924)、《母与子》(1927)、《女 

预言者》(1933)及论文集《十五年斗争》(1935)、历史剧《罗伯斯庇尔》 

 (1939)等。二战爆发,法国沦陷,罗兰面对纳粹占领军的危胁与迫害,坚 

贞不屈,坚信法西斯必然灭亡。并写有回忆录《内心旅程》(1942)和友人 

传记 《查理·贝玑》(1944)等。他自己也从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人道 

主义者,转变为无产阶级的忠诚朋友。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全书以四集十卷的长篇 

幅写了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其中第一集主要写约 

翰·克利斯朵夫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第二集写约翰·克利斯朵夫对黑暗 

社会和虚伪文明的不满与反抗;第三集写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友谊与爱情; 

第四集写约翰·克利斯朵夫经过矛盾,绝望最后得到精神“解脱”。全书以 

克利斯朵夫一生的抗争为经,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三十年的欧洲社会生活 

为纬,表现出作家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