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文学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文学史-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社会,使之得到改善。  1979年,伯尔宣布退出天主教会,这表明他终于可 

  以断定:人对自己的世界并非毫无办法。 

       伯尔以195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一声没吭》享誉文坛。小说写经济 

  复苏时期普通劳动者的困苦状况,在内心独白、心理活动的平行与交替叙述 

  中推进情节,出版不久即被译成多种外文。《无主之家》(1954)将五个人 



① 彼德·潘:英国现代作家巴里小说《彼德·潘》的同名主人公,永不长大,始终是孩子。 


… Page 40…

  物的内心独白交织起来,用多层次结构的手法写孤儿寡母和潦倒的知识分子 

  的艰难处境。《九点半打台球》(1959)以一个建筑师的家史反映德国社会 

  的变迁,中心事件是一座修道院建造,摧毁与重建。军中爆破专家罗伯特受 

  命炸毁由他父亲菲梅尔设计建造的圣·安东尼修道院,以便给大炮射击腾出 

  空地,战后他的儿子则又在参与重建修道院的工作。罗伯特不敢向父亲和儿 

  子承认他做过的那件事,他过着安宁的、有规律的生活,每天“九点半”到 

  旅馆去打一小时台球,而内心深处颇不平静,他的母亲一直住在疯人院里。 

  全家人相敬如宾,平安无事,但谁都明白他们生活在欺骗之中,沉重的压抑 

  感无法缓解,因为他们无法把历史从心中抹去。 

       小说的整个情节是在菲梅尔的生日聚会上,由几个人的交谈、内心独白、 

  回忆,多角度地、断断续续地展示出来的。叙述手法类似福克纳。但在福克 

  纳笔下给现在家庭造成压抑和损害的是失去的美好时光,伯尔笔下的家庭无 

  法摆脱的却是噩梦般的过去。 

       70年代以后,伯尔的小说加强了批判现实的份量,《以一个妇女为中心 

           ① 

  的群像》 (1971)写一个妇女由于背弃现存社会的处世哲学而连遭迫害,人 

  物众多,情节复杂,时空大幅度转换,作者以气象阔大的描述对社会现状进 

  行了全面批判。《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和《监护》(1979) 

  写新闻界和警界的内幕,采用新闻纪事手法,是伯尔对现实问题的直接反应。 



                                 6。马丁·瓦尔泽 



       瓦尔泽(1927。3。24~)是学者型的作家,他1951年通过的博士学位论 

  文便是研究卡夫卡的专著。1958年以后,他曾多次到英美许多大学讲授德国 

  文学和创作课程。60年代出版的《间歇》(1960)和《独角兽》(1966)已 

  显现他本人的独特风格,70年代继续进行形式、结构、手法和语言的实验, 

  发表《虚构》(1970)、《加列斯特尔氏病》(1972)、《坠落》(1973)、 

   《爱情的彼岸》(1976)、《惊马奔逃》(1978)和《心灵的活动》(1979) 

  等一系列小说。80年代又有《天鹅之屋》(1980)、《安泽尔姆·克里斯特 

  莱三部曲》(1981)、《致洛尔特·李斯特的信》(1982)、《激浪》(1985)、 

   《多尔勒和沃尔夫》(1987)和《狩猎》(1988)等新作,此外还有几部剧 

  作,其中 《橡树和安哥拉兔》(1962)已译成中文。瓦尔泽是“四七社”成 

  员,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认为自己的创作可以“参与变更这个社会,使 

  其更加民主”。在创作手法上不拘于现实主义的套路,广泛吸收卡夫卡、普 

  鲁斯特等现代派作家的技巧,以心理分析、细节描写、讥讽和借喻见长。他 

  笔下的人物大都是知识分子,他写知识分子的软弱(《虚构》),个人与社 

  会之间力量对比悬殊的对抗 (《加列斯特尔氏病》、《坠落》),人到中年 

  的苦闷遁世心情(《惊马奔逃》)和感情纠葛(《激浪》),他不重情节, 

  比如《间歇》,绝大部分是主人公的感受、观察、联想和回忆,内心世界与 

  外部世界交叉重叠,整个社会的全景由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内心视野中展示出 

  来。 



                                 7。乌韦·约翰森 



① 一译《莱尼和他们》。 


… Page 41…

     约翰森(1934~)在25岁时以其长篇小说《对雅各布的种种揣测》(1959) 

而一鸣惊人。有人称其为“伟大的文学事件”,因为这是一部“非亚里士多 

德小说”,如同布莱希特戏剧强调观众的参与一样,这部小说要求读者从不 

同叙事层次上自己作出判断;有人认为这是“一件伟大的政治事件”,因为 

它处理的是国家分裂后对人们造成的影响。作者本人就是在小说出版的当年 

从东德移居西德的。 

     小说写东德火车调度员雅各布被火车压死了,是自杀、他杀,还是由于 

不慎?无法断定。小说第一句话是“但是,雅各布总是横穿铁轨”,似乎表 

示他有不慎撞车的可能,但他又是经验丰富十分可靠的铁路职工。他的死因 

成了一个谜,了解雅各布的人提出种种“揣测”,由交谈、内心独白和直接 

叙述编织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最后,第三人称叙事者对种种揣测作了总 

结,但仍未解开这个谜。小说采用了侦探小说的结构,但只提供案情,侦探 

则由读者来充当,读者只能自己从这迷雾般的揣测中去发现真相。 

     通过人们的揣测、回忆,以雅各布为中心形成一张人物关系网,这张网 

笼罩了东德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雅各布的面貌也在其中渐趋清晰。他有高 

尚的人品,对生活执着而敏感,他和恋人分处于东德和西德,受着情敌的搔 

扰和间谍机关的控制,“他在西部感到陌生,在东部感到不再是家乡。”东 

西部的对峙给他造成了难以忍受的精神重负。雅各布的死因无法确定,但小 

说表现出的意向却是不难体味的,就是德国的政治现实必须改变。 


… Page 42…

                              五、美国文学 



                                 1。概述 



     当代美国文学是在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中演进的。多元化的艺术格 

局和艺术探索及由此而来的流派纷呈,新人辈出的局面,使它成为整个美国 

文学史中又一高潮。 

     二次大战没有殃及美国本土,反倒缓和了国内矛盾、刺激了经济,加之 

大批科学家流亡入境,更使美国的科学技术如虎添翼。战争结束时,在全世 

界四百多亿美元的黄金储备中,美国即握有三百五十亿之巨,两颗原子弹爆 

炸,更显示了其武力上孤峰独据的地位。以125亿美元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 

划,则标志着美国已处于西方世界盟主的地位。 

    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丰裕社会并未给美国人带来自在与安宁,以麦卡 

锡主义为代表的政治猜疑和迫害,朝鲜战争的阴影,整个冷战时期的紧张与 

恐惧感使人人自危。公众以小心谨慎、顺应时尚、以物质享受为满足的处世 

原则,使文学艺术出现了战后“沉默的十年”。斯隆·威尔逊的《穿灰法兰 

绒套服的人》 (1955)写这种无个性的“组织人”,无追求的庸人,充分体 

现了这个精神上没有光彩的时代。虽然作品本身很平庸,却引起了广泛的共 

鸣。 

    50年代中期以后,冷战的紧张气氛有所缓和,郁闷多时的一批青年逆子 

终于按捺不住愤懑,发出了野性的“嚎叫”,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但他们正是对精神上业已“垮掉”的现状看不上眼,这才投袂而起的。  60 

年代的猪湾事件,古巴导弹危机,尤其是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使美国社会 

处于长期动荡之中,总统肯尼迪遇刺,黑人暴动,学生造反,市民反战示威, 

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小说开始流行。  70年代以后,随着越战的结束,美 

苏、美中关系的解冻,国际国内局势趋于缓和,公众对政治性社会活动的激 

情减退。但种族、阶级、阶层的矛盾,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生活瞬息万变造 

成的困惑依然存在,女权运动也不时掀起一个个小高潮。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中,美国文学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从 1949 

年至1993年,在40年中有7位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除福克纳、海明威、 

纳博科夫、沃伦等文坛老将外,又涌现了契弗、马拉默德、贝娄、梅勒,卡 

波特、奥康纳、斯泰伦、阿瑟·密勒、田纳西·威廉斯、阿尔比、金斯伯格、 

托妮·莫里斯、巴思、巴塞尔姆、海勒、厄普代克、罗斯、品钦、欧茨等一 

大批新人。南方文学继续活跃,“垮掉派”、“黑色幽默”、黑人文学、自 

白派诗、犹太文学、战争小说异彩纷呈。在多方面的自由探索中,有的作家 

更关注经验世界的问题,如现实社会中的暴力、凶杀、吸毒、家庭解体、生 

态恶化、种族、性别、阶级的冲突及由此引起的精神恐慌、孤独、压抑、无 

所适从、人格分裂等等;有的作家更关心超验世界的问题,他们的眼光越过 

现实社会的具体矛盾,从形而上学角度去思考人类的基本处境,探求终极真 

理,诸如人类的局限,人类的前途,生存与毁灭,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文明 

进展的二律背反等都是他们作品的基本主题。 

     60年代以后另一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是非虚构小说的兴起。当时文坛有 

一种流行的看法:现实主义方法已经显得僵化,小说要继续生存,必须另辟 

蹊径,而新闻界对不带个人感情、纯客观的写作原则也感到厌烦。于是作家 


… Page 43…

为使作品更具真实感,开始用新闻体写小说,记者则用文学手法来加强新闻 

报道的艺术魅力。在这两股力量推动下,非虚构小说勃然兴起。杜鲁门·卡 

波特的《凶杀》(1965)是开山之作。至80年代,乔纳森·科尔曼的《奉母 

之命》 (1985)和香娜·亚历山大的《胡桃夹子:金钱、疯狂、谋杀——一 

个家庭像册》,分别从不同角度对70年代末的同一件凶杀案进行了深入剖析 

和艺术表现,追求“事实俱在、铁证如山”的效果。这两部作品得到评论界 

一致好评,并很快成为畅销书。公众对真实感的追求,现实中生活节奏的加 

快,戏剧性事件的层出不穷,都使非虚构文学备受青睐。 



                  2。金斯伯格、施奈德与“垮掉派”诗 



     战后最初十余年,在欧美国家最活跃的是所谓“垮掉的一代”。这是一 

批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青年人,战争创伤的隐痛,冷战给和平生活带来的 

紧张的政治气氛,社会动荡,生活无保障,前途渺茫,这一切使一代年青人 

陷入难以自拔的幻灭之中,绝望使他们无所畏惧地走上反抗社会的道路,形 

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在德国他们被称为“重返家园的一代”,在英国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