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第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② 同上,第175 页。 


… Page 76…

  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和制约理解者对“文本”的 

  理解。 

       既然任何理解和阐释都无法摆脱历史的局限性,都是一种历史现象,那 

  么,理解就必然会带有某种主观性,即是说,它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唯一的, 

  绝对正确的。理解行为的主观性不但从历史性角度观察是无条件的,即不同 

  历史时代的人对事物的理解存在着差异,而且用共时性观点看来也是绝对 

  的,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中的不同个人,对一件事物或一个对象的理解也各 

  不相同。因此,迦达默尔指出:“理解永远是不同的理解,理解的过程永远 

                    ① 

  不会最终完成。” 当然,理解不仅是一种主观行为,它还有客观的被制约性, 

  这在迦达默尔关于理解的“前判断体系”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理解的历史性过去往往被忽视或否定。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 

  象:一种理解和解释,理论或学说,一旦取得某种成功,总会被宣布为绝对 

  真理。例如,启蒙运动在历史上所取得的辉煌胜利,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 

  使许多人忘记了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天真地相信理性和科学已使人类 

  登上了终极真理的巅峰的同时,他们对理性和科学的盲目崇拜也达到了迷信 

  的程度,从而导致了泛理性主义和科学决定论的泛滥。当然,启蒙运动赋予 

  理性以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反对封建愚昧的专制,有其进步的意义,其历史 

  功绩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但启蒙运动的理性概念本身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 

  产物,它所主张的那种超历史的、永恒的、绝对的理性并不存在。同样,自 

  然科学也不能超越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时代。迦达默尔认为,超历史的科学 

  只不过是一个神话。任何科学原理和方法,甚至基本的科学概念,都是历史 

  地形成的,都是历史的产物,因而都应历史地加以审视。事实证明,理性和 

  科学的主张一旦试图超越历史和自身的局限而将自己对化,就会变成新的迷 

  信和教条。 

       由于理解永远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始终是主观、相对的,它便绝不会 

  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不仅理解行为就其本质而言向未来开放着,永远不 

  会完成和终结,而且理解的内容也永远不会达到终极真理。换言之,理解随 

  着时间的推移始终在发展,前进,绝不会停留在某一水平之上。一种理解一 

  旦停滞不前,便会僵化、过时,即使它曾是一种正确合理的理解,也会走向 

  反面而被人抛弃。历史上过去的理解被后人超越或推翻的例子比比皆是。正 

  因为理解永远处在运动和更新之中,人的认识才会不断地进步,人类社会才 

  能向前发展。 

       迦达默尔认为,理解不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 

  活动,它本身便包含了创造的因素。理解必须被看作意义生成的过程,意义 

  总是通过理解而形成的,它决不是什么先验的、客观自在的、固定不变的东 

  西。事物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只是当它们作为理解的对象时才获得了某种意 

  义。因此,意义是理解所赋予对象的,理解在本质上是创造意义的活动。 

       迦达默尔反对“历史客观主义”的态度,在他看来,历史并不是历史学 

  家可以站在超然的立场上加以客观解释的对象,不是一堆历史学家或历史阐 

  释者可以“重新发现”或“复制”的东西。理解不是一个复制过程,任何历 

  史学家总是要从某种立场出发去理解、解释历史事件,而每个人对历史事件 

  的解释都 是不同的,都包含了主观的成分,因此无所谓历史的本来面目。 



① 迦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203 页。 


… Page 77…

  此外,人们在理解和阐释历史时实际上就已经介入了历史,即把自己的主观 

  倾向带进了对历史的解释,因此不存在作为客观对象的历史真实,所谓历史 

  真实其实仅仅是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的真实。 



                        理解的先行结构:传统与“成见” 



       迦达默尔认为,理解有它无法摆脱的先行结构,这就是“传统”。我们 

  并非绝对自由地存在于这个世界,我们有一种先于我们的久远的历史,有先 

  于我们而存在的价值原则、道德规范、知识结构和语言,这一切成为我们不 

  能否定的制约,无法摆脱的“传统”,而一切理解只能在这一前提下进行。 

  不仅如此,我们的理解本身也构成我们传统的一部分,理解的历史性便具体 

  地体现在传统对理解的制约作用之中。 

       在迦达默尔看来,所谓传统,就是前人理解的积淀和系统化,即过去遗 

  留下来的价值、原则、规范、经验、观念和知识的总和。对于理解来说,“过 

  去”总是以传统的面貌出现,为理解者所继承。传统填平了过去的理解和现 

  在的理解之间的鸿沟。它是当前理解的前提和基础,并预先规定了当前理解 

  的方向。传统总是先于我们,决定着我们,在传统属于我们之前,我们早已 

  属于传统,已经被“抛入”传统。迦达默尔指出:“不应把理解设想为好象 

  是人的主观性行为,理解是将自己置于传统之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过去 

                                  ① 

  与现在不断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即使是宣称自己彻底“反传统”的人也 

  无法抛弃传统,而只能在接受传统的前提下对传统进行再审视。在这种意义 

  上,彻底地抛开传统或反传统是不可能的。 

       以迦达默尔之见,传统并不是人们应该加以克服的消极的东西,而是理 

  解和阐释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调动了理解,使理解成为积极的能动行为。 

  传统不管我们愿意与否,都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中,成为我们理解的先决条 

  件和先行结构。自启蒙运动始,许多人把传统看作消极的东西,人为地赋予 

  它以贬义的色彩,并常常把它与保守、陈旧过时的东西混为一谈,尤其与“成 

  见”的概念联系起来。他们往往要求摆脱传统所带来的成见的束缚,甚至要 

  求克服“先入之见”,完全抹杀自我,以达到所谓客观的理解和认识。古典 

  阐释学在这方面尤其突出。施莱尔马赫称,哪里有误解,哪里就有阐释学, 

  而为了避免误解,就必须排除主观的成见。狄尔泰也宣布,理解就是“还原” 

  文本的本来意义,为此,解释者必须忘却自己的个性而进入文本的个性。他 

  甚至声称:“解释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比作者理解自己还要正确地理解作者。” 

  ②迦达默尔指出了这种观点的片面性,并力图恢复成见在理解过程中应有的地 



                                                                                    ③ 

  位。他认为:“不是我们的判断,而是我们的成见构成了我们的存在。” 

   “成见”原来并没有人们强加给它的贬义色彩,它未必都是不合理和错误的, 

  未必都不可避免地歪曲真理。“实际上,我们经验的历史性使成见在其字面 

  意义上构成了我们全部经验能力的最初方向。成见是我们向世界开放的倾向 

  性,是我们据以经验某事——我们与之相遇的事物据以向我们言说的条件。” 



① 迦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203 页。 

② 狄尔泰《人文科学入门》,《狄尔泰全集》第1 卷331 页。 

③ 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254 页。 


… Page 78…

  ① 



        “成见”一词在德语中为Vorurteil,它是由两个词,即“Vor”(前) 

  和“Urteil”(判断)复合而成。因此,“成见”在德语中最初的含义是“前 

  判断”,即是说,它是我们理解、判断一切事物的预先基础或先行结构。使 

   “成见”一词染上贬意色彩的是启蒙运动。由于它高举理性的大旗,用理性 

  去批判过去遗留下来的一切,导致了把“成见”一词同“虚妄的判断”等同 

  起来的结果。针对这一情况,迦达默尔指出:“我们需要从根本上重新审视 

    ‘成见’这一概念。要对人的有限的、历史的存在方式作出公正的评价,就 

                                                   ② 

  必须承认存在着合理的 ‘成见’这一事实。”他认为,要完全排除成见是不 

  可能的,这一企图本身便是一种“成见”,它源于这样一种预设:存在着完 

  全客观的理解。成见,或前判断,意味着我们从过去所接受的、用以对事物 

  作出理解和判断的依据。我们不可能凭空地理解和判断事物,而必须以前人 

  传给我们的知识为前提。如果我们承认人总是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那么 

  就应当看到,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总是要以过去遗留的原则、规范、经验和知 

  识为依据和出发点。因此,成见始终暗含在我们的理解和判断之中,没有成 

  见或前判断,理解便不可能发生。不承认成见支配着他的理解和判断的人, 

  实际上也否认了他自己。 

       迦达默尔认为,传统和前判断 (“成见”)构成当下理解的基础,为其 

  预先规定了方向,而今天的理解又会成为明天的传统和前判断。传统的这种 

  继承性决定了理解的条件性。因此,理解活动是理解者将自己“并入”传统 

  的过程。一个时代的传统包含了那个时代的理解。但与此同时,理解又不是 

  对传统的复制。除了继承的一面,它还有对传统进行批判、改造和发展的性 

  质。也就是说,理解者在接受传统的并依照传统的方式理解事物的同时,还 

  必然会对传统作出判断,接受其合理的成分,扬弃其中过时的、错误的、不 

  合理的成分。因此,理解过程也是一个批判、改造和发展传统的过程。理解 

  行为对传统的这种批判性决定了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东西,而始终处 

  在变化、发展、运动和更新之中。 

       对传统历来有两种错误的态度。一种片面强调传统对理解的制约作用, 

  并试图以此来否定理解的创造性。特别是当一种理解成为统治的意识形态, 

  成为某种传统时,总有人要本能地站出来维护它,将它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绝对真理,不允许对它有任何的怀疑与批判,甚至于把这种怀疑与批评视为 

  洪水猛兽,异端邪说,千方百计地压制,禁止。在历史上,基督教会对天文 

  学家布鲁诺、哥白尼和伽利略的迫害,反动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镇压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