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第16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泄也。《保命》云∶承气汤下之。)又有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保命》云∶建中、理中汤主之。) 
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保命》云∶干姜附子汤主之。)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 
腹痛。(《保命》云∶承气汤下之。)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保命》云∶胃、小 
肠、大肠三症,皆清凉饮子主之,其泄自止。厥阴症茎中痛,加甘草;少阴症里急后重,加大黄。) 
此治五泄之法也。 
〔丹〕泄泻之症,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若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 
垢,或无糟粕,或糟粕相杂,虽有痛不痛之异,然皆里急后重,逼迫恼人。 
〔仲〕大肠有寒者多 溏,有热者便肠垢。 
〔《灵》〕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肠中热则出黄糜。(师传篇) 
〔仲〕下利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亦自愈。下利脉数而渴者, 
令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下利脉反弦, 
发热身汗者,自愈。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 
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素》〕胃脉虚则泄。(脉要精微论) 
〔《脉》〕脉滑按之虚绝者,其人必下痢。肺脉小甚为泄。(全文见治虚实法。经云∶小者气血皆虚。) 
肾脉小甚为洞泄。(小者血气皆少。肾主闭藏,今血气虚少,无以闭藏,故泄。) 
〔《素》〕尺寒脉细,谓之后泄。(平人气象论)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全文见评虚实论。) 
〔仲〕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下利,寸口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溲病,若腹大而泄者,脉当细 
微而涩,反紧大而滑者死。 
〔《脉》〕泄注,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 
〔《素》〕泄而脉大者,难治。(玉机真藏论)病泄,脉洪大,是逆也。(全文见诊生死。) 
〔仲〕下利,脉大者为不止。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灵》〕大便赤瓣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论疾诊尺篇)腹鸣而满, 
四肢清泄,其脉大,是逆也。如是者,不过十五日死矣。(全文见诊生死。)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 
是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时死矣。 
〔仲〕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下利,手足 
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跗阳者为顺也。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 
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病者痿黄,燥而不渴,胸中寒而利不止者死。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 
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为难治。 
〔丹〕下痢如鱼脑者,半死半生。下痢如尘腐色者死。纯血者死。下如屋漏者死。下痢如竹筒注者不可治。 
五虚者不治。 
五虚者,经云∶脉细、皮寒、气少、泄痢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五虚者死。其浆粥入胃,泄注止, 
则虚者活。予尝治数人,在下则泄泻不止,在上则吐痰不已者,皆死证,气脱无所管摄故也。若用参术膏 
救之早者,十活贰三。 

卷之贰十三·脾胃部
泄泻
属性:下痢,水谷不入,里急后重,是泄泻也。 
〔世〕x胃苓汤x一名x对金饮子x,治脾湿太过,泄泻不止。 
平胃散 五苓散(各等分) 上锉,水煎服极效。 
〔罗〕《内经》曰∶湿胜则濡泄。《甲乙经》云∶寒气客于下焦,传为濡泄。夫脾者,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 
令寒湿之气内客于脾,故不能裨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 
而下,谓之濡泄。法当除湿利小便也。治之以x对金饮子x。 
平胃散(五钱) 五苓散(贰钱半) 草豆蔻(面裹煨熟,半两) 
上相和作四服。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贰枚,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 
〔垣〕x加减平胃散x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 
面色痿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痢,或发霍乱及五噎、八噫、膈气、反胃等症。 
浓朴(去皮,姜制炒,三两贰钱)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五两) 陈皮(三两贰钱) 甘草(锉,炒,贰两) 
上为细末。每服贰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贰枚,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或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 
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常之气。如小便赤涩, 
加白茯苓、泽泻。如米谷不化,饮食伤多,加枳实。如胃中气不快,心下痞气,加枳壳、木香。如脾胃困弱, 
不思饮食,加人参、黄 。如心下痞闷、腹胀者,加浓朴,甘草减半。如遇夏,加炒黄芩。如遇雨水湿润时, 
加茯苓、泽泻。如有痰涎,加半夏、陈皮。凡加时,除苍术、浓朴,根据例加之,如一服五钱,有痰用半夏一 
两。如嗽,饮食减少,脉弦细,加归身、黄 。如脉洪大缓,加黄芩、黄连。如大便硬,加大黄三钱,芒硝 
贰钱。先嚼麸炒桃仁烂,以药送下。 
〔海〕加减平胃散例∶ 
若泄泻脾湿,加茯苓、丁香、白术,为x调胃散x。一法,加藿香、半夏。若加干姜,为x浓朴汤x。若温疫 
时气贰毒,伤寒头痛壮热,加连须葱白五寸、豆豉三十粒,煎贰三服,取微汗出愈。若五劳七伤,脚手心热,烦 
躁不安,百节酸疼,加柴胡。若痰嗽疟痢,加姜制半夏。若小肠气痛,加茴香。若水气肿满,加桑白皮。若 
妇人赤白带下,加黄 。若酒伤,加丁香。若饮冷伤,加高良姜。若滑脱泄泻,加肉豆蔻。若风痰四肢沉困, 
加荆芥。若腿膝冷痛,加牛膝。若浑身虚肿拘急,加地骨皮。若腿膝湿痹,加菟丝子。若白痢,加吴茱萸。 
若赤痢,加黄连。若头风,加 本。若转筋霍乱,加樟木皮。若七邪六极,耳鸣,梦泄,盗汗,四肢沉重, 
腿膝痿,妇人宫脏久冷,月事不调者,加桂枝。若胃寒呕吐多,加生姜。一法,加茯苓、丁香各三两。若气 
不舒快,中脘痞塞,加砂仁、香附三两,生姜煎服。若与五苓散相半,为对金饮子。若与六一散相合,为x黄 
白散x。若与钱氏异功散相合,为x调胃散x。若饮食进退,加神曲、麦芽。冬月加吴茱萸、川椒、干姜、桂, 
为x吴茱萸汤x。若加 本、桔梗,为x和解散x,治伤寒吐利。若加藿香、半夏为x不换金正气散x。若疟疾寒热 
者,加柴胡。若小肠气痛者,加苦楝、茴香。 
〔丹〕或曰∶平胃散之温和,可以补养胃气,吾子以为何如?予曰∶苍术性燥气烈,行湿解表,甚为有功。 
浓朴性温散气,非胀满实急者不用,承气用之可见矣。虽有陈皮、甘草之甘缓甘辛,亦是决烈耗散之剂,实无 
补土之利。经谓土气太过曰敦阜,亦能为病。况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故因其病也用之,以泻有余之气, 
使之平耳。又须察其挟寒气、得寒物者,而后投之。胃气和平,便须却药。谓之和平者,初非补之之谓,岂可 
以为补剂而常用之乎?或曰∶谓胃承气亦治胃病。谓之调者,似举平胃之平意义相近,何用药之相远也?予曰∶ 
调胃承气治热,中下贰焦药也。经云∶热淫于内,治之咸寒,佐以苦甘。功在乎导利而行之以缓。平胃散止治湿, 
上焦药也。经曰∶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或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此非 
仲景法耶?何子言之悖也?予曰∶淡渗治湿,因有湿在中下贰焦。今湿在上,宜以微汗而解,不欲汗多,故不 
用麻黄、葛根辈耳。五苓散治泄泻水多者。(方见伤寒。) 
泻湿,四苓散加苍术、白术,甚者贰术必用炒。 
白术(三分,加至两半) 泽泻(一两) 茯苓 猪苓 苍术(各五钱) 
〔《本》〕治水泻,用草乌半生、半烧灰存性为末,醋丸。空心井花水下七丸。 
〔河〕x益元散x 治身热泄泻,小便不利。 
滑石(六两) 甘草(炙,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蜜汤调下,日三服。如解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四钱,并三服,以效为度。 
〔丹〕x参萸丸x 治湿热滞气者,湿热甚者用为向导,上可治吞酸,下可治自利。 
六一散(七两,即益元散) 吴茱萸(贰两,煮过) 
一方去茱萸,加干姜一两,名x温六丸x。 
〔《本》〕欧阳文忠公,尝得暴下,国医不能愈。人云市人有此药,三文一帖,甚效。夫人买进之,一服 
而愈。后召卖药者问其方,但用车前子一味为末,米饮下贰钱匕。(此药利水道。) 
〔丹〕黄芩、木通入四苓散煎服,治火多泄泻。水煮金花丸,治泄不止,干呕。(方见干呕而利门。) 
〔世〕木香和中丸 腹痛泄泻,脉滑者,神效。累验。(方见治虚实法。) 
〔《仲》〕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伤寒。)下利脉反滑者,当 
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下利脉中坚者,当下之。下利后三部皆平,按之心下坚者,宜大承气急下之。 
病者脉伏, 
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x甘遂半夏汤x主之。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贰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 芍药(五枚) 甘草(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贰升,煮取半升,去渣;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丹〕仁七侄之子,肚泄有积,与小胃丹贰十粒,作贰次吞之。(小胃丹方见内伤饮食。)积热作泄,亦 
宜下之。 
〔《保》〕治寒积痢,男妇小儿各不同。或赤白,或清痢如水,不后重者寒也。经曰∶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此为虚寒,中有积也。宜附子、巴豆辈下之,见利则愈,空心服。 
〔仲〕下痢气者,当利其小便。 
〔洁〕治太阴脾经受湿,水泻注下,体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暴泄无数,水谷不化,先宜x白术芍药汤x。 
白术 芍药(各一两) 甘草(五钱,俱用炒黄,效速。) 
上细末。每一两,水贰盏,煎至盏半,温服。 
如腹痛甚者,宜x苍术芍药汤x主之。 
苍术 芍药(各一两) 黄芩(半两) 
上锉。每一两,入淡桂半钱,水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如脉弦头痛者,宜x苍术防风汤x主之。 
苍术 防风(各贰两) 上锉,同前法煎服。 
如下血,宜苍术地榆汤主之。(方见滞下。) 
以上症,如心下痞,每服加枳实一钱。如小便不利,每服加茯苓贰钱。如腹痛渐已,泄下渐少,宜诃子散 
止之。(方见后。) 
〔丹〕气虚泄泻,人参、白术、炒芍药、升麻主之。 
〔垣〕x异功散x 治脾胃虚冷,肠鸣腹痛自利,不思饮食。(方见小儿吐泻。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各等 
分,为末,每五钱,姜、枣煎服。) 
〔丹〕女人肚泄,左手脉弱,此自来欠血,面带黄多年,当作虚湿治之。 
滑石(六钱) 白术(半两) 陈皮 当归(各三钱) 浓朴 木通 芍药(各一钱) 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