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军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军事史-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变革进程。苏联还提出成员国国家主权“有限”和实行“国际专政”等理论 

为入侵行动辩护。阿尔巴尼亚随即退出华约组织。罗马尼亚未参加入侵行动, 

此后较少参加华约组织的军事活动,并实行独立于苏联的对外政策。从 70 

年代初起,华约组织在军事力量方面实现与北约组织的大致平衡。80年代中 

期以后,苏联调整与东欧盟国的关系,各国内外政策的独立性普遍增强。1989 

年,东欧各国发生剧烈变化,华约组织各成员国不再具有共同的政治和经济 

特性,华约组织走向瓦解。冷战结束后,华约组织军事机构和政治机构于1991 

年3月31日和7月1日先后停止活动,华沙条约组织在存在了36年以后解 

散,驻东欧各国的苏联军队先后撤离。 



                         3。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 



     (1)当代军备竞赛的特点 

     军备竞赛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间军事和政治斗争的一 

个重要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出现了可以实施远距离打 

击的战略核武器以后,在全面战争中突然袭击的可能性和重要性都大大增 

加,已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在战争开始后再进行长时间的动员,战争持续的时 

间也将缩短。在和平时期贮存大量武器装备显得更加重要,军备竞赛的军事 

意义更加突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还加快了武器装备更新的速度,不 

断为军备竞赛开辟出新的领域,使其一轮接一轮地进行下去。这种军备竞赛 

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在当代世界上,只有美国和苏联有能力在各 

个军备领域进行全面的竞赛。所以,超级大国之间长期持续并且不断加剧的 

军备竞赛,是冷战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代世界军事的显著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40多年来,美苏两国不仅在常规军备方面进行竞 

赛,更把巨大的力量投入战略核军备竞赛;它们不仅注重军备的数量,而且 

竞相提高军备的质量;它们相互指责对方扩军备战,威胁自身的安全,又都 

不惜代价地谋取军备优势,并把这种优势 (至少是均势)看作超级大国地位 

的重要象征和向对方施加压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军备竞赛不仅具有军事意 

义,还具有政治意义。随着核军备水平的提高,政治意义逐渐超过单纯军事 

的意义,使军备竞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国家意志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并且成 


… Page 18…

为超级大国相互关系的晴雨表。这是当代军备竞赛的特点之一。 

     军备竞赛的主要后果是超级大国军备水平不断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来,美苏两国积聚了空前规模的军备,特别是足以多次摧毁对方乃至世界的 

核军备,使世界长期笼罩在核战争的阴影下。就此而言,冷战是历史上战争 

危险最大的和平时期。随着核军备水平的提高,出现了“相互确保摧毁”的 

 “恐怖平衡”局面,竞赛双方都由于面临毁灭性报复而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所以,军备竞赛造就了可能摧毁竞赛者自身的力量,造就了一大批连制造者 

也不敢贸然使用的武器,从而成为使高军备水平下的畸形和平得以延续的因 

素。这是当代军备竞赛的另一个特点。 

     在冷战前期恐怖平衡出现前,竞赛的一方竭力维护核垄断(或核优势), 

另一方竭力改变核劣势。在恐怖平衡出现后,双方都力图在确保这种平衡的 

基础上寻找使对方的核威慑失效的办法。这促使双方倾尽全力继续进行军备 

竞赛,从而给双方都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减轻负担并减少所面临的威 

胁,在战后军备竞赛开始之初,双方就开始寻求控制军备竞赛的办法。军备 

控制谈判始终与军备竞赛相伴相随,这是当代军备竞赛的又一个特点。 

     到80年代末,随着冷战走向终结,超级大国之间的核军备竞赛基本停 

止。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备竞赛。它没有导致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积 

聚起来的大量核军备开始被部分销毁。这样的结局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但是, 

这不意味着军备竞赛的彻底结束。 



     (2)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起,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便断断续续地进 

行。谈判的最初目的是裁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军备,巩固和 

平局面,以及管制刚刚出现的核武器技术。随着冷战的开始和加剧,军备控 

制与裁军谈判成为超级大国削弱对方、谋取优势的手段之一,形成了军备竞 

赛与军备控制并行,前者愈演愈烈,后者长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局面。所 

以,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是冷战时期超级大国军事、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侧 

面,是军备竞赛在外交领域的延伸,谈判的曲折历程反映了它们在军备方面 

的激烈竞争。 

     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既有军备的基础上限制军备数 

量的进一步增加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限制某些种类的军备向不拥有这类军 

备的国家扩散;裁减军备的数量。谈判先后涉及除轻武器和海军装备 (不含 

弹道导弹潜艇)以外的几乎所有种类的武器装备。谈判的形式包括联合国范 

围内的谈判,美苏两国的双边谈判和有两大军事集团其他成员国参加的多边 

谈判。由于美苏两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备,它们之间的谈判显得更为 

重要,它们在其他谈判中也处于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40多年来, 

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控制原子弹和全面裁军方面进行试探(1946—1957年) 

     从1946年起,联合国先后设立原子能委员会、常规军备委员会、裁军委 

员会、裁军问题小组委员会等。在这些机构内,进行了控制核武器和全面裁 

军的谈判。 

     关于控制核武器。在战后初期,美国已拥有原子弹,苏联正在加紧研制。 

1946年6月,美国提出“巴鲁克计划”,要求设立国际原子能发展总署,管 

制各国的核原料生产,停止生产原子弹,并在此基础上销毁核武器。苏联认 


… Page 19…

为该计划设想的国际原子能发展总署实际上是由美国控制的,对销毁核武器 

也未规定任何具体措施,因而这项计划的实质是确保美国的核垄断地位,阻 

止苏联拥有核武器。苏联提出反建议,要求禁止使用和制造核武器并立即销 

毁现存核武器。这些建议反映了美苏两国保持与打破核垄断的斗争。50年代 

初苏联也拥有核武器后,双方又多次提出控制核武器的建议,但均无结果。 

     关于全面裁军。在战后初期,苏联的常规军事力量在数量上多于美国。 

美苏两国都声称要“全面彻底裁军”。苏联主张,东西方国家按相同比例裁 

军,并要求撤除在欧洲的前沿基地和从德国撤出外国军队。西方则主张,双 

方将军队数量裁减到相同水平,并要求首先建立严格的核查制度。1955年5 

月10日,苏联建议在两年内将美国、苏联和中国的军队裁减到100—150万 

人,将英国和法国军队裁减到65万人;建立经常的检查制度;停止核试验, 

分阶段禁止核武器等。这些建议包含了西方国家曾经主张的许多内容,但最 

终仍为西方所拒绝。美国转而提出开放天空以便于相互检查军事设施的建 

议。苏联认为这不是裁军,而是为了收集情报。此后几年间,苏联和中国主 

动裁减军队人数,但裁军谈判毫无进展。1957年11月,苏联退出联合国裁 

军问题小组委员会。 

     第二阶段:防止核扩散(1958—1969年) 

    50年代末以后,美国和苏联都已拥有相当数量的战略核武器,美国仍然 

保持优势。1962年发生了导致美苏两国剑拔弩张的古巴导弹危机。其他一些 

国家也接近拥有核武器。美苏两国把军备控制谈判的重点转向防止核技术扩 

散,以确保它们两国以及英国对核武器的垄断。这一阶段的谈判主要在美苏 

两国之间进行,达成了最初的一批军备控制协议,但并未对美苏军备竞赛实 

行实质性的限制。 

     1958年10月,美国、英国和苏联开始举行禁止核试验谈判,并在此后 

两年内停止进行核试验。1963年8月5日,三国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规定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而不禁止地下核试验。这 

实际上是针对尚未掌握地下核试验技术的法国和中国的。此后,美苏两国都 

进行了大量地下核试验。 

     1968年7月1日,美国、苏联、英国等国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规定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以任何方式转让核武器及其制造技术,非核国家不 

制造、不接受核武器。这实际上是为了巩固美苏两国的核垄断地位,在一定 

程度上发挥了阻止更多国家拥有核武器的作用。 

     此外,拉丁美洲各国于1967年2月14日签署《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条 

约》,使拉丁美洲成为第一个有条约约束的无核武器地区。 

     第三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1969—1981年) 

     60年代末,美苏两国的核力量首次达到基本平衡,双方的战略态势发生 

变化,东西方关系有所缓和。双方的战略武器数量都已超过2000件,继续增 

加数量已无多大实际的军事意义。它们经过两个阶段的谈判,分别在 1972 

年5月26日和1979年6月18日签署《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若干措施的 

临时协定》和《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分别规定这类武器的最高 

限额为2500件和2400件,到1981年底降为2250件。这两项协议的共同特 

点是:限额并未超过双方当时的拥有量,不要求削减数量;未对核武器质量 

作过多限制,为双方把核军备竞赛的重点由数量转向质量留下充分的余地。 

由于70年代末美苏关系转趋紧张,1979年的条约未得到美国国会批准。 


… Page 20…

     1972年5月26日,美苏两国还签署《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规定双方可各部署两个有限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并且不再发展这类系统。事 

实上,当时双方都不掌握成熟的反弹道导弹技术。 

     第四阶段:削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1982—1991年) 

     80年代前期,东西方关系再度紧张,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美国 

全面加强军备,并制定“战略防御计划”,研究以外层空间为基地的战略防 

御系统,把军备竞赛引向外层空间。苏联在欧洲部署新的中程导弹,招致美 

国采取同样措施。苏联经济停滞,国内日益困难,更迫切地希望减轻军备竞 

赛的负担。1985年以后,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在三个重要领域取得进展。 

     关于中程导弹。谈判最初围绕部署在欧洲的中程核导弹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