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txt全集下载(第一部,第二部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货币战争txt全集下载(第一部,第二部全)- 第7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场危机的风暴,已经从美国13万亿美元的按揭抵押贷款市场,移向了27万亿美元规模的企业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及其他资产支持债券。”宋鸿兵认为,第一大潜流企业债的违约率将在今年第三四季度达到高峰。

 

第二大潜流商业银行信贷违约率也将在年底出现高峰,宋鸿兵称,截至3月底,欧美商业银行体系减记资产2。7万亿美元,但大部分损失并未披露,他预测欧美银行最终损失会高达10。6万亿美元。他认为第三大潜流是美国失业高峰违约将在年底创出新高,第四大潜流就是信用卡、商业地产、建设信贷违约率年底将创新高。

 

此外,在宋鸿兵看来,欧洲金融市场持有8万亿美元资产,目前损失约40%,对欧洲的金融系统造成很大压力,另外,东欧目前的情况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期非常接近,这些危险征兆显示,第二波金融海啸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袭来。

 

中国将迎来战略机遇

 

宋鸿兵提出,经济周期与人口消费高峰期有密切关系,数据显示,人在48岁前处于消费攀升期,在48岁达到顶峰后消费能力开始下降。美国1961年出现婴儿潮,照此计算,从2009年后将步入长达14年的消费能力下降期,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美国将开始消费萎缩,正好加上这场次贷危机,美国的经济周期将持续14年的不景气。

 

而中国正处于消费的攀升期。“欧美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消费能力下降的时候,正是我们消费能力上升的时候。”宋鸿兵称,美国14年的不景气对中国其实是一个机遇。“中国要在经济结构上做重大调整,抓住机遇,开拓内需,现在外需是靠不住的。”

 

货币危机下存钱最傻

 

“货币不是财富本身,只是一种索取权。”宋鸿兵指出,目前大多数人对财富的理解就是“货币”,他呼吁大家改变观念,“你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财富,什么是货币。”

 

如果把国家看作一个公司来研究其资产负债表,那么国家的财富本质是资产项下的商品和服务,而负债项下就是货币。从这个角度来说,货币永远不是财富本身,货币实质是对商品和服务的追索权。宋鸿兵称,“当我们说挣到很多财富,绝不意味着存很多钞票,对应的实体才是财富。”

 

宋鸿兵称,这场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美元危机。而在货币危机中,对老百姓而言,存钱才是最傻的。他举例说,上世纪70年代初,他的一个朋友获得7000元人民币,他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30年后他由当时单位最有钱的人变成最穷的人,“假设他当时把钱全部换成黄金,7000元到现在已经变成了480万。”

 

宋鸿兵提醒市民一定要深刻理解货币的概念,“如果不理解,不拼命去挣钱,不去想怎么保住自己的财富,在3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财富不够,因为通胀对你的财富所有权悄悄发生了转移。

 

全球救市和美国回购国债,是否会导致全球通胀重演?宋鸿兵认为这是肯定的。

 

宋鸿兵认为,说到财富的品牌,没有东西可以与黄金相比,一旦发生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黄金价格一定会暴涨,他认为市民应对危机,可以配置一点黄金。

 

 

 

 

第二波金融海啸无法阻挡
 

我认为,第二波金融海啸的到来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正在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只是全面债务危机的引爆期,美国债务高企这一结构性矛盾即将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场危机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次级房贷危机。

 

第二阶段,违约海啸。首先是调息导致月供陡升,从而出现大规模违约。大规模的违约导致整个固定证券市场定价体系的混乱。这一阶段分上、下半场:上半场以五大投资银行倒闭,“两房”被接管作为核心事件;下半场以美国的商业银行被国有化作为标志。

 

第三阶段,美国商业银行国有化完成以后,美国政府将会海量增发国债,这就导致利率火山喷发,长期收益率狂涨,所有融资成本同步上涨,从而严重打击美国现在的实体经济,债务进一步上升,融资成本更为高涨。

 

最后导致越来越多的资产脱离美元资产,形成美元冰河期。这是第四阶段,我们还没有时间表。但随着第二波金融海啸的呼之欲出,危机朝着第三阶段发展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爆发时间:2009年4~9月

 

我预测第二波金融海啸将在今年4~9月爆发。

 

如果说第一波出现问题的核心是按揭抵押贷款中间的次级贷,那么次级贷爆发实际上是有准确时间表的,我们根据利率调整的时间表,基本上可以准确地判断整个次贷危机爆发的一系列时间点。

 

在2007年底,我们已经非常准确地看出,到2008年6~8月,会有集中的大规模调息发生。这导致美国许多家庭的资金链断裂,尤其是次级贷款人。这个过程会引发整个固定类收益产品的价格出现紊乱,进而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如果这种逻辑成立的话,那么第二波的演绎是类似的。

 

我们认为第二波将发生在企业债、金融债这个领域,它的一个核心点,爆发最薄弱环节就是垃圾债。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垃圾债券违约高峰期出现的时间段,我们就可以得到金融海啸第二波发作的时间表。

 

从现在掌握的垃圾债券违约这个情况来看,今年的3月到10月,垃圾债违约率会上涨3~5倍,很可能从现在的4。5%发展到突破20%。这个时间段,我觉得酝酿着重大的危机。

 

引发原因:垃圾债券

 

半年以前,我们看到的危机主要是集中在美国按揭抵押贷款市场。这块市场规模大概是13万亿美元。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新危机爆发点,实际上是一个更大的规模市场,包括美国的地方债券、企业债、金融债、信用卡债和一系列的像消费类贷款、学生贷款、汽车贷款等。这一块总规模加在一起是25万亿美元,是按揭抵押贷款市场的两倍左右。在这个市场上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衍生产品的结构,跟按揭抵押贷款是类似的,规模是更大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半年以前由次贷问题所引发的整个按揭贷款市场及其衍生品出现重大危机,已经导致了整个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重大混乱。这一次企业债和金融债领域出现的大规模违约,将集中发作在垃圾债券市场。

 

垃圾债券类似于企业债中间的次级债,它及其衍生产品出现重大危机的话,其规模和影响力将大于去年次贷问题所引发的第一波金融海啸。

 

以海啸的规模来衡量的话,如果说第一波是浪高60米,那么第二波有可能是180米,是3倍于第一波的规模。

 

冲击对象:商业银行

 

金融海啸第一波主要冲击的是美国的影子银行系统,也就是美国的投资银行和跟资产证券化相关的机构,包括保险机构、对冲基金。第二波冲击的重点和中心地区将是美国的商业银行。

 

不光是美国,包括欧洲商业银行体系在内的大型商业银行,将是第二波金融海啸集中冲击的核心领域。当然也包括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但是核心将爆发在商业银行体系。

 

现在,最明显的突发事件是欧美一系列大型商业银行出现不景气,它们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破产保护,像雷曼那样;要么被彻底国有化。

 

比如说美国的20个最大商业银行,集中地出现三五家被彻底国有化,或者陷入破产保护,这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一个事件。当然也包括欧洲,欧洲很可能也会出现若干家商业银行被彻底国有化,这些都可以作为金融海啸第二波的标志性事件。

 

以前我们主要分析美国,但是现在欧洲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很可能金融海啸第二波存在两个爆发点,一个在美国,另外一个在欧洲,尤其是东欧引发重大的债务危机,导致货币狂跌,最后拖累西欧,像德国、奥地利、瑞士这些国家信贷的质量,导致他们的商业银行体系也出现重大危机。

 

这两个爆发点有可能是同时爆发,也有可能是一边先爆发,把另外一边给拖下水,或者把两边互相拖累,一起进入恶性循环。因此,现在我们还不好判断可能先出问题的到底是欧洲银行系统还是美国银行系统,或是两者同时出问题。

 

当欧美同时出现商业银行重大危机的时候,全世界金融体系都将受到更加严重的冲击。这样的话,会使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南美和亚洲的一系列国家都受到波及,其冲击力很可能比去年更加严重。

 

扩散:储户资金安全

 

尽管第二波金融危机会对商业银行造成巨大冲击,但由于美国、欧洲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大家银行存款彻底损失掉的可能性并不大。

 

比如说美国,现在已经把每个账户的保险额从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也就是说,只要你在银行一个账户的存数不超过25万美元,你的存款就是安全的。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像AIG,政府也不能允许它破产,政府必须要用财政来贴补它,或者是直接拯救它,或者把它国有化。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的投资是安全的。

 

政府最后要拯救它,一定要用其他地方的资金来补救,如果现在钱不够,比如说奥巴马政府,现在预算赤字是1。5万亿美元,如果拯救的资金量太大,钱不够,就只能通过增发国债。

 

增发国债如果在市场上销售不畅,很可能是美联储来购买,这样的话,会导致基础货币投放,或者国债供应过剩。在这两种情况之下,实际上都是在稀释美元的含金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大家都是有影响的。

 

美国救市思路出了问题

 

人们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说是华尔街的贪婪,有人说是美国政府监管不力,有人说是借贷者盲目。这些都构成了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根本性的。

 

根本性的原因出在上游,也就是美元的发行机制导致美元发行过量。

 

上游危机却下游施救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元处在一种无节制的发行状态,它既不受黄金刚性制约,又没有国际组织监督这种软制约。在这两种制约都没有的情况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美元也不例外。

 

几十年积累下来,美国实际上是通过一种铸币税向全世界搜刮财富。这就必须要以增加国债、增加贸易赤字作为代价。

 

从1971年到现在,积累了多年的美元发行机制造成的美国债务增加,已经到了53万亿美元的惊人规模,即美国的国债、所有企业和私人的总负债。

 

这就构成了一个债务的堰塞湖,在这个堰塞湖上游,积聚了大量的压力。现在金融系统就好像是一个堤坝,已经越来越不堪承受这么大的债务压力,出现了裂口和决堤,导致下游洪水的泛滥。这是这场金融危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现象。

 

从本质上看,这场金融危机是一个债务危机。现在各国的救市方法,却主要集中在下游拯救流动性。但这场危机真正核心的问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