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第8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是些什么人——专业知识工作者的出现——传统的中层管理的社会结构——欧洲的传统——新的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级别但具有高层的“影响”——知识组织——中层管理的职务设计——必须明确划分决策权限——高层管理在知识组织中的作用——中层管理人员:“资历较浅者”和“同事”而不是“下属”
  
  在五十年代初期,当报纸上以大幅标题刊载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消息的时候,很多人预言中层管理很快就会消失了。许多专家说,中层管理到1980年轮会消失。所有的决策都将由屯子计算机做出,或由以“全面情报系统”为依据的高层管理做出。
  很少有预言如此迅速而彻底地破产的。正在这一预言广为流传时,中层管理的热潮开始了。而且这一热潮持续达二十年之久。事实上,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可以被叫做中层管理的时代。在所有的发达国家中,再没有什么劳动力中的集团发展得比它更快的在此时期,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减少着中级管理阶层职务的数目。但这股力量并不是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或其它任何一种新技术。而是一股合并、接管与收购的压力,特别是在美国和英国。其结果,合并或清理了无数的销售机构和会计事务所——并相应地取消广大量的中级管理阶层的职位。这种浪潮于六十年代末期在英语世界达到了飓风般的力量。但是,尽管如此,对中层管理人员的需求,除了在六十年代末英国的经济衰退时期和1970年到1971年的美国经济衰退时期以外,还是持续地增长。至于在没有受到合并或收购的直接影响的公司中,或在公共服务机构中,这种需求增长得更为惊人。
  下面举一些制造业中的例子。而制造业正是自动化得到最广泛的应用而电子计算机正好像几代以前的烟囱那样普遍(至少在大公司中是如此)的一个经济部门。美国的一家大汽车公司最近建造了一座大制造厂从事一种新式车辆的全部生产工作。该公司在1949年曾建造一度类似的工厂,其产量与新近建成的工厂相似。这个新工厂是1949年以后该公司第一次建造这样的大型工厂。新厂中的一般职工(包括蓝领工人和文书人员)只有老厂的三分之二——那是由于正常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是由于采用自动化生产程序。新厂中的高层管理同老厂大致同等规模。而中级管理阶层——即其工资报酬高于一般工长而低于工厂厂长之间的阶层——则为1949年那个工厂的五倍。
  另一家制造多种工业用组件的大制造公司在1950年到1970年期间,销售额从一千万美元增加到一亿美元。以件数计算的销售量则增加到五倍。在此迅速增长期间,高级管理阶层从三人增加到五人,一般职工从一千人增加到四千人,而中级管理阶层(仍以工资报酬为标准)则从十四人增加到二百三十五人,即几乎增加到十七倍,而且还没有包括销售人员在内。
  下面是一个英国的例子:有一家大型材料公司是该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领先者。该公司在1950年到1970年期间,扣除了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因素以后,就产值来看,增加了45%。其高层管理在1970年时实际上比1950年还有所减少。这是由于在此期间进行了两次改组,由专业管理人员代替了创建者家族。工厂和办公室中的一般工作人员约增加了五分之一,而中层管理则增加到三倍。
  在日本,中层管理也得到了同样迅速的增长。中级管理阶层在日本的同义词是“编制中的大学毕业生”,其人数——特别是在企业中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比日本经济的增长速度还要快。事实上,日语中用来指中层管理的“薪水人”一词已成为一种口号。
  这些例子事实上还低估了中层管理的增长速度。在预期中层管理会消失的期间,经济重点和增长的中心已从1950年在经济舞台上占统治地位的产业部门转向中层管理比例高得多的那些产业部门。美国在1970年经济发展动力的象征已不再是通用汽车公司,而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或任何其它电子计算机公司中,中层管理远较汽车或钢铁这些传统的制造业为高。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在1950年到1970年期间得到迅速发展的制药行业。
  在制造行业以外,中层管理的增长甚至更为迅速,特别是在非工商业的服务行业中,其典型代表是医院。
  医院中的高层管理,无论你怎么来解释它,都没有增长,仍旧是一个医院院长,在大医院中也许有一个助理。在社区医院中,有一些董事和一位医务主任。按每一病人一日的职工人数计算,一般职工是减少而不是增加了。这是由于在医院的厨房、维修保养部门和其它一般工作.部门中的劳动密集程度降低了。而中层——技师、工程师、会计师、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则大大增加了。他们至少增加到四倍——在某些大型教学医院中甚至增长得更快。
  
  必要的改正
  以这样一种速率增长必然超标,造成混乱和浪费。用人过多有时是由于不管这项或那项活动是否需要,只是为了赶时髦就开展了起来;有时是由于年景很好,顺应多要人员这股潮流比反对它要容易一些。在这样一种飞速增长的时期,没有人多去注意工作的组织。但是,这样一种规模的增长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而不仅是量的增加。如果不对工作及其组织进行研究和变革,必然会造成浪费、工作的重复以及组织的臃肿。
  中层管理人数过多的浪费事例是很多的。最突出的例子是美国的某些防务项目。法国为了设计出在1950年到1970年期间最好的战斗机——幻影式战斗机,人数最多时使用了约七十位工程师和设计师。如果美国要设计出类似的—种飞机,就会雇用三千名左右的工程师和设计师,花费四倍的时间和大得多的成本,而结果只能设计出一种质量较差的飞机。
  在民用工业中,用人过多的突出例子也是很多的。例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发展极为迅速。很难使人相信已使它所雇用的全部中层管理人员都在作生产性的工作。而它在雇用这些人员时,一般只是依据其大学文凭而不是依据其实际成绩或对其服务的明显需要。
  因此,正像其它任何热潮那样,中层管理的热潮必然导致“中层管理的低潮”。在刚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时,必然就会有大幅度的调整。这首先发生于英国。当英国于六十年代末期出现相当严重的经济衰退时,刚好企业合并和接管也达到了高潮,于是发生了解雇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现象。美国在1971年到1972年的经济衰退中的反应较为温和。有两年大大减少了从大学毕业生中雇用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对已在职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解雇很少(除非是在受影响特别严重的空间工业和国防工业中)。日本被美国尼克松总统1971年的贸易和经济攻势吓了一跳,也暂时地减少了启用新人。
  这种反应虽然是痛苦的,但基本上是健康的。当然,它总是搞得过火。但它至少迫使管理当局仔细考虑一下工作的内容是什么以及需要些什么工作。这种考虑对中层管理的工作来说特别重要。很少有其它领域比中层管理用人过多所造成的损害更大的了。它的代价远远超过了金钱,而是使成绩和士气受到损害。
  
  用人过多的危险
  知识工作——即中层管理人员的特殊工作——始终应该高要求。它用人应该少而精,宁肯用人过少。如果组织中的中层管理人员过多,就会破坏士气,影响成就和满足,最终影响到工作成绩。1
  中层管理的热溯以及因而产生的用人过多,特别是在大公司中的用人过多,的确使土气和激励受到破坏。企业、政府机构、学校和医院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大量雇用进来的年青的中层人员——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中有许多人感到不满和失望,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用人过多。他的工资和待遇都很好,但没有足够的工作做,没有足够的挑战性,不能做出足够的贡献和取得足够的成就,只是无事忙。许多人只是忙于互相“应付”而不是去做自己的工作。有些受过教育的能干的年青人、美国名牌工商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日益地宁愿到一家小公司或中等城市的行政管理部门中去工作。当问到他们为什么这样时,他们总是回答说,“至少我能够有事可做。”
  第一个教训就是使中层人员少而精。应该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才足真正必需做的?”第二个而且是同等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不再需要而应予减少或取消的?”第一个教训是必须控制份量。
  这特别意味着,一般只有原有的一项中层管理工作已取消或至少减少以后,才能批准一项新的中层管理工作。中层管理预算主要是一种“受控制的费用”(见第九章),必须经常予以注意,以便保证良好的、有成就的人员被分配到有机会的、能做出成果的、能开创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去,而不是在各种问题、无事忙、墨守成规上浪费其精力。
  但是,更应加以思考和注意的是中层管理及其组织的工作。中层管理的扩大不仅造成了质的变化,而且它本身就是由于中层管理职能性质的变化产生的。
  可以断言,中层管理今后将继续扩大。但今后的扩大必须是有指导的、有控制的、有领导的。它必须以对中层管理性质、职能、关系和结构的变化的理解为依据。
  
  增长最快的是些什么人
  存在已有四十年的中层管理并没有消失,而是发展了,而且有很大的发展。按比例来说,目前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有更多的工厂经理、更多的地区销售经理、更多的银行支行经理。
  但中层管理职务人员增长得最快的是制造工程师和生产程序专家,是税务会计师和市场分析师,是产品经理和市场经理,是广告专家和推销专家。有很多职能是一代以前很少有人知道的。新的中层管理人员是专业的知识工作者(见第三十章)。
  传统的中层管理人员基本上是一种指挥员,而新的中层管理人员基本上是一种知识供应者。传统的中层管理人员对向他作报告的人员有一种对下的权力。新的中层管理人员则主要有一种横向的和向上的责任,即对他无权指挥的人有一种责任。
  尤其重要的是,传统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职务大都是例行的。他并不作决策,而只是执行决策,至多只是按照本地条件修改一下并准行上级的决策。他的职务只是维持一种体系的运转,这个体系既不是他设计的,也不能由他来改变。
  传统的定义把管理人员说成是为其他人的工作负责而不是为自己的工作负责的人,当然就是由于上述原因。美国和日本以外各国(特别是欧洲各国)的管理,传统上采取的那种社会结构,也是由于上述原因。
  在美国和日本,高层管理人员传统上是由中层管理中选拔的,即选自在企业中逐步上升的人。而欧洲各国却不是采取这种方式。在英国,过去在管理人员同“董事会”即高层管理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这种情况目前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即使在大公司中,直到最近,其董事会的人选如果不是来自从来没有在企业中工作过的人(如知名的前政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