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间偏方大全- 第29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食物摄入量的限制,可延缓和预防包括癌症在内的老年易患病。
每天步行25分钟
或做下蹲运动5分钟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许多人整天坐在电脑前、会议室、车子里,活动的时间很少,从而造成颈椎病、腰背痛等职业病发病率大幅上升。长期缺乏必要的体力活动,体内气血的运行就会迟缓而不通畅,人体的排毒管道就会壅滞,体内的代谢产物就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蕴积在体内的毒素就会危害人体健康。会出现腰酸背痛,精神萎靡,头昏心悸,倦怠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所以中医理论有“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的说法。
运动可以使人体气血的运行更加通畅,全身各脏腑器官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从而保持充沛的精力,强健的体魄。运动不仅能健身,而且还能治病,适量运动对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关节炎和背疼、胃溃疡、健忘症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许多人不活动总以没时间为借口,其实运动并不需要很多时间,每天只要步行25分钟或做下蹲运动5分钟,就可以起到锻炼的作用,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子时(23~1点)以前上床
午时(11~13点)休息30分钟到1小时
现代社会人们喜欢过夜生活,晚上睡得很晚,这对健康是有害的,扰乱了正常的生物节律。有的人是“夜猫子”,像已故著名作家路遥,他的工作方式是“早晨从中午开始”,为此他付出了英年早逝的代价。睡眠不仅仅是量的问题,夜晚与白天相等时间睡眠的价值是不同的,根据“天人合一”的观点,宇宙天体的运行与人体阴阳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顺应自然变化规律的睡眠能起到平衡人体阴阳作用,反之则破坏阴阳平衡。
子午觉是古人睡眠养生法之一,就是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夜晚应该在子时(23~1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午觉只需在午时(11~13点)休息30分钟到1小时即可。现代研究也发现,夜间0~4点,机体各器官功能降至最低,中午12~1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因此子时和午时睡眠的质量最好,符合天地阴阳规律。相关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意义以药养生不可取 
药膳 
日前,我院急诊室里来了一位中年病人,他向医生诉说:立冬以来,每天服用人参以滋补身体,不想近几天出现神经过敏、皮疹水肿、忧郁和食欲不振等症状。经医生检查后,诊断为“人参滥用综合征”。
入冬以来,在药品市场上,又涌现出许多新的营养药或补药,其强大的促销攻势使不少人都相信,多服补药有助于养生延年。其实,从药理角度讲,根本就没有“补药”!因为迄今为止还未能发现哪一种药品能全面增进人体的健康,因而把药品当做补品有失偏颇。
有些人认为中药滋补无副作用,盲目把黄芪、党参、当归、田七等中药与鸡鸭煮炖同吃,更有人以为服人参、鹿茸、阿胶等多多益善。殊不知滥服上述中药,同样会产生“口干舌燥、鼻孔出血”等副作用。例如,常年服用鹿茸的人会产生阳盛阴衰,久服人参则胸闷腹胀和消化不良,在感冒时服补药犹如雪上加霜……
“是药三分毒”,“人参杀人无罪”,这是自古以来不争的事实,补药用得过滥,同样无法避免毒副作用。因此,吃补药和治病一样应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即使身体虚弱要服中药滋补调理,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适量服用,以免得不偿失危害健康。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入冬以后,适当进食一些鸡肉、鸭肉、狗肉等食物就能增强体质,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和调适心理状态等都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滋阴养血调理月经失调 
药膳 
妇女有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其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机体阴血的充足。如果阴血不足,必然会导致生理异常,造成种种病症,故中医有“妇女以血为本”的理论。所以妇女进补的基本原则是滋阴养血。虽然引起月经失调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还是气血亏虚,阴血不足,故经病进补法当以滋阴养血为主。
月经前期:
指月经每月提前6~7天以上来潮,甚至每月行经2次,又称为“月经超前”。气血虚弱者常见血量多而色淡红、质清稀,精神疲倦,气短心悸,小腹有空坠感,面色无华,舌质淡,脉弱无力。宜在冬令双补气血,可于立冬后用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g,将鸡洗净,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烂熟、去药渣。调味后食肉喝汤,分2次服完。月经前每天1剂,每个月经周期服3~5剂。
月经后期:
指月经周期经常错后6~7天以上来潮,甚至每隔40~50天行经1次,又称为“月经错后”。血虚者常见月经延后,量少色淡,小腹空痛,体弱乏力,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少寐,筋骨酸痛,皮肤干枯,舌淡苔少,脉细无力。宜在冬令补血调经,可用羊肉500g,黄芪、党参、当归各25g,生姜50g。将羊肉、生姜洗净切块,药物用布包好,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2小时,去药渣,调味服食。冬季每逢月经后,每天1次,连服3~5天。
月经过多:
指月经量多,过期不止。气虚者常见经色淡红、经质清稀,小腹空坠,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舌淡红,苔薄白,脉软弱无力。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可用老母鸡1只,黄芪10g,艾叶15g,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黄芪、艾叶(布包)清蒸或煮汤,分2~3次食用。冬季每逢月经期,连服2~3剂。
月经过少:
指月经量少,1~2日即净,或点滴即止,经色淡红,面色无华,皮肤干糙,头晕目眩,心悸不寐,小腹空痛,手足不温,舌淡,脉虚细,多属血虚型。宜补气养血以养冲任,可用鸡血藤9~15g(干品),大枣10枚,瘦猪肉200g,炖服。冬季在每次月经前,连服5天,每天1剂。
闭经:
指月经停止,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悸少气,虚烦不寐,四肢无力,舌质淡,脉沉细无力。宜气血兼补,养血通经。可用墨鱼(乌贼)1条,约200~300g,桃仁6g。将墨鱼洗净切块,同桃仁共煮,食墨鱼喝汤。每天1次,每月连服5~6天。或用黄芪30g,枸杞30g,乳鸽1只,将乳鸽洗净,黄芪用布包,同枸杞,放炖蛊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后饮汤、吃鸽肉。一般隔天炖服1次,冬季每月连服4~5次五法养气有益身心 
药膳 古人将修身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其中许多有益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心平以和气
中医认为,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
现代社会竞争加剧,更要戒浮躁之心,要善于克制与自我排遣,尽量淡化得失恩怨,处理好人际关系。“克念者自生百福,作念者每生百祸。”
无求以培气
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有奢求。奢求而不得,容易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以培养元气。如此,方能“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欲望过分强烈,有损人的元气,健康更无从谈起。
宽胃以养气
人体是依靠肠胃来消化和吸收营养的,因而宽胃以养气十分重要。饮食宜清淡,荤素粗细要合理搭配,同时也不可过饱。饮食无节,烟酒无度,会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十二时辰养生法
长啸以舒气
这是古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养生之法。长啸时对鼻喉胸腹都能起到按摩与刺激作用。歌唱者长寿便是明证。饭后茶余,闲庭信步,你不妨亮开歌喉,或低吟诗词,或哼几句小调,可以舒畅心情、排除杂念,达到物我两忘之境界。
安静以通气
大脑安静有利于肌肉放松、气血畅通。每天白昼若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人的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养生妙法健脾益胃 药膳 
根据各人不同的环境、条件和需要,应用日常食物的营养来调理养生,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长寿或疾病康复的目的,此种方法也称食养或食疗(药膳)。
食养在我国相传已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
《内经》中早已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述。中医认为,生命就是生物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而化气与成形是由于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使形体的每个部分都能得到营养。因此,食养的关键是保护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若“先天”不足,可通过“后天”食养补之。如果脾胃虚弱,功能异常,供给减少或过多,人体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就将受到影响。
保护脾胃的重要措施有:
一:要饮食有节,做到一日三餐巧安排,俗语说“早饭饱、午饭好、晚饭少”,“晚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因为人的基础代谢白天比晚上旺盛,对食物的需要量和消化功能也比较强,晚上活动少,能量消耗低。同时,饮食宜清淡,尤其中老年人不宜多吃肥腻、油煎、过咸的食物,一定要限制动物脂肪,可多吃一些豆类食品和新鲜水果、蔬菜。
二: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仅要注意饮食的卫生,不进不洁食物,而且饮食宜温、熟、软,勿食或少食生冷,以“热不炙唇,冷不振齿”为宜,尤应忌食黏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吃饭时要有好心情,吃饭要专心致志,细嚼慢咽,饭后不宜马上洗澡或做剧烈运动。
三: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个人的体质要求,按照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和东西南北中气候与水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食物。
四:在食补或食疗时要注意食物的辛、酸、甘、苦、咸五味所禁或忌口,因五味之性各有所偏,对不同人的体质或疾病,必须避免不同的味气所伤,以免助邪而攻正。
饮食调理养生方法,古人积累了很多经验,现选择其简单易行者介绍之。
叩齿
牙齿功能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要健脾胃必须保护好牙齿。古代养生学家介绍“清晨叩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具体做法是:摒除杂念,全身放松,口唇轻闭,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律地互相轻轻叩击。
咽唾
唾液,古称“金津玉液”,民间流传着“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益我度百年”的谚语。认为口中津液充盈,是健康长寿的保证。此法是晨起漱口之后,宁神闭口,先叩齿36次,然后咬紧牙齿,用舌在口腔中四下搅动,不拘次数,以津液满口为度,再分次缓缓咽下。
饭后摩腹散步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平日点心饭讫,即自以热手摩腹,出门庭行五六十步。”此法若能长期坚持,对调整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治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肠疾病大有益处。
常吃健脾益胃的食物
大枣
《本草纲目》说:“大枣气味甘,怡年,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蜂蜜
《神农本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