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本草图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06-本草图经- 第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羌为临武长县接南海,上书言状,帝下诏,太官勿复受献,由是而止。其为世所贵重久矣 
。今人亦甚珍之,曝干寄远,北中以为佳果,亚于荔枝。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浓朴
内容:r浓朴ph332。bmpr,出交 冤句,今京西、陕西、江淮、湖南、蜀川山谷中往往有 
之,而以梓州、龙州者 
为上。木高三、四丈,径一、二尺。春生,叶如槲叶,四季不凋;红花而青实;皮极鳞皱而 
浓,紫色多润者佳,薄而白者不堪。三月、九月、十月采皮,阴干。《广雅》谓之重皮,方 
书或作浓皮。张仲景治杂病,浓朴三物汤,主腹胀脉数。浓朴半斤,枳实五枚,以水一斗二 
升,煎二物取五升,内大黄四两,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腹中转动更服,不动勿服。又浓 
朴七物汤,主腹痛胀满。浓朴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枣十枚,大枳实五枚,桂二两,生 
姜五两,以水一斗,煎取四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呕者加半夏五合;下痢者去大黄; 
寒 
多者加生姜至半斤。陶隐居治霍乱浓朴汤∶浓朴四两炙,桂心二两,枳实五枚,生姜三两, 
四物切,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三服。唐石泉公王方庆《广南方》云∶此方不惟霍乱可医 
,至于诸病皆疗,并须预排比也。此方与治中汤等并行。其方见人参条中。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猪苓
内容:r猪苓ph333。bmpr,生衡山山谷及济阴冤句,今蜀州、眉州亦有之。旧说是枫木苓, 
今则不必枫根下,乃 
有生土底,皮黑作块,似猪粪,故以名之。又名地乌桃。二月、八月采阴干,削去皮,肉白 
而实者佳。《庄子》谓之豕橐。司马彪注云∶一名苓,根似猪矢,治渴。张仲景治伤寒诸病 
在脏加渴者,猪苓汤主之。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以水四升,煮四物,取 
二升,内胶,每服七合,日三。呕而思水者亦主之。又治消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猪 
苓散发其汗。病欲饮之而复吐之,为水逆,冬时寒剽如疟状,亦与猪苓散,此即五苓散也。 
猪 
苓、术、茯苓各三分,泽泻五分,桂二分,细捣筛,水服方寸匕,日三。多饮暖水,汗出即 
愈。利水道诸汤剂,无若此快,今人皆用之。又黄胆病及狐惑病,并猪苓散主之。猪苓、茯 
苓、术等分,杵末,每服方寸匕,与水调下。今施州有一种刺猪苓,蔓生。春夏采根;削皮 
,焙干,彼土人用傅疮毒殊效。云味甘、性凉,无毒。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刺猪苓
内容:r刺猪苓ph334。bmpr,文具猪苓条下。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内容:r 竹、淡竹、苦竹ph335。bmpr,《本经》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竹之类甚 
多,而入药者,惟此 
三种,人多不能尽别。谨按《竹谱》∶ 字音斤,其竹坚而促节,体圆而质劲,皮白如霜, 
大者宜刺船,细者可为笛。苦竹有白有紫。甘竹似篁而茂,即淡竹也。然今之刺船者,多用 
桂竹。作笛别有一种,亦不名 竹。苦竹亦有二种∶一种出江西及闽中,本极粗大,笋味殊 
苦,不可啖;一种出江浙,近地亦时有,肉浓而叶长阔,笋微有 
苦味,俗呼甜苦笋,食品所最贵者,亦不闻入药用。淡竹肉薄,节间有粉,南人以烧竹沥者 
,医家只用此一品,与《竹谱》所说大同而小异也。竹实今不复用,亦稀有之。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枳实
内容:r枳实ph336。bmpr,生河内川泽。枳壳,生商州川谷,今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 
以商州者为佳。如橘而 
小,高亦五、七尺,叶如枨,多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实。九月、十月采,阴干。旧说七 
月、八月采者为实;九月、十月采者为壳。今医家多以皮浓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壳,皆 
以翻肚如盆口唇状、须陈久者为胜。近道所出者,俗呼臭橘,不堪用。张仲景治心下坚大如 
盘,水饮所作,枳实术汤主之。枳实七枚,术三两,以水一斗,煎取三升,分三服。腹中软 
即 
稍减之。又胸痹心中痞坚,留气结胸,胸满,胁下逆气抢心,枳实薤白桂汤主之。陈枳实四 
枚,浓朴四两,薤白半斤,切,栝蒌一枚,桂一两,以水五升,先煎枳实、浓朴,取二升去 
滓,内余药于汤中,煎三两沸,分温三服,当愈。又有橘皮枳实汤,桂生姜枳实汤,皆主胸 
痹心痛。葛洪治卒胸痹痛,单用枳实一物,捣末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其根皮治大便下血, 
末服之,亦可煮汁常饮。又治卒中急风,身直不得屈伸反复者,刮取枳木皮屑,谓之枳茹一 
升,酒一升,渍一宿,服五合,至尽,再作,良。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枳壳
内容:r枳壳ph337。bmpr,文具枳实条下。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山茱萸
内容:r山茱萸ph338。bmpr,生汉中山谷及琅邪冤句东海承县,今海州亦有之。木高丈余, 
叶似榆,花白;子初 
熟 
未干,赤色,似胡颓子,有核;亦可啖,既干;皮甚薄;九月、十月采实,阴干。吴普云∶ 
一名鼠矢,叶如梅有刺毛。二月花如杏,四月实如酸枣,赤,五月采实,与此小异也。旧说 
当合核为用。而《雷 炮炙论》云∶子一斤,去核取肉皮用,只秤成四两半。其核八棱者名 
雀儿苏,别是一物,不可用也。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吴茱萸
内容:r吴茱萸ph339。bmpr,生上谷川谷及冤句,今处处有之,江浙,蜀汉尤多。木高丈 
余,皮青绿色;叶似椿 
而阔浓,紫色;三月开花,红紫色;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成熟则深紫。 
九月九日采,阴干。《风土记》曰∶俗尚九月九日谓为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 
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又《续齐谐记》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长房谓曰∶九月九 
日汝家有灾厄,宜令急去家,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 
,举家登高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代之矣。故世人每至此日 
登高饮酒,戴茱萸囊,由此耳。世传茱萸气好上,言其冲膈,不可为服食之药也。张仲景 
治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吴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大两,人参一两,以水五升, 
煎取三升,每服七合,日三。干呕吐涎沫而头痛者,亦主之。又其南行枝,主大小便卒关格 
不通,取之断度如手第二指中节,含之立下,出姚僧垣方。根亦入药用。删繁方疗脾劳热 
,有白虫在脾中,为病令人好呕者,取东行茱萸根,大者一尺,大麻子八升,橘皮二两,凡 
三物 咀,以酒一斗,浸一宿,微火上薄暖之,三下,绞去滓,平旦空腹服一升取尽,虫便 
下出,或死,或半烂,或下黄汁。凡作药法,禁声,勿语道作药,虫便下验。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秦皮
内容:r秦皮ph340。bmpr,生庐江川谷及冤句,今陕西州郡及河阳亦有之。其木大都似檀, 
枝干皆青绿色,叶如 
匙头许大而不光,并无花实,根似槐根。二月、八月采皮,阴干。其皮有白点而不粗错,俗 
呼为自 木。取皮渍水便碧色,书纸看之青色,此为真也。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茗、苦
内容:r茗、苦 ph341。bmpr,旧不着所出州郡,今闽浙、蜀荆、江湖、淮南山中皆有之。 
《尔雅》所谓 ,苦 
。郭璞云∶木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茗、 , 
蜀人谓之苦荼是也。今通谓之茶。茶、荼声近,故呼之。春中始生嫩叶,蒸焙去苦水,末之 
乃可饮。与古所食,殊不同也。《茶经》曰∶茶者,南方佳木。自一尺、二尺至数十尺, 
其 
巴川峡山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木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 榈,蒂如丁 
香,根如胡桃。其名一曰荼,二曰 ,三曰 (音设),四曰茗,五曰 。又曰茶之别者, 
其 
枳壳芽,枸杞芽,枇杷芽,皆治风疾。又有皂荚芽,槐芽,柳芽,乃上春摘其芽,和茶作之 
。故今南人输官 
茶,往往杂以众叶,惟茅芦、竹箬之类不可入,自余山中草木芽叶,皆可和合。椿、柿尤奇 
。真茶性极冷,惟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疾。《茶谱》云∶蒙山有五顶,顶有茶园,其中顶 
曰上清峰。昔有人病冷且久,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当以春分之先后,多耩人力,俟 
雷之发声,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外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 
,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其僧如说,获一两余,服未尽而病瘥。其四顶茶园,采 
摘不废。惟中峰草木繁密,云雾蔽亏,鸷兽时出,故人迹不到矣。近岁稍贵此品,制作亦精 
于 
他处,其性似不甚冷,大都饮茶少则醒神思,过多则致疾病,故唐《母景茶饮序》云∶释滞 
消壅,一日不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累,斯大是也。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栀子
内容:r栀子ph343。bmpr,生南阳川谷,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 
李而浓硬,又似樗蒲子 
;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俗说及西域詹匐也;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 
,中仁深红。九月采实,曝干。南方人竞种以售利。《货殖传》云∶卮、茜千石,亦比千乘 
之家。言获利之博也。此亦有两三种。入药者山栀子,方书所谓越桃也,皮薄而圆,小核, 
房七棱至九棱者佳。其大而长者,乃作染色,又谓之伏尸栀子,不堪入药用。张仲景《伤寒 
论》及古今诸名医治发黄,皆用栀子、茵陈、香豉、甘草等四物作汤饮。又治大病起劳复, 
皆用栀子鼠矢等汤,并小利而愈。其方极多,不可悉载。栀子亦疗血痢挟毒热下者。葛洪方 
以十四枚去皮,捣,蜜丸,服如梧子三丸,日三,大效。又治霍乱转筋,烧栀子三枚,末服 
,立愈。时行重病后劳发,水煮十枚,饮汁温卧,彻汗乃愈,挟食加大黄别煮汁,临熟内之 
,合饮微利,遂瘥。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槟榔
内容:r槟榔ph344。bmpr,生南海,今岭外州郡皆有之。大如桄榔,而高五、七丈,正直 
无枝,皮似青桐,节如 
桂竹;叶生木巅,大如 头,又似甘蕉叶;其实作房,从叶中出,旁有刺若棘针,重叠其下 
;一房数百实,如鸡子状,皆有皮壳,肉满壳中,正白。味苦、涩,得扶留藤与瓦屋子灰同 
咀 
嚼之,则柔滑而甘美。岭南人啖之,以当果实。其俗云∶南方地温,不食此无以祛瘴 。其 
实春生,至夏乃熟,然其肉极易烂,欲收之,皆先以灰汁煮熟,仍火焙熏干,始堪停久。此 
有三、四种∶有小而味甘者,名山槟榔;有大而味涩核亦大者,名猪槟榔;最小者名 子。 
其功用不说有别。又云尖长而有紫纹者名槟,圆而矮者名榔。槟力小,榔力大。今医家不复 
细分,但取作鸡心状,存坐正稳,心不虚,破之作锦纹者为佳。其大腹所出,与槟榔相似, 
但茎、叶、根、干小异,并皮收之,谓之大腹槟榔。或云槟榔极难得真者,今贾人货者多 
大腹也。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大腹皮
内容:大腹皮,文具槟榔条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