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通史简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加拿大通史简编-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帕皮诺和激进
的改革派的政治论调越来越激烈,他们不仅要求控制财政权,而且要求建立
一个由选举产生的立法委员会,并于 
1834年由议会通过了“九十二条决议
案”,其中罗列了改革派的所有不满和要求,包括控制财政,建立民选的立
法委员会,土地租金不变,废除英属北美土地公司,以及对政府官员个人的
责难。同时该决议案,对美国制度和革命充满了溢美之词,造成了下加拿大
有重演美国革命的印象。

英美战争结束以后,上加拿大改革派与寡头政府的政治冲突日益公开
化。1818年,在苏格兰人罗伯特·古尔利的鼓动和组织下,举行了一次各城
镇代表大会,向政府进行和平请愿,反对其土地政策,政府当即予以警告,
通过一项立法宣告这样的集会为非法,并对古尔利进行个人迫害,最终把他
逮捕逐出上加拿大。“这些严重的步骤表明寡头政府准备镇压公众的反抗,
并把批评列为动乱”。(3)不久,所谓“侨民问题”引起了议会和政府直接的
政治对抗。1821年,来自马萨诸塞州的移民巴纳巴斯·比德韦尔当选为议会
议员,尽管他已发过忠诚的誓言,但寡头统治集团及其托利党人还是认为他
是不合格的移民,说他逃离美国是为了躲避对其公共资金的指控,硬要把他
逐出议会。议会拒绝了比德韦尔非法的说法,但还是对其存留进行了表决,
结果比德韦尔被排斥于议会之外。比德韦尔的儿子马歇尔·斯普顿·比德韦
尔在后来的选举中又成为一名候选人并成功当选为议员。小比德韦尔在议会
中对政府大加抨击使托利党人深为不满,他们故技重演,以小比德韦尔是美
国人的儿子,是位外侨,不宜置身于议会为由,再次把他驱逐出议会,结果
引起了美国侨民的恐慌和不安。“侨民问题”不仅危及来自美国移民的合法
地位,而且危及他们所有土地的合法性,因为,侨民是禁止拥有地产的。美
国移民仍占上加拿大人口的大部分,他们由此成了改革派中一股强大力量。


议会改革派为通过立法保护这些移民一直坚持斗争,终于在 
1828年如愿以
偿。

1824年,苏格兰移民威廉·里昂·麦肯齐创办了《殖民地鼓吹者》报。
并借此对商人、僧侣和官僚特权集团大加揭露和抨击,要求进行制度改革。
《殖民地鼓吹者》很快成了改革派的喉舌,麦肯齐也成为工匠和自由所有者
的斗士,很有号召力的改革派领袖,当然也成了各种特权集团和托利党人的
眼中钉。1826年,各特权集团和子弟纠集一群暴徒袭击了《殖民地鼓吹者》
报社,把报社的印刷版模投进了多伦多海湾。这次事件反而使麦肯齐的名声
大震。1828年,麦肯齐作为约克的代表当选为议会议员,同时改革派第一次
在议会取得多数地位。然而,这并没有使改革派的改革计划有多少实质性进
展,因为托利党人占据了行政和司法两委员会,有权力阻止一切改革措施。
由于新任总督约翰·科尔伯恩摆出妥协的姿态,又加上改革派内部出现分歧,
1830年托利党人重新取得议会的多数。1831年,议会取得了全面控制财政的
权力,同时投票通过固定政府官员薪金的规定。议会的这种妥协激起了激进
派的攻击和强烈反对。麦肯齐谴责“议会是向卑劣的、唯利是图的政府的屈
服”。(4)托利党人予以反击,排斥激进派,麦肯齐连续 
4次被选进议会,连
续 
4次被逐出议会。托利党的粗暴态度使激进派日趋激烈。在 
1834年选举中
改革派再次取得胜利。1835年,麦肯齐和激进派在议会提出了“十七点报
告”。该报告概括了对现存制度和政策的不满,其中主要对牧师专用地、财
政制度、各种经济混乱和行政委员会的谴责,直接的要求就是建立一个由选
举产生的司法委员会和建立责任政府。“十七点报告”与“九十二条决议案”
一样遭到两个委员会的顽固拒绝。

在上下加拿大改革运动发展的同时,沿海各省的政治斗争也在进行,与
上下加拿大相比,这些省份的斗争比较平和,其主要原因要么只限于经济问
题,要么社会矛盾比较简单,不象上下加拿大那么错综复杂。

在爱德华太子岛,社会的不满主要集中于所谓“在外地主”问题。“在
外地主”指居住英国而在殖民地占有土地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省议会一直
谋求让当地人得到这些土地,政府的一些官员也为此努力,地方特权集团不
是议会的政治敌手,也没有作为人民的仇视对象。1838年,两委员会和议会
共同向英国提出一份请愿书,以求解决土地问题。

在新不伦瑞克,王室土地,重点是大森林是议会与政府矛盾斗争的焦点。
这些土地一直为寡头统治集团及其亲朋所操纵,引起了木材商的不满。议会
代表这些人的利益,企图控制这些土地,并想通过控制王室土地上的木材税
和出卖土地的收入达到其目的。与此相联系,议会与政府围绕控制公共收入
的权力发生政治冲突。1833年议会代表团携带的请愿书中所申诉的 
8项不
满,有 
7项是与王室土地和森林资源有关的。议会连续向英国殖民部派出请
愿团,尽管总督和一些政府官员反对,殖民部还是于 
1837年表示可以将王室
土地和公共岁入交由议会控制,换之以议会支付固定的官员年俸。同时,一
些改革派成员被任命进入行政委员会。这种妥协使该省在 
1837年的动乱中是
最平静的。

在沿海各省中,新斯科舍的改革运动是最有声有色的。改革派集中攻击
寡头统治集团的专制,直截了当要求建立向议会负责的责任政府。这种民主
要求是相当激进的,但是,改革运动的发展相当平和。这一方面是由于改革
派在争取民主改革的斗争中,没有民族或种族、宗教以及其它方面混乱的干


扰;另一方面与改革派的基本出发点有关。《新斯科舍》报的编辑约瑟夫·豪
是改革派的领袖,他是效忠派的后裔,是坚决维护统一的英帝国的。他只是
认为,这个帝国应是自由的联合,反对从上面把政府强加给新斯科舍。因此,
改革派没有蓄意破坏与英国传统关系的嫌疑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麻烦。1835
年寡头统治集团以诽谤罪对豪及其报纸提出指控,试图压垮豪及其报纸,摧
毁改革运动。豪并没有采用激烈的政治言词予以反击,而是沉着冷静全力进
行辩护并赢得了诉讼。豪由此名声大振,1836年被选进议会并成为议会改革
派的领袖。在他的领导下,改革派着力要求行政委员会与司法委员会分离,
力主行政委员会应向议会负责,最终于 
1837年迫使英国殖民部同意两委员会
分开,并决定行政委员会中的 
4名成员由议会选出。豪及其改革运动所取得
的这些实际成果是该省在 
1837年动乱中没有多少声息的原因。

纽芬兰的改革运动兴起得比较晚,1825年,海军军官对该岛的统治才告
结束,英国政府任命了首任文职总督。这标志着纽芬兰不再是英国的一块捕
鱼基地,而是英国的一块殖民地了。在纽芬兰,社会的矛盾主要是商人与渔
民、天主教与新教、本地人与外港人的矛盾。新总督开始建立政府机构,1832
年设立议会,由它与一个规模很小的司法委员会分享立法权。在 
1833年召开
的第一届议会上,议会与司法委员会之间在财政问题上发生冲突,双方斗争
很激烈,致使纽芬兰持续几年处于政治动荡之中。

19世纪 
20至 
30年代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和平改革运动失败了,失败的原
因首先是寡头统治集团及其代表的反对势力的顽固态度和压制政策。其次是
改革派内部的分裂状态。在上下加拿大,改革派从来就不是统一的政治力量,
有的关心政治权力问题,有的则只是关心种族和宗教问题。改革派内部始终
存在着激进派和温和派的纷争。在上加拿大,以帕皮诺为代表的激进派欣赏
美国式的发展道路,而以约翰·尼尔逊为代表的温和派则主张遵循英国式的
模式,两派多有不和。法裔民族主义者只图维持其传统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信
仰,对于其它主张不感兴趣,同时对激进派的反教权主义言论深表不满。在
下加拿大,以麦肯齐为代表的激进派与以罗伯特·鲍德温和埃杰顿·赖尔森
为代表的温和派的纷争也不断,这种分裂状态严重削弱了改革运动。再者,
改革运动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由于改革派只限于议会斗争,缺乏有组织
群众运动的支持,使改革运动的威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形成足以使寡头
统治集团被迫就范的力量。


三、1837年起义

三、1837年起义

上加拿大新任总督弗朗西斯·邦德·黑德是英国激进派同意而被任命的。
他到任之时,以“一位真正的、可靠的改革者” 
(5)受到欢迎。他上任后,把
行政委员会 
6个职位中的 
3个职位给了温和改革派著名人物鲍德温等人。这
似乎给改革派带来了安慰和希望。然而,事实很快证明,这只不过是他瓦解
改革运动、压制一切反对派的开始。黑德很快就开始独断专行,他不仅无视
议会的存在,而且也不把行政委员会放在眼里,对他们的意见充耳不闻。行
政委员会因他拒绝他们的抗议而集体辞职,议会摒弃前嫌以对他们的继任者
投不信任票而支持行政委员会。黑德无意妥协,一意孤行,强行解散议会。
在新的大选中,黑德更加狂妄,他对他的听众说:“你们能为你们自己比我
为你们做得更好吗?如果你们存心与我作对,与母国闹矛盾,说句常话,你
们将只会是与你们自己的面包和黄油过不去”。(6)同时,他大肆编造美国入
侵的神话,激发托利党人的效忠情绪,孤立打击改革派。在他的煽动下,托
利党人的恶少们手持武器群集在投票中心,在大街上横冲直撞,狂吼乱叫:
“一个自由党人 
5镑钱”。正是在充满威胁、恐吓的气氛中,托利党人在选
举中获得压倒多数。黑德更加肆无忌惮,解除所有有改革意识嫌疑的官员的
职务。黑德的反动政策使上下加拿大的改革派大失所望。而 
1837年 
3月英国
议会公布由约翰·拉塞尔提出的“十项决议案”,则可以说直接点燃了上下
加拿大起义的烽火。这项决议案宣布殖民地不能建立自治政府,不允许有民
选的司法委员会,下加拿大政府可不经议会同意使用地方资金等。

1837年的经济大萧条也为这次起义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美国的经济恐慌
和英国的金融业衰退很快影响到英属北美殖民地。在上加拿大,输出额下降,
信贷紧缩,而黑德又拒绝加拿大银行搁置硬币支付,结果造成了银行的破产,
工商业瘫痪,失业率上升;又加之粮食歉收,苦难几乎影响到所有的阶级。
在以农业为主的下加拿大情况更糟,农业危机极其严重,粮食减产,几乎没
有余粮输出,农民节衣缩食也难以度日。而城镇经济也因购买力下降而一蹶
不振。所以,上下加拿大怨声载道。

最初的政治骚动出现在下加拿大,激进派建立了“自由之子社”,四处
活动,并举行了一系列群众大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