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政治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政治史- 第3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章无条件接受。1901年9月7日,上述11个帝国主义国家胁迫清政府签订 

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除正约外,还包括19个附件。其主要内容是: 

     ①帝国主义各国在北京划定“使馆区”,中国人不准在这个区域内居住, 

帝国主义各国可在这里驻兵,自行进行管理。从此使馆区成了“国中之国”, 

成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②清政府向各国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以关税和盐税作为担保, 

分39年还清。各省地方赔款还有2千多万两。从此,中国的关税和盐税都受 

制于帝国主义。 

     ③清政府将北京直到渤海一线的所有炮台、大沽炮台“一律削平”;允 

许各国在北京至山海关之间的12个战略要地,派兵驻守;禁止中国两年内进 

口军火和军火燃料。这样,帝国主义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清政府的军事权。 

     ④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迫使清政府 

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100余人,并在侵略者被杀的地 

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⑤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指定皇族亲贵担任 

大臣,办理今后与外国的交涉。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 

的一个卖身契。这个条约,除了表明帝国主义对中国穷凶极恶的敲榨勒索外, 

重新确立了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的地位。清政 

府曾公开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完全成了“洋 

人的朝廷”。 

     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被外国反动派绞杀了。但是,它对中国 

形势的发展具有不可泯灭的影响。义和团广大战士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大 

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可侮的决心,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民 

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大觉醒。这场规模宏大的运动威慑了外国侵略者,打乱 

了他们瓜分中国的日程,甚至迫使大部分帝国主义国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企 

图。周恩来认为:“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 

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曾任清政府总税务司的英人赫德在所著《中国实测论》中承认:“中国人数 

十年在沉睡中,今也大梦将觉,渐有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的思想。故义和团 

之运动,实由其爱国心而发,以强拒外人为目的者也。虽此次初起,无人才, 

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关。自今以往,此 

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之子孙,辇炮荷枪,以行 


… Page 100…

  今日义和团未完之志者。”      ① 

       义和团运动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义和团运动中,充分暴露了清廷 

  的腐朽、愚昧和无知,情况的严重到了令人惊骇的程度,致使有志救国之士 

  莫不对现实感到绝望,从而迅速走上了革命道路。孙中山在评论那一时期国 

  内形势时谈到:“知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加以八国联军之破北京, 

  清帝后之出走,议和之赔款九万万两而后,清廷之威信扫地无余,而人民之 

  生计从此日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 

  命风潮自此萌芽矣!”② 

       义和团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势力,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但 

  是,他们对清政府的反动两手策略认识不足,经常遭到反动统治者的背后袭 

  击和暗算。 



① 傅启学:《中国外交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 年修订2 版,第181 页。 

② 同上书,第182 页。 


… Page 101…

               十一、亚洲人民反对侵略和封建统治的斗争 



                        1。印度尼西亚爪哇人民起义 



      (1)荷英法对印度尼西亚的侵略和统治 

     早在16世纪末,荷兰殖民者就开始了对印度尼西亚的入侵。1602年, 

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同,在印尼实行殖民统治。1800年,荷兰政府宣布解散荷 

兰东印度公司,把公司征服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从此开始了荷兰政府对印 

尼人民的直接殖民统治。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法两国为了从荷兰手中 

抢占印尼,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1806年,拿破仑占领荷兰,将巴达维亚共和国改为王国,任命路易·拿 

破仑为荷兰国王。被推翻的荷兰执政威廉五世逃往英国,成为英国统治者的 

工具,操纵印尼殖民当局,成为英国侵占印尼殖民地的帮凶。拿破仑为了对 

抗英国的争夺,委派亲法的荷兰人丹德尔斯为印尼总督,丹德尔斯到印尼后, 

立即着手加强军政统治,扩充殖民军,创办军官学校,修建军事设施,如军 

港和炮台,还修筑了长达1000公里的军事公路。这些工程的实施,完全采取 

征用徭役的方式,强迫土著居民无偿做工,劳动极其艰苦繁重,生活条件极 

其恶劣,温疫流行,大批劳工死亡。 

     丹德尔斯极力削弱地方行政官员的权力,他把爪哇分成9个省,由他自 

己直接统辖。他废除万丹苏丹,把万丹变成直辖区,还强迫日惹苏丹退位, 

大大加剧了荷兰殖民当局与当地王公的矛盾。丹德尔斯还假借筹备军费之机 

向土著王公敲诈勒索,同时强制农民扩大咖啡种植面积。由于英国的封锁, 

生产的咖啡和其他实物不能按计划运往欧洲,造成殖民地财政收入不断减少 

和困难。丹德尔斯滥发纸币和出卖土地,土著农民深受其苦,从而引起农民 

对荷兰殖民当局的严重不满。因此,荷兰在印尼的殖民统治很不稳固。 

     拿破仑战争期间,1811年英军占领了印度尼西亚。英国委派莱费士为总 

督。莱费士推行有利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宣布印尼全部土地 

为英国政府所有,农民为世袭佃户,实行货币地租,地租额由政府规定;废 

除垄断贸易和国内关卡,鼓励发展私人企业。许多外国种植园主到印尼租赁 

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农民),开办资本主义农场。 

     拿破仑战败后,荷兰恢复独立。1816年根据英荷条约,又恢复了荷兰对 

印尼的殖民统治。荷兰仍采取旧的剥削方式,恢复垄断制度,力排外国势力, 

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在恢复旧有赋税制度的同时,又增加许多新税,如门户 

税、牲畜税、庭院税和过桥税等。殖民当局还在爪哇岛设350多个关卡,过 

卡即要交税。 

     荷兰殖民者还干涉土邦王公的内政,剥夺他们的实权,禁止各土邦封建 

主与外国的经济联系,例如不准他们把土地租给外国种植园主,已租出的要 

收回,严重地侵害了封建主的利益。总之,荷兰殖民者重回印尼后,更加重 

了对印尼的剥削和奴役,不仅劳动人民无法生活下去,许多封建主也极为不 

满。印尼各阶级与殖民者的矛盾日趋激化,终于酿成1825—1830年爪哇人民 

大起义。 

      (2)蒂博尼哥罗领导的爪哇人民起义 

     1825—183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抗荷兰殖民 

统治的人民起义,史称蒂博尼哥罗起义或爪哇战争。 


… Page 102…

     蒂博尼哥罗(1785—1855年),是日惹苏丹的王子,曾任日惹苏丹的摄 

政,但荷兰殖民者剥夺了他的王位继承权。他企图推翻荷兰殖民统治,恢复 

王公贵族的权势,建立强大的伊斯兰教封建王国。起义前,蒂博尼哥罗已成 

为马塔兰封建贵族抗荷集团的领袖,他在日惹的领地成为抗荷人士的聚集 

地。荷兰殖民者视他为眼中钉,必除之而后快。1825年7月,荷兰殖民者借 

口修筑公路,破坏蒂博尼哥罗的领地,并企图逮捕他。这一事件成为蒂博尼 

哥罗起义的导火线。 

     1825年7月20日,蒂博尼哥罗在斯拉朗发动武装起义。他以圣战为旗 

帜,号召人民为消灭异教徒——荷兰殖民者而战斗。成千上万的农民会集到 

他的旗帜下,一些封建主和阿訇也参加了起义。许多华侨也积极参加和支持 

起义。起义浪潮席卷了爪哇大部分地区。10月,蒂博尼哥罗建立了伊斯兰王 

国,自称爪哇素丹。1827年初,他整顿起义军,建立起几支骨干队伍,打得 

荷兰殖民军死伤惨重。后来荷兰方面采取了分化收买封建主的狡猾手段,不 

少封建主脱离起义队伍。蒂博尼哥罗的主要助手奇阿依·摩佐为争夺宗教最 

高领导权与蒂博尼哥罗发生矛盾。最后奇阿依·摩佐投降了敌人,起义军的 

著名青年将领申托特也叛变。这给起义军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困难。荷军悬 

赏5万荷兰盾捉拿蒂博尼哥罗,但没有一个农民为领取赏金而出卖他。蒂博 

尼哥罗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持抗战,多次拒绝敌人的诱降。 

     1828年3月,起义军在爪哇北部失败后,开始走向衰落。1830年3月, 

蒂博尼哥罗不得已同荷军举行停战谈判。他严词拒绝敌人的诱降,坚持要在 

爪哇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王国。荷兰殖民者背信弃义,将他扣留,终身幽禁 

于苏拉威西的望加锡。坚持了五年的爪哇人民大起义最后失败了。1855年, 

蒂博尼哥罗死于流放地,他留下了一部《蒂博尼哥罗自传》。他在起义中始 

终坚持英勇斗争,甚至连荷兰殖民军官都不得不承认,“他虽然遭到一系列 

打击和不幸,仍然充满信心和勇气”。他是印度尼西亚杰出的民族英雄。 

     蒂博尼哥罗大起义是印尼人民斗争史上的光辉篇章。这次起义歼灭了 

15000多殖民军,惩办了许多殖民官吏,耗费殖民者2000万荷兰盾军费,烧 

毁许多种植园。这次起义揭开了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斗争的序幕。 



                           2。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1)扎伊尔王朝的统治 

     1796年,阿加·穆罕默德夺取了政权,在伊朗建立了扎伊尔王朝,定都 

德黑兰。扎伊尔王朝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高级阿訇是王权的主要支柱,负责宗教事务和裁判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则由 

世俗法院审理。国王下设首相领导的枢密院负责管理国家日常事务。全国划 

分为30个省和州。省总督和州长由王族国戚出任。 

     到 19世纪中叶,伊朗仍处于扎伊尔王朝的统治之下,封建割据十分严 

重,各省、州的首脑都是拥兵称霸的一路诸侯,彼此混战不休,国王无法驾 

驭。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保持着对封建主的依附关系。游牧部落贵族又一 

向反对中央集权,甚至公开否认王权。因此,伊朗尽管有国王和中央政府, 

但在全国没有行之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