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幼科证治准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41-幼科证治准绳-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搏,令脐生疮久不瘥,为脐疮。有一不已,入于经脉,多变为痫,痫成、作痫治。 
脐风者,谓断脐之后,被水湿风冷所乘,风湿之气入于脐而流入心脾,遂令肚腹胀 
满、脐肿,身体重着,四肢柔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甚则发为风搐,若脐边青黑, 
撮口不开,是为内搐,不治。爪甲黑者,即死。其或热在胸堂,伸缩努气,亦令脐 
肿,宜《千金》龙胆汤主之(方见前条。)钱氏云∶小儿洗浴,拭脐不干,风入作疮,令 
儿撮口,甚者是脾虚胃气不和,宜调气,益黄散主之(方见脾部。)《类萃》云∶宜先用控 
痰饮吐风痰,次用益脾散和脾,又用辰砂膏利惊即愈。或手足挛拳、噤口不开者,不 
治。曾氏法先投劫风膏,次以五苓散加宽气饮入姜汁、葱白、灯心煎汤调服,与解 
风痰,及用一字金、煎荆芥汤或薄荷汤调抹口内,证轻即快。如禀赋充实,发热、 
有痰、惊搐,投黑白饮,温蜜汤空心调下,微泄似茶褐色二三行,进白芍药汤,水、 
姜枣煎服,常用此法,亦妙。若脐凸(音迭)肚紧,微有青色,口撮不开,肝风盛而脾 
土受制,不可施治,凡有此候,百无一治,纵使得安,亦非长寿。 
x控痰散x 
蝎尾 铜青(各半钱) 朱砂(一钱) 腻粉(一字) 麝香(少许) 
上为末。每服一字,腊茶清调下。先吐风痰,然后和胃,或用前甘草方吐 
痰,随轻重用。 
x益脾散x 
白茯苓 人参 草果(煨) 木香(湿纸裹煨) 甘草 陈皮 浓朴(姜制) 紫苏子(炒,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姜枣水煎。 
x辰砂膏x(方见前。) 
x宣风散x 治初生儿因断脐后外伤风湿,唇青口撮,多啼不乳,口出白沫。 
全蝎(二十一个,头尾全去毒,用无灰酒少许涂炙,为末) 麝香(一小字,别研) 
上研为极细末。用半字,金银煎汤、或麦门冬去心煎汤调化,食远服。 
x防风散x 治初生儿脐风。 
防风(去芦) 羌活 黄 当归 川白芷 甘草(各半钱) 
上为极细末。少许,用灯心、麦门冬去心煎汤调化,不拘时候服。 
x劫风膏x 治急慢惊搐,脐风撮口,牙关紧闭,痰涎壅盛,咽喉肿痛。 
葳灵仙(去芦,一两半,细锉,焙,研为末) 
上,用皂荚三两,去皮弦槌损,挪温水一碗,绢滤过,慢火熬若稀糊,入醇醋 
半两,再熬三五沸,去火候冷,用前药末亭分乳钵内杵匀,丸芡实大。先用 
盐梅肉擦牙根,次以此膏一丸或二丸,温白汤浓调,抹入左右牙关内、即开,续 
进别药。熬时,得瓦器为上,银器尤佳。及解风痰壅盛,淡姜汤调化,无时少与 
含咽。咽喉肿痛,温茶清调下,或薄荷汤。 
x五苓散x 
x宽气饮x(俱惊) 
x一字金x 治初生婴孩一七之外、欲成脐风撮口,及卒中急慢惊风,牙关紧闭,壅上 
痰涎。 
僵蚕(炒,去丝) 葳灵仙(去芦。各四钱) 明白矾(生用,二钱) 细辛(去叶,一钱) 
甘草(生用,二钱半) 
上锉焙为末。每服一字至半钱,姜汁沸汤调匀,以指抹入牙关内。治卒中急慢 
惊证,口噤不开,用盐梅汤调擦上下牙根二处。 
x黑白饮x 治脐风气实者,及急惊壮热发搐。 
黑牵牛(半生半炒) 白牵牛(半生半炒) 大黄(生用) 陈皮(去白) 槟榔(各半两) 
甘草(炙,三钱) 玄明粉(二钱) 
上,除槟榔不过火,余五味或晒或焙,仍合槟榔为末,同玄明粉入乳钵内再杵 
匀。每服半钱至一钱,温蜜汤调化,空心投服,或无时。此药新合最妙,久则效迟。 
x白芍药汤x(方见疝) 
x张涣封脐散x 治婴儿初生,因乳母不谨,洗浴水入脐中,或儿尿在 袍之内,湿气 
伤于脐中,或解脱、风冷邪气所乘,令儿脐肿多啼,不能乳哺,名脐风病,宜急 
用此。 
好川当归(半两,洗,焙干) 天浆子(三个,微炒) 乱发(一钱,烧灰存性) 
上件同捣,罗为细末,入麝香一字拌匀。用药一字至半钱敷脐中,时时用。 
《三因》小儿初生,一七日内忽患脐风撮口,百无一效,坐视其死,良可悯也。 
有一法,世罕知者,凡患此证,看儿齿龈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状,以温水蘸熟帛,裹 
指轻轻擦破,即开口便安,不药神效。 
小儿初生,脐风撮口,诸药不效者。灸然谷,穴在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可灸 
三壮,针入三分,不宜见血,立效。脐风,目上插,刺丝竹空。脐肿,灸腰对脐 
骨节间三壮,炷如麦。 
脐风撮口,在百日内、多不治。 

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脐湿
属性:婴儿脐中肿湿,经久不瘥,若至百日,即危急,宜速疗之。《颅囟经》治脐湿方∶枯 
矾、龙骨、为末,入麝少许,拭脐干、用,避风。绛帛灰敷脐中。干虾蟆、牡蛎 
各一枚,烧灰细研,少许敷脐中,日三两上,瘥。 
x封脐散x 
甑带灰 乱发灰 白姜灰 红帛灰(四灰,不得夹别灰) 南星 白蔹 当归头 赤小豆 
五倍子 血竭 龙骨 赤石脂( ) 海螵蛸 百草霜 胭脂(各半钱) 
上合研为极细末。湿,干敷。干则清油涂。忌生水浴脐。 
又方 
红绵灰 黄牛粪灰 龙骨 发灰 干胭脂(各半钱) 
上为极细末。湿、干掺,干、清油涂脐。 
又方 治脐内出水汁,不干。 
当归头(去芦,一钱) 绵(缚脐带烧灰一钱,或旧绵) 
上为极细末,入麝香一小字同研。少许,干掺脐。 
x钱乙檗墨散x 
黄柏 釜下墨 乱发灰(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敷之。 
x张涣胡粉散x 
胡粉 干姜(烧灰) 白石脂(烧存性) 
上各等分,研极细,再同研匀。用药一字至半钱,敷脐中,时时用。 
〔庄〕气脐,大如栗,虚肿而软疼,用竹沥涂,日数上,消。儿脐湿淹,破屋烂草为 
末,频掺,效。 

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脐疮
属性:巢氏曰∶因浴儿,水入脐中,或尿湿 袍,致脐中受湿,肿烂成疮,或解脱为 
风邪所袭,入于经络,则成风痫,若脐肿不干,久则发搐。《肘后》干虾蟆烧灰敷, 
日三四,佳。(圣惠有枯矾。) 
x异功散x 治脐中疮。 
龙骨( ) 薄荷叶 蛇床子(各二钱) 轻粉(半钱) 
上为极细末。少许,干掺脐。 
x龙骨散x 治脐中疮。 
龙骨( ) 轻粉(各半钱) 黄连(去须,一钱半) 
上为极细末。少许,干掺脐。 
治儿盈月,啼叫脐中出血,用白石脂、炒研极细末,干掺。 
治儿因剪脐、伤于外风,致脐疮不干方 
白明矾( ) 龙骨( ,各半钱) 
上研为极细末。干掺。 
x张涣金黄散x 治脐疮久不瘥,风气传于经络,变为痫疾。 
川黄连(二钱半) 胡粉 龙骨(烧灰。各一钱) 
上各另研,复合研为细末。每用少许,敷脐中,时时用。 

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预防
属性:初生儿,脐风、着噤、撮口最为急证,十难救一,预治之法,宜时用软帛包指,拭 
口中,牙龈上有筋两条,便用苇刀轻轻割断,以猪乳点。 
黄连(去须,半钱) 豆豉(二十四粒) 甘草(一寸) 葱白(二寸) 
上用童子小便煎。绵蘸,拭口中。 
抱儿向明,看脐上有赤脉直上,便赤脉头上灸三壮者,生。 

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脐突
属性:初生之儿有热在胸堂,则频频伸引,呃呃作声,努胀其气,抑入根本之中,所 
以脐突肿亦,虚大可畏,无识之夫,将谓断脐不利而使之然者,非也。此由胎中母 
多惊悸,或恣食热毒之物所致,宜对症与药,其热自散,其脐归本,不必以药敷之, 
恐反为害。曾氏曰∶脐突一证,又非脐风,此亦因初生洗浴,系脐不紧,秽水侵入 
于内,产后旬日,外脐忽光浮如吹,捻动微响,间或惊悸作啼,治用白芍药汤加薏 
苡仁水煎,空心温服,次以外消散涂贴,自然平复。 
x白芍药汤x(见疝) 
x外消散x 治婴孩初生旬日外脐突,或痛或不痛,痛则啼声不已。及疗小儿因感湿热 
搏,致阴器、肤囊浮肿。 
大黄 牡蛎(各半两) 朴硝(二钱) 
上,前二味锉焙为末,仍入朴硝,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或二钱,取田螺净洗, 
再以水半碗、活过一宿,去螺,用水调涂肿处,即消。其螺仍放水中,勿害之, 
昔贤有曰∶杀生救生,去生远矣,物命虽微,亦可戒也。治阴器、肤囊肿,车前 
子煎汤,候冷,调敷。 
x二豆散x 治婴孩小儿脐突肿。 
赤小豆(不去皮) 豆豉 天南星(去皮脐) 白蔹(各一钱) 
上为极细末。半钱,用芭蕉自然汁调,敷脐四傍,一日一次,二日二次,若得 
小腑下白,即安。 

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
胎惊
属性:小儿壮热吐 ,心神不宁,手足抽掣,身体强直,眼目反张,是胎惊风证。胎 
惊者,以妊妇调摄乖常,饮酒嗜欲,忿怒惊扑,母有所触,胎必感之,或外挟风邪, 
有伤于胎,故子乘母气,生下即病也。其候,月内壮热,翻眼握拳,噤口切牙,身 
腰强直,涎潮呕吐,搐掣惊啼,腮缩囟开,或颊赤,或面青眼合,(凡胎风眼合,不可误作慢 
脾,妄用温药)其有搭眼噤口之类,亦此一种之所发也。视其眉间气色,赤而鲜碧者可治, 
若黯青黑者不治,虎口指纹曲入里者可治,反出外者不治。先宜解散风邪利惊,化 
痰调气,及贴囟法,甚则以朱银丸利之,若面青拳搐,用保命丹(通治急慢惊、)钓藤散(方见 
慢惊)、全蝎散(方见偏风口噤)之类,大抵小儿脏腑脆弱,不可辙用银粉镇坠之剂,如遇此候, 
急取猪乳,细研牛黄、麝香各少许,调抹入口中,仍服导赤散以泻肝之子,即愈矣。 
石壁经歌∶未出胎中一月来,母惊成患子临胎,腰直哭时先口撮,面青拳搐缩双腮, 
眼闭切牙筋脉急(受气时,若阴气弱,胎易惊落,肉消甚;阳气弱,胎难惊落,手足细,肌肉瘦, 
皆不尽天年。若日月满,因惊落口撮、腮脸起、鼻塞、口噤,勿作惊治,微汗,次治惊调气, 
乳母服调气药,儿贴囟。)任唤千声眼不 
开,退却风涎为治疗,涎去惊邪自不回。(失治则目瞑,先治惊则吐泻,秋夏必脾风,初见勿作脾风治,恐 
汗不出生别候,凤髓乌犀丸,次生银丸,并急慢惊门。)〔钱〕白日内发搐,真者、不过三两次必死, 
假者,频发不为重,真者、内生惊痫,假者、外伤风冷,盖血气未实,不能胜任, 
乃发搐也,欲知假者,口中气出热,治之可发散,大青膏主之,可用涂囟法。〔田〕 
月里生惊,急取猪乳,细研辰砂牛黄各少许,调抹口中,神效。乳母服防风通圣散 
三剂。其惊自消。〔斗〕小儿未盈月,惊搐似中风欲死者,用辰砂以新汲水浓磨汁, 
涂五心上,最效。〔汤〕治胎痫惊风,皆可服全蝎头尾全者,用生薄荷叶包,外以 
麻线缠,火上炙燥为末,别研生朱、麝香各少许,煎麦门冬汤调下。〔薛〕一小儿 
患胎惊,诸药不应。用紫河车研烂如泥,每用钱许,乳化服之,更以十全大补汤加 
钓藤钩、漏芦与母服,两月余举发渐轻,服年余举发渐稀,服年余不再发。至出 
痘后复发,取紫河车研烂,入糯米粉丸,小豆大,每服百丸,以乳送下,服二具, 
全瘥。毕姻又发,仍用前丸及十全大补汤、六味丸加当归、黄 、肉桂、五味子, 
年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