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第2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阳症治验 真定府赵吉夫年三十三,至元五月间,因劳役饮食失节,伤损脾胃,时发烦躁而渴,又食冷物 
过度,遂病身体困倦,头痛,四肢逆冷,呕吐而心下痞。医人不察,见其四肢逆冷,呕吐而心下痞,乃用桂枝 
末三钱匕,热酒调下,仍以绵衣覆之,作阴毒伤寒治之,须臾汗大出。汗后即加口干舌涩,眼白时红,项强硬, 
肢体不柔和,小便淋赤,大便秘涩,循衣摸床,如发狂状。问之则言语错乱,视其舌则赤而欲裂,朝轻暮剧, 
凡七八日。家人辈悉谓危殆,不望生全,邻人吉仲完举予治之。诊其脉七八至,知其热症明矣。遂用大承气汤 
苦辛大寒之剂一两,作一服服之,利下三行,折其胜势,翌日以黄连解毒汤大苦寒之剂贰两,徐徐服之,以去 
其热,三日后病十分中减五六,更与白虎加人参汤约半斤服之,泻热补气,前症皆退。戒以慎起居,节饮食, 
月余渐得平复。《内经》曰∶凡用药者无失天时,无逆气宜,无冀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又云∶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当暑气方盛之时,圣人以寒凉急救肾水之原,补肺金之不足,虽有客寒伤人,仲景云∶用麻黄汤内 
加黄芩、知母、石膏之类,恐发黄发斑。又用桂枝汤之戒,况医以桂末热酒调服,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逆仲景之治法。经云∶不伐天和,不赞其复,不翼其胜,不失气宜。不然,则故疾未已,新病复起矣。 
用热远热从乎中治 友人刘巨源,年六十五岁,至正夏月,因劳役饮食失节,又伤冷冻饮料得疾,医者往往以 
为四时症,治之不愈。逮十日,请予治之。曰∶右手三部脉沉细而微,太阴症也,左手三部脉微浮而弦,虚阳 
在表也。大抵阴多而阳少,今所苦身体沉重,四肢逆冷,自利清谷,引衣自覆,气难布息,懒言语,此脾受寒 
湿,中气不足故也。仲景言下利清谷,急当救里,宜四逆汤温之。《内经》有用热远热之戒。口干但漱水不咽, 
早晨身凉而肌生粟,午后烦躁不欲去衣,昏昏睡而面赤,隐隐红 见于皮肤,此表实里虚故也,内虚则外症随 
时而变。详内外之症,乃饮食劳倦,寒伤于脾胃,非四时之症明矣。治病必察其下,今适当大暑之时,而得内 
寒之病,以标本论之,时为标也,病为本也,用寒药则顺时而违本,用热药则从本而逆时,此乃寒热俱伤,必 
当从乎中治,中治者,温之是也。遂以钱氏白术散加升麻,就本方加葛根、甘草以解其斑,少加白术、茯苓以 
除湿而利小便,人参、藿香、木香和脾胃,进饮食, 咀一两,煎服。再服 退而利止,身温而神出。次服异 
功散、治中汤辛温之剂一贰服,五日得平,止药。或曰∶病虽少愈,勿药可乎?予曰∶药攻邪也。《内经》曰∶ 
治病以平为期,邪气既去,强之以药,变证随起,不若以饮食调养,待其真气来复,此不药而药,不治而治之 
理,旬日良愈。必察其下者,谦甫谓时下之宜也。 
〔《活》〕若病患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而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者,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绵衣裹手 
足,令温暖,急服五味子汤,或兼与麻黄细辛甘草汤之类服之, 时必有大汗而解矣。 
x五味子汤x 治伤寒喘促,脉伏而厥。 
人参(一分) 五味子(半两) 麦门冬(去心) 杏仁(去皮尖) 生姜 陈皮(各一分) 枣子(贰枚) 
上 咀,水煎服。 
〔摘〕治伤寒手足逆冷∶大都(一分。) 
〔《集》〕伤寒六脉俱无∶复溜(补,大回六脉) 合谷 中极 支沟(一寸半,此穴和脉绝穴) 复溜(顺骨而 
下) 巨阙(三寸三分) 气冲(灸七壮) 
〔《活》〕诸手足逆冷,皆属厥阴,不可汗下,然有须汗须下者,谓手足虽逆冷,时有温时,手足掌心必暖, 
非正厥逆也,当消息之。 
〔《脉》〕病若四肢厥逆,脉反浮大而短者死。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厥阴病
少腹满囊缩
属性:尺寸脉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其症少腹烦满而囊缩。(论见大法。《活人》云∶脉沉短囊缩者,承 
气汤下之。)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少腹硬满,小便利者,为蓄血。若兼身黄发狂者,抵当汤主之。不身黄发狂者,抵当丸。但少腹急结者, 
宜桃仁承气汤。(详见蓄血门。)伤寒表不解,干呕,发热而咳,或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小青龙去麻黄加 
茯苓汤主之。(论见咳。) 
不大便,日晡潮热,从心至少腹硬满而痛者,宜大陷胸汤。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厥阴病
少腹满囊缩续法
属性:〔《活》〕伤寒六七日,烦满囊缩,其脉尺寸俱微缓者,足厥阴肝经受病也。厥阴病,其脉微浮为欲愈,不 
浮为未愈,宜小建中汤。脉浮缓者,必囊不缩,外症必发热恶寒似疟,为欲愈,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若尺寸俱 
沉短者,必是囊缩,毒瓦斯入腹,宜承气汤下之。大抵伤寒病脏腑传变,阳经先受病,故次传入阴经,以阳主生, 
故太阳水传足阳明土,土传足少阳木,为微邪也。阴主杀,故木传足太阴土,土传足少阴水,水传足厥阴木, 
至六七日当传厥阴肝木,必移气克于脾土,脾再受邪,则五脏六腑,皆因而危殆,荣卫不通,耳聋囊缩,不知 
人而死矣。速用承气汤下之,可保五生一死。古人云∶脾热病则五脏危。又,土为木贼则死。若第六七日传 
厥阴,脉得微缓微浮,为脾胃脉也,故知脾气全不受克,邪无所容,否极泰来,荣卫将复,水升火降,则寒 
热作而大汗解矣。 
〔海〕厥阴症者,烦满囊缩,大小便不通,发热引饮,腹满,尺寸脉微缓。烦者火也,满者木也,虽不吐 
蛔,囊缩但急者,亦木也。火与木相合,四肢厥逆而爪甲青,大小便不通,地道塞也。发热引饮,邪气在里, 
宜温之下之。 
以上诸症,大小便俱通,地道不塞,不发渴,不引饮,邪不在里,则宜温之灸之,则里外相接,以复阳 
气。宜服x正阳散x 
麝香(一钱。细研,性辛温,治腹急满痞风毒) 干姜(炮) 甘草(炙。各贰钱半) 附子(一两。 
炮,去皮脐,味辛咸温,治风利窍,疗腹满囊缩) 皂角(贰两,酥炙,去皮弦,味咸温) 
上为细末,每服贰钱,白汤下,温服。 
x回阳丹x 
硫黄(半两,味酸温大热,治心腹肿聚邪气,冷癖左胁气咳上气,脚冷无力) 附子(炮,半两) 干 
姜(炮,贰钱半) 木香(半两,味辛温,疗肌中偏寒、主 
气不足乏精) 全蝎(半两,味甘辛,治一切风) 荜澄茄(半两,味辛温,治皮风心腹气胀) 吴茱萸(半两 
洗炒,味辛温大热,治中风逐邪,诸食不消,气逆,利五脏顺气。) 
上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生姜汤下三五十丸,并贰三服,以热投之,衣被取汗。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厥阴病
阴气毒盛变阴毒
属性:阴毒之为病,面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升麻 
鳖甲汤方见阳毒。) 

卷之三十一·伤寒部厥阴病
阴毒续法
属性:〔《活》〕x阴毒甘草汤x 治伤寒时气,初得病一贰日,便结成阴毒,或服药后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阴毒,身重 
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毒瓦斯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沉细而 
疾,身如被杖,咽喉痛,五六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甘草(炙) 升麻 当归(各五钱) 雄黄(贰钱半) 桂枝(去皮,五钱) 蜀椒(炒,去汗并闭口者及子贰分) 
鳖甲(酥炙,一两半) 
上 咀,水煎服,如人行五里许,更进一服,覆取汗,毒从汗出,汗出即愈。若未汗,再服。 
〔《本》〕阴毒本因肾气虚冷,因欲事或食冷物后伤风,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而后伏阴,内 
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痛,腰重,腹痛,眼睛疼,身体倦怠而不甚热,四肢逆冷,额上及手背冷汗不止, 
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或可起行,不甚觉重,诊之则六脉俱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无,六脉 
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阴症也。若服凉药过多,则渴转甚,躁转急,有此症者,急服还阳退阴 
之药即安,惟补虚和气而已,宜服正元散、退阴散、五胜散。阴症不宜发汗,如气正脉大,身热未瘥,用药发 
汗无妨。 
x正元散x 治伤寒如觉风寒吹着,四肢头目骨节疼痛,急服此药。如人行五里许再服,连进三服,出汗 
立瘥。若患阴毒伤寒,入退阴散五分同煎。或伤冷伤食,头昏气满,及心腹诸疾服之,无有不效。 
麻黄(去节) 陈皮 大黄(生) 甘草 干姜 肉桂 芍药 附子 吴茱萸 半夏(制。各等分) 
上 咀,麻黄加一半,茱萸减一半,同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热服,以衣 
被盖覆取汗,切须候汗干去之。如是阴毒,不可用麻黄,免更出汗。 
x退阴散x 治阴毒伤寒,手足逆冷,脉沉细,头痛腰重,连服三次,小小伤冷,每服一字,入正元散同煎,入盐 
一捻。阴毒伤寒咳逆,煎一服,细细热呷,病止。 
川乌 干姜(等分) 
上为粗末,炒令转色,放冷再捣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盐一捻,煎至半盏,去渣温服。 
x五胜散x 治伤寒头痛,壮热,骨节疼痛,昏沉困倦,咳嗽鼻塞,不思饮食。兼治伤寒夹冷气,并慢阴毒,神效。 
白术(一两半) 甘草 五味子 石膏(各一两) 干姜(三两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入盐少许,同煎服。如冷气相夹,入姜、枣煎,或治阴毒病,入艾叶少许, 
煎服。 
〔海〕x白术散x 治阴毒伤寒,心闷烦躁,四肢厥冷。 
川乌(炮,去皮脐) 桔梗 附子(炮) 白术 细辛(各一两) 干姜(炮,半两) 
上 咀,或末之,白汤调下一钱匕。 
〔罗〕x正阳丹x 治阴毒伤寒,手足厥冷,指甲青色,体冷,脉沉细而微,神效。 
用憨葱四五枝,陈蜂房四五个,烧存性,为细末,用憨葱捣和丸,如弹子大,手心内握定,用手帕紧系定, 
须臾汗出,以绵被覆盖。如手心热甚,休教解开。如服药,先服升麻汤五钱,连须葱三茎,生姜五片,水贰 
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被覆取汗则愈。 
〔《本》〕阴毒渐深候 积阴感于下,则微阳消于上,故其候四肢沉重,逆冷,腹痛转甚,或咽喉不利, 
或心下胀满结硬,燥渴,虚汗不止,或时狂言,爪甲面色青黑,六脉沉细而一息七至以来。有此症者,速宜于 
气海、关元贰穴灸贰三百壮,以手足温暖为效。仍服金液丹、来苏丹、玉女散、还阳散、退阴散。 
x玉女散x 
川乌(去皮脐,冷水浸七日,薄切晒干,纸袋盛之。有患者,取研末一大钱,入盐一小钱,水一盏, 
煎至七分服。压下阴毒,所注如猪血相似。未已,再进一服,效。) 
x还阳散x 治阴毒面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 
用硫黄末,新汲水调下贰钱,良久,或寒一起,或热一起,更看紧慢再服,汗出瘥。 
〔《活》〕x返阴丹x 治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疼,四肢逆冷。 
硫黄(五两)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 桂心(各半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