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心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塑心灵-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合行为。
 “上次与他在一起时他是这样的”的说法,只可以作为参考,可随时因为与现在所观察的不符而放弃。NLP相信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也没有一个人在两分钟内是一样的。持这样的态度去观察和尝试配合,加上不断地修正,这样才是谋求有效的正确态度。

4。7 类型配合
在特定的重复环境中,假如没有重大的改变,一个人会倾向于惯用某一个或两个内感官。例如在工作环境中的上司、同事与下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家人等。观察他们惯用哪些内官,然后调节自己的说话和行为模式,那么与别人的关系会很容易地得到改善。以下便是一些配合的启示。
      1。与惯用内视觉的人配合
我们必须记住,这样的人是“凭着眼睛做人”的,即一切都会以眼睛先行。我们可以思想一下什么最能照顾到他们眼睛的需要,这样便不难设计出一些配合的言语和行为了:
    (1)他较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所以说话应扼要、简短,保持轻快节奏。
 (2)多用手势配合所说的话。
(3)线条生动,变化多端的事物较易吸引他。
(4)多用图书、图表、相片、样本。
(5)多用颜色。鲜明的色彩更能吸引他。
(6)多用事例去鼓励他想象情景。
(7)注意布置及装饰、对象的整齐摆放。送花会使他开心。
(8))给他讲道理或解释时,多做示范,少说道理。
(9)少用文字,避免冗长文章。
(10)多用视觉型语句。
(11)讨论事情时,问他:“你有什么看法?”,“前面看得通那?”,“仔细看看还有什么遗漏?”。

2.与惯用内听觉的人配合
惯用内听觉的人,事事都会以耳朵先行,并且脑里经常有文字说话。凭此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些配合的言语和行为:
    (1)多与他交谈,当他说话时,点头表示你是在用心聆听
    (2)多用不同的语气、声调、音量、高低和快慢表示出你的意思。
    (3)保持宁静的环境,配上柔和的音乐。
    (4)说话和讨论事情,要一步一步地说明白,并且把其中的先后次序排列清楚。
(5)把规则、做法写清楚、齐全。复杂的内容分点写出。
(6)叫他重复一次你说过的指示,你也经常重复他说过的话。 
(7)多写信、写字条给他,或者用电话、传真来保持联络。
(8)多引用规则、指示,以及权威人士说过的话。
(9)讨论后补上一封信或会议记录。
(10)用押韵的口号、顺口的词语。
(11)讨论事情时,问他:“指示/规则是怎么说的?”,“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说了这么多,想想还可有什么可以谈的?”。

3。与惯用内感觉的人配合
惯用内感觉的人凭内心感觉去处理事情,所以照顾到他们
的感觉为优先考虑。我们可以凭此设计出一些配合的语言和行为;
  (1)尽量安排多与他见面交谈,并且尽量以悠闲的态度对待他。
  (2)多询问他的感受,因为他渴望被了解,被接受。
  (3)多提及过去的经验及心得。
  (4)他不在乎看起来听起来怎样,而在乎事情给他的感觉
  (5)他注意荣誉,名声,谨镇、踏实、持久力最。
  (6)多谈人生经验及感觉。
  (7)强调对人的注重及关怀,强调有关的人直接接触。
  (8)让他接触实物样板,并与有关的人直接接触。
  (9)他喜欢动手做,喜欢亲手做时的感觉。
  (10)说话的语调应较缓慢、低沉。
  (11)讨论事情时,间他:“你觉得怎样?”“感觉到会顺利吗?”,“还有什么担心的地方吗?”。

三个内感官的强弱倾向
内视觉强而内听觉弱的人,因为性急没耐性,所以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出的行为处事习惯是没有耐性,不听别人讲话,或者听的时候不专心,自以为是。
内听觉强而内视觉弱的人,容易在未看清事情前便妄丁判断,往往过分急于给事情编出一套道理而忽视一些显而易见的现象。
内视觉强而内感觉弱的人,容易只强调行动快捷而忽略别人的感受。这种人甚至会压抑自己的感受而使事情继续下去。
内听觉强而内感觉弱的人,容易强调理据规条而忽略另人的感受。这种人会振振有词地去为自己或事情辩护而不顾与众人的感情和关系。
内感觉强而内听觉弱的人容易行动,往往因为情而引起情绪,而忽视一些明显的说明事情不是那样的因素。内感觉强而内视觉弱的人容易陷入愁绪之中,不能把事情理出一个头绪。若内感觉强而听觉中的“自言自语”部分亦强。则容易陷入一个下旋涡式的自陷困境:在内心给自己编出一些引起同情的逻辑,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引导自己注意更多的负面因素,而制造更多这样的逻辑。
内视觉和内听觉都强而内感觉弱的人,往往做事勤快有条理,但是容易勿略别人的感受,自己往往也容易因挫折
而沮丧,亦会间或感到难以维持自己的推动力。
三种内感官平均发展的人人缘好,容易被群体接受。三种内感官都强的人,做什么事都比较容易成功。因为思考能力强,而且全面,所以自信心强,人亦比较乐观。

4。8内感官在工作中的运用
    认识和掌握有关内感官的知识和技巧,对工作环境会有如下的帮助:
  ·知道别人与自己沟通不畅顺,往往只是因为双方惯用的思考模式(内感官)不一样,因而能够给对方多点空间,减少冲突。
 ·凭观察而知道对方当时使用的内感官,便可以适当地配合,以使沟通更畅顺,效果更好。
 ·认识到自己惯用的思考模式便可积极发展过去较少用的内赚官,从而使自己的思考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迅速提高。

 例'1'
陈荣生是一家贸易公司某部门的经理,他手下的12名职员中,能力最强的是张东成,他办事迅速并且往往能同时处理数个任务。只是每次与张东成议事,陈荣生都是不欢而散,怒气收场。他觉得张东成时他不草重,总是不耐烦听他的指示,往往他还没有解释清楚,张东成便转了话题,有时甚至只说“明白”两字便起座离去,要他做汇报,他也只是三言两语。陈荣生觉得张东成在教衍他,不把他当成上级。心底里,陈荣生怀疑张东成是因为他有读过大学而看不起他。一方面陈荣生想借助张东成的能力而把部门生意扩充,另一方面又觉得张东成难以控制,但是部门里又没有谁比张东成更强。
结果:学会了“思考模式—内感官”的知识和技巧后,陈荣生了解到自己属听觉型:惯用文字语言来思考,对事情的要求和讨论比较详尽;而张东成则是视觉型:行事快捷,没有耐性。说话两句起,三句止,并且习惯于同一时间处理一件以上的事情。两人之间只是思想模式不同,而非相互针对。
在一次公司会议之后,陈荣生邀谓张东成一同吃晚饭,向张东成讲述有关他新学到的思考模式的知识。张东成听了之后很感兴趣,并说出了一些心里话。其实,他是十分尊敬陈荣生这位上司的,他觉得陈荣生办事细腻而且全面,对。人亦很有心,而且负责。他也认为部门可以扩充,但一直苦于两人之间每每沟通时使好像有一层无形的隔膜。他不知道该怎样做,以为每次更快结束讨论,把事情做好便是最好的交待。殊不知,这样的态度使陈荣生更为不安。
这次晚饭以后,两人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每次开会之前,陈荣生都与张东成想好怎样把重要的事用句话说出来,而避免冗长的文字;而张东成则答应多提供资料及进展报告给陈荣生,使这位上司安心。
两人的合作加强了,携手开拓了新的市场,不到一年,部门的人数倍增,两人亦各升了一级。

例'2'
坐在邓小云面前的客人是她负责的客户之中营业额最大的一位,占她全部生意的一半。她知道这位客人还从另外两家公司购买同样的产品。虽然这位刘先生多次表示她公司的产质童最好,服务也及格,但是只让她供应他需要量的1/4左右。邓小云每次见刘先生之前都做足了功课,准备大量的分析资料,企图说服刘先生增加给她的订单。但是,似乎她越努力,刘先生越是回避,她开始考虑是否在某些地方用错了方法。刘先生是一位50多岁的老板,人生经脸丰富,说话做事都从容不迫。他缓慢和稍为低沉的声调,往往使邓小云担心是否刘先生时某些方面不满意。
结果;从“思考模式—内感官”的工作坊出来的时候,邓小云脸上便充满了微笑,她心里已经有了清晰的计划。数大后她去见刘先生的时候,送给刘先生一本名为《30年代的香港》的照片册作为礼物,刘先生十分高兴,他一面看一面与邓小云讨论像册
中每一个地方的变化。其中一幅照片拍的是刘先生小时候居住的一条街,那更勾起了他的记忆,他向邓小云讲了不少他成长过程中的逸事。虽然这次只是例行的拜访,没有很多业务上的事需要商讨;但这却是他俩最融洽、最畅谈的一次。邓小云以前也送过其它礼物给刘先生,例如水果、水笔等,但是似乎这次的礼物最合刘先生的胃口。
邓小云现在已清楚地知道刘先生属于感觉型而自己属于听觉型。刘先生并不在乎好看或者好听的东西,他让内心的感觉去推动自己,是一个很在乎感觉的人,他喜欢一与人·诉说他的人生经验;而邓小云是一个听觉型、很有耐心去聆听别人说话的人。所以,这次邓小云做对了。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邓小云与刘先生每个月的例行探访都在畅谈欢奖中结束。第四个月见面的时候,刘先生突然宣布会把明年的订。单数量增加一倍。邓小云做梦也想不到,这么简单便能改善与一个如此重要的客人的关系,并且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了如此大的效果。

例'3'
林文昌在一家服装公司的设计部任职,他很喜欢他的工作。他对颜色很教感。哪怕有细微的差别,他都能认出来;至于配色方面,更是他的专长,他总能在数十以至数百个颜色之中,选择出最和谐悦目的对比和配合。所以,公司的设计师都很喜欢与他合作,而他的上司也很器重他。只是,隔不多久便有人向上司投诉林文昌听错指示。而林文昌总是坚持当时自己听清楚了对方说的话,是对方记错了,或者对方太忙说错了而不自知。由于他的表现总的来说很好,所以他的上级也没有办法,只好每次都叫他多留心听清楚。
在“考模式,内感官”的课程中,导师的一番话使林文昌产生了一个怀疑。他在课程练习中得知自己属于视觉型;在提升听觉的练习中,他注意到自己的表现比其它同学弱。之后,在回答一个同学的问题时,导师说:“内视觉我而内听觉弱的人,拄往被家人抱怨不听别人说话。”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属于这一类人,因为就连他的弟妹和太太都经常有这样的抱怨。
他向导师提出了他的疑问。导师引导他做一个简单的练习,过程中,林文昌惊讶地发现,当自己以为已经听清趁和明白对方的意思的时候,实际上往往听漏或听错了很多字。
结果:现在每当林文昌开会或与别人讨论时,他都记下对方所说的重要的内容。每次开口时,他要先扼要地重复一遍对方刚才说的话,待对方表示认可时,他才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快,设计师和他的上司都告诉他:他们感到林文昌更明白他们的意思,他们更乐于与林文昌合作和沟通,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比以前高了。
4。9内感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