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医经国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76-医经国小-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缓迟名沉此最良。九种脉中辨虚实。长沙之诀妙难忘。瞥瞥有如羹上肥。此脉定知阳气微。 
萦萦来似蛛丝细。却是体中阴气衰。脉如泻漆之绝者。疾人亡血更何疑。阳结蔼蔼如车盖。 
阴结循竿亦象之。阳盛则促来一止。阴盛则结缓而迟。纵横逆顺宜审察。残贼灾怪要须知。 
脉静人病内虚故。人安脉病曰行尸。右手气口当主气。主血人迎左其位。气口紧盛食必伤。 
人迎紧盛风邪炽。数为在腑迟为脏。浮为在表沉在里。浮紧兼涩寒伤荣。脉浮而缓风伤卫。 
脉浮大忌令人吐。欲下犹防虚且细。沉微气弱汗为难。三者要须常审记。阳加于阴有汗证。 
左手沉微却应未。跗阳胃脉定死生。太溪肾脉为根蒂。脉来六至与七至。邪气渐深须用意。 
浮大昼加并属阳。沉细夜加分阴位。九至以上来短促。状若涌泉无入气。更加悬绝渐无根。 
命绝天真当死矣。病患三部脉调匀。大小浮沉迟速类。此是阴阳气已和。勿药自然应可喜。 

卷之二脉诀第二
伤寒死脉一首(同前)
属性:伤寒死脉定难痊。阳病见阴端可怜。上气脉散为形损。耳聋浮涩命难全。谵言身热宜洪 
大。 
沉细而微寿不延。腹大泄利当微细。紧大而滑定归泉。吐衄若得沉细吉。浮大而牢叹逝川。 
阴阳俱虚热不止。乍疏乍数命归天。如屋漏如雀啄来。如弹石去如解索。虾游鱼翔脉证乖。 
转豆偃刀形候恶。下不至关阳气绝。上不至关阴气铄。代脉来时不用医。必定倾危难救药。 

卷之三经络第三
十二经本一脉
属性:(一首集次见东垣医学发明) 
中焦肺起脉之宗。出手大指之端冲。大肠即手起次指。上行环口交鼻里。胃经源又下鼻 
交。 
出足大指之端饶。脾脉就足指端上。注于心中少阴向。心经中之入掌循。手内端出小指行。 
小肠从手小指起。上斜络于目内 。膀胱经就目内生。至足小指内侧停。肾脉动于小指下。 
起注胸中过腹胯。心包出处又属胸。循手小指次指终。三焦向手次指侧。环走耳前目锐息。 
胆家接生目锐傍。走足大指三毛间。足肝就起三毛际。注入肺中循不已。 

卷之三经络第三
奇经八脉
属性:(一首集次见内经骨空论等篇) 
督脉起自下极 。并于脊里上风府。过脑额鼻入龈交。为阳脉海都纲要。任脉起于中极 
底。 
上腹循喉承浆里。阴脉之海妊所谓。冲脉出胞循脊中。从腹会咽络口唇。女人成经为血室。 
脉并少阴之肾经。与任督本于阴会。三脉并起而异行。阳跷起足之跟里。循外踝上入风池。 
阴跷内踝循喉嗌。本足阴阳脉别支。诸阴交起阴维脉。发足少阳筑宾郗。诸阳会起阳维脉。 
太阳之 金门是。带脉周回季胁间。会于维道足少阳。所谓奇经之八脉。维系诸经乃顺常。 

卷之三经络第三
十二经脉
属性:(十二首集次见灵枢经脉论) 
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膈属肺从肺系。系横出腋 中行。肘臂寸口上鱼 
际。 
大指内侧爪甲根。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属阳明经。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则病喘与咳。 
肺胀膨膨缺盆痛。两手交瞀为臂厥。所生病者为气嗽。喘渴烦心胸满结。 臂之内前 痛。 
小便频数掌中热。气虚肩背痛而寒。气盛亦疼风汗出。欠伸少气不足息。遗失无度溺变别。 
阳明之脉手大肠。次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连出合谷。两筋歧骨循臂肪。入肘外廉循 外。 
肩端前廉柱骨傍。从肩下入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支从缺盆直上颈。斜贲颊前下齿当。 
环出人中交左右。上侠鼻孔注迎香。此经气盛血亦盛。是动颈肿并齿痛。所生病者为鼻衄 
。目黄口干喉痹生。大指次指难为用。肩前 外痛相仍。 
胃足阳明交鼻起。下循鼻外上入齿。还出侠口绕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耳前发际至额 
颅 
。支下人迎缺盆底。下膈入胃络脾宫。直者缺盆下乳内。一支幽门循腹里。下行直合气冲中 
。 
遂由髀关抵膝膑。 跗中指内关同。一支下漆注三里。前出中指外间通。一支别走足跗指。 
大指之端经尽已。此经多气复多血。是动欠伸面颜黑。凄凄恶寒畏见人。忽闻木音心震慑。 
登高而歌弃衣走。甚则腹胀仍贲响。凡此诸疾皆 厥。所生病者为狂疟。湿温汗出鼻流血。 
口唇胗又喉痹。膝膑疼痛腹胀结。气膺伏兔 外廉。足跗中指俱痛彻。有余消谷溺色黄。 
不足身前寒振栗。胃房胀满食不消。气盛身前皆有热。 
太阴脾起足大指。上循内侧白肉际。核骨之后内踝前。上 循 经膝里。股内前廉入腹 
中。 
属脾络胃与膈通。侠喉连舌散舌下。支络从胃注心宫。此经气盛而血衰。是动其病气所为。 
食入即吐胃脘痛。更兼身体痛难移。腹胀善噫舌本强。得后与气决然衰。所生病者舌亦痛。 
体重不食亦如之。烦心心下仍急痛。泄水溏瘕寒疟随。不卧强立股膝肿。疽发身黄大指痿。 
手少阴脉起心中。下膈直与小肠通。支者还从心系走。直上咽喉系目瞳。直者上肺出腋下。 
后肘内少海从。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注少冲。多气少血属此经。是动心脾痛难任。 
渴欲饮水咽干燥。所生胁痛目如金。胁臂之内后廉痛。掌中有热向经寻。 
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循手外侧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内侧。上循 外出后 
廉。 
直过肩解绕肩甲。交肩下入缺盆内。向腋络心循咽嗌。下膈抵胃属小肠。一支缺盆贯颈颊。 
至目锐 却入耳。复从耳前仍上颊。抵鼻升至目内 。斜络于颧别络接。此经少气还多血。 
是动则病痛咽嗌。颔下肿兮不可顾。肩如拔兮 似折。所生病主肩 痛。耳聋目黄肿腮颊。 
肘臂之外后廉痛。部分犹当细分别。 
足经太阳膀胱脉。目内 上起额尖。支者巅上至耳角。直者从巅脑后悬。络脑还出别下 
项。 
仍循肩膊侠脊边。抵腰膂肾膀胱内。一支下与后阴连。贯臀斜入委中穴。一支膊内左右别。 
贯胂侠脊过髀枢。臂内后廉 中合。下贯 内外踝后。京骨之下指外侧。是经血多气犹少。 
是动头疼不可当。项如拔兮腰似折。髀强痛彻脊中央。 如结兮 如裂。是为踝厥筋乃伤。 
所生疟痔小指废。头囟顶痛目色黄。腰尻 脚疼连背。泪流鼻衄及癫狂。足经肾脉属少阴。 
小指斜趣涌泉心。然谷之下内踝后。别入跟中 内侵。出 内廉上股内。贯脊属肾膀胱临。 
直者属肾贯肝膈。入肺循喉舌本寻。支者从肺络心内。仍至胸中部分深。是经多气而少血。 
是动病饥不欲食。喘嗽吐血喉中鸣。坐而欲起面如垢。目视KT KT 气不足。心悬如饥常惕惕。 
所生病者为舌干。口热咽痛气贲逼。股内后廉并脊疼。心肠烦痛疸而 。痿厥嗜卧体怠惰。 
足下热痛皆肾厥。 
手厥阴心主起胸。属包下膈三焦宫。支者循胸出胁下。胁上连腋三寸同。仍上抵腋循 内。 
太阴少阴两经中。指透中冲支者别。少指次指络相通。是经少气原多血。是动则病手心热。 
肘臂挛急腋下肿。甚则胸胁支满结。心中 或大动。善笑目黄面赤色。所生病者为烦心。 
心痛掌中热之极。手经少阳三焦脉。起自小指次指端。两指歧骨手腕表。上出臂外两骨间。 
肘后 外循肩上。少阳之后交别传。下入缺盆膻中分。散络心包膈里穿。支者膻中缺盆上。 
上项耳后耳角旋。屈下至颐仍注颊。一支出耳入耳前。却从上关交曲颊。 
至目内 乃尽焉。是经少血还多气。是动耳鸣喉肿痹。所生病者汗自出。耳后痛兼目锐 。 
肩肘臂外皆疼。小指次指亦如废。足脉少阳胆之经。始从两目锐 生。抵头循角下耳后。 
脑空风池次第行。手少阳前至肩上。交少阳右上缺盆。支者耳后贯耳内。出走耳前锐 循。 
一支锐 大迎下。合手少阳抵项根。下加颊车缺盆合。入胸贯膈络肝经。属胆仍从胁里过。 
下入气街毛际萦。横入髀厌环跳内。直者缺盆下腋膺。过季胁下髀厌内。出膝外廉是阳陵。 
外辅绝骨踝前过。足跗小指次指分。一支别从大指去。三毛之际接肝经。此经多气乃少血。 
是动口苦善太息。心胁疼痛难转移。面尘足热体无泽。所生头痛连锐 。缺盆肿痛并两腋。 
马刀挟瘿生两旁。汗出振寒 疟疾。胸胁髀膝至 骨。绝骨踝痛及诸节。厥阴足脉肝所终。 
大指之端毛际丛。足跗上廉太冲分。踝前一寸入中封。上踝交出太阴后。循 内廉阴股充。 
环绕阴器抵少腹。侠胃属肝络胆逢。上贯膈里布胁肋。侠喉颃颡目系同。脉上巅会督脉 
出 
。支者还生目系中。下络颊里环唇内。支者便从膈肺起。此经血多气少焉。是动腰疼俯仰难 
。男疝女人少腹肿。面尘脱色及咽干。所生病者为胸满。呕吐洞泄小便难。或时遗溺并狐疝 
临证还须仔细看。 

卷之三经络第三
十五络脉一首(出针经)
属性:人身络脉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为内 
关。 
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阴络外关位。足太阳络号飞阳。足阳明络丰隆记。 
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 
阴任之络为尾翳。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名君须记。 

卷之三经络第三
经脉交会八穴一首(同前)
属性: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 
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 

卷之三经络第三
经穴起止一首(同前)
属性: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二。足胃厉兑头维三。脾部隐白大包四。膀胱睛明至阴 
间。 
肾经涌泉俞府位。心包中冲天池随。三焦关冲耳门继。胆家窍阴瞳子 。厥肝大敦期门至。 
手心少冲极泉来。小肠少泽听宫去。十二经穴始终歌。学人铭于肺腑记。 

卷之三经络第三
十二经气血一首(集见内经形志篇)
属性:多气多血经须记。大肠手经足经胃。少血多气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多血少气心包 
络。膀胱小肠肝所异。 
大肠(手阳明) 胃(足阳明) 三焦(手少阳) 胆(足少阳) 肾(足少阴) 心(手少阴) 
脾(足太阴) 肺(手太阴) 心包(手厥阴) 膀胱(足太阳) 小肠(手太阳) 肝(足厥阴) 

卷之三经络第三
十二经井荣经合穴一首(出针经)
属性: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原。少冲少府属于 
心。 
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切要知。涌泉然谷太溪穴。 
复溜阴谷肾之经。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是膀胱。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传。焦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源。 

卷之三经络第三
经脉流注一首(同前)
属性:肺寅大卯胃辰经。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卷之三经络第三
十二经纳甲一首(同前)
属性: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 
寄。包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