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第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饮茶好处虽多,但也以适度为宜。过多饮茶,可使体内水分加多,加重心肾负担。过多的喝浓茶还可以出现过度兴奋、心跳加快、尿频、失眠等症状。所以失眠和高血压人不

 319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103

    宜喝浓茶。尤其是老人,应以清淡为宜,切忌贪多贪浓。饮用浓茶过多,还会使体内维生素B1缺乏,影响铁质的吸收。

    饮茶也有学问,据有关专家研究,饮茶应注意以下几点:(1)饮茶应适量,以清淡少饮为佳,不宜过浓。

    (2)老年体弱者以不饮或少饮为佳。因为这类人体虚血弱,长期饮用茶水,也会损耗元气。

    (3)失眠和高血压患者睡前忌饮茶。因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如不注意,就会加重病情。

    (4)不饮冷茶。因茶属凉性,有滞寒聚痰之弊。特别是空腹饮冷茶,更容易伤脾胃。

 320

    20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八、气功养生法

    (一)练功三要素

    气功锻炼的三要素是:姿势、意念、呼吸。对姿、意、息的调整、控制称之为调形、调心、调息。调整姿势是练功者首先接触的内容,是练功者的第一关,姿势正确与否对意念的集中和全身的松弛以及能否很快入静,进而调整好呼吸均有很大影响。意念是指练功者的注意力,它是练功的重要环节。姿势、呼吸的锻炼都必须在意念的指挥下进行,意念不集中,不很好地加以运用,那么姿势、呼吸的锻炼都将无从谈起。

    《摄生三要》中指出:“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也。故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消,若宝惜精气,而不知有神,是茹其华而忘其根矣。”

    呼吸调整是练功者直接从外界纳入清气的主要途径,也是内气运转、气质转化的关键,古人将之称为“鼓籥”

    (风箱)

    ,为练内丹所必需。有意地合理地调整呼吸,可使呼吸对机体各个方面的影响或增强,或减弱,从而实现对整体功能的调整。

    1.调  姿

    调姿又称调形。姿势,指的是练功者在练功时,所采取

 321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303

    的体位及其形态。调姿就是对姿势的调整。

    静功的姿势:静功的姿势分为坐式、卧式、站式三种。坐式又分为盘坐式、端坐式两类。盘坐,分单盘坐、双盘坐。端坐分平坐、靠坐。此外还有跪坐。

    单盘坐,是将其中的一足放于对侧的大腿之上,另一足则放于对侧的大腿之下。

    双盘坐,有两种坐法。一降魔坐:先以右足压于左大腿之上,再以左足压于右大腿之上,足心朝天,右手压左手,掌心向上放在盘交的小腿上。二吉祥坐:先以左足压于右大腿上,再以右足压于左大腿上,左手压右手,掌心向上放于盘交的小腿上。这两种坐法都是全趺跏的坐法。

    所谓趺跏坐法又称盘膝坐、结趺跏。

    趺即跗,指足背;跏即加。趺跏就是指双足背加于双侧大腿之上的坐法,俗称盘膝大坐。

    平坐式:臀部的后13或后12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坐B B稳后,两足平行分开,两膝与肩同宽或相距两拳的距离。腰正直,腹松弛。两手自然轻松地平放于大腿之上,手指不过膝。头正直,松肩含胸,口眼轻闭。这种平坐式最常用,除极度虚弱者外,一般人均可采用。

    靠坐式:将臀的全部及大腿的后半部坐于椅子上,后背轻轻靠于椅背,两足略向前伸,其它姿势同于平坐式。这种坐式适合于老年人及体弱的病人。

    跪坐式:是将两膝着地,脚心朝上,身体自然坐于脚掌之上,双手相握,置于腹前,其它姿势同于平坐式。这种姿

 322

    40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势日本练功者多采用。

    平坐式利于气血的流通,盘坐、跪坐不利于气血向下肢流通,靠坐式不利于气通督脉。

    卧式分为仰卧、侧卧、半卧三种。

    仰卧式:全身仰面平卧于床,头正,枕高适度,以有利于呼吸为度。双手分别放于身旁或叠放于腹部,下肢自然伸直,与肩同宽。此种姿势适用于体弱病人及练睡功者。但此种姿势容易引起昏睡,枕后麻木,影响气通督脉。

    侧卧式:侧卧于床,以右侧卧为最好。腰微曲,形成向腹面弯曲的弓形。头略向胸部收拢,平稳地放于枕上。右手掌心朝天,自然伸开,置于枕上。右腿微曲(近于伸直)。左掌心向下,自然放于胯部,左腿弯曲放于右腿上。此种姿势适宜于体弱、不习惯仰卧的练功者。

    此姿势要求腹肌放松,以利于腹式呼吸的形成。

    半卧式:半仰卧于床,后背及头部垫以被褥或枕头之类的物品,所垫高度以利于呼吸顺畅、身体舒适为宜。膝下可垫物。其它要求同于仰卧。此姿势适用于心脏病人、哮喘病患者以及极度虚弱者。

    站式:又称站桩,是最常用的一种姿势。其优点在于符合人体日常生活的生理状态,耗能少,易放松,有助于上盘轻灵、下盘稳固以及内能的激发。

    站式的基本要领: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共同承担身体的重力。头悬虚顶,百会朝天,犹如头上悬一绳索,轻轻吊起头颅一般。闭目宁神,轻闭口唇,舌舐上腭,双肩松垂,含胸拔背,虚腋垂肘,身体中直,松腰解胯,收腹敛臀,

 323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503

    尾正裆圆,屈膝平站。

    由于上肢的姿势和放的位置不同分为三圆式、下按式、无极式等。

    三圆式:两臂抬起,双手置于与脐相平的位置,掌心向内,如抱球状,虎口张开相对,距离约20公分。由于裆圆、臂圆、腿膝圆故称三圆式(一说三圆式是直臂圆、虎口圆、裆圆)。

    下按:两臂下垂,双手置于胯侧,手指自然伸直向前,掌心向下,如向地面按压一般,故称下按式。

    无极式:手、脚、膝的姿势基本与三圆式相同,只是要点在于百会、会阴、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点三点相对成一垂直于地面的垂线。

    姿势的分类大体如上,但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姿势,或者采取一种,或者几种相互配合,交替采用。每个功法在叙述具体练法之前,对所取姿势均有说明,读者可参阅之。

    2.调  息

    调息,是指对呼吸方法的锻炼,古人称为吐纳,是气功中练“气”的第一步。

    调息的方法分为自然呼吸法、腹式呼吸法。

    自然呼吸法自然呼吸法是气功锻炼的最低要求的呼吸法,也是初学气功者必须遵守的基础呼吸法,又称筑基呼吸法。

    自然呼吸法分自然胸式、自然腹式、自然混合式三种:自然胸式呼吸法:胸廓随自然呼吸而起伏。

 324

    60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自然腹式呼吸法:腹肌随自然呼吸而起伏。

    自然混合式呼吸法:胸廓、腹部随自然呼吸而起伏。起伏的程度较为明显,此种呼吸法又称全呼吸法。

    一般情况下,男子易出现自然腹式呼吸,女子多采用自然胸式呼吸。体育运动员、练武术者、演员、歌唱家有的采用自然腹式呼吸,但更多的是采用自然混合式呼吸。

    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是指呼气时轻轻用意使腹肌收缩,吸气时使腹肌放松,他人看起来呼气时腹缩,吸气时腹部隆起。

    腹式呼吸法分为顺腹式呼吸法、逆腹式呼吸法、潜呼吸、脐呼吸等几种类型。

    顺腹式呼吸法:即一般的腹式呼吸法,呼气时腹部收缩,吸气时腹部隆起。

    逆腹式呼吸法:又称逆呼吸。即吸气时腹部收缩,呼气时腹部隆起。

    潜呼吸:是一种在呼吸高度柔和的状况下出现的呼吸方式,随着呼吸的进行,小腹部微微起伏。

    脐呼吸:比潜呼吸更为柔和,是一种腹部几乎不动而只是想象脐部在呼吸的方示,古人称为“胎息”。

    此外,还有鼻吸鼻呼、鼻吸口呼、口吸口呼等呼吸法。

    呼吸锻炼的表现古人把呼吸锻炼的表现分为风、喘、气、息四相。

    风相:呼吸比较急促,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喘相:呼吸时虽听不到自己的呼吸声,但呼吸出入结滞不畅。

 325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703

    气相:呼吸虽然无声,也不结滞,但出入不够细匀。

    息相:在极度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变得深、长、细、匀。

    气功的呼吸锻炼就是逐步从风、喘、气三相转变成息相的过程。

    呼吸锻炼的要求在“调姿”的基础上,待情绪安定后,再进行呼吸锻炼。

    呼吸锻炼的顺序是先从自然呼吸开始,既有顺其自然的一面,又不完全听其自然。顺其自然是指循序渐进,自然形成;不完全听其自然是指主动调整,也就是说既不忘记主动调整呼吸,也不勉强对呼吸提出某种要求,强行助之。

    呼吸锻炼,除锻炼本身外还要加上静养。也就说当练功达到一定火候时,暂时放弃有意地调整而静养一个阶段,以便意念进入更高的安静状态。

    深、长、细、匀的呼吸是长期锻炼的结果,并非主观上硬求出来的。人们通过锻炼,使呼吸由浅短、次数多逐渐变成深长、次数少。正常人的呼吸为16~20次分,而深长的B呼吸则可达到3~4次分,甚至1~2分,而不感到胸闷气B B短。这一点在短期之内是做不到的。如果强求,就会引起呼吸急迫短促,或胸廓、腹肌受伤等不良反应。

    3.调  心

    调心又称调意、练意。

    调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集中,二是用意。

    集中,即是“意守”

    ,又称“凝神”。也就是将意念集中于身体内的某一特定部位,或集中于自然界的某一物体。

 326

    80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体内可供意念集中的特定部位有丹田、涌泉、足三里等,术语上称为“意守丹田”

    、“意守足三里”等等。

    意守丹田丹田是一具体部位,不是穴位。

    它既不是点也不是面,而是体内的一个空间位置,是道家所说的“炼内丹”之处。

    关于丹田的所在部位众说纷纭,一般地分为上、中、下三处。上丹田指的是两眉之间(又称眉心)

    ;中丹田指的是膻中(两乳之间)

    ;下丹田指的是气海(脐下一寸五分)。此外,还有前丹田(脐部)

    ,后丹田(命门,位于第四、五腰椎之间)。由于各门派功法不同,丹田的位置和名称也随之不一,有把两眉之间的鼻骨凹陷处称为祖窍、上丹田的;也有把膻中称作上丹田的;还有人把气海、脐部称作中丹田的;也有人认为下丹田应该是指会阴部(前阴、后阴之间)。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看待丹田的部位问题呢?

    近来,一些科学工作者对各派所说的“丹田”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其中对下丹田更是测出了一些数据,并提出了一种理论。他们认为下丹田是脐中深入腹腔内一寸五分处的部位,它不是穴位而是空间位置。在这个空间内有大量植物神经和血管分布。意念集中于这个地方,极容易产生“内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