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的彦一口袋的。这时天已亮了,所以只好拿了这些零钱回到了自己的船 
上,回到自己的营地。 
     彦一就这样以自己的智谋使村民们免除了一场劫难。可是谁知一波刚 
平,一波又起。他们登岸后,村民们就分散行走,只有彦一跟着村长一路赶 
往伊势神宫。在路上,他们发觉有一个彪形大汉一直在尾随着,村长悄悄地 
对彦一说:“这个人不是强盗就是小偷,老是盯住我俩,这下可麻烦了。” 
     彦一也早就发觉了尾随的大汉,他已想好了对付的办法,就胸有成竹地 
说:“不要怕,我会让他满意的。” 
     晚间,村长和彦一住在一家旅馆里,临睡前彦一在院子里拣了几个石头 
放进包袱里,而把包袱里的钱拿了出来,放在别处。 
     半夜时分,那个大汉果然撬门入室,偷走了枕在村长头下的包袱,那大 
汉满心欢喜地走出门外,趁着月光打开包袱一看,见包袱里面全是石头,不 
由怒火中烧,狠狠地骂道:“好小子,想骗老子,老子非把你们连钱带人一 
… Page 8…
起抢走。”骂罢又回转旅馆。 
     就在这时,强盗发现包袱里面还有一封信件,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信州大将军阁下,您所要的宝石,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现派人携带宝 
石前往贵处交给阁下。望查收。希望给携带者按约付酬150两。 
     肥后国大臣滨屋右卫门顿首 
     强盗见了这张字条,顿时打消了回旅馆的念头,带着这一包袱石头,前 
往信州去送“宝石”领赏了。 
     当然,这字条是彦一所写的,信上的人名、宝石之类,完全是他杜撰的。 
后来那强盗将“宝石”送到信州将军府,被作为诈骗犯打入了大牢。 
                             奇妙的心术大赛 
     一天,有个名叫中山无风轩的流浪武士在街头表演一种心术。这种心术 
的奇妙之处就是不管将任何东西放在密封的箱子里,中山能够用黑布蒙上眼 
睛,猜着箱子里藏着什么东西,百试百灵,为此,经过王爷府家臣宗全的引 
荐,中山来到王爷府供职。 
     宗全在引荐中山时,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的,他对王爷说:“我不相 
信心术这一套把戏,将中山领进府来,是为了拆穿他的把戏。” 
     此时,江户王爷正处于与邻郡的王爷明争暗斗之际,想招募奇才异能之 
士,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听说中山有这种奇妙的心术,就有意纳为部下,但 
他同家臣宗全一样,并不完全相信,所以想考核一下。他命宗全将一本字典 
放在箱子里,然后让中山用黑布蒙上眼睛,试用心术,中山果然能猜中箱子 
内装的是一本字典。 
     这时王爷想到了居住在肥后村机灵的孩子彦一,召他进王府,同他一起 
来探讨心术的奥妙。 
     彦一来到王府,听完了王爷的叙述,当即说:“我要同中山进行一次心 
术比赛,看谁的本领大。” 
     比赛是在王爷亲自监督下进行的,三只箱子里分别由家臣宗全藏进三样 
东西。由中山和彦一分别施用心术来猜测箱子中所藏之物。 
     正当中山要将黑布蒙上眼睛时,彦一忽然提出了一个要求:“我年龄小, 
应该让我先猜。”得到王爷的许可后,彦一从中山手上接过黑布将眼睛蒙了 
起来,他猜得第一个箱子内装的是饼干,第二只箱子装的是蛤蟆,第三只箱 
子内装的是一个牌位。王爷吩咐将箱子打开来,三只箱子内装的果然分别是 
饼干、蛤蟆和牌位。对彦一的这种神通,在场的人都感到很惊讶,那个中山 
武士脸色煞白,险乎要晕倒了,甘愿认输不再进行比赛了。 
     王爷问彦一:“你怎么学会这种心术的?” 
     彦一坦然地说:“启禀王爷,我根本不会心术,也不相信心术,我只是 
识破了中山的诡计而已。”彦一说着将蒙眼的黑布递给王爷。王爷接过一看, 
上面写着“饼干、蛤蟆、牌位”三行白色的小字,原来这块蒙眼的黑布上有 
花样。彦一解释说:“装在木箱里的东西,本来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蒙上 
黑布呢?这就使我想到了黑布上肯定有花样,事实证明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如此说来,我的王府里有家贼做内应啦?” 
     这时,家臣宗全匍匐在地发着抖说:“王爷,我坦白。” 
     彦一接着说:“这个作内应的家贼就是他,中山是他引进府来的,每次 
… Page 9…
藏东西的也是他。” 
     王爷似乎还有点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彦一说道:“中山是邻郡王爷派来的密探,他和宗全里应外合,目的是 
为了帮助邻郡王爷来击败你的。” 
     王爷闻言大怒,当即将中山和宗全驱逐出王府。 
                             智挑蒙眼赛选手 
     每逢春节,彦一的村上和邻近的村子都要进行相扑和大力比赛。相扑是 
日本的一种传统的体育活动,类似各国流行的摔跤比赛。大力比赛,则是比 
力气,类似各国流行的举重比赛。前两年相扑是彦一的村子占优,而大力比 
赛则是邻村夺冠。两年来,两个村子打了个平手,以至于无法颁奖。 
     今年的比赛又要开始了,按两个村里的实力预测,还是可能平分秋色, 
各有一项获胜,这该如何来分胜负呢? 
     在节日的欢庆活动开始前,彦一提出了一个主张:“今年我们应该增添 
一项比赛的内容,以一决胜负。” 
     大家问道:“增加一个什么样的比赛项目呢?” 
     彦一胸有成竹地说:“来一个蒙眼比赛,即各村出一名选手,用黑布把 
眼睛蒙起来,就在神社前从台上走下来,围着旗杆转三圈,然后再走上台阶。 
谁先到达,谁就是胜者。” 
      “好,这个办法新鲜,既好玩,又好看。”两个村的村民都赞成这项比 
赛。 
     比赛开始,果然不出所料,彦一的村子相扑占了上风,邻村在“大力比 
赛”上领先,又打了个平手,现在就要以新增加的“蒙眼比赛”进行决赛了。 
     邻村选派出来的选手是个手脚麻利的精干小伙子。他把眼睛蒙上后显出 
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态,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而彦一村上选派出来的选手是 
一个老态龙钟的干巴老头。他哆哆嗦嗦,手脚不便,神态麻木,不免相形见 
拙。没有比赛,高低已分。 
     一声令下,蒙眼比赛开始了,邻村的小伙子“咚咚咚”地大步流星跨下 
了台阶,由于走得匆忙,在阶下摔了一个跟斗,但他矫捷无比,勇不可挡, 
摔得快起得也快,围着旗杆转开了圈子,第一圈还好,第二圈撞了一下,第 
三圈时偏离了方向,再向台阶跑去时,却越走越远了。 
     同时出发的彦一村里的干巴老头,行动蹒跚,一步一停,但从不碰到什 
么东西,也不摔跤,更不搞错方向,虽慢但走得正,结果还是他先跑上台阶。 
     彦一的村子获胜了,得到了三年竞赛的奖品。但是不少人还是有疑问: 
彦一挑选这个干巴老头怎么能保证获胜呢? 
     事后,彦一告诉大家,这个老头原来就是个盲人。盲人的感觉比常人灵 
敏得多,对他而言,蒙不蒙眼是一样的。邻村的选手,尽管精干、麻利,但 
一旦蒙上眼睛就会变得十分不习惯,所以彦一有必胜的把握。 
                             彦一和店主夺刀 
     日本古代有一种所谓德政的法律,就是官府不定期地发“德政布告”。 
这个布告一出,人们借贷关系就宣告废除。这种法律的出发点是帮助穷人, 
… Page 10…
但实施起来却漏洞百出,甚至闹出许多笑话来。后来这种法律就自行终止了。 
彦一生活的年代,这种“德政布告”还在实施期间。尽管人们已不按照布告 
的规定那么认真执行了。 
     正是“德政布告”张贴的那一天,一个外地的和尚游历到镇上,借住在 
一家旅馆里,他在山路上奔波了一天,并不知道“德政布告”公布之事,他 
随着老板走进一间舒适的客房,收拾了一下行囊,准备用过晚饭后早些休息。 
     和尚的行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宝刀,造型美观,刃口锋利。店主是 
个喜欢武术的人,不免觊觎这把宝刀,他向和尚借这把宝刀用一下,和尚当 
然不便推辞。 
     店主借了宝刀就来到店外的空地上练武,向过往人等炫耀自己的本事。 
围观者很多,人们纷纷赞扬,也有人惋惜地说:“宝刀虽好,但可惜是别人 
的。” 
     店主听了大喝一声:“谁说这把刀不是我的?” 
     正在房内准备休息的和尚,见外面人声喧哗,不免探出头来张望,正好 
听到店主的话。他眼看宝刀要易主了,连忙走下楼来向店主索还宝刀。 
      “这把刀是我向你借的是不假,但现在借了东西,就成了我的东西了。” 
他说着指指路边树上刚张贴出的“德政布告”。 
     虽然当时人们已并不严格执行“德政布告”,但毕竟是现行法律,店主 
不肯归还,和尚也奈何不得他。围观者虽觉得店主无赖,但也无话可说。 
     机灵的孩子彦一也在围观的人群之中,他喜欢抱不平,就站出来,对店 
主说:“执行德政布告是应该的,这把刀不用还给和尚了。” 
     店主听了大喜,和尚听了则大为沮丧。 
     彦一话头一转对和尚说:“你也不必难过,你现在不是借住了旅馆的一 
间客房吗? ‘德政布告’公布了,你也不必将客房归还给店主,一把刀换一 
间房子也不算吃亏。” 
     和尚听了转忧为喜,而店主却转喜为忧,他想:一间房子的价值比一把 
刀贵得多了,况且,一幢房屋中有一间房子归属他人所有,该有多么不方便 
啊!所以他连忙告饶道:“我情愿归还宝刀。”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彦一的名声又增大了。 
                              一张切不断的纸 
     一天,彦一在一家茶馆喝茶休息。遇见一个流浪武士向老板要了许多酒 
食,在那里狼吞虎咽,吃到酒酣面热之间,那武士抽出佩刀,对着茶馆里的 
食客大肆吹嘘,说他一次能打退十几个坏蛋,一刀就可砍断一棵大树,他的 
本领简直是无可匹敌的。 
     彦一听了,不由对武士也很佩服,但他想,这里并无坏蛋捣乱,这个武 
士为何要如此渲染自己的武力呢?旁边有几个食客也在轻声议论这个问题。 
有个小贩模样的人说:“这个武士我已碰到多次了,他每次都是要吃要喝, 
接着就炫耀自己的武力,最后就赖了帐一走了事。” 
     另一个农民模样的人说:“难道就没有人来主持公道了吗?” 
     那小贩说:“谁肯干鸡蛋碰石头的蠢事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