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外科精要-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易治,感于五脏则难瘳。又近骨者多冷,近肤者多热。近骨者久不愈,则化成血虫;近肤者 
久不愈,则传气成漏。成虫则多痒少痛,或先痒后痛,成漏则多痛少痒,或不痛不痒,内虚 
外实者,多痛少痒,血不止则多死,溃脓则多生。或呕逆无度,饮食无时,皆痈疽使然。症 
候多端,要当详治。 
x愚按∶x疮疡生虫,乃肝经风热;其成漏,乃元气虚弱;其出血,乃脾虚有火;其溃脓, 
乃元气充实。至于呕逆等症,属脾胃亏损所致,当调补元气,庶保无虞。 

卷上
论背疽其源有五第二十二
属性:一、天行,二、瘦弱气滞,三、怒气,四、肾气虚,五、饮冷酒,食炙爆,服丹药。 
x愚按∶x前症所因虽殊,其治法亦当别经络、阴阳、虚实、表里、肿溃,以助胃壮气为 
主,使根本坚固,庶保无虞。 
追毒丸 六味车螫散 
转毒散 止痛灵宝散 
单煮大黄汤 神效麻仁丸 
神仙截法 清心内固散 
秘传连翘汤 清膻竹叶汤 
千金漏芦汤 猪蹄汤 
神硝散 不换金正气散 
圣效散 栀子黄芩汤 
神仙陷脉散 加减八味丸 
右方见中卷 忍冬丸 
麦饭石膏 黄 六一汤 
神异膏 桑枝汤 
神验血竭膏 五味子汤 
压热神白膏 加味十全汤 
牡蛎地黄膏 人参内补散 
大川乌丸 神效托里散 
二乌丸 内补十宣散 
蚣蝎散 人参顺气散 
琥珀犀角膏 茯苓开胃散 
犀角散 陷脉散 
内托黄 丸 桂附丸 
神效栝蒌散 托里散 
立效散 清凉膏 
独圣散 碧油膏 
梅花散 神效酒煎散 
替针丸 蜞针法 
绿云散 痈疽经验杂方 
宜毒散 甲疽代指嵌甲方 
小五香汤 金疮竹木汤火伤方 
塞里散 上方见下卷 

卷中
痈疽分表里证论第二十三
属性:伍氏曰∶痈疽皆因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阳不调,脏腑不和,腠理不密,寒气客于经 
络。或荣血受寒,则涩而不行,卫气从之,与寒相搏,壅遏不通。或阳气蕴积,则生寒热, 
寒热不散,皆致前证。又曰∶五脏六腑俞穴皆在背,凡患疮症,易伤脏膜,多致不救。腑气 
浮,行于表,故痈肿浮高为易治;脏血沉寒主里,故疽肿内陷为难治。又曰∶疖者节也,痈 
者壅也,疽者沮也,一寸至二寸为疖,三寸至五寸为痈,五寸至一尺为疽,一尺至二尺为竟 
体疽。若脉洪数者难治,脉微涩者易治。初觉宜清热拔毒,已溃则排脓止痛,脓尽则长肌敷 
痂,当酌量轻重、形证顺逆而审治之。 
x愚按∶x前症,若饮食少思,用六君子汤以补脾胃;如不应,加姜、桂以温补之,使邪气 
自退。其不起者,由邪气盛,正气虚,不能发也,于旬日之外见之。若已发出,用托里消毒 
散以壮元气,助令溃腐;不应,须温补脾胃。其不起者,由真气虚,不能溃也,于二旬之外 
见之。若已腐溃,用托里散以补气血,生肌肉;不应,当专补脾胃;又不应,须温补脾胃。 
其不起者,乃脾气虚,不能收敛也,于一月之外而见之。凡此治法,窃尝用验,详具首论。 

卷中
察疽发有内外之别第二十四
属性:李氏云∶疽初发一粒如麻豆,发热肿高,热痛色赤,此为外发。势虽炽盛,治得其法, 
可保其生。若初时不发热,体倦怠,患处如故,数日不肿痛,五内已坏,虽有卢扁之药,亦 
未如之何矣。 
x愚按∶x前症,有因元气虚而不能发出者,有因敷贴寒药而不能发出者,有因攻伐过伤气 
血而不能发出者,有因热毒内蕴而失疏托者,审而治之,多有生者。 
x附治验x 
进士申天益,臂患痈,寒热头痛,形气虚弱,此手足阳明经风邪之症。用桔梗升麻汤二 
剂,外邪顿散。用托里消毒散二剂,肿痛顿退。乃用补中益气汤调理,形气渐复而愈。 
秋官钱可容,腹患痈, 肿作痛,烦渴饮冷,大便不通,脉沉数实,此热毒蕴于内。用 
清热消毒散加大黄二钱一剂,诸症悉退。但形气顿虚,用托里消毒散去金银花、白芷,倍加 
参、 、归、术而安。 
一男子股内患毒,欲求内消。其脉滑数,脓已成矣,因气血虚而不溃,遂刺之,脓出作 
痛。以八珍汤治之,渐可。但脓水清稀,更以十全大补汤加炮附子五分,数剂渐愈,乃去附 
子,又三十余剂而愈。 
一童子腋下患痈,久不敛,脓清脉大,怠倦懒食,自汗口干。用内补黄 汤及豆豉饼, 
两月而愈。凡疮溃而脓清,或疮口不合,或聚肿不溃,肌寒肉冷,自汗色脱者,皆气血虚极 
也,非大温补不可。 
一男子肩患毒, 痛饮冷,烦躁便秘,脉数而实。以清凉饮二剂,少愈;以金银花散四 
剂,悉退;又以十宣散去桂加天花粉、金银花数剂,疮溃而痊。此脉与症皆属有余也。 
一男子背疮溃而瘀血不散,此阳气虚弱也。用参、 、归、术峻补,更以桑枝灸,又用 
托里散加肉桂,疮口自敛。此补接阳气之法也。 
上舍毛体仁,素阴虚,春初咳嗽,胸中隐痛,肾脉洪数,肺脉数而时不见。余曰∶内当 
结痈,先用六味地黄丸料一剂服之。翌早来谓余曰∶昨得良剂,嗽愈六七,务求一方,到监 
调理。余曰∶此阴火上炎,患痈之症,第因元气虚弱,未能发出。因其易忽,余辞不能。乃 
别用降火化痰等剂,愈甚。月余复请诊之,脉洪滑而数。余曰∶脓已成矣,当请常治者同议 
针之,且免内溃之患。仍不决。又月余请视,他医已先开疮孔偏上,兜脓不出,仍内溃,脉 
愈洪大。余曰∶脉洪滑而数,视其舌青黯,五内已坏,无能为矣。后果然。 

卷中
辨痈疽阴阳浅深缓急治法第二十五
属性:曾氏云∶凡痈疽其脉浮数洪紧,肿 作痛,身热烦渴,饮食如常,此六腑不和,毒发于 
外而为痈。其势虽急,投以凉剂,多保全生。其脉沉细伏紧,初发甚微,或无疮头,身不热 
而内躁,体重烦疼,情绪不乐,胸膈痞闷,饮食无味,此五脏不和,毒蓄于内而为疽。急投 
五香连翘汤,甚者转毒散、神仙截法、黄矾丸、国老膏,防托毒瓦斯,免致变症内攻,尤宜当 
头隔蒜灸。若涂毒药,迷其腠理;投诸凉药,虚其真气。故其善恶之症,在乎医之工拙耳。 
或气噫痞塞,咳逆身冷,自汗,目瞪耳聋,恍惚惊悸,语言颠倒,皆恶症也。五善见三则 
瘥,七恶见四则危,五善并至则善无以加,七恶并臻则恶之剧矣。 
x愚按∶x前症善者乃五脏未伤,病微邪浅,使能慎起居,节饮食,勿药自愈。恶者乃五 
脏亏损之症,前哲虽云不治,若能补其脾胃,固其根本,多有可生者,岂可以其恶而遂弃 
之耶。 
x附治验x 
邻人苏子遇之内,左手指患疔,麻痒,寒热恶心,左半体皆麻,脉数不时见。余曰∶凡 
疮不宜不痛,不可大痛,烦闷者不治,今作麻痒,尤其恶也。用夺命丹二服,不应,又用解 
毒之剂,麻痒始去,乃作肿痛。余曰∶势虽危,所喜作痛,但毒瓦斯无从而泄。欲针之,适值 
望日,其家俱言尻神,不从,势愈肿甚。余强针之,诸症顿退,又用解毒之剂,其疮全愈。 
辛丑孟夏,余至四明,有屠寿卿氏,当门齿忽如所击,痛不可忍,脉洪大而弦。余曰∶ 
弦洪相搏,将发疮毒也。先用清胃散,加白芷、银花、连翘一剂,痛即止。至晚,鼻上发一 
疮,面肿黯痛,用前药加犀角一剂,肿至两额,口出秽气,脉益洪大,恶寒内热,此毒炽血 
瘀,药力不能敌也。乃数砭患处出紫血,服犀角解毒之剂,翌日肿痛尤甚,乃砭患处与唇上, 
并刺口内赤脉,各出毒血,再服前药至数剂而愈。 
一妇人背患流注,内溃胀痛,服流气化痰之剂,自汗盗汗,脉大而弱,此元气亏损之症 
也。与参、 各一两,归、术各五钱,肉桂二钱,服而针之。至夜半,始出稀脓二碗许。翌 
日大汗倦甚,烦热作渴,扬手气促,脉洪大而数。仍用前药加附子一钱,炙甘草二钱,二 
剂,脉症悉退。又以六君加姜、桂二十余剂,始离床褥。后因劳复,寒热作渴,汗出,时仲 
冬,寝帏气出如雾,用十全大补加桂、附,二剂而痊。 
中翰郑朝用,疽溃发热吐痰,饮食无味,肌肉不生,疮出鲜血。余曰∶此脾气亏损,不 
能摄血归源也,法当补脾。彼不信,用消毒凉血之剂,加恶寒呕吐,始悟余言,用六君加炮 
姜、半夏、茯苓,数剂诸症悉退。又用十全大补,疮口渐敛。后因饮食稍多,泄泻成痢,此 
脾胃虚寒下陷,用补中益气,送四神丸,而痢止,继以六君子汤而疮愈。 
一妇人,癸卯冬,失物发怒,缺盆内微肿。甲辰春,大如覆碗,左肩胛亦肿,肉色如 
故。或针出鲜血三碗许,腹痛如锥,泄泻不止,四肢逆冷,呕吐恶寒,或时发热,绝食已七 
日矣,其脉洪大,时或微细,此阳气脱陷也。用六君加炮姜三钱、附子二钱,早服,至午不 
应,再剂加附子五钱,熟睡觉来,诸症顿退六七,少进稀粥。再四剂,诸症悉退,饮食如 
故,缺盆始痛。针出清脓二碗许,诸症复至,此虚极也。以十全大补加姜、桂、附各一钱, 
三剂而安。后减干姜、桂、附各五分,与归脾汤,兼服五十余剂而愈。 
一男子,背疮漫肿微痛,食少体倦。余曰∶症属形病俱虚,法当补元气为主。彼不信, 
乃用攻毒之剂,中央肉黯五寸许,恶症悉具,复求治。余曰∶此胃气虚寒,而变症作矣,当 
急温补脾胃,则恶症自退,黯肉自生。仍不信,乃割死肉,祛恶症,遂致不起。 
毛砺庵侧室,肚患痈月余矣,色黯不肿,内痛作呕,饮食不入,四肢逆冷,其脉或脱绝 
或浮大,杂用定痛败毒之剂。余曰∶此气血俱虚而作痛,内决无脓,不治之症也。强用大温 
补之药二剂,痛止,色赤,饮食少进。余谓但可延日而已。人皆以为有脓,复强针之,又 
用大补之剂,始出清脓少许。众仍以为毒结于内,用攻脓保其必生,殊不知乃速其死耳,惜哉! 

卷中
论善恶形症第二十六
属性:问曰∶五善七恶,可得闻乎?曰∶饮食如常,一善也;实热而大小便涩,二善也;内外 
病相应,三善也;肌肉好恶分明,四善也;用药如所料,五善也。渴发而喘,眼角向鼻,大 
小便反滑,一恶也;气绵绵而脉濡,与病相反,二恶也;目不了了,睛明内陷,三恶也;未 
溃肉黑而陷,四恶也;已溃青黑,腐筋骨黑,五恶也;发痰,六恶也;呕吐,七恶也。 
x愚按∶x善恶形症治法见附录。 

卷中
论生死形症第二十七
属性:问曰∶病有甚而至生,有微而至死,病症难辨,死生何从决乎?答曰∶发背溃透内膜者 
死(此言肝俞以上);未溃内陷、面青唇黑、便污者死(此言脏坏便瘀血);溃喉者不治;阴患 
入腹者不治;入囊者不治;鬓深数寸者不治,在颐后一寸三分名锐毒,亦不治。无此者生。 
流注虽多,疗之必愈。 
x愚按∶x前症有因元气虚弱而毒瓦斯内陷者,有因初作,失于内 托里,和荣卫者,有因毒 
盛失于消解者,有因虚弱失于补托者,有因脓成失于针刺者,有因腐溃失于补养者。若发背 
脑疽,属湿热上壅者,黄连消毒散、补中益气汤以除湿毒,补脾肺滋肾水。若鬓疽锐毒, 
属风热者,柴胡山栀散以清肝火,养肝血,若阴虚,用六味地黄丸以生肾水,滋化源;若患 
于小腹,补足三阴之血,养脾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