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净道论- 第8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十法的三十法。如是于胜者及劣者之间,当知适宜的分别。
  已知如是,更有:
  以蕴、所缘、趣、因、受、喜、寻、伺,
  而知死(心)与结生(心)的别与差别的不同。
  即(无色)混合及不混合,有二种结生,及于(结生之)前的死,意即由此
  等之蕴有别无别的不同之义。怎样的呢?即有时于四蕴的无色界的死之后,亦以
  四蕴为所缘的结生是(与死心的所缘)无差别的,有时于非大趣(欲界)以外
  (蕴)为所缘(的死之后)而以大趣(无色)的内(蕴)为所缘(结生)。这两
  种是先于无色地(结生)的方法。有时于四蕴的无色的死之后,以欲界的五蕴而
  结生。有时于五蕴的欲界的死或色界的死之后,而以四蕴的无色界(结生)。如
  是于过去为所缘的死之后而(转起)以现在为所缘的结生。有的于善趣死后,或
  于恶趣结生。于无因心的死之后,以有因心结生。于二因心的死后,以三因心结
  生。于舍俱心的死后,以喜俱心结生。于无喜心的死后,以有喜心结生。于无寻
  心的死后,以有寻心结生。于无伺心的死后,以有伺心结生。于无寻无伺心的死
  后,以有寻有伺心结生。当以如是等的相对而成适当的组合。
  只是得缘之法
  而起他有,
  这不是从过去有的转生,
  亦非从彼而无因。
  即此只是获得了缘的色与非色之法的生起,名为”生起他有”。不是有情、
  亦非是命。然亦不是从过去有而转生于此,亦非从彼(过去有)无因而显现于此
  的。
  这种意思,我们将以明显的人类的死与结生的次第来说明。即于过去有,无
  论是由于自然或以手段而迫近于死的人,他难受那刀剑的集合而切断一切四肢五
  体的关节连络的难堪的临死之苦,身体渐成憔悴,犹如多罗(棕榈)的青叶曝晒
  于烈日之下一样,眼等诸根的消灭,及身根、意根、命根而存在于心所依之时,
  在这一刹那而依止于残留的心所依的识,便转行于重、数习、近死、宿作的诸业
  的任何一种获得了残余的(无明等的)缘而称为行的业,或于现起的业相、趣相
  之境。如是转起的识,因为未断渴爱与无明,故渴爱使它倾向于由无明障蔽了利
  害的(恶趣等)境,及俱生的诸行投它于此境。彼识于相续中,由于渴爱所倾
  向,由于诸行所投,放弃于前依止。譬如有人悬于结缚于此岸的树上的绳而越过
  水道,无论他喜乐或不喜乐,由业而等起后依止,及由所缘(缘)等的缘而转
  起。此处因为前面的识的死亡故名为死,而后面的识于他有结生故名为结生。然
  而此识不是即从前有而来于此,亦非从前有毫无业、行、倾向于境等之因而现前
  的。
  兹以回声等譬喻,
  因为相续连接,
  不一亦不异。
  此识不是从前有而来于此,却由属于过去有的诸因而生起。正如回声、灯
  光、印章、映像等法的譬喻。即如回声、灯光、印章、影等是由于声等之音,不
  移于他处,此心亦然。所以这里说:
  “因为相续连接,不一亦不异”。
  即于相续连接中,若决定是一,则不能从牛乳而成为酪,若决定是异,则无酪是
  依于牛乳的了。一切因与生起的关系都是这样。如果那样(决定是一是异),则
  一切世间的语言都将割断,那是不成的。所以这里当取不决定是一或是异。
  这里或有人(问)道:“如果(从前生至今生)这样无转生而现前,那么属
  于那人身体的蕴即已灭亡,而为果之缘的业又不转移至果,难道这是别人的果?
  及能另从他因而有此果?并无(业果的)受用者,此果给与谁?所以此说不
  妥”!回答如下:
  于相续中而有果,
  此果不是其他的,
  亦非从他因而有。
  以播种义得成就。
  即于一相续中而生果,因为不可能说决定是一是异之故,所以说“不是其他
  的,亦非从他因而有”。这可“以播种之义而得成就”——即如以行作而种下芒
  果的种子,而此种子在(发芽成长的)相续中,因获得了缘,他日生起(和种子
  同样的)特殊之果,这不是其他种子的果,亦非由于别的行作之缘而生起。又非
  就是那些种子或行作本身到达于果处,(此识之因果)应知如是配合。
  亦应知此义亦如在幼年时勤习学术、技艺、医药等,而在他日长大成人之时
  给与效果。
  关于“无受用者,此果给与谁”的问题则这样:
  果之生起故,
  世说受用者;
  如因生果实,
  世说树结果。
  譬如只称为树的一部分之法的树果的生起,被称为树结果或已结果,同样
  的,由于只称为天、人的蕴的一部分而被称为受用之物的苦乐之果的生起,而说
  天或人受乐或苦。所以这里实无说有任何受用者的必要。
  (问):“如果这样,是彼等诸行存在为果之缘,抑不存在?若存在(而为
  果之缘),则应于彼等(诸行)转起的刹那而有它们的异熟?若不存在(而为果
  之缘),则得在(诸行)转起之前及以后常能感果”?对他的答复如下:
  因为行作故它们为缘,
  但它们不是常常感果的。
  这里应知保证等的譬喻。
  即因诸行的行作故为自果之缘,并非由存在或不存在故(为自果之缘)。所
  谓:“因行作欲界的善业及积集之故,生起异熟的眼识”等。(诸行)即适应于
  自果之缘以后,由于异熟已熟之故,不再感果。为了辨知此义,当知保证者等的
  譬喻。即如在世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作保证者。他买东西、或借钱,他的事
  业推行是为达到目的之缘,并非事业的存在或不存在。到了达到目的之后,亦无
  保证了。何以故?目的已达之故。如是诸行的行作故为自果之缘,且于适应自果
  之后,便不再感果了。
  以上是说明由于行的转起为与色混合及不混合二种结生识的缘。
  ((Ⅴ)行与识的缘的关系)现在为除对于此等一切三十二异熟识的迷惑:
  于诸有等之中的结生与转起,
  应知此等诸行怎样为异熟识的缘。
  此中,三有、四生、五趣、七识住、九有情居为“诸有等”。意即于此等的
  诸有等之中的结生和转起,当知此等诸行是异熟识的缘,及怎样为缘。
  此中:(1.福行与结生)先于福行,而欲界的八思差别的福行,通常说对
  于欲有的善趣中的九异熟的结生,依多刹那的业缘及亲依止缘的二种为缘。而色
  界的五善思差别的福行,只于色有的五结生(依多刹那的业缘及亲依止缘的二种
  为缘)。
  (2.福行的转起)如上述的欲界的(八福行),于欲有的善趣中,除舍俱
  无因意识界,对于七小异熟识,不于结生只于转起而依前述的(业缘及亲依止
  缘)二种为缘。彼同样的(福行),对于色有的五异熟识,不于结生只于转起为
  同样的(二种)缘。次于欲有的恶趣,则对于八小异熟识,不于结生只于转起为
  同样的(二种)缘。
  这里在地狱中,如大目犍连长老的旅行地狱之时,和那样的可喜的所缘会
  合,则彼(福行)是(识的)所缘。其次有大神变的畜生及饿鬼,亦得有可喜的
  所缘。而此(福行)于欲有的善趣,对于十六善异熟识,则同于转起及结生为
  (二种)缘,通常说福行,于色有中,对于十异熟识,亦同于转起及结生为缘。
  (3.非福行与结生及转起)有十二不善思的差别的非福行,对于欲有中的
  恶趣的一(无因异熟意)识,不于转起只于结生为(二种)缘。(此非福行)对
  于(除上述的一识的)六(不善异熟识),不于结生只于转起为缘。对于(恶趣
  的)七不善异熟识,则于转起及结生为缘。次于欲有,对于善趣的此等七(不善
  异熟识),不于结生但于转起为缘。次于色有,对于四异熟识,不于结生,但于
  转起为缘。而此(非福行)亦于欲界,由于见不喜之色及闻不喜之声为缘。于梵
  天界,则无不喜的色等。于欲界中的天界也是同样。
  (4.不动行与结生及转起)其次不动行,于无色有,对于四异熟识,于转
  起及结生为同样的二种缘。
  如是先于诸有由结生及转起而此等诸行为彼(异熟识)之缘,如何为缘,当
  知如上。于胎等中,亦以同样的方法可知。
  其次再说明自最初以来的概要:即于此等(福、非福、不动的三)行中,
  (1)福行,于(欲、色)二有中给以结生之后而生起自己的异熟。同样的,于
  卵生等的四生,于天人的二趣,于异身异想(如人类),异身一想(如梵众天初
  生),一身异想(如光音天),一身一想(如遍净天)的四识住,及只于——因
  为在无想有情居而此(福行)只是色的造作(故除)——四有情居而给以结生之
  后生起自己的异熟。是故这(福行)于此等的二有、四生、二趣、四识住及四有
  情居中,对于二十一(善)异熟识之于结生及转起,依上述的(业缘及亲依止
  缘)为缘。
  (2)非福行,于一欲有,于四生,于其余的(地狱、饿鬼、畜生)三趣,
  于异身一想的一识住,于同样的一有情居,由结生而给与异熟;所以这(非福
  行)于一有、四生、三趣、一识住及一有情居,对于七(不善)异熟之于结生及
  转起,依前述的(二种)为缘。
  (3)不动行,只于一无色有,于一化生,于一天趣,于空无边处等的三识
  住,于空无边处等的四有情居,由结生而给与异熟;所以这(不动行)于一有、
  一生、一趣、三识住及四有情居,对于四(无色界的)异熟之于结生及转起,依
  于如前所述的为缘。如是:
  于诸有等之中的结生与转起,
  应知此等诸行怎样为异熟识的缘。
  ——这是详论“行缘识”的一句——

  (3)(识缘名色)关于“识缘名色”的一句:
  (Ⅰ)以名色的分别,
  (Ⅱ)以于有等的转起,
  (Ⅲ)以摄,
  (Ⅳ)以缘的方法而知抉择。
  (Ⅰ)“以名色的分别”:这里的“名”,因为倾向于所缘,所以是受等的
  三蕴。“色”,即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彼等的分别,已如蕴的解释中所说。
  如是先以名色的分别而知抉择。
  (Ⅱ)“以于有等的转起”:此中,“名”则转起于一切有、生、趣、识住
  及除去(无想有情)一有情居的其余的(八)有情居中。“色”则转起于二有、
  四生、五趣、前四识住及(前)五有情居中。此名色在如是转起之时,因为
  (1)无性(无男女性)的胎生者及卵生者在结生的刹那,而所依及身十法的二
  色相续要目与三种非色蕴现前,所以详言之,即色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